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出版时间:2011-9-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丁业鹏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前言

  民国初年康有为曾追叙晚清“各省督抚任意赋课于民,别设善后局,听其调度,督抚意欲如何,政府不得难之,且或不得预闻也”,视为大悖;然后举“今各省都督自收其税而不纳于国”,且“以私意署群司,以喜怒专杀戮,体制类国君,僚属如臣仆”作对照,统括言之曰:“因旧督抚专权之弊,成今都督割据之害,而适于革命之后,更因军兴之制,拥兵自立,无所禀承,岂徒不奉号令,亦且不奉贡职。”他意在用晚清的大悖反衬民国的更悖,而连类相比之际,则实证地说明:在晚清与民国的历史连接中,曾以“新纪元”为愿想的革命不知不觉便已卷入其中,变成被淹掉和被消化的一方。而后是在历史中产生的革命,又为历史所改变。革命之不能离地飞天而游走于历史之外,盖在于此。因此武昌起义后三个月,孙中山作《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说:“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他用“踣而去之”说革命之后的赤地新立,富有代表性地表达了党入共有的自负与自信。但相隔五年,他在阅世既久之后已经深知“踣而去之”的东西其实依旧还在眼前:“夫去一满清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比之“踣而去之”,这些话非常痛苦地承认了一场“成功未有如是之速”的革命并没有在中国改变他最想改变的东西。其时孙中山与康有为立论完全相反,而对比革命前后,所见到的今时之弊犹往昔之弊和今时之弊甚于往昔之弊,则显然很相近。  然而作为一种历史的震荡,革命过后,留给中国的不会真是了无痕迹。当时和后来袁世凯都被视为革命的反面,但即使是袁世凯,其谋划帝制之日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各个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在初试共和之后的中国,这种人造的多数和选举,显然都是以民权政治和代议制度为样式模仿而来的。而比之两千多年里新朝之君以“天命所归”和“奉天承运”为理据,则此日之皇帝须借用多数和选举作理据,便不能不算是大异。这种古今之间的歧义,正说.明了帝制反共和,但帝制同时又在共和带来的观念制约之下而不知不觉地被牵着走。继起的宣统复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其间所臆想的行民权的帝王又因深深的抵牾而去古益远。之后,皖系的安福国会和直系的曹锟贿选,皆因太多的收买而秽声四起。这些人手里都有枪,然而他们面对共和留下的代议制度,皆宁可用金钱运动政治,买一条路来走,而不敢推翻既有的成法以另造一局,则亦见共和观念虽然屡经风雨飘摇已千疮百孔,但他们所代表的那一套道理,彼时依然在为当日的社会立规则。因此,十多年里武人当道而攻战不休,但其彼此之间以通电相讨伐,则多见“国际公例”、“本国法律”、“受人民托付之重”、“夫共和主权在民”、“现代新潮流”,以及詈人“专制”而自居“民主”,等等。究其来路,这一类被用来申张大义和魁制对手的东西,显然都取之于革命播撒的共和论说之中。这些作通电的武人都由晚清入民国,就其一人一身而言,皆非那个时代自觉的共和主义者。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一个一个地引共和论说中的概念和词汇来表达自己,又非常具体地以其各自的归附时趋为实例,显示出民国与晚清之间社会心理与社会观念的不同,从而折射了革命在中国留下的变化和影响。  为革命所改变的东西和革命没有改变的东西共存于历史之中,写照了这一场革命的程度和限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七十年中西交冲里,中国社会始终在回应西潮,又始终在回应西潮的同时不断嬗蜕。由此形成的近代化过程曾明显地促成了知识人的变迁,城市的变迁,沿海沿江地区的变迁以及思想意识与政治制度的变迁。但与之同时发生而相为表里的,则是知识分子与大众脱节,城市与农村脱节,沿海沿江与内地脱节,思想意识政治制度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深层结构脱节。若以后者比前者,显见得七十年变迁所造成的近代化,其实是一种扭曲的近代化。因此,辛亥革命继七十年历史变迁而起,便不能不成为一场先起于沿海沿江的革命,一场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一场以知识人为重心的革命,一场用思想意识改造政治制度的革命。