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与法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青松  页数:271  

前言

  大凡谈起“教材”,学生们总会滋生枯燥之感。如何使一本教材能让学生看后爱不释手,并把它作为喜爱的书籍加以珍藏,成为我近年来一直思索的主题。有人说,年轻人有好冲动和浮躁的特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冲动也可能是产生创新的源泉。于是,我就把目标定位在《卫生法学》这门新兴的课程上,迈出了我对教材领地的大胆尝试和革新。  有人读后或许会认为,这本教材好像有点与众不同。一般教材是以章节或专题的形式来编撰的,而我却挑选了青年人所关注的75个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并以医疗纠纷、医院管理、卫生改革和生命法学四篇作为全书的构架,系统地论述医政管理、药政管理、卫生改革、医疗保健和国际卫生等诸多领域中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笔者瞄准青年人所思所想,并结合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尽最大可能地直视社会最前沿热点问题。在冲动与浮躁之后,平静地梳理所关注的各类热门话题,才是此书的真正初衷所在。  或许有人会说,你多大了?你有在平静之中锻造“财富”的资本吗?一般地说,在中国,人们判断一个人在某领域是否有较高的造诣,总是先看他头上有多少根白发,脸上有多少条皱纹。是的,每当我到一处演讲,当有人介绍这是上海来的卫生法学专家时,人们先是哄堂大笑。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专家应该是头发花白的。我没有责怪他们对我的误解,相反,我会平静地告诉他们:“我对你们的笑声并不感到诧异,但你们是否想过,当一个人两鬓苍苍的时候,人们才将他视之为专家,那时他的创造性最佳时期已经过去,年轻的专家才是最具创造力的专家。如今的年代,市场认可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听完我的解释他们似乎有些释然。我不愿去评说自己有多高的学术造诣,同样是“年轻”,也使我清醒地看到,在迈向伟大的征途中还有诸多攀援时需要跨越的“山峰”。传统习惯力量在人们内心的沉淀,并不是你想挥之就能快速离去的。  10多年来,我始终在积累并力图以“第三只眼睛”来看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所谓热点现象。当人们把目光投向MBA、电子信息管理和雅思等时髦领域时,我没有人云亦云,我选择了被人们淡忘的冷门学科——“卫生与法”。我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引领你走进这块让一般人有些陌生的世界,并以尽可能客观的立场去评判它、挖掘它、正视它,最终让你真正走近它,感受在这世界中不同角色人们的酸甜苦辣。

内容概要

  作为卫生法学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它突破了传统教材以章、节或专题的形式,代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法律实践中人们所关注的75个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医疗纠纷、医院管理、卫生改革和生命法学四篇,将医政管理、药政管理、疾病防治、医疗保健、卫生改革和国际卫生等卫生法学领域中常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论述,引导人们在对感兴趣的话题中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这是对我国教材领地的一次大胆革新和有益尝试。全书以最新的视角和通俗读物的清新笔触来论及一个个热点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性和学术性,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它不但可作为医科院校和医院对医疗护理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教育的基本教材和参考书,而且是一本普及卫生法律的通俗性读物。《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法学》最新推荐教材·卫生与法:走进医学法律的殿堂》中收录了司法实践中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案例,对从事医学法律的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徐青松,男,浙江建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医疗法规专家、婚姻法专家、律师。《人民日报》、《社会科学报》、《健康报》特约记者和特约撰稿人。 他喜欢关注社会热点,但又不愿意人云亦云;他总是有一种以人们看似熟悉的事物中揭示出些不熟悉事物的偏爱和冲动,左右着像着了魔似的苦苦探究一个个人间故事背后的“真谛”。人生座右铭:“为了公平、正义与无数人希冀的良知,少谈此主义,尽可能地多说一些真实的话”。参加撰写《中国国情教育指南》等著作、教材3部,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学杂志》等发表论文近40篇。2001年作为《社会科学报》特派记者真赴杭州采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并发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缘何迟迟浮出水面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一定反响。应邀在全国20余所医院讲学,受到好评。

书籍目录

医疗纠纷篇医院管理篇卫生改革篇生命法学篇附录篇

章节摘录

  在法庭上,每当我为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竭力提出自己的法律主张时,总是为医方用大量高深莫测的医学专业术语侃侃而谈自己是怎样的无过错而滋生几多憾意。因为我十分清楚地知道,他用医学专业术语堆积式的申辩,在神圣的法律面前有些苍白无力。既然到了法院,就要学会把医学的专业术语和法律的条文加以结合,仅仅言及什么“医疗意外、并发症”之类的医学术语,对案情的理解往往不会有多大帮助,有时还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人们误以为只有你最懂医疗,这种辩解从心理学上说不利于法官采纳你的主张。我无力去否认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医方这种只顾申诉却忽略了他们伸张正义场所的特殊性,也足以令人为之扼腕叹息。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远离了法律的世界?  透过乌云背后的天空看到心痛之“源”  曾为白衣天使们对患者生命的漠视而愤愤不平。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你成为一个患者,生了病来医院就诊,输人葡萄糖液体时发现里面竞有棉絮状物,而院方却告诉这跟我无关、找生产厂家去,你的心情会如何?当你的夫人充满期盼明天就要分娩时,医生告知,“好消息,好消息,你明天会生一对双胞胎。”天啊,在这以前你被医方告知的都是怀一胎,所准备的一切都是一个小孩的物品,此时你的心情又是喜还是悲?更不必说割阑尾把卵巢割掉、做手术时掉进了纱布、剪刀等等。面对此情此景,当患方向医院索赔时,难道你还能说“现在的患者真的是喜欢找茬吗?”,你还会说“在医院,死个人是很正常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吗?”  也为白衣天使们对自己的痛苦无动于衷而悲。或许当你对医生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后,你会因发现医生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苦衷而对他们产生同情之心。可对白衣天使们的这份同情慎思之后却又会产生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我们曾多少次司空见惯地听到患者拿起法律武器告医院,但却很少听到哪个医生面对一些患者家属无理取闹甚至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状告患者的。原因何在?或许你会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我们不容否认,那就是现在的医生是“专心致志学习医疗知识有余,抽出一些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实在不足。”蓦然回首,发现乌云背后的天空是那样令人心痛却又如此无奈。当人们大加指责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欠缺弊病时,习惯于逆向思维的我又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或许我们从整个卫生系统的教育环境着眼,中国的医科院校在1998年之前有多少院校设有医疗法律的课程?至多在部分院校能见到法律常识内容的星光闪烁。虽然现在有些院校开设了卫生法学课程,但真正将它列入必修课的可谓屈指可数,很多情况下仅仅是开设了选修课。  ……

编辑推荐

  在这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年代里,人们总爱尝试做点什么。作者乃是学者、记者兼律师于一身,却闯入枯燥的教材“领地”。他以最新的视角和通俗读物的清新笔触,向白衣天使们述说着一个个令他们关注却实为陌生的话题,引领人们走进医学法律的神圣殿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卫生与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