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杨瑞春,张捷  页数:338  
Tag标签:无  

前言

群星灿烂的日子    ■杨瑞春    新闻文体经常被当作技术性问题予以讨论,似乎在新闻工作中,这是相对次要的问题,其实如果翻阅范长江所写的《中国的西北角》,或者当年《申报》、《大公报》的时局报道,而后随政权更迭进入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为规范的文体,再到今天我们所讨论的特稿报道,每一种文字扑面而来的不同气息,提示它与时代精神的呼应是多么丝丝入扣。    在我看来,遣词用句貌似写作技术,其实也是集体无意识之一种。新闻写作在三十多年来摆脱陈腐腔调的努力,深究下去,是强烈地希望挣脱意识形态束缚的欲望。可是,摆脱喂养你长大的那些“狼奶”,是何其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号称西方价值观的知识分子一旦开骂用的都是“文革”腔调。什么样的词汇从脑海深处浮出、什么样的句子组合方式,如路径依赖,摆脱了旧的,茫茫然,何枝可依?所以,很多人的嗓子眼里只能发出模糊不清的声音。    不过,即便如1980年代的报告文学这样的文体,今天看来非常不成熟,但却是后来者能够攀援而上的一条重要的藤萝。当《南方周末》非常明晰地实践特稿创新的时候,中国的新闻文体已经经历了一系列探寻新的表达方式的过程,而中间有《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不断创新、接力。《南方周末》是领风气之先的报纸,在2D00年左右,陈菊红所写的《克拉玛依,浴火重生的面孔》和刘天时的《十三个女孩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等报道,给整个中国新闻界的信号是,一种新的文体方式正在《南方周末》形成。    我当年从中国新闻周刊离开,加盟南方周末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受这种文体的蛊惑。当时我认定唯有南方周末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空间,还有一群有能力帮助我成就这个目标的人。    不过,因为南方周末在那个时候给予人的空间太大了,我是个生性好奇的人,在进去的前一段时间都十分享受于尝试做各种以前没做过的报道领域,最早做文化,但后来又做调查报道和时政报道,兴趣过于广泛,也不懂得自我约束。而在当时,特稿作为少数人的探索在《南方周末》的版面上偶尔出现,却从来没有成为被足够重视的方向。    2003年的一天,总编辑向熹给我打电话,问我因为人事方面的调整,愿不愿意到广州来接手专题部的工作。那时灵光一闪,我立刻问他我是否可以将现有的城市版方向转为新闻特稿,在得到他干脆的肯定之后,我决定南下广州,此后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后来,我从来都没做成我梦想中的特稿记者,但令我备感荣耀的是,我带领了一个梦想中的团队。    这个团队有记者李海鹏、南香红、沈颖等,有编辑张捷和关军。他们都是出色的写作者。即使这部门的其他人,也都有着在中国媒体一流的文字段位,比如赋格和张恩超。这就是南方周末,群星闪耀的时代。    当被问到为何企业能够成功时,《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采访的很多企业领导者会归功于运气,我觉得这可能部分是真实的。当我想到所经历的《南方周末》特稿最辉煌的时候,会觉得运气怎么就那么好。我想做特稿,而全南方周末最优秀的写作者都聚在这里了。我们基本上没有寒喧和磨合就立刻上路了。这一切,只能用风云际会来形容之。    李海鹏所做的第一篇报道是《举重冠军之死》。我们那时候都还没来得及清晰定义自己的产品呢,我就记得让编辑关军告诉海鹏——做特稿,普利策奖那样的特稿。然后这稿子就出来了——简直让人窒息地精彩,无懈可击。我只是斟酌到底标题是“冠军之死”好呢,还是后来大家看到的那个。之后,他作为一颗新星在报社横空出世——后来我看到有篇文章写他:“李海鹏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在北京办公室的周会上也很少发言,他不喜欢批评,也不喜欢表扬,但是那篇文章出来之后,他发现,每个人都在夸他。”这确实是真的。而专题部的新闻特稿转型之路,一眨眼就过了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瞬间到达彼岸。没人跳出来反驳,大家都被这篇文章镇住了,所以之后一切似乎顺理成章。随后我们所出产的一系列的作品,你都可以在书中看到,不再赘述了。    一年后,专题部和新闻部合并,我作为新闻部主任,接手头版,自然会将特稿手法用到头版中。而张捷、关军将特稿转为“特别报道”版,也纳入前边新闻版。