而七十年累积起来的脱节,又使革命想要“踣而去之”的东西成了与之间隔太远力所不及的东西。其程度和限度都以此为因果。一百年来,后人读史最能触发深思久想的,常常是这种与革命交缠在一起的历史矛盾。  丁业鹏君以《百年孤独》为名叙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在表达他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孤独”一词应当内含着历史所留给它的那种脱节。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实,但内含于历史事实中意义则需要解释和解说。同一段历史之能够一遍一遍地书写,正在于一代人和另一代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读史之际的理解和感悟常常不会一样。而每一种理解和感悟都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视野,能使我们对历史的本相和内涵看得更分明一点。业鹏随我读史有年,是个肯用功夫的人。他作这本书立意虽是“写给大众看的”,而其叙述则于通俗之中一秉史家笔法,自有一种学术上的严谨。因此,写给大众看的历史同时也是可靠的历史。  杨国强  2011年8月

内容概要

本书为名叙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在表达他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孤独”一词应当内含着历史所留给它的那种脱节。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实,但内含于历史事实中意义则需要解释和解说。同一段历史之能够一遍一遍地书写,正在于一代人和另一代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读史之际的理解和感悟常常不会一样。而每一种理解和感悟都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视野,能使我们对历史的本相和内涵看得更分明一点。业鹏随我读史有年,是个肯用功夫的人。他作这本书立意虽是“写给大众看的”,而其叙述则于通俗之中一秉史家笔法,自有一种学术上的严谨。因此,写给大众看的历史同时也是可靠的历史。

作者简介

丁业鹏,1981年8月生,2002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任教于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2010年6月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先行者:一个人在战斗
 一、通往革命之路
 二、l’m lonely lonely lonely
第二章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You are not alone
 二、黄兴:投笔方为大丈夫
 三、成立同盟会
第三章 屡败屡战
 一、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十次之外
 三、天下事尚可为也
第四章 武昌起义
 一、非一日之寒
 二、辛亥革命第一枪
 三、黎元洪“被”都督
 四、阳夏之战
第五章 各省响应
 一、湖南、陕西
 二、山西、江西、云南
 三、贵州、浙江、江苏、安徽
 四、广西、广东、福建、四川
第六章 论清政府的倒掉
 一、孙黄和南京『临时政府
 二、袁世凯“拔树”
第七章 二次革命
 一、张振武案
 二、宋教仁案
 三、二次革命
尾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先行者:一个人在战斗  一、通往革命之路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幼名帝象,后取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又号逸仙。从事革命时,曾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孙”是姓,“中山”也是姓,但“孙中山”的称号流传开来,并名垂后世。  在他童年时,同村有一个太平天国的老兵,名叫冯爽观,经常给孙中山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孙中山因此十分景仰洪秀全,和同伴们玩耍时常以“洪秀全第二”自许。  