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探索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袁秉达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袁秉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探索》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力图围绕三个向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所谓“内向探索”,旨在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科学内涵、内在规定、基本内核、主要内容,是一种比较深层次的内向研究;所谓“纵向探索”和“横向探索”,实质上是以纵横交叉的维度i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进行视野宽广的外向研究。在实践形式的视阈中,多维向度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

书籍目录

引论
一、内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内涵和特性
二、纵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渊源和基础
三、横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布局和体系
第一章 社会主义实践形式从空想变为科学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试验带有“实践性质”
一、傅立叶的“法朗吉”与“社会和谐”试验
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形式与“新和谐”共产主义移民区试验
三、卡贝的伊加利亚共产主义移民区试验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现实基础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质
第二章 “巴黎公社”尝试和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
第一节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实践的雏形
一、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壮举
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执掌政权”的实践形式
三、无产阶级执政的民主原则和实践形式
第二节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为落后国家革命打开通途
一、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践需求
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求证
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落后大国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最初探索
第一节 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历史过程
一、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失败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三、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改变
第二节 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理论成果
列宁的“政治遗嘱”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成果
第三节 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方法论启示
一、尊重实践,创新理论
二、符合国情,开辟道路
三、善于总结,勇于实践
四、关键时期,寻求突破
第四章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实践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形式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形式
三、新民主主义实践的精神财富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实践形式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形式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的开辟
一、真理标准讨论与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回答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推进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不断探索和开拓的产物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成果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求真务实破解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新要求和新布局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小康社会的古往今来
一、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通俗描述
三、“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体系
四、小康水平的动态发展和提高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艰辛探索
一、凸显四个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二、两个文明共同发展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
四、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视阈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
五、“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基本经济制度
二、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制度
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依法治国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中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突出地位
二、加强社会事业的建设和管理的目标要求
三、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形式
第六节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一、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视阈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二、解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式中的基本问题
三、中国必须走自己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保障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要求
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革命传统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推进军事变革,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二节 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和新时期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统一战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实践形式中的地位和任务
三、正确处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大关系
第三节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
三、21世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趋势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与和平发展道路
一、顺应时代的潮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三、共建美好和谐世界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新时期执政党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
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关键是把党建设好
二、回答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
三、解决执政党建设实践形式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四、加强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第二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弘扬执政党建设的宝贵经验
二、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伟大工程
三、全面部署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执政党建设具体实践形式的创新
第三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执政党建设实践形式的创新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体现党内主体更高层面的价值取向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
二、探索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形式
三、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
第十章 以实践形式整合中国道路和发展模式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形式的内在关联
一、理论体系与实践形式相互关联的哲理思考
二、在实践性视阈中凸显理论体系、实践形式与人民主体的有机整合
第二节 中国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探究催生科学研究范式
一、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热的历史透视和生成原因
二、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研究的观点碰撞和互动现象
三、道路和模式等实践形式的发展亟需创建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
第三节 以实践形式整合中国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一、以实践形式整合“中国道路和发展模式”拓展新的研究视阈
二、以实践形式整合“中国道路和发展模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以实践形式整合“中国道路和发展模式”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