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百家  作者:徐文荣  页数:3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一书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在书中,76岁的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四共委”主席徐文荣从苦难童年、风雨青年、奋斗中年、成功老年、伤感暮年,以及劳碌终六个章节回顾了奋斗的风雨人生。他总结,人的一生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件事:做人与做事。
《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由徐文荣口述,孙是炎整理。

书籍目录

总叙
一、人的一生,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件事:做人和做事
二、苦难不解决,人生一世,活着没什么意义
三、个人的命运,总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四、必须共同富裕,社会才能太平
五、人生最大的苦痛,是不被人理解
六、老百姓说你好,才算成功
七、财富只有贡献给社会,才有价值
八、荣誉能帮助推进工作,但荣誉也会变成负担
九、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十、我是一个平常的人,但我崇拜英雄
第一章 苦难童年
一、生于忧患年代,长于患难之家
二、背井离乡,举家南迁
三、因为穷,抬不起头,不愿意上街
四、艰难求学,贫病失学
五、“野猫精”附体
六、小时候最觉得幸福的几件事
七、年少不知愁滋味
八、跟着表叔学手艺
第二章 风雨青年
一、对于解放的最初印象
二、土改时我们家分到了土地、房屋
三、志愿军当不成,当了夜校教员
四、有了一份正式工作
五、参加“肃反”工作
六、从城里又回到农村
七、浮夸成风,谎话连篇
八、就为了五分钱的红糖
九、我干的最坏的一件事
十、越干越心慌,真不想干了
十一、自己把自己下放回家
十二、闯荡江湖
十三、“小四清”引火烧身
十四、没有上任的党支部书记
十五、“大四清”,大字报封门
十六、两派斗得凶,我没事了
十七、革命领导干部顷刻又成走资派
十八、七个月的逃亡生涯
十九、最是苦痛在心里
二十、风雨过后盼彩虹
第三章 奋斗中年
一、从横店大队到横店公社
二、白手起家,首先跑批文
三、土工程师解决大问题
四、在计划经济的夹缝里生长
五、得到了工人老大哥的帮助
六、与火车赛跑,顶着风雪赶路
七、养鸡下蛋孵小鸡
八、一只“鸡”变成了一群“鸡”
九、居安思危,跳出轻纺,开辟新路
十、发展磁性材料,重大的战略转折
十一、“采购案”风波
十二、政企分开,让“鸡”变成“鹰”
十三、给日本人上课
十四、浙中地区第一个“亿元镇”
十五、“八八”改制风波
十六、创建横店集团
第四章 成功老年
一、“企业办社会”老百姓高兴,没有错
二、不当亿万富翁,创立社团经济
三、横店模式
四、对横店模式的理论总结
五、小镇纳入国家视线,横店成了改革试验田
六、五周年大庆,兑现当年一个承诺
七、开发文化力,促进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八、横店文化旅游产业的艰难起步
九、《鸦片战争》给了横店历史机遇
十、为支持陈凯歌,让“秦王宫”再现
十一、横店影视城,成败谁人知
十二、创办中国农民旅游节
十三、善待人生,心系事业,多做奉献
十四、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
十五、年轻人肯定比我干得好
第五章 伤感暮年
一、实施山河工程,用文化手段建山城
二、是谁为农村城市化“加锁”
三、横店圆明新园的来由
四、这里有天生的圆明园地貌
五、一石激起千层浪
六、你争论你的,我做我该做的
七、困惑:这是为什么
八、一生最大的伤感和遗憾
第六章 劳碌终年
一、盼迎横店文化产业第三春
二、努力奋斗十年,办成十件善事