从9岁开始,孙中山被送进本村私塾读书,读的不外乎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以及四书五经。他对死记硬背儒家教条有抗拒心理,几年下来,收获不大。孙中山自己回忆说:  我亦尝效村学生随口唱过四书五经者,数年以后,已忘其  大半。但念欲改革政治,必先知历史,欲明历史,必通文字,乃  取西译之四书五经历史读之,居然通矣。连读四书五经都是读英文版的,说明孙中山所受的系统教育完全是西方化的,幼年的传统教育对他没什么影响。  孙中山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西式教育,全靠他大哥孙眉。孙中山小的时候,家里很穷。1871年,孙眉当时只有17岁,就远赴重洋到檀香山(今夏威夷)做工,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常常把工资的一大半都寄给家里。过了几年,孙眉又在檀香山茂宜岛承租了大片土地垦荒耕种,一举取得了成功。  1877年6月,孙眉衣锦还乡,在家待了三个月,成了亲,并在家乡招徕了一百余人同赴檀香山。那里人烟稀少,政府正在大兴垦务。孙家的环境因孙眉而得到了改善,早就想出洋见识一番的孙中山,觉得机会来了,要求随兄长一同前往檀香山,但未能如愿。  直到1879年5月,孙中山的母亲杨太夫人去檀香山探亲,孙中山随之前往,这才实现了檀香山之行。从这次出洋算起,到辛亥革命共32年,孙中山待在中国的时问极为有限,合起来大约只有3年。  到了檀香山以后,孙中山被孙眉送到火奴鲁鲁的意奥兰尼书院寄宿就读。意奥兰尼书院是英国圣公会主办的一所学校,教师基本上是英国人,上课全部用英语。虽然在入学时孙中山一个英文单词都不认识,但是他劲头十足,学得很快。孙中山很喜欢西式的教育,他回忆说:  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①  在令人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孙中山学业大进,1882年7月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在毕业典礼上,夏威夷国王卡拉鸠亲自给孙中山颁奖。  除了“西学’’知识以外,意奥兰尼书院还在另外两个方面对孙中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是、民族主义。当时美国已经控制了夏威夷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吞并夏威夷是迟早的事,而意奥兰尼书院则是反对美国控制和吞并的急先锋。这种情形影响到了孙中山,使他产生了民族主义思想。  第二是基督教。意奥兰尼书院的校长韦礼士主教想让学校的几个中国学生皈依基督教,亲自给学生讲授圣经课,还特别聘请了一个年轻的中国传教士给学生讲授基督教义。孙中山很快被吸引,如果不是孙眉反对,他可能这时候就正式入教了。  1882年秋季,孙中山进入欧瓦胡学院读书,这所美国公理会学校是夏威夷群岛的最高学府,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背景。孙中山原计划在此读完书,毕业后再到美国深造,但孙眉不给他机会。他们两兄弟的矛盾越来越深,孙中山的价值观越来越西化,而孙眉骨子里奉守的是中国传统。孙中山信基督教,孙眉反对;孙中山想剪掉辫子,孙眉反对;孙中山撕掉挂在厅堂的关帝画像,孙眉大为光火。为了让孙中山远离基督教世界,学习中国的文化,孙眉让孙中山打道回府,并且分了部分财产给他,希望他回家后为家里争光。  孙眉的希望落空了,孙中山回家没几个月,就干了一件惊动乡里的大事。他和同村的陆皓东一起,把村庙北极殿的神像毁了。村民们大为愤怒,到孙中山家兴师问罪。孙中山的父母赔礼道歉,答应出钱修复神像,还把孙中山送到了香港,免得他再惹是生非。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革命有两张面孔。当人们沉浸在革命中,希望通过革命解决一切问题,憧憬革命胜科后过上童话般幸福的生话。等人们跳出了革命,看到一劳永逸的神话灰飞烟灭,于是更多地感叹革命中你死我活的残酷与非人道。”  ——丁业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年孤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革命有两张面孔。当人们还沉浸在革命中,人们希望通过革命解决一切问题,憧憬革命胜利后过上童话般幸福的生活。等人们跳出了革命之后,看到一劳永逸的神话灰飞烟灭,于是更多地感叹革命过程中你死我活的残酷与非人道。这是一个告别了暴力革命的时代!
