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出版时间:2013-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柴静  页数:405  字数:23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概念化,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已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陈虻去世之后,我开始写这本书,但这本书并非为了追悼亡者——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象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内容概要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柴静

作者简介

  柴静
  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
  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九年之后,人们还会说“这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我常觉羞惭。我看到了一些东西,但只不过隐约地感到怪异,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章 是对峙,不是对抗
能不能采访准确,不是能不能完成工作,或者能不能有乐趣这么简单,这事关人的性命,我要是问得不准确,不配坐在这椅子上。
第五章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聚会上,朋友说,你现在做的这些题目太边缘了,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碰到这些问题。作家野夫说:“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
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第七章 山西,山西
我出生在一九七六年的山西。山西姑娘没见过小溪青山之类,基本上处处灰头土脸,但凡有一点诗意,全从天上来。
第八章 我只是讨厌屈服
今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天你就会失去更多的权利。
第九章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二○○六年二月底,我接到通知,迷迷糊糊去别的部门开会。被惊着了,因为在“新闻联播”里要开一个有我名字的专栏,叫“柴静两会观察”。
第十章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准确是记者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
第十一章 只求了解认识而已
虐猫那期节目播出后,我收到王的短信,她要的并不是同情,节目也没给她同情。她只要求得到公正,这个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第十二章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 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我脑袋里旧思维习惯改不了,新的又不知道怎么形成。钱钢老师说,你可以看一看历史,“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第十三章 事实就是如此
华南虎照片的真假之争,不仅事关技术,更是对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真相往往在于毫末之间。
第十四章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去年地震的裂缝里青草簌簌地拱动,湿黑的山坡上一层一层墨绿的杉树林,梨花浅白,空气里都是水滴和鸟叫。很多坍塌滑坡的山体,现在已经慢慢重新覆盖上了草木,就在这片山峦之间,正在建成新的房屋、村庄和家庭。
第十五章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全世界媒体都在这儿,金牌运动员有无数人采访,我说:“那咱们就采访不显眼的吧,失败者也成,只要打动咱俩的就算。”
第十六章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新闻调查六年,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征地题材,各种口音,各个地方,各种冲突。节目组每天一麻袋信里,一半是关于征地的。
第十七章 无能的力量
从世俗的意义上说,卢安克做的事情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
第十八章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
第十九章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第二十章 陈虻不死
谈起陈虻时,有人说智慧,有人说尖锐,白岩松说“那是个非常寂寞的人”。 他的寂寞不是孤单,是没完成。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二○○○年,我接到一个电话。“我是陈虻。”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可能是想给我一个发出仰慕尖叫的时间。“谁?”“我,陈虻……没给你讲过课?”“你哪个单位的?”“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找你合作个节目。”我们在央视后面梅地亚酒店见了面。我打量他,中长头发,旧皮夹克耷拉着,倒不太像个领导。他翘着二郎腿,我也翘着。他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哟,中央台的人说话都这么牛么?我二十三四岁,不知天高地厚得很:“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我说的是家喻户晓式的成名。”“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他都气笑了:“你再说一遍?”