更多对文字有追求的记者,如曹筠武、朱红军、徐楠、柴会群等,加入到特稿写作的探索中来。在这里面,特别要感谢张捷的坚持,她一直以苛刻的标准、细致的编辑和温情的沟通坚守着特稿阵地。    对于我们的特稿探索,南方周末给予了当时媒体界所能给予的最大的支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南方周末有非常直接开放的评报环节,在这些时候,特稿也会时常被拿出来批判。比如南香红所写的太行山盲艺人,会被认为过于散文化而新闻性不够,即便是今天作为典范之作的李海鹏的《悲情航班HU5210》,也曾经被质疑“文字之美”大过了应该对事实本身的调查。这种批评当然是苛责,因为对坠机这样的一个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调查,要求记者在短短时间摸到真相是不可能的。而那种用大量细节还原的坠机过程和对命运的悲悯却有别的报道所没有的力量。但这就是南方周末的业务讨论氛围,畅所欲言是其特征,每个人都在被审视,被评判。而这也是创新动力的来源。    回想当年南方周末特稿团队,这些文字都会让人心生恍惚之感。那个灿烂的核心团队,现在大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南方周末。这实在是个特殊的团队,里面最循规蹈矩的看起来是我,其他人都生活得恣意而自我。    才华绚烂的李海鹏,终于回归到文学,最近他的长篇小说《晚来寂静》已经出版,2010年因为专栏结集《佛祖在一号线》获得《GO》的年度专栏作家。    南香红在写作之外成为新闻研究者,同时,指导大学生的新闻写作课。    张捷写了关于《南方周末》特稿的论文,然后去过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是她说的:“无所事事,以及无所事事”。    关军成为坚定的非虚构写作者和推动者。他离开南方周末后,在体育画报写出了记录2008年奥运之年的非虚构写作作品《大脚印》,因为某些大家共知的原因,不能在内地出版。他最近加入《GQ》,并推动在那里成立了一个非虚构写作基金。    沈颖据说随先生赴美国做访问学者,据说这项目的要义就是全美国旅行。所以我猜她正在体验克鲁亚克或者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曾经经历过的美好生活。    这本书的编选当然也会让我想去感谢一些人,南方周末原总编辑向熹,没有他当年的支持,《南方周末》特稿不可能有那样大的发展。还有当年直接支持和鼓励我们工作的徐列、陈明洋、向阳等等。我还想感谢当年专题部的前任主任陈菊红和李多钰。我继承了她们组建的优秀团队,还有探索的经验。    我还要特别感谢的还是这个团队本身,我们曾一起经历过那么多,如同一同长大的孩童。编选这本书的过程我也充满愧疚,因为回想我曾经那么折磨过记者,让他们屡屡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就当时而言,对于报社那些都是一个个“小战役”的胜利,而今天看来,对于个体,也许对于记者的保护不够,甚至有点竭泽而渔的功利。    写作这件事情之艰苦,乔治·奥维尔曾经说过:“所有的作家都是虚荣、自私、懒惰的,在他们的动机的深处,埋藏着的是一个谜。写一本书是一桩消耗精力的苦差事,就像生一场痛苦的大病一样。如果不是由于那个无法抗拒或者无法理解的恶魔的驱使,你是绝不会从事这样的事的。”    新闻写作因为有着种种限制,采访得到的素材、截稿时间、记者对于题目的感觉和判断、记者的精神状态,让写作的压力变得无比巨大。我的前同事马克曾经告诉我一个写稿的故事,当他一夜没睡看到屏幕上还只是稀稀落落300字的时候,对于黎明的到来感到万分惶恐,于是把窗帘拉上,最后用毛巾堵上透出光线的缝隙。    让记者像吸血鬼一样惧怕阳光可能不是编辑们所愿。但采访和写作都是自我挑战的过程,有多少看起来成功的记者其实惧怕和陌生人打交道?当我后来又在《中国新闻周刊》工作时,主持选题会,有一次讨论到“社交恐惧”的时候,一半以上的记者说他们事实上有社交恐惧。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某次李海鹏到包子铺买包子,排队时突然发现自己在反复地念:猪肉白菜,三两,猪肉白菜,三两。“连跟包子铺的服务员说话都这么紧张,可想而知联系采访对我来说有多大的心理障碍了。”    我特别想感谢这本书里所有的作者,他们是以对自己的巨大消耗来完成对新闻的最佳表达,这个目标是张捷曾经说过的——“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惟其如此,才能留给中国一份真正有质量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沉潜到中国底部的记录。希望我们做到了。    (作者为南方周末前编委、特稿板块创建人,曾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现为腾讯网副总编)

