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冯涛  页数:372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经历数千年社会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筛选,已成为我中华民族思想之精粹。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这些思想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无论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还是文明社会的建设,都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否则就如生活在空中楼阁一样,没有了根基。同时,作为现代中国人,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知识结构方面的一种缺陷,也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坚信,只要打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的大门,人们就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被它的伟力所震撼。  我们的先贤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传世名篇,这都是我们民族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能引导人们走出迷茫,使我们的人生轻松而洒脱。其中先贤的言行和思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仍让我们受益匪浅。由于年龄与阅历不同,使得人们对先贤言行及思想的感悟千差万别。二十岁悟出来的是意气风发;三十岁悟出来的是坎坷艰难;四十岁悟出来的是如梦初醒;五十岁悟出来的是心平气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继承并发扬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内容概要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在心地中发现智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三思而后行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举世唯一真字难得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第二章 在求学中领悟真义
 百学须先立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求学中领悟真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闻一以知十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第三章 在处世中力行仁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君子不急断,不意使,以为乱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婴儿常病,伤饱也;贵人常祸,伤宠也
 巧伪不如拙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志善者忘恶,谨小者致大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君子时屈则屈,时伸则伸也
第四章 在交往中培养善行
 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善人者人亦善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第五章 在言行中传承礼节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夫遇长而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
 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
 屈己敬人,君子之心
 察实者不留声,观行者不讥辞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第六章 在从政中秉持淡泊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
 则心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章节摘录

  语出《曾国藩家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商人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人脉即财脉。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起各种事情来才能够游刃有余。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蔼的态度和宽容的心态是不可少的。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有的摩擦能够表现出来,比如两个人之间激烈地争吵,而有些摩擦却表现不出来,但已被别人记在了心里,当一个人的怨恨越积越深的时候,就会在不经意间暴发出来。平时霸道专横的人是在无形之中播种怨恨,这种怨恨会为自己埋下隐患,说不定什么时候跳出来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和气则可消除怨恨和摩擦,让人际关系能够正常发展。在处理人际矛盾的时候,要学会忍让和宽容。万事都争上风必然会伤害很多人,不会忍让则只能让矛盾越来越深,最终不能调和,酿成祸患。有时候忍让一时看似受了很多委屈,其实是为自己的未来消除了很多隐患。用和气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容忍别人的缺点,这样才能撬动各方力量,成就一番大事业。

编辑推荐

  古代圣贤的哲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修身、治学及处世之道等等。品读圣贤的思想精华,会丰富人生的阅历,使自身的品行和修养达到完美的境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圣贤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去逛书店看了看这本书,觉得不错,于是记下了名字,回家就在当当网上找这本书,然后下单。不错,比书店便宜了19元,呵呵
  •   读起来感觉很容易懂,有许多使用的东西,值得购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