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讲义-第2版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姜建国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姜建国  页数:2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伤寒论讲义(第2版)》以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为蓝本。每节内容一般分【原文】、【词解】、【释义】、【方解】、【析疑】、【医案选录】部分。【释义】力求精练,突出重点。【析疑】展示各家观点,或引发争鸣,或引而不发,力求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诠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医案选录】限选1~2案,第1案与原文原方相应,第2案为异病同治和拓展方用。

书籍目录

总论 一、《伤寒论》的概况述要 (一)成书与沿革 (二)篇目与体例 (三)伤寒与温病 1.伤寒的基本概念 2.伤寒与温病之争 二、《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 (二)六经辨证的源流 (三)六经辨证的体系 (四)六经辨证的特色 (五)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六)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说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二、太阳病分类 (一)太阳中风证 (二)太阳伤寒证 (三)太阳温病证 三、太阳病传变 四、太阳病愈期 五、辨病发阴阳 六、辨寒热真假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中风证 (一)桂枝汤证 (二)桂枝汤禁例 二、太阳伤寒证 (一)麻黄汤证 (二)麻黄汤禁例 三、表郁轻证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三)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第三节太阳病兼证 一、太阳中风兼证 (一)桂枝加葛根汤证 (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三)桂枝加附子汤证 (四)桂枝去芍药汤证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六)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二、太阳伤寒兼证 (一)葛根汤证 (二)葛根加半夏汤证 (三)大青龙汤证 (四)小青龙汤证 第四节太阳病变证 一、变治纲要 (一)变证治则 (二)辨虚证实证 (三)辨汗下先后 (四)辨欲愈候 二、证候分类 (一)热证 1.栀子豉汤类证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3.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证 4.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 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附录一关于《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几点说明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三条文索引 附录四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然而在治疗时,仲景用同一方,第82条真武汤证是过汗伤阳,阳气易伤而难复,水湿易停而难消,在肾阳损伤之初,即早补阳气,杜绝水患,犹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之意。若以真武汤重在“治水”言,则第82条所列病证用真武汤是为“防汛”,温阳以加固堤坝,利水以疏浚渠道,重在温阳以防水气泛滥。本条所列病证用真武汤则是“抗涝”,利水以排除浸渍,温阳以修复渠坝,重在利水以治内涝。 【医案选录】 李某,男,32岁。患头痛病,每在夜间发作,疼痛剧烈,必以拳击头始能缓解。血压正常,心肺正常。西医检查未明确诊断,头痛不耐烦时,只好服止痛药片。问如何得病?答:夏天开车苦热,休息时先痛饮冰冻汽水或啤酒,每日无间,至秋即觉头痛。问头痛外尚有何症?答:两目视物有时黑花缭乱。望面色黧黑、舌淡质嫩、苔水滑,脉沉弦而缓。此证乃阳虚水泛上蔽清阳所致,以其色脉之诊可以确定。为疏:附子四钱,生姜四钱,桂枝二钱,茯芩八钱,白术三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其服6剂获安,继用服苓桂术甘汤四剂巩固疗效而愈。(刘渡舟,伤寒挈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 5.附子汤证 【原文】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304)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305) 【词解】 ①口中和: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释义】 以上两条论述少阴阳虚寒湿身痛的证治。虽然第304条与第305条并排而论,但重点是第305条。本证的病理机制在于阳气虚弱,寒湿弥漫。由于阳气不足,鼓动无力,加之湿性重浊,所以其脉沉;四肢为诸阳之本,一则寒湿之气弥漫阻遏,二则虚弱之阳难以温煦,故手足寒;阳气虚衰,不能温养筋骨肌肉,寒湿之气,留滞肌肉骨节之间,故见身体痛,骨节痛。治疗以附子汤以温经驱寒,除湿止痛。 第304条提出阳虚寒湿证的辨证要点与治疗方法。背为督脉循行部位,阳虚而寒湿凝滞,督脉先受影响,故背恶寒。此症可作为第305条“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疼,脉沉者,,的补充。在服附子汤的同时,还可兼用灸法,一般认为可灸大椎、关元、气海等穴。灸法与汤药并进,可以增加疗效。 “背恶寒”两见于《伤寒论》中,一见于阳明病,一见于少阴病。阳明病背恶寒的机制是燥热内结,阳不外达,见于白虎加人参汤证。少阴病背恶寒的机制是寒湿阻遏,阳虚失温,见于附子汤证。辨证的关键之一是口渴与否,白虎加人参汤证必口燥渴,附子汤证则“口中和”。

编辑推荐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的编写以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和职业中医师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我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第5版教材为蓝本,汲取我社出版的前几版统编教材和六版教材的精华之处,并充分吸收近年来相继出版的各种本科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进行修订而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伤寒论讲义-第2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有书角折了,可以理解
  •   评论的有点晚了,不过整体很不错,
  •   书的质量很好 纸很光滑
  •   这是我网上买书最无奈的一次,纸张太差了,无论是颜色还是什么,纸张属于盗版
  •   正版,不错,我觉得挺好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