“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他在烟雾里眯着眼看了我一会儿:“你来吧。”“我不去。”我有我的节目,湖南卫视的“新青年”,人物采访,很自在,又用不着签约,我住在北京,每月去一趟,录完拿现金。“体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他也不生气,把烟头按灭了,站起身:“这样,你来参加一次我们评论部的年会玩玩吧。”年会上来就发奖,新闻评论部十大先进。这十位,长得真是……头一位叫孙杰,歪着膀子上了台,手里拿一卷卫生纸,发表获奖感言:“感冒了,没准备,写在这纸上了,我讲几个原则啊……”讲完把纸一撕,擤擤鼻涕下台。当时正是评论部拆分的阶段,接下去放的是崔永元改编配音的《分家在十月》:“运动啦,七八年就来一次……兄弟们,抢钱抢女编导,一次性纸杯子也要,手纸也要……”领导们坐第一排,在片子里被挨个挤兑。“李挺诺夫硬挺着入睡的夜晚,气恨地说:‘《痛并快乐着》,这书只配用来垫脚。’……”坐在第一排中央的新闻中心主任李挺正被群众抢钱包,现钱全部被撒向空中,大家哈哈大笑。其中一百块红艳艳,飘啊飘,飘到了我手里。嘿,这个地方好。陈虻拿了一张破纸,让我在上面签个字:“你就算进中央台了。”我狐疑地看了一眼。这连个合同都不是,也没有记者证,没有工作证,没有工资卡,连个进台证都没有。“我们看中了你,这就够了。”瞧他的嘴脸。他带我去新闻评论部。我边走边打量,看了看部门口挂的牌子:求实,公正,平等,前卫。前卫……嗯,一个新闻部门,还想前卫?我左看右看。他头也不回地走在前头,一边敲打我:“你就是个网球,我是个网球拍,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哦,这人挺记仇。他转过头盯着我:“记住,我都比你高一毫米。”切。一进门,办公室正中间放一把椅子,化妆师熟练地一甩,往我身上套了块布:“来,把头发剪了。”我一直披挂在半脸上的头发落了一地,像个小秃鸭子。“这样可以吹得很高了。”他满意地拨弄一下我那刘海。男同事们坐一圈,似笑不笑地看着我:“去,给我们倒杯水,主持人,我们一年到头伺候你,你也伺候伺候我们。”我天生没什么机灵劲儿,还在南方女权文化里待惯了,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种幽默感,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他们跟我开玩笑:“柴静,司长大还是局长大?”我真不知道。陈虻把我交给那个拿卫生纸上台的家伙:“练练她。”这家伙看着跟那天不大一样,严肃地看了一下我:“你写一写建党八十周年节目的解说词。”这个……我倒真敢写,洋洋洒洒。写完给他,他真是特别善良,看了一眼,连叹气都没叹,诚恳地说:“你回家休息吧。”我要做的这个节目叫“时空连线”,搭档白岩松,每天十六分钟的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当日新闻。我之前从没做过新闻,陈虻也没看过我在湖南卫视的节目,不过直觉告诉我最好别问他是怎么发现我的,这种人绝不会按正常方式回答你,还是少说少问为妙,免受羞辱。他只说了句:“我们要给白岩松找个女搭档。”年会的晚上有人打电话来,声音低沉:“岩松要跟你谈谈。”我一去,一屋子男同志,挺像面试。后来才知道,白岩松这个人什么都彪悍,就是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大家跟我聊,他只插空问了两个问题:“你喜欢谁的音乐?”我好像说的是平克•弗洛伊德。他问:“华人的呢?”“罗大佑。”他没再问什么,只说了一句:“这是条很长的路,你要作好长跑的准备。”第一期节目就是惨败。是关于剖腹产的话题,我自己联系的嘉宾、医生、生孩子的人、社会学家,约好演播室,化好妆坐进去,几位台领导正从玻璃外路过,看了一眼:“有点像小敬一丹。”陈虻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这就代表认可啦。”现场采访只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顺利结束了。那会儿我不把电视当回事,在纸上编完稿子,让同事帮忙剪片子去送审,自己去外地耍了。放假回来,在办公桌上挂只大画框,是在西藏拍的照片,还弄个水瓶,插了些花花草草。看办公室人脸色,知道审片结果很不好。大家不好跟我转述最狠的话,只说已经这样了,你就把结尾再录一遍吧。陈虻公开在会上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大,你找了几个层面?”我越听心底越冰,把结尾一改再改,但已无能为力。年底晚会上,同事模仿我,披条披肩,穿着高跟鞋和裹腿小裙子,两条腿纠结在一起坐着,把垂在眼睛上的头发用手一拨,摸着男生的手,细声细气地采访:“你疼吗?真的很疼吗?真的真的很疼吗?”底下哄笑,都认同是对我的漫画像。白岩松当时是制片人,压力比谁都大,也不能拔苗助长,别人笑我的时候,估计他心里比谁都难受。有次我穿印花纱裙子到办公室,他叫我过去,说:“回去把衣服换了。”每天节目结尾主持人都要评论,我别扭坏了。按我原来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肯定是不行的,按节目的习惯写,我又写不来。一遍又一遍,都过不了关,到后来有一次没办法,白岩松递给我一张纸,是他替我写的。每次重录的时候,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灯光、摄像后来已经不吱声了,也不问,沉默地隐忍着。录完,我不打车,都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都是对他们的愧疚。

编辑推荐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看见》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看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4条)

 
 

