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背影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杨机臣  页数:245  字数:200000  

前言

  故乡,是联系一个人生命和精神的开始与归宿的地方。  提起自己的故乡.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是在故乡还是漂泊他乡,人们都会有很多的感受和述说,有很多的回忆和思念。  中国山东的威海,对于作家杨机臣来说,似乎就是一个不断言说和写作的主题。自2003年,他自写作《拯救威海的记忆》开始,这几年,他又陆续写作和发表了《一个苏格兰家庭的探祖之旅》、《被遗忘的十五万“一战”华工》和《威海人与香港警察》等多篇近二十多万字的作品。杨机臣这些作品的内容,无一不同威海的真实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全是对于威海历史的探寻和独特的感受记忆。珍贵的地方在于,这其中的不少作品内容,不像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那样,更多的是单纯描述自己个人的故乡生活记忆,带有明显强烈的私我感受特点。杨机臣的记忆,是报告文学式的真实直接追踪和探寻,是对于威海这座城市历史的走读和感受,因此,它对于人们认识感受这座城市,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建设和遗存积累,无疑都有很多的收藏和参考价值。

内容概要

  故乡是联系一个人生命和精神的开始与归宿的地方。提起自己的故乡.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是在故乡还是漂泊他乡,人们都会有很多的感受和述说,有很多的回忆和思念。

作者简介

  杨机臣,现任威海合庆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1952年生于威海杨家滩村。在乡读书后逢“动乱”时期。1972年后长期供职于党政机关,曾任威海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2年后主持筹建和管理饭店至今。1998年开始散文和摄影创作。主编和个人出版《我的威海湾》、《海隅印记》、《别了,庄士敦》、《摄影与随想》、《总经理镜头中的外宾》、《老村·老街》等散文集、摄影文学集和专业论文集十余部,在国内报刊发表大批散文和摄影作品并多次获奖。其中《海隅印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雨季心思》、《海湾悠悠》先后被广州市、语文天地网、山东教育出版社等多家省市和期刊网站选为中考高考试题、模拟试题及教辅读物。

书籍目录

序一 通向威海过去和现实的文学隧道——杨机臣写实文学《威海背影》
序二 在海岬上钩沉
被遗忘的十五万“一战”华工
一个苏格兰家庭的探祖之旅
拯救威海的记忆
威海人与香港警察
全真教与威海
老字典里读威海
守望这片古老的海(代后记)

章节摘录

  上述项目是英租三十二年间英海军在刘公岛的投入。自1930年10月1日起,岛上英方军产由中国国民政府收回后再借英海军续用十年。除此之外,岛内商业经营项目众多,其中尤以邓肯家族为甚,不论其规模、档次和经营状况,皆属邓肯家族的康来饭店最突出。  10月4日,小邓肯走进刘公岛。  中午,曾赴英查档并访问过小邓肯的刘公岛办事处副主任丛阳滋设宴招待小邓肯。此时,我正忙碌准备东北亚经济论坛在我们饭店举行的大型招待会,但坚持摆脱众多事物,中午应邀赶到刘公岛赴宴.下午小邓肯将要寻访康来饭店,无论如何我不能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12时,我准时赶到位于岛中部的将军楼,即皇家海军中国舰队司令专用避暑楼.这是一座至今尚显高雅的西式小洋楼。两层结构,石头墙,木门窗,红瓦大屋顶。楼四围古柏鲜花映照,后依岛上主峰旗顶山,前临浩瀚的威海湾。午宴设在二层的宴会厅,小邓肯一家在这种环境就餐,心情显得很兴奋。虽然午宴从服务到饭菜略显粗糙,但是这种特定的人文环境使招待会高潮迭起,连小邓肯也喝得脸色发紫。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威海在,杨机臣的作品就存在着自己的魅力和价值。或者也可以认为,杨机臣的作品,事实上已经是通向威海历史和现实的一条文学的隧道,从文学的角度,将人们引导到威海的过去和现实。  ——李炳银  《被遗忘的十五万“一战”华工》(《中国作家,纪实》9期)关注参与欧洲主战场战地建设的十五万中国普通民众。作品题材独特,为独家发现或披露。既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也具有较高的新闻性和历史文献价值。  ——李朝全  综观杨机臣的纪实文学写作,可以说,他的目光是深远的,其对地域性历史题材的探究、发掘和思考,所触及的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大命题,因此作品往往具有某种文化上的意蕴,等待我们用心省察和感悟,他“向后看”的寻根,也总是带有“向前看”的现实意义。  ——张洪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威海背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威海感兴趣的人可以认真的看一下啊,一个小地方的大梦想,一个大地方的小梦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