内容概要

  这本《南方周末特稿手册》集结了南方周末历年来诸多“名记”(李海鹏、南香红、叶伟民、徐楠、曹筠武、柴会群、袁蕾、关军、沈颖、赵凌等)的特稿佳作及其手记,这些作品努力“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留下了一份真正有质量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沉潜到中国底部的记录。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适合新闻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名家推荐
这本凝聚着众多记者心血和创新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不仅是新闻业界的一个范本,它作为特稿写作优秀实践成果也完全应当进入大学课堂,成为21世纪新闻学子学习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
愿《南方周末特稿手册》成为众多记者和新闻学子必备的案头书。
——展江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令我备感荣耀的是,我带领一个梦想中的团队。
这个团队有记者李海鹏、南香江、沈颖等,有编辑张捷和关军。他是都是出色的写作者。即使这部门的其他人,也都有着在中国媒体一流的文字段位,比如赋格和张恩超。这就是南方周末,群星闪耀的时代。
——杨瑞春 南方周末前编委、特稿版块创建人,现为腾讯网副总编

书籍目录

序一 新闻文体范式革命的引领者 序二 群星灿烂的日子 上篇 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记者手记:惟其诚实所以真实 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 记者手记:新闻不是无生命之物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 记者手记:在太平洋的中心遇到鱼汛 悲情航班MU5210 记者手记:一个记者的24小时 人工盲童 记者手记:首先来自情感 车陷紫禁城 记者手记:不仅仅是文本 举重冠军之死 记者手记:追寻湮没的遗踪 “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记者手记:除了暴力,还有了解 两个男人的20qF“婚姻” 记者手记:天生一个好故事 经租房,半个世纪的纠葛 记者手记:我看到土地测量员之死 盲艺人的乐与路 记者手记:作为一种状态的新闻 丰都殇 记者手记:一瓢水与一条江 下篇 山寨春晚变形记 记者手记:你所清楚的只有截稿时间 小镇猪事 记者手记:唯老实而已 系统 记者手记:给尼奥写传记 鬼妻 记者手记:找到采访的罗盘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记者手记:你能理解我们吧? 一封27年等不来的感谢信 记者手记:不简单的简单故事 连体弃婴:人间94天 记者手记:一毫米一毫米地前进 艾滋遗孤,跟我回家 记者手记:打开心中的眼睛寻找细节 释永信:少林操盘手 记者手记:5天和3小时 特稿研究之我们说 南方周末特稿的选题与叙事 为历史提供细节 特稿之特 在南方周末做特稿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芦晋在消失 死亡的气味是在5月15日下午开始在北川县城里弥漫开来的。那是一种甜、臭和焦糊的味道。地震在北川为害最烈,由于缺少尸袋,仍有大量遗体被摆放在街道上废墟的空隙间等待处理。废墟下面可能仍埋有上万人之多,而且正在不断下去。几千名军警和消防队员已经又饿又累。