  •   《看 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 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三重内涵: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   拿到手的时候是一口气读完的,夜深人静泡一杯清茶,趴在床上一页一页的翻,时间就在指尖流淌,不知不觉窗外深沉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很少能有这样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书了。起身站在阳台,看着逐渐光亮的天,微量的清晨,心里的烛光也慢慢点亮。我想从柴静本人说起,忘了是什么时候知道有这么一个记者,好像忽然间闯入我的视线。那个有着消瘦面颊、大大脑袋的姑娘。在冷冷寒风中举着话筒,好像忽然就会被风刮走一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可她仍然尽量保持镇定报导着。这大概就是初次的印象。整本书的废话很少,少到连最基本的情感词汇都没有。可你分明能觉得,好像你就在她的身边,跟着她走过,看过,触碰过那些。朴实,但是有重量。 有的时候,这其实是一种折磨。我们跟着在她的十年里见到了太多的人,她写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这些生命的厚度足以让它沉重到我们认同,所以任何的粉饰都显得多余。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灵魂的共鸣。就像柴静本人所说的那样“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从新闻上讲,她也许并不是最专业的,不是最出色的。可从人性上讲,她一定是最饱满的。她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整本书都在叙述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她的每一次转变的背后,都是人的力量。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   本书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最近开始翻这本书,不料却看迷了眼,几欲落泪,勾起太多往事。同是媒体人,至少曾经在那样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把自己当做新闻人来看待,以至于现在在自己的工作里,也仍然以这样一个标准要求自己。记得刚上大学时我们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那句话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一个影响“新闻,这是一个勇敢者的行业,既然选择了他,那么你就要随时准备着为这个行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你可能随时准备着遭遇拒绝、遭遇冷遇、遭遇嘲弄、遭遇无礼、遭遇恫吓、遭遇威胁。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财富,包括自己的自尊心和生命。”这是一种责任,不管干什么事情,只要你身上有了责任的意识,便会无所畏惧,放诸各行各业皆是。 这本400多页的书,厚实稳重的文字,反而觉着有劲、新鲜。她说了很多别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她书中所举之例大多出自她的节目,书中多谈新闻传播的道理和技巧,从中看到更多的是中国这些年来的一些过往、问题、症结、痛苦,和柴静如何地用心做事、用心做人。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和如今的炉火纯青,能感到她一路走来,收获颇丰、羽翼渐成。尤其敬佩的是,在知名度和被认可到现在的这个程度,柴静没有骄傲,书中的她做起节目来反而更谨慎、更惶恐了;借自己的一个个节目、一段段新闻、一个个采访,谈勇气、谈恐惧、谈真相、谈自由、谈科学、谈政治、谈道德……直陈要害,反思己过,总结提高。不自信、常总结、爱发问,不正是我们有智慧有力量的最好路径吗?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时代的思考者。柴静“看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十年,而我们作为高速公路的基层工作者,也在为这个大时代书写、记录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成就:4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纵横于三秦大地,绵延在山谷平原,连通省内,对接周边。穿越千年蜀道,改写蜀道难的历史,抗震救灾的时候成为了“生命线”;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大动脉;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天堑变通途、“8小时交通圈”立体交通网络的大动脉,高速公路从线到网,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强化了陕西在全国交通的枢纽地位,铺就了陕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乱石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峡谷,自成江河湖海。此刻这水正在平原之上,促急的劲儿全消,自顾自地缓下来,一个温柔的转弯推动另一个温柔的转弯,无穷无尽,连石头都被打磨得全是圆润结实,就这么不知所终,顺流而去。”这是书籍、也是作者给我们传递的力量。(转,略作改动)
  •   我看见了什么 ——读《看见》有感 10日 张雨萌 知道这本书,还要说起柴静的新闻发布会。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厚厚的采 访稿件,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说实话,这并不是本好看的书,看了总觉得心里堵。 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柴静这样说道。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描述的是非典时期的故事。平凡的文字中间,没有过多的渲染感情的辞藻,却能轻易带我们进入那个大锅一样的北京。没有让强求柴静做这期节目,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能确定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那个集中病患的天井,就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二十七张床几乎完全挨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只拳头的距离。