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语新概念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德] 郎宓榭,[德] 阿梅龙,[德] 顾有信  页数:494  字数:4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透过文化和时间而发生的知识迁移及其本土化,是个复杂而又多面的问题,其中最直接而关键的是“知识翻译”过程,即“将一种语言的具体部分(通常是某一文本)转化到另外一种语言中”。其间,受惠语要新创造或重新定义大量词汇以适应这种转换,且只有当其定义和系统价值被植入新的语境后,才能最终完成这一过程。晚清时代的中国汉语曾经经历了这样一个空前的创造和转化过程,并由此而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吸收了大部分西学分支学科的术语,初步完成了欧美地区历经千余年才完成的跨文化知识迁移。来自德、法、英、挪、日、中等国的一批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从“作为词汇交流媒介的汉语”、“政治术语的输入”、“关于对应词的商讨”、“对新词汇新概念的使用”、“科学术语命名方法”、“语法”等六个层面考察了晚清著作中新思想新概念的产生及本土化问题,内容涉及近代中国政治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语言学、修辞学、哲学等学科概念与知识体系的嬗变及相关因素,是一部对近代中国史特别是翻译史、语言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对外关系史、社会变迁史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的专门名家论集。

作者简介

  郎宓榭(Michael
Lackner)博士,1953年生,德国著名汉学家,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讲座教授,中东远东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汉学系主任,国际人文研究协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新思想史、中国现代科学语言史,以德、英、法等文出版过《梦森林:从明代<梦林玄解)透视中国传统思想》(1985)、《被遗忘的记忆:耶稣会士的记忆术论著--(西国记法)之翻译与评述》(1986)、《地图测绘的意义:晚清中国的新知与新学》(2004)、《十八十九世纪的跨文化接触与知识构建:非欧及欧洲探索历程的比较》(2004)以及“近现代汉语学术用语系列研究”等著作。
  阿梅龙(Iwo
Amelung)博士,1962年生,德国汉学家,法兰克福大学文化与语言系副主任、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近代中西科学知识交流史、中国科学史、黄河水利史,以德、英、中等文出版过《晚清洪灾治理:山东黄河,1851-1911》(2000)、《亚洲的自证讨论:以中日韩为中心》(2003)、《批判的态度: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2009)等著作。
  顾有信(Joachim
Kurtz)博士,1964年生,德国汉学家,海德堡大学亚欧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化史、明清时期科学与逻辑交流史,以德、英、法等文出版过《发现“中国逻辑”:20世纪的话语谱系》(2003)、《亚洲的自证讨论:以中日韩为中心》(2003)等著作。

书籍目录

总序
致谢
撰稿人
引言
笨拙的媒介?
汉语术语:论偏见
语言接触与词汇创新
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19世纪西方概念和汉、日语的整合
政治名词
自由、民主、总统:晚清中国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
“夷”、“洋”、“西”、“外”及其相关概念:晚清译词从“夷人”到“外国人”的转换
中国政治话语中的“权力”与“权利”
探索等义对应词
逻辑学·一个两方概念在中国的本土化
河语词犷“机器”与“机械”的历史探究
重与力:晚清中国对西方力学的接纳
用本土词汇翻译
严复及翻译家的任务
谭嗣同思想中的自然哲学、物理学与形而上学——关于“气”与“以太”的概念,
傅兰雅和徐寿的化学术语翻译新探
各争雄长的命名法
打造专业术语:以19世纪的英汉词典为中心
论数学术语:19世纪中国的跨文化交流
植物学术语的形成路径:一种模型还是个案?
变异的文法
跋尾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已出书目

章节摘录

  需要指出的是,协助林乐知编辑《万国公报》的中国人沈毓桂(1808-1907)等人,以及写诗赞颂格兰特的郑观应,他们当然知道“总统”和“皇帝”之间的区别,但原有的思维习惯使他们认为,不使用“皇帝”一词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崇敬之情。因此,尽管清楚地知道讨论的对象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皇帝,但还是要当成皇帝来说。  从知识史的角度看,“自由”、“民主”和“总统”三个概念,是与西方的议会制度和民主理念不可分离的。中国社会对这些概念的翻译和使用,与其对议会制度和民主理念的感知、理解紧密相连。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知识界对美国式的民主制完全不了解,所以,当他们谈论到美国政治体制和美国元首时,便很自然地使用歧视性词汇,如“部落”、“头人”、“大酋”。鸦片战争后,随着对欧美国家认识与理解的深入,他们发现无论是“酋”还是“皇帝”,都不是称呼美国元首的恰当词汇,于是,他们开始使用音译的词汇如“伯理玺天德”,或意译的词汇如“总统”。  对于“自由”、“民主”这些表示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的词汇,晚清知识界则很少创造出音译的词汇。他们没有像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和徐光启(1562-1633)那样——将拄丁词metaph ysica(形而上学)和philosop hia(哲学)音译为“默达费西加”和“斐录所费亚”——而是一如既往地使用中国的旧有词汇(用“德莫克拉西”和“德先生”翻译democ-racy是在五四运动期间出现的)。但中国旧有的词汇有相对固定的含义,不可能与西方相应词汇的词义完全匹配,因此一经使用,就很容易被人们从其原有的汉语语意去理解。例如,“自由”一词就常常被视为“自由自在”、“无法无天”、“放荡不羁”,而这都是为中国传统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1898年的百日维新之前,中国的知识界很少宣传“自由”的思想。例如,陈炽(1855-1900)虽提到了“自由”,但又赶紧表白:“自由之说,此唱彼和,流弊已深”,万不可行。①  “民主”是另一个有关中文语境的例子。在对惠顿《万国公法》的翻译中,丁韪良清晰地按“民主国家”的意思使用了“民主”一词,但有些中国知识分子还是按照传统的“民之主”的意思进行理解,如所谓“大美国民主华盛顿”之说。仅从字面来看,“民主”一词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民为主”或“民作主”,并与“君主”一词形成鲜明对立,但事实上其传统的意义常常掩盖了新理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词语新概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