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饮食世界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王学泰  页数:169  字数:12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王学泰编著的《中国人的饮食世界》内容介绍:有人听到把文化与饮食烹饪联系起来则不免要嗤之以鼻、付之一哂。他们认为文化似乎只能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漫游,只能在思辨中展开。的确,饮食只能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文化观念往往却是从人的基本需求引申出来的。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无论是目不识丁的莽夫,还是思想深邃的哲入都离不开吃饭,饮食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但问题远不仅在于此。

作者简介

王学泰,一九四二年底生于北京。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九八○年春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任编辑;一九八八年调至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一九九七年被评为研究员,后兼研究生院教授。二○○三年退休至今。
研究领域最初是偏重于中国古代诗歌史,近十年来,偏重于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著作包括《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中国游民》、《华夏饮食文化》、《幽默中的人事百态》、《《水浒》与江湖》、《中国人的幽默》、《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等,而且还有很多的学术随笔集出版,其中包括像《燕谈集》、《多梦楼随笔》、《偷闲杂说》、《重读江湖》、《发现另一个中国》、《平人闲话》等。整理了《杜工部集》、《唐诗评选》(王夫之评选)。与傅璇琮等人主编了《中国诗学大词典》。

书籍目录

前言:从两种文化谈起
一 饮食文化的蒙昧时代
(一)人和动物相互区别的标志
(二)兴亡与饮食相关的两个王朝
二 饮食文化的昌明时代
(一)周秦两汉时期的食物
(二)从饮食中的阶级分野说到羹
(三)从先秦的两个食单说到南北食系的区别与互相影响
(四)饮食中人的自然本能冲动与制约
(五)饮食文化的扩展
(六)先秦诸子对饮食文化的思考
三 饮食文化的昌盛时代
(一)文化的交流与食物原料的丰富
(二)发酵技术与主食的扩展
(三)炒菜发明的意义与其他
(四)以调味为中心的中国烹调理论
(五)菜系的形成与发展
(六)饮食与某些食品的人文意义
四 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
(一)宫廷饮食文化
(二)贵族饮食文化
(三)士大夫饮食文化
(四)市井饮食文化
(五)宗教饮食文化
结束语

章节摘录

  (2)周秦两汉时期主要食物原料  这个时期主食是谷物,除了在夏商时代种植很广泛的黍、稷之外,麦、粱、稻、菽在人们食物中占的比重逐渐增大了。  麦在夏商时代还不太普及,此时种麦的多了起来,乃至许多诗歌中在描写风景时竞以麦子为背景。《诗经》中有:“爰采麦矣,沫之北矣。”《庄子》里丑化儒生的“儒以诗礼发冢”的滑稽故事中,儒生在盗墓时唱的歌词为:“青青之麦,生陵之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战国策》中张仪说:“韩国地方那样大,山区能够浇灌的土地种的只是豆麦。”麦子是美食,于夏季收获,这是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因此每年都要以此祭祀宗庙,国君也要先品尝一下,这叫告麦。《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病重,巫者断言他吃不上今年的新麦。可见尝麦是每年的重大事件,以致人们用它来划分时间。周代它的地位上升,成为“五谷”之一,挤入了常食的行列。《周礼》中还列有专门负责种植水稻的“稻人”。种植水稻需要水田,本来它只是南方的产物,那时它亦早已定居中原地区,反映了那时稻米的种植和产量是日益增长的。《吕氏春秋》中记载史起为邺(今河北临漳县西)令时治理了漳河水,民大得其利,作歌云:“邺有圣令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斥卤兮生稻粱。”到了战国时代,小小的东周又分为两个小国——小东周、小西周。东周国要种稻米而西周不给水。从这些材料中可见稻米已普及到北方了,但这不意味着稻米已经成为平民食品。《札记》把稻米列为“嘉蔬”,也就是还把它当做一道好菜。孔子在批评他的学生时说道:“食夫稻,衣夫锦,汝安乎?”仍把吃米饭和穿锦缎看成是一样的高级消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的饮食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