章节摘录

二、背井离乡,举家南迁    我爸爸大部分时间在外做生意,家里全靠我妈妈一个人操持。我妈妈从没上过学,虽然不识字,但很忠厚老实,非常善良。她性格内向,为人宽厚礼让,任劳任怨,邻里关系非常好,大家都愿意帮衬她。但是,我的婶婶很厉害,为人尖酸刻薄,隔壁邻居都怕她,妈妈也经常受她的欺侮。所以,那时我妈妈非常苦。大人受欺侮,小孩更要受人欺侮。    那时,我爸爸常到横店做生意,他有两个好朋友也是做生意的,已经在横店租下房子安了家。他们知道我妈妈在家里经常受我婶婶的气,便劝我爸爸:“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老是撺掇我爸爸也把家搬到横店来。爸爸回家同妈妈说,妈妈总是说忍一忍就过去了。    横店地处东阳、永康通往磐安、天台的要冲,从明清时期起,就是东阳南乡的一个重要集市,有米市、茶市、柴市、竹市、猪市、牛市、树行等专业市场,老市基四周和街道两旁,开着各种各样的固定店铺,摆有各种货摊。横店集镇上住的也都是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生意人或是生意人的后代,所以是杂姓聚居,没有大宗族观念,对外来人也不欺生。对于以做生意为主要职业的父亲来说,横店的确是个理想的去处。    但是,“安土重迁,不轻去他乡”,这是过去中国农村传统的文化心理。就是说,一个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也是自己一家人辛辛苦苦,一点一点攒起来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抛家舍业,离乡背井,举家迁徙的。    1938年,我3岁生日后,一直在说的要不要搬家到横店的事,终于摆上了日程。促使我父母最后下这个大决心的原因,除了为躲避我婶婶的欺侮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听说南乡的横店,生活条件要比新东村好得多。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传闻日本人已经打过了上海,如果再往下来,处在大路边上的新东村,恐怕就要大难临头了。无力抵挡灾祸的中国老百姓,唯一的办法只有逃难避祸。    一天,父亲在横店的朋友对他说,正好有一家租户搬走,房子空出来了,他已经同东家说好了,赶紧搬过来吧。爸爸特意去看了房子,讲好了租金,回家就对妈妈说,都准备停当了,就搬吧。    我妈妈还是不放心,很想自己亲自到横店看看究竟如何,但那么多小孩需要她照顾,她离不开。于是,她没跟我爸爸说,悄悄派比我大九岁的哥哥文浩先到横店去看看到底怎么样。妈妈对哥哥说,你去看看在横店住的人是不是家家都吃白米饭。因为在新东村,一年到头,只能吃到两次白米饭,一次是在过年时,另一次是秋收开镰割稻那一天,但小孩只能吃半餐白米饭。除此之外,一日三餐只能吃菜饭菜粥和杂粮。如果在平常日子都能吃到白米饭,那一定是不错的了。    十几岁的哥哥心里想着,真有天天都能吃到白米饭的好地方?如果是真的,搬过去以后,可以天天吃到白米饭,那就太好了。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就一个人上路了。从新东村到横店有将近四十里路,中间还要翻过几条山岭,因为哥哥一路上想的净是吃白米饭的好事,也就没怎么觉着累,不到中午饭的时间,他就到了横店。    爸爸在横店的朋友开着一间打铁铺,哥哥原来就认得这位打铁的伯伯,他很快找到了他们家。铁匠伯伯家用白米饭招待我哥哥。哥哥三下两下吃完了饭,就一个人跑到横店街上,他要去看看横店街上的人家是不是真的都有白米饭吃。这时正是午饭时间,只见街上有的端着饭碗在店门口吃,有的在柜台后吃,有的全家老少围成一桌在里屋吃,果然,他们吃的都是白米饭。哥哥回到家里向母亲禀报了他的亲眼所见,妈妈终于同意全家都搬走。    那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爸爸妈妈带着我们五兄妹,在舅舅、舅妈等众多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用独轮车推,用肩挑,用背扛,拖家带口,缓缓地向南乡横店迁移。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全靠两只脚走,难以想象,两个大人拖着五个小孩,是如何把一个家搬到40里外的横店的,其中不知有多少艰辛。虽说我当时不记事,但事后也没少听哥姐和大人们说起,三岁的我是被妈妈、舅妈和哥哥姐姐们抱一阵,背一阵,最后被货郎担挑进横店的。    P19-21

编辑推荐

由徐文荣口述、孙是炎整理的《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是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四共委”主席徐文荣的自传。该书记录了徐文荣的坎坷经历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他不向困难屈服、一心一意为横店人民谋幸福而孜孜不倦工作的奋斗精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在电视上看过几回徐文荣的访谈,一直对他很很感兴趣,尤其是他的横店影视基地建设。此书系统的回顾了他的一生,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魄力、思想与理想。这真的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物,目光远大,敢想敢做,而且意志坚定,似乎没有他干不成的事,别的不说,就拿新圆明园来说吧,有几个人有这样的魄力?
  •   作为东阳人 对徐文荣总是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和敬畏,此书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徐文荣一生的心路历程和做人的感悟,读着挺好的
  •   当当的书都是正版,新书,已经买了很多次,每次都是一个suprise,因为人在横店,想要了解更多横店发展史,所以买了此书!
  •   我经常去横店东磁,很想知道他们的创业发家史,我是在他们东磁大厦宾馆的抽屉里发现这本书,然后在书店没有看到,在当当看到了,很好的书!
  •   很多观念一针见血,看完很受启发。
  •   76岁的浙江东阳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四共委”主席徐文荣从苦难童年、风雨青年、奋斗中年、成功老年等六个章节回顾了自己的终身奋斗,对人颇有启迪。徐文荣是苦出身,从40岁开始创办过几百家工厂,虽然工厂并未全部存活下来,但一个个梦想却变成了现实。徐文荣在书中提出,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财富只有贡献给社会,才有价值。
  •   非常荣幸能看到这样一本有意义的书,让人瞬间感动。
  •   出差横店时,在宾馆中看到,读起来很亲切。挺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