  •   给孩子买的,简单通俗,容易读下去。
  •     辛亥革命中的墙头草
      
      文/张洪彬
       革命史学就像中国电视剧,忠奸善恶壁垒森严,好人凛然正气终得胜,坏人坏事做尽难得善终,著史者最后常常忍不住跳出来说,顺应历史规律的、顺心民心的正义者必胜。这是中国的历史书写的通病,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遮蔽历史事件中的本来面目,对于增进历史认知,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长期以来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叙述,就有这个问题。革命党人代表进步和正义,清政府代表保守和腐败,立宪派是先进步后保守的,袁世凯则只是一个窃国大盗。这种看法,通过历史教科书、电视连续剧、通俗历史演义等传达给普罗大众,除了迎合一般平民对于忠奸善恶好恶之外,实在无甚教益。这种看法,在学院内的史学研究中,大体已被推翻,但是对于一般的读史者来说,仍然根深蒂固。丁业鹏先生所著《百年孤独:写给大众看的辛亥革命》着意改变这种状态。作者认为革命长期以来并不被普通人所理解,故而以“百年孤独”命名该书。从副标题可以看出该书设定的阅读群体是“大众”,因而采取叙事而非论说的形式来解读辛亥革命,不过该书并非戏说革命,而是严肃的学术专著。
       针对传统革命叙事的二元对立框架,作者在该书中描摹了不少面目模糊的中间人物,尤其是那些在进步与保守、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摇摆不定的墙头草。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夺取政权,并不全是革命党人的功劳,墙头草们与有功焉。若非如此,断然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政权较为和平的转移。不过,这也正好解释了民国建立后,政局何以迟迟不能稳定下来,各方权力之争为什么愈演愈烈。辛亥革命是秀才造反,革命党人所拥有的主要是《革命军》,而非革命军。因此,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策反一切可能策反的人物,成为革命党人早年主要的策略。这种策略取得了很大成功,不过也带来很大损失。
       郭人漳是曾国藩麾下名将郭松林之子,少时被誉为“湖南三杰”之一。曾赴日留学,参加过少年中国会、军国民教育会等,与张继等革命元老相识,但不久便回国,捐得官员,先后担任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军事统领,因而成为黄兴的统战对象。1904年,黄兴与郭人漳在上海一同被误捕。1906年,黄兴到广西郭人漳营中进行策反活动,将郭人漳、赵声、蔡锷等数十人拉进同盟会。1907年,孙中山派黄兴潜入郭人漳营中活动,郭人漳承诺如果“有堂堂正正革命军起,立即响应”。9月6日,起义军在钦城外安营扎寨,郭人漳在黄兴陪伴下视察起义军时说,钦城不必进攻,你们来了就是你们的。可是,他回到钦城后就反悔了,于是通知起义军说,上级有所戒备,请党军勿来。起义军于是挥军北上进攻灵山县城,郭人漳却派兵追击起义军,会同灵山清军前后夹击,黄兴败走越南。第二年,黄兴与郭人漳在钦廉一带打了一个多月的游击战。郭人漳后来归附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处处作对。
       陆荣廷则是另一个让革命党人既爱又恨的人物。陆荣廷出身贫贱,做过乞丐,当过绿林大盗,后来被招安,逐渐成为广西的实力派人物。1906年陆荣廷奉派到日本考察军事,同革命党人来往密切。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中,被清廷派来镇压起义的陆荣廷轻敌冒进,被革命党人的大炮轰得七晕八素。陆荣廷呈上降书一封,言辞谦恭地要投入孙中山麾下。孙中山大喜过望,承诺如果陆荣廷的队伍荷枪实弹来降,待攻破龙州南宁之后,每人奖赏一百元。陆荣廷与之讨价还价。孙中山赶紧回到越南筹款。几天之后,款还没筹到,镇南关已经被陆荣廷攻下,起义失败。饶是如此,革命党人仍不懈努力,在陆荣廷部下掺沙子。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之后,广西同盟会会员又极力策反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并推举陆荣廷为广西都督。虽有合作,但是由于之前的过节,陆荣廷与同盟会之间又相互提防,双方之间并无充分的信任。陆荣廷利用同盟会得以成为广西的一方霸主,很快过河拆桥,清除了广西的革命党人,后又归附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1916年袁世凯称帝众叛亲离之际,革命党人又成功争取陆荣廷反袁,宣布广西独立,给袁世凯沉重一击。陆荣廷治军有方,一手打造了势力强大的桂系军阀,在整个民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究其根源,并非革命力量在当地有多强,而是当地的实力派人物对于清廷已经丧失了忠诚,他们懂得察言观色,顺应潮流。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扑灭了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对之恨之入骨,多次试图刺杀未遂。但是因为官场内的权力斗争,李准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武昌起义之后,李准派其幕僚到香港,向革命党人示好,革命党人大喜过望。双方合作之下,广东一夜之间就实现了光复。但是光复之后,革命党人损失惨重。清代状元张謇则是另一个显例。武昌起义后,张謇会见了两江总督张人骏和江宁将军铁良,敦促二人派兵平匪。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又反过来劝说二人宣布独立。
