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概论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西书局  作者:厉震林  页数:355  

内容概要

《上海戏剧学院规划建设教材?百家艺术课堂文库?电视艺术概论》是一个开放性文库,课题追求经典性、创新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可读性,其中既有原创选题,也有翻译选题。读者将能借助《上海戏剧学院规划建设教材?百家艺术课堂文库?电视艺术概论》了解当代校园艺术文化知识,思想与学术的发展,为促进高校和社会的互动,普及艺术教育,促进文化积累奉献力量。

作者简介

厉震林,1965年生,浙江省东阳市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师从余秋雨教授,是上海戏剧学院历史上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和中国历史上培养的第一位戏剧戏曲学博士后。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文艺人才奖”获得者。出版学术著作八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拍摄电视剧代表作品有《康熙王朝》等多部。
曾任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上海黄河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为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研究员、客座教授和学术委员,为多个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络论
1.1 电视与人类的生存方式
1.2 电视的多重视域
1.3 写作体例及其相关背景
第二章 电视艺术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2.1 电视技术发展概况
2.1.1 电视的科技基础
2.1.2 电视的诞生和发展
2.2 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
2.2.1 诞生阶段
2.2.2 停滞阶段
2.2.3 发展阶段
2.3 世界电视文艺综述
2.3.1 电视剧
2.3.2 综艺节目
2.3.3 游戏竞赛节目与真人秀节
2.3.4 谈话节目
2.4 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2.4.1 初创期
2.4.2 停滞期
2.4.3 复苏期
2.4.4 繁荣发展期
第三章 电视艺术的传媒特色
3.1 制作阶段
3.1.1 艺术与技术的界线消失
3.1.2 电视艺术的“珂拉支”现象
3.2 传输阶段
3.2.工即时消费的快感
3.2.2 共时消费的神秘
3.2.3 日常性的大众狂欢
3.3 接受阶段
3.3.1 私人交谈性质
3.3.2 双向互动的参与性
3.3.3 收视的选择性和随意性
第四章 电视艺术的语言体系
4.1 语言的抽象化和审美化
4.1.1 语言的内涵
4.1.2 电视艺术语言的发展
4.2 画面语言: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
4.2.1 电视的视像性特点
4.2.2 构图语言
4.2.3 色彩语言
4.2.4 光效语言
4.2.5 影调语言
4.3 声音语言
4.3.工有声源和无声源
4.3.2 人声
4.3.3 音响
4.3.4 音乐
4.4 造型语言
4.5 镜头语言
4.6 编辑语言
4.6.1 有序化与系统化
4.6.2 时间编辑
4.6.3 空间编辑
4.7 特技语言
第五章 电视文学创作
5.1 电视文学概述
5.1.工电视与文学
5.1.2 电视文学的內涵
5.1.3 电视文学的发展
5.2 电视小说
5.2.工电视小说的概念
5.2.2 中国电视小说的发展历程
5.2.3 电视小说的本体特性
5.2.4 电视小说的艺术特征
5.3 电视散文
5.3.1 电视散文的发展和现状
5.3.2 电视散文的概念
5.3.3 电视散文的创作
5.4 电视诗歌
5.4.工诗歌的艺术特征
5.4.2 电视诗歌的概念
5.4.3 电视诗歌的主要特征
5.5 电视报告文学
5.5.1 电视报告文学的概念
5.5.2 电视报告文学的特征
第六章 电视剧创作
6.1 电视剧的产生与发展
6.1.1 电视剧释义
6.1.2 电视剧的诞生
6.1 3电视剧的观念演变
6.2 电视剧的艺术属性
6.2.1 电视剧的综合艺术属性
6.2.2 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
6.3 电视剧的商品属性
6.3.1 总体策划
6.3.2 剧本研发
6.3.3 融资
6.3.4 拍摄与制作
6.3.5 发行和播出
6.3.6 陡视率问题
6.4 电视剧的形态与类型
6.4..1 电视剧的形态
6.4.2 电视剧的类型
第七章 电视艺术片创作
7.1 电视艺术片概说
7.1.1 电视艺术片的起源
7.1.2 电视艺术片的概念
7.1.3 电视艺术片的核心要素
7.2 电视艺术片的分类
7.2.1 风光风情类
7.2.2 音乐类
7.2.3 舞蹈类
7.2.4 专题类
7.3 电视艺术片的本体特征
7.3.1 主体关注
7.3.2 艺术价值
7.3.3 哲理思维
7.3.4 娱乐功能
第八章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
8.1 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8.1.1 包视文艺节目的范畴
8.1.2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概况
8.2 电视文艺节目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征
8.2.1 电视综艺节目
……
第九章 电视娱乐节目制作
第十章 电视谈话节目创作
第十一章 电视专题片制作
第十二章 电视纪录片制作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影调在电视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影调层次、影调反差和影调对比。影调层次的划分依据,是景物或者影像的明亮程度,可分为亮调、暗调和中间调,即黑白摄影中的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不同的影调,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亮调和高调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和明快的感觉,暗调和低调的作品,则有时让人感到坚毅、稳定或者沉着,充满动力,有时又会觉得黑暗、沉重或者阴森森。中间调有其特殊的魅力,画面层次丰富并且柔和,容易表达细腻的情感,例如中国电影《枯木逢春》,影片开始展现的旧社会,血吸虫病蔓延、肆虐,苦妹子父亲病死,与家人失散,天空阴暗,低调影调很好地表现了处在当时那个困苦和黑暗的旧社会中,苦妹子无助与恐惧的心理。解放以后,影调由暗转明,明亮的天空下,画面豁然开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愉快放松的感觉,强烈地体现了新旧社会的对比。影调反差,指景物或者影像的明暗差别,分为硬调、软调和中间调。硬调的主要特点是大反差,即中间层次较少运用,而更多地使用过明或者过暗的影调,明暗界限分明。这类影调常用于表现人物刚毅、坚定或者凶狠、残忍的性格,对于人物塑造有很好的表意效果。软调相对于硬调则柔和许多,过渡层次丰富,容易营造梦幻和清淡的画面氛围。鲜明的明暗对比形态,是影调对比的主要表现方式。在《夏布人生》这部影片中,凌晨四点分宜县双林镇集市上的场景,就起到了这种独特的作用。黑色的夜幕,明亮的灯光,灰暗的背景,古铜色的面廓,闪亮的眼神,异样的手势,这些在视觉上都给观众以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来自影调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强化了人物的立体效果,立体效果又作用于人的情感要素,使场景变得让人捉摸不透。画面语言,需要“画面思维”的方式。所谓画面思维,即是运用画面来表现某个内容的“造型思维”。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指出:“编剧必须经常记住这一事实,即他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因此他所写的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描写必须能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成为造型的形象。”①“画面思维”,作为一种区别于日常文字表述使用词汇进行抽象思维的方式,要求电视艺术工作者锻炼自己具有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可见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能力。