傍晚,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坦克团的士兵们在河边,“场上集结,开始吃这一天的第一顿饭:火腿肠,瓶装水。他们置身于真实的灾难现场,克制着挫败感。一个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士兵说:“这里有好事,也有坏事。”这句概括在此后被一再验证,直到5月19日哀悼日的下午。 北川县城处在一个几乎封闭的山谷之中,救援所需的人力、机械和物资都必须通过南方的山口进入。15日下午,山口公路仍未打通,而官兵们修建的一条临时通道又在当日上午被山体滑坡阻塞,旁边树林中的“之”字形的小道也一度无法通行,士兵们只能用绳子把入城者吊下山坡。不断有躺在担架上的伤者被抬出。 解放军战士们再现了他们的优良传统,背着白发苍苍的老人爬上泥泞的山坡。在大片的灰白色的废墟间,士兵们列队行进,稍长的队伍就有旗手引路。 地震瞬间发生的一切都固化了。在禹龙干道上,时间停滞在一家三口骑着摩托车出城的时刻,他们被滚石打死。一辆桑塔纳汽车正在过桥,桥塌了,它保持着最初跌落在河床上的样子。大多数楼房倒塌了,甚至粉碎了,到处都是背包大小的瓦砾。没倒塌的楼房以怪异的角度矗立着,楼顶上的广告牌上标示着“距奥运会开幕还有88天”。汽车大小的石头冲进了居民楼。 在山口外,人们更多地获知北川创造了多少奇迹,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一切是多么艰难。事实上大多数寻亲者得不到回音,大多数救援也只能以失败告终。15日,寻找亲人的队伍络绎不绝,可是从老城到新城,很少有人得偿所愿。来自德阳的6个建筑工人呆在一处居民区,他们中的一个在曾经是荣生酒店的废墟下面呼喊,可是没有人应答。寻找妹妹的刘晓琳同样无功而返。前一天她曾听到呼救声,呼救者在一幢还有形状的楼里告诉她这个楼是华星超市,“快救救我。”当天,这个呼救声一直在传出,可是一个晚上过去,声音消失了。 6个建筑工人不再呼叫,但也不离开。他们站立在倒塌的楼房上,可以从一个沥青屋顶跳到另一个沥青屋顶。在他们头顶10米处,赫然挂着一具男尸,好像跳水似的把上半身直插进废墟。 次日中午,赵剑平也在呼救。几个寻亲者发现了他,立刻高喊:“这里有活人!”可是沈阳消防救援队不能确定他的方位。仅仅两个小时后,寻亲者们再次呼叫赵剑平,已经没有了应答。需要救援的目标太多了,呼救者必须抓住救援者靠近的很短的时间。当宜兴消防队员从一个地方下撤时,寻亲者们愤怒地质问:“你们又要换防?”消防队员们回答说,山上发现了幸存者。 消防队员是专业的救援者。相比之下,“解放军和武警战士既缺乏专业救援培训,也没有专业器械。”武警某部的一位参谋说,“我们没有工具救不出人,看着人死去,心里很难受。”他们更多地承担了转运伤员、掩埋尸体和搜寻幸存者的任务,每当发现生命迹象,往往要去请消防队处置。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凝聚着众多记者心血和创意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不仅是新闻业界的一个范本,它作为特稿写作优秀实践成果也完全应当进入大学课堂,成为21世纪新闻学子学习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    愿《南方周末特稿手册》成为众多记者和新闻学子必备的案头书。    ——展江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令我备感荣耀的是,我带领了一个梦想中的团队。    这个团队有记者李海鹏、南香红、沈颖等,有编辑张捷和关军。他们都是出色的写作者。即使这部门的其他人,也都有着在中国媒体一流的文字段位,比如赋格和张恩超。这就是南方周末,群星闪耀的时代。    ——杨瑞春  南方周末前编委、特稿板块创建人,现为腾讯网副总编