       袁世凯自然是辛亥革命中最为举足轻重的墙头草,清末民初的政局走势与他有莫大关系。长期以来,袁世凯被描画成一个保守的反革命分子,一个窃国大盗。然而,在称帝之前,袁世凯是公认的挽救国运的最佳人选,立宪派这样认为,革命党人也这样认为,西方列强也这样认为。袁世凯小站练兵不仅练出了清廷最强劲的军事力量,而且在清末新政中他表现开明,领衔推动邮政、废科举、兴学堂等新事业。早在1903年,在日本的留学生发起拒俄运动,致函袁世凯,提出将拒俄义勇队置于他的麾下。光绪和慈禧去世后,摄政王载沣畏忌袁世凯左右朝政,差点要了袁世凯的老命,在奕劻的保护下,最后把袁世凯开缺回家,要他回家养“足疾”,袁世凯憋了一肚子气,静待时机给清廷致命一击。武昌发难之后,作为真正可用的军事劲旅,小站新军根本不是朝廷指挥得动的,清廷无奈低声下气请袁世凯出山,收拾危局。袁世凯说“足迹未痊”,“久居乡野,对国事未敢置辞”,载沣敢怒而不敢言。袁世凯还向清廷提出六大条件,要求速开国会、废除皇族内阁、宽容革命党、解除党禁、予以军事全权、发足军费。这六大条件,一面要权和钱,可用镇压革命;一面却顺应历史潮流,向革命党示好。无论结果如何,袁世凯都可用两面讨好。无奈之下,清廷只能一一照办,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掏空了隆裕太后的私房钱,真的权倾朝野了。黄兴也赶紧致电袁世凯,策反袁世凯“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冯国璋打下了汉口和汉阳,被清廷封为男爵,打算再接再厉,一举拿下武昌。袁世凯再三示意冯国璋停止进攻,甚至召回冯国璋,派更能领会他的意思的段祺瑞到前线督阵。若非袁世凯的阻拦,任由冯国璋一鼓作气地打,武昌的军事和财政实力实在不足以抵挡袁世凯的精兵,清廷也未见得会马上寿终正寝,近代史就要重写了。江浙联军围攻南京时,张勋向袁世凯求援,袁世凯却派密使对江浙联军保证决不出兵南京。袁世凯看得很准:“不得汉阳,不足以夺民军之气;不失南京,不足以寒清军之胆”。袁世凯还总结出他的“拔树”理论:“诸位懂得拔树方法么?几百年大树,专用猛力,虽折断,无法去根。只有左右‘晃’的一法。‘晃’,‘晃’,晃之不已,根土松动,全根一拔而起。”清廷与革命党都被他“晃”得七晕八素,南北和谈也就有了基础,他的中枢作用也就无可替代,南北议和基本完全操控在他手中。清政府方面,唯有指靠袁世凯。革命派方面,包括孙中山、黄兴、汪精卫等无一例外地主张,如果袁世凯反正,则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张謇等立宪派人物也寄望袁世凯收拾残局。列强媒体也公认袁世凯才是民国首任总统的最佳人选。至此,袁世凯得鼎天下,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是众望所归。革命党人为大局着想,把权力拱手相让,企图用国会、宪法等制度性结构来制约袁世凯,但是宋教仁案一发生,此路不通,双方兵戎相见,革命党被定为乱党。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政权的转移和制度的改弦易辙,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但像袁世凯这样的墙头草的倒向,的确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些人物在清廷是实力派人物,但是出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对于清室的忠诚已经丧失了,因而成为基本独立的力量。比较袁世凯与曾国藩,就可看出,这些体制内的实力派人物是否忠诚于朝廷,对于政治局势的走向,有着巨大的差异。革命党人对于他们竭力策反,思想、利益多管齐下,大大减小了江山鼎革的阻力;当然,革命党人打天下并不图坐天下的宽广心胸,也是促成此种转变的重要条件。不过,福兮祸所伏,这类人物与革命党人之间的联合纯粹出于利益,过河拆桥的悲剧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再者,大量此类人物充斥民国政府,共和政治不可能真正落实,军阀割据倒是连绵不绝。革命党人痛定思痛,创立黄埔军校,建立列宁式政党,中国革命发生了一个巨大转折。
      
      《百年孤独:写给大众看的辛亥革命》,丁业鹏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28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