后记

应该说,《电视艺术概论》是我在上海戏剧学院长期担任教学的一门课程。元代词人陈草庵在《叹世》一词中有云:“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经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十五年了,从二十岁本科毕业在山东大学担任教职则已经二十二年了,而担任《电视艺术概论》这一门课的教学工作,也已经十三年了,因此,也颇有一些陈草庵的感慨。许多事情,只有在时间的洗礼之后,才能发现它的真相和真理。古人说,五十岁前不著述,而我在滚滚红尘中,也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也许近年还会出版好几本书,不知道到五十岁的时候,会不会苦笑今日的文字。如同马致远在《拨不断》一词中所写的: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是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不过,人都无法超越年龄。每个年龄所做的事情,只要是真诚的,也总是可爱的。对我来说,由于担任教学工作的缘故,也需要俯首安心,回顾一下往昔的教与学,进行一些教材的写作工作。它是有益的,学生需要它,教师也需要借此梳理一下长期的教学思路,在一种惯性中,哪些可以继续前进,哪些则需要改变或者重新设计路线。它,会有一个量的进步和质的提升。对于《电视艺术概论》的教学工作,记忆是清晰的。那应该是1994年末,时任戏剧文学系主任的丁罗男教授,提出来希望我去北京广播学院进修。它的背景是:1995年,上海戏剧学院将要首次招收电视文艺编导和节目主持人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电视文艺编导专业由戏剧文学系和导演系合办,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由新成立的电视艺术系创办。对于曾经三次读书的北京,我的感情很深。离开一年半以后,又有机会回去学习,内心的兴奋无以言表,况且北京广播学院还有几位关系颇为亲密的同班同学在任教,也就更加欣然接受了任务。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当时的电视系主任、后来的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任金洲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我。他说,根据你的情况,还是去电视编辑专业吧。非常荣幸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多位知名教授都在这个专业担任教学工作。高鑫教授的《电视艺术概论》、张凤铸教授的《音响美学》、叶家铮教授的《电视传播学》、叶子教授的《电视新闻采访》,我都有幸——聆听,认真做好笔记。这些知名教授,对我这位来自上海的进修教师颇为热情,高鑫教授、张凤铸教授一直邀请我去他们家玩,我也去拜访了几次,张凤铸教授还作为介绍人介绍我参加了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当时他是学会常务副会长,现在则是会长。高鑫教授讲授的《电视艺术概论》课程,给我深刻影响。当时,我知道高鑫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陈荒煤先生的硕士。他的授课,一是信息量新,二是信息量大,三是表达能力很强。高鑫教授与电视创作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经常参加各类国际和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个人著述上也是颇为多产,我觉得这些可能是高鑫教授授课信息量新和大的重要原因。听他的授课,不仅对《电视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有了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内心颇有庆幸的感觉。回到上海以后,我就基本上按照高鑫教授的授课笔记,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颇受学生欢迎,包括到杭州为上海大学和浙江省广播电视厅合办的电视节目制作班讲课,该班学员都是电视台的编导和记者,反响也是很好。只是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传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内容和特点,开始出现了上海戏剧学院版的《电视艺术概论》课程。关于它的具体情形,在本书绪论中已有详述。我在这里,衷心感谢高鑫教授,是他给了我讲授《电视艺术概论》课程的最初拐杖。

编辑推荐

《上海戏剧学院规划建设教材•百家艺术课堂文库•电视艺术概论》可作为艺术院校与非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选修课教材和课外读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视艺术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在网上试读了以后买的,对专业系统的认知和学习很有帮助,特别推荐电影电视专业的同学看看。
  •   在学术界还是比较前沿的教材
  •   从装订到纸张都不错,很赞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结构匀称合理 虽然简练 但有些地方不乏资料梳理基础上的独到见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