编辑推荐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编辑推荐:新闻文体经常被当作技术性问题予以讨论,似乎在新闻工作中,这是相对次要的问题,其实如果翻阅范长江所写的《中国的西北角》,或者当年《申报》、《大公报》的时局报道,而后随政权更迭进入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为规范的文体,再到今天我们所讨论的特稿报道,每一种文字扑面而来的不同气息,提示它与时代精神的呼应是多么丝丝入扣。

名人推荐

这本凝聚着众多记者心血和创意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不仅是新闻业界的一个范本,它作为特稿写作优秀实践成果也完全应当进入大学课堂,成为21世纪新闻学子学习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愿《南方周末特稿手册》成为众多记者和新闻学子必备的案头书。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令我备感荣耀的是,我带领了一个梦想中的团队。这个团队有记者李海鹏、南香红、沈颖等,有编辑张捷和关军。他们都是出色的写作者。即使这部门的其他人,也都有着在中国媒体一流的文字段位,比如赋格和张恩超。这就是南方周末,群星闪耀的时代。 ——杨瑞春南方周末前编委、特稿板块创建人,现为腾讯网副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呃,这是什么情况,我买的是新书,连包装都没有,还都是褶子,要不是喜欢这本书,我一定会退货的。
  •   汇聚名家呕心沥血的作品
  •   第一次在亚马逊买书,无论是包装还是送货,都不错。最主要的是书买得值,可以一次性看好多名记的文章。
  •   满意,但我还没看完,但写的不错
  •   寒假作业写笔记用的,南方周末写的相当不错
  •   内容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
  •   非常赞的读物。。。。
  •   值得一读,书中的文笔与观点都值得学新闻的看一看,学习学习。
  •   上课时老师总是拿南方周末举例子,便买一本来看。快递给力,内容丰富。还没开始看,但相信是一本大有益处的好书
  •   很多精彩的案例分析,值得好好学习的特稿写作
  •   正在阅读中,感受稍后发布
  •   真实记录中国法制进程和历史步伐
  •   南方周末的特稿都很有特色,真实,有深度,在新闻中有评论、倾向,人性化的新闻
  •   收到这本书之后,包装很好。内容也很丰富,选的新闻也都是很有代表的作品,写的角度也很有深度
  •     三四百页的书是按照作者李海鹏,南香红等作者顺序来编排此书。有些文章略显拖沓,特稿重要的是细节的运用,细节运用的过多和繁复,会显得累赘,尽管会让事情呈现的更加丰满。
      我所喜欢的几篇文章有《艾滋病孤》《男人的20年婚姻》《举重冠军之死》
      在我的眼里,特稿和柴静的深度观察节目《看见》,一个平面,一个立体。好的新闻都是对社会呈现。从每个具体的个人,每个微小的细节一点点的看清整个社会的全貌,理解这个社会。理解多难啊。
      
      《系统》国产游戏果然是烧钱又庸俗,游戏就是现实人性的反映嚒,控制还是被控制,看你有多少金咯!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其中一个受访者说,对于异性恋来说,外界的力量都是合,而对我们来说外界的力量都是分。
      《经租房,半个世纪的纠葛》几个家庭祖房变迁的悲哀,是对这个从来不尊重私财产国家的控诉。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这个标题就说了整个故事。看完这个故事,才会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荒诞的故事存在。而这个故事居然是真实的。
      《释永信:少林操盘手》非常讽刺的是这篇文章的结尾,这个结尾大抵也代表了作者态度。新闻固然客观,但是我觉得写作者的情怀可以再特稿这种文体适当的带入。事实上,写作者对于材料的选择就代表了自己的取舍和判断。
      《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最美的景色都是自然,最美的声音都来自面对着自然的声音。木卡姆组诗太美好,“高山再雄伟,也有小路伴随,孤独者离开人世,也有孤独者为他孤独”
      《艾滋病孤》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勇敢。
      
      我看不惯的事情太多,总觉得可以理解群体的悲哀,却缺乏对个体的一些荒诞琐事的理解。要理解,要宽容。要柔软。
  •   看《鬼妻》真实毛骨悚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