白天也完全靠灯光,没有通风,没有窗户,只有一个中央空调的排气口,把病菌传到各处。那些病患大都是SARS的感染者。我无法想象来到这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那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病房中凌乱的被褥和四脚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她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感情控制了人。”——尽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测量体温以确保自己并非感染了非典这样的噩梦之中。 书中有一张照片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柴静蹲在地上,为一个哭泣的男孩擦拭眼泪——那是双城时间中一个失去及姐姐的男孩。这个饱受非议的镜头让很多人怀疑她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人因此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柴静表现的是最纯粹的真实,让很多不习惯真实的人感觉她不真实。这样的真实用冷漠的视角去看待,自然也就蒙上了矫揉造作的影子。之所以书中常有有这样的真情流露,因为她希望一本书是关于‘人’,而不是关于‘我’。 十年之间,从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和药家鑫案,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作为讲故事的人,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正是透过这些注脚,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
  •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   一个春风沉醉的傍晚,我从语文老师口中得知了《看见》,得知了柴静。我想一个主持人、一个记者能看见什么呢。自己在心中揣测:她一定是向读者介绍一些采访背后的故事,教育引导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记者,看待新闻。直到后来,我庆幸的买到了这本书,带着探究的心理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的揣测是多么的片面和浅显。《看见》确实向我们介绍了一些采访背后的故事,但柴静并没有想去教育、改正、统一我们对新闻的看法。正如她所说,她只是尽最大可能诚实的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纸,二十六万字,能描述些什么。很私人的觉得它描述了柴静在央视十年的历程,既是她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陈虻说:“想要了解一个事件,先要了解事件中的人”。我很恨自己之前怎么会不知道这样一个人。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我恨自己整日埋头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却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态度。当柴静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与正义,剥丝去茧,退去一层层伪饰的泡沫,向观众呈现事实真相的时候,我在干什么?或许在抱怨课堂的枯燥,或许在为一点点小成绩沾沾自喜。当她在非典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采访,在汶川地震中的杨柳坪村体验着死亡的伤痛时,我在干什么?我在上学。后来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柴静的初衷一直是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报道新闻中的人;而我的初衷在考上大学之前都是好好学习,考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我们只是在各自的年纪干着各自的事,坚守着各自的初衷。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见》中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矛盾与光辉,体现着人性中本能的善与恶。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如书中所说:“没有夯实的报道为基础,评论只是沙中筑塔”,人生亦是如此。通过《看见》我认识到一个人终将在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后,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而我们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反思和完善自己。而且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就算是某些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不付诸行动怎么才能让别人来纠正自己或者是通过别人的反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及时被改正,那正确的想法就永远不会产生。就像书中药家鑫的父亲一直认为自己强硬的教育方式是对的,直到这种教育方式间接导致药家鑫杀人惨案发生后,他才开始带着沉痛的心情和深深地悔意去反思自己。而也是因为反思和完善才使柴静从开始的冷冰冰,见谁就灭谁,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改变成现在这种宽容、理解、准确的采访风格。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我们呢,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衷?十年后敢不敢对自己说:我曾有梦,未忘初衷!
