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傅德岷、 卢晋 长江出版社 (2010-11出版)  作者:傅德岷,卢晋 编  页数:309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诗词曲赋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其中,词起源于隋,发轫于唐,极盛于两宋,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曲一起成为中华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共同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词的全名是“曲子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燕,同宴。因常在宴会上演出,故名)而创作的歌辞。清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后来由于大量学赡才富的文人纷纷作词,词作为配乐的辞语的附庸意义逐渐淡化,作为一种韵文体裁的文体意义渐占上风而终于普及。词虽起于隋,但隋词却未能保存下来。20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石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主要是唐代(兼有五代)的民间创作。其中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情调也较健康,较多地体现了下层人民的思想、品格和趣味。现存最早的文人词,当属盛唐诗人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及至中唐,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先后继起,倚声填词遂成风气。晚唐五代时,填词之风愈扇愈炽,词这一新型的文学样式也基本成熟了。此阶段的第一个大词人是温庭筠,他的词精艳绝人,音声繁会,针缕细密,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不过也正是在他的手里,词主艳情、香而软媚的传统格局定型了。

内容概要

  词发轫于唐,历五代十国,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灿若群星、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精品如林、盛美并臻。唐宋词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承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唐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图文本)》编撰体例除原词外,特有词人简介、注释、鉴赏及插图,还汇编了精当实用的附录,其中“词牌简介”能为读者提供一条了解词牌常识的捷径,“名句索引”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鸟瞰唐宋词中的千古绝唱。

书籍目录

篇目表正文唐词篇宋词篇附录词牌简介名句索引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韩拥的赠词重在抒发对柳氏的思念和忧虑她的命运。开头用两个叠句“章台柳,章台柳!”如呼唤口气,韵味深长,表达他日夜念想的怀恋之情。接着以“昔”、“今”二字领起下文。“昔日青青”象征柳氏的年轻美貌;“今在否”暗言社会动乱,邪恶猖獗,柳氏单身独处,其安全令人担忧。“纵使长条似旧垂”与上文的“昔日青青”相呼应;“也应攀折他人手”是上文“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这两句是讲即使柳氏貌美如旧,恐怕也已遭了他人的毒手。前句见怀想之切,后句见忧虑之深。柳氏的答词重在诉说衷情。开头用“杨柳枝”自况,说在花芳草菲的春天季节,杨柳枝繁叶茂,春风得意,象征自己年华正好的时光。然而所恨一别数年,相聚太难。我不能与你厮守,你不能尝尽芳菲,我们都在离愁别恨中度过。这里以传统的折柳赠别故事转入离别之意,缠绵悱恻。韩词也用了折柳故事,但侧重点不同,是忧柳氏被他人“折”去了。下句“一叶随风忽报秋”,承次句“芳菲节”之“春”,作大拗转为“秋”,暗指突发安禄山叛乱攻陷长安,自己剪发毁形避乱,若干辛酸皆在其中。这样重大的转折,以春“忽报秋”拟之,极为切合。春柳繁茂,秋柳凋零,自己如今已剪发毁形,处境与秋柳一样,甚至更像那一叶叶飘落柳枝的柳叶般凋残零落,因此,“纵使君来岂堪折!”极言此时心中之哀伤。柳氏是在会见韩嘲派来寻她的人并在读了韩词之后写的答词,知道韩对她情爱未渝,重逢有望,故有“纵使君来”之语;而自顾风鬟雾鬓,形容憔悴,恐怕有“你见了我后不会再爱我了”的疑虑萦绕心头,故生出“岂堪折”之叹。“折”字回应“杨柳枝”,不离“折柳”之典。末句回肠百结,亦喜亦悲,又疑又叹,然以“悲叹”为主。以此结束全篇,言已尽而意未尽。

编辑推荐

《唐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图文本)》:原文·注释·鉴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