  •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
  •   《看见》的“序”里有句话打动了我,“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个名叫柴静的女孩子,从湖南电视台《新青年》节目走到中央电视台,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边是跳动的火焰,一边是静止的平淡,这或许就是柴静的两面吧。她看见所能看见的地方,把目光聚焦在人性上面,让新闻事件里的人性熠熠闪光。 作为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柴静能够在不断的采访中,反思所谓的“媒体正义”的局限性,尽可能给予双方当事者的平等对话,这一点尤为重要。在许多新闻报道里,那些被公认为坏人的一方,几乎没有他们的声音,仅仅成为走过场的背景人物,一个被批判的标靶而已。其实智愚莫辩,善恶难分,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泾渭分明的事呢。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结论。 记得药家鑫的案件被媒体披露之后,网络上几乎是一边倒的讨伐与谩骂,说什么的都有。但,事实的背后又是如何呢。在《采访只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一章里,柴静直面药家鑫的父母,努力去探寻药家鑫的内心世界,把一个“恶魔”还原为一个人。即便这个人乃是杀人凶手,但依旧要挖出他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我们常常说某人没有人性,实际上,无论多么坏、多么凶残的人,内心深处总有一角柔弱的地方,只不过,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而已。 仿佛坏人没有人权,仿佛坏人乃是天生。这其实很危险,没有对坏人人权的尊重,总有一天,每个人都有可能不被尊重,纵然官至国家主席,亦不能幸免。因为对坏人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被定义为坏人,人民的公敌。历史上,不是发生过无数次这样的事情么。罪即是人要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上帝,审判别人。做不到以人为本,媒体的正义只是虚构。不必赞许,不必惋惜,不必责难,但求了解而已。谁能真正做到斯宾诺莎所说的呢,柴静亦只是接近。 在《看见》里,柴静如是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理、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始终把对人的关注凝聚在自己的节目报道里,不断勘探人性的深度。“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新闻对人的聚焦,应该是为了呈现人性的关怀。 大家都是蝼蚁,偏偏有那么一群人——没医保,没社保,心中要有钓鱼岛;就算政府不要养老,也要收复钓鱼岛;没物权,没人权,钓鱼岛上争主权;买不起房,修不起坟,寸土不让日本人。这句顺口溜自然很偏激。不过多多少少折射出现实的某种状况。在采访德国人卢安克时,柴静记录了卢安克的一句话:“以为自己的名字能给别人力量,是最坏的一种幻觉或者邪教。”这句话含量很重,以前所信奉的榜样力量轰然倒坍,所有意义的背后只是无意义。 汶川地震,柴静采访杨家坪,留下一句感慨“正如胡适所说的那样:平淡而近自然”。引用名人的话,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句话并非胡适所说,乃是张爱玲对自己小说《秧歌》的认识:“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胡适在回信里引用,写到:“写的真好,真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细致工夫”。“平淡而近自然”,这应该是柴静向往的境界,做新闻的能够返璞归真,认识到呈现与了解,庶几算是修成正果。 “浅青色的黎明,风把天刮净了,几颗小银星星,弯刀一样的月亮,斜钉在天上。”一个“钉”,境界全出,很诗意,很文青。只看这一段文字,简直可以说是天上人间。可这是一个女孩子在极度劳累一天的心情写照,越是诗意,越是衬托出那种劳累过度之后的无奈。那时候,柴静初到央视,文青的风致让人理解。不过《看见》读下来,依旧觉得有些地方散文化过重。柴静,毕竟还是文青。
  •     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中。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人多蒙昧,却看不见蒙昧。    对柴静了解不多。去年偶然看到了她的另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里面的文字确如她所说,充满少女的幽怨和缠绵;不久之前又是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柴静的评价,有着央视最穷主持人之称的柴静,被称做繁华深处盛开的雪莲;再然后,又是偶然在小崔的微博上看到了她的这本新书。人生真是奇妙,一个接一个偶然,就这样连在一起生根发芽。    整本书讲述的是柴静在央视的十年间,以记者的身份做新闻和调查的经历以及其中的所思所想;就像她写的,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过程。记者的身份要求人能够观察人和事,然后客观的呈现;可记者也是人,就难免会主观,会臆测,会结论。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只是太容易被成见所遮盖。人在生命的河流中,应该不断流动,这样才不会被过往裹覆。经历会使人成长,也会阻碍人成长,只有不断的经历才会带来不断地成长。如果让我选择,那么我唯一不愿放弃也不能放弃的就是,成长。生活中会有太多的事,到最后你才发现,能够束缚人的,只有思想。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真实的存在也绝不是所谓的非黑即白。书中提到许多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如非典、华南虎、药家鑫,柴静没有针对它们做所谓的结论,更多的是呈现,让你去了解原来事情都有着被忽略的另一面,同时也让你去思考。整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卢安克的部分。如书中所写:一旦了解了卢安克,就会引起人内心的冲突,人们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一面。我承认,以我现在的思考,不能完全理解卢安克的想法;我只是会觉得,噢,原来还有这样的人,原来生活还有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卢安克说,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用柴静的表达,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要想挣脱蒙昧,就要先“看见”蒙昧。
  •   还有一周2012就要挥手作别。一年中无用的书看了不少,有喜欢的,看一遍不够;有没感觉的,看了就忘了;还有不喜欢的,中途便放弃了。三天时间看完柴静新书《看见》,很庆幸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遇见一本喜欢的书。很久没有一本书可以带给我这么多的思考了。读《看见》的过程有思考、有笑声,还有簌簌泪下。 近两年知名记者出书已成时尚,我看过很多,柴静的《看见》无论在结构、文字、思想容量方面都属出类拔萃。《看见》顾名思义通过柴静的眼睛去看,回首十年新闻记者生涯中的一些事、一些人,无数的思索和诘问。柴静在“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中成长。全书贯串一个大写的“人”字,尊重事实、尊重人。 随着柴静的文字,看见她初出茅庐,满腔热血,非白即黑,自认站在道德制高点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然而事实的多角度多侧面、倾听不同的声音,师长们的提点,柴静逐渐成长,走向不带个人感情和偏见,更加客观地表达。“对事件中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互相克制,达到平衡,”展现新闻的真实,把判断和评价留给观众。这一步步走来的艰辛过程贯穿《看见》。 《看见》选取了众多曾经和现在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柴静在这些采访中不断思索推翻重建,作为读者的脑子也在不停地随着柴静的笔触转动。非典、汶川、奥运、两会、同性恋、虐猫、华南虎、药家鑫、征地补偿、环境污染。。。。。柴静引领读者随她深入,探求真相,思考背后的问题。其间有痛彻心肺的例子,如非典时期,虽然柴静写得比较隐讳,但还是可以看到在灾难早期不恰当作为对灾难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郝劲松与铁道部、税务总局打官司,“权利如果不是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柴静写道,“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中来”。这段话在我看来,政府制定这个游戏规则,更要遵守和维护这个规则的权威,违背规则的人不论来自哪里,都要付出代价,那么我们的社会才能有效率有公平和正义。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采访,柴静不断闪回故乡童年的情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如今山西严重的污染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关于农民的征地补偿问题,看着柴静的自问自答,我也随之自问自答,问题都看见了,如何解决问题?政府应该如何作为?采访药家鑫案件,柴静对药家鑫的行为进行了多方面深刻分析,人性中被压抑的仇恨不恰当释放,毁了两个家庭,而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专横强制温情缺失,让人对中国教育问题深深忧患。 二十章是我看得最慢最细的一章,采访德国志愿者卢安克。无能的力量,给心灵以极大的震撼。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卢安克物质上一贫如洗,精神上的强大,让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无能的力量。他对教育的认识高出国人太多,给我以全新的理念。奥运瞬间的片断将我看哭了,一幅幅动情的画面眼前浮现,一首首感人的歌曲耳边回响,“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奥运瞬间传递给读者的是爱,深深打动你。 柴静的《看见》见证成长道路,有坚韧的努力,有优秀的工作伙伴,不断拆解自我,反思自我,重组自我,超越自我,才有了今天我们的看见。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子,因为能够承受,所以非常强大。
  •   读《看见》读到最后已是难以放下,一口气读完了,读得血脉贲张的,觉得必须得写点儿什么。
    《看见》中有一句柴静的同事说的话:没人跟你过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深以为然。再进一步想,人,穷其一生就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不断寻找自认为最佳的制衡点。
    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后都有某种必然。有的人身上积蓄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总是伺机而出,不是在这儿就是在那儿。
    柴静让我看见了这种力量,初始是一股要做出事的激情,拼的是狠劲儿,而后就是韧性了,是一种打不烂踹不碎愈揉愈有劲道的东西。这个小女子是一个真正内心强大而外表柔弱的女人。
    初读此书时并没有特别当回事儿,一个35岁的女记者的自传而已。可是看着看着就被吸引了。大约看到一半的时候从第十章吧“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开始,刹不住车了,一路狂奔,到底读完。
    书从柴静进中央电视台写起,记录了一些在《新闻调查》节目里做的采访,有非典、有奥运、有汶川地震、有“两会”等重大事件,也有华南虎照片事件,药家鑫事件,家庭暴力,同性恋调查,山西环境污染调查,卢安克采访等热点事件或人物。虽然有的章节会有时间上的插叙和倒叙,但基本是沿着时间脉络展开的。在这些事件的记录中,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作者对于记者这个职业如何做的更好的追索和探问。作者自己在一个接一个的调查中拷问自我,让我们在见证了她的成长之同时也不断拷问自我的灵魂。所以,这本书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自传,虽然其青春成长的经历也很励志,但是如果仅仅是励志的自传体就没有这么重的力量了。这本书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的社会调查看到了一个优秀记者的职业操守的同时还促使我们对社会之公平正义以及人性之本真进行思考。所以说各花入各眼,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得。正如陈虻教训柴静的那盒烟,不同的人可以写上完全不同的三千字。这或许就是此书畅销的原因吧。
    这本书有许多感动我心的细节,记忆最深刻的是“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中关于奥运失败者的采访。那里说“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生活在别处。这辈子决定你悲欢的就是你身边的几个人”。用在那些运动员身上也是如此的贴切,被誉为射击天才的埃蒙斯,两届奥运会与冠军擦肩而过,支持他的是最爱的妻子;举重运动员施泰纳重返举坛并超越自我极限的动力来自于车祸中丧生的妻子;跆拳道运动员苏丽文冒着被打成残疾的危险坚持到底的力量来自于病重的父亲,因为“有呼吸就有希望”……这些人这些事因为寻常而有力,这是生活的力量。柴静在这些之后写到一首歌《经轻海峡冬景色》,演唱者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唱的和三十几岁再唱的就是完全不同的风情,而这首歌的词作者说“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唯有此,可以在喧嚣的尘世听到青绿的细流声。读到此的那一刻,虽然耳边并没有音乐,却依稀仿佛,我听到了那天籁之音。
    这本书还给我的启发在于做学问之道其实与做记者之道乃至做人之道都是相通的。看看这些话,你能想到什么呢?斯宾若莎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做节目常犯的毛病是刚爬上一个山头,就插上红旗,宣告到达,“马宏杰是翻过一座,前面又是一座,再翻过,前面还是,等到了山脚下,只见远处青山连绵不绝。”“疑问一旦开始,逻辑自会把你推向应往之地。”“聪明人下笨功夫”。“你的主题要蕴涵在结构里,不要蕴涵在只言片语中,要追求整个结构的力量。”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让我深思。一个年轻人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的作品无论形式还是主题还是内容还是结构的更臻于完美,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就足以令我们肃然起敬。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
  •   坦白地说,我并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除了她采访卢安克那期,网上看的。采访拍得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们身上,根本没留意记者是谁。我认识柴静,是她的博客,写作家野夫那篇。这人写得好,不是舞文弄墨那种好,很少能找见她用什么特别出挑或艰涩的词句;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我喜欢读她的文章,跟我喜欢读《国家地理》杂志是一个道理——写得踏实,文字里没有戾气。
      
      什么是戾气?就是不平、不满、疾呼、暴跳如雷,攻击式的抗争。
      
      我不是做新闻的,那些记者的道德操守我关心,可说实话也不是特别关心,尤其中国记者,央视记者。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道,还能离咋地。可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却深深吸引了我,不,应该说,是打动了我。她的字是煽情,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起码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何况她对自己也够不客气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就是开篇先给自己一当头棒喝,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但“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我觉得她不容易,做这些事写这些字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呢?如果仅仅是成功,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那我没兴趣。打倒我心坎上的,是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致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己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在这一章里,柴静原文引用了她博客上一名读者最尖锐的批评: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准确是这一工种(记者)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归根结底,她在追求真实,她要“明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她还要建立真实——真实的从容的自我,不为了煽情而煽情,也不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将人还原为人,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某种符号,以最谦卑的心态去了解、理解,去掉装饰,关注细节,看见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那个看不见的纽带。
      
      当然,她依然不完美。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中,她写卢安克在采访之后的故事,他离开了板烈,去了杭州工厂,辞职,又流落越南。文字支吾,没能真正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许卢安克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作为旁观者的柴静也只交代了粗略的事实,没继续追问。我喜欢她写卢安克的困惑那一节,那个困惑,让他从“神”还原为了一个“人”;我不喜欢她推回采访的结尾,非要去点那个教育的题。但文章中又有一句话狠狠撞击了我的心:柴静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回答:“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这个女记者,她还这么年轻,怎么就能一点戾气都没有呢?她当了十年记者,在这个魔幻现实的国度里遇见了那么多丑陋与不平,怎么能还那么从容、文艺,那么“理想主义”?
      
      用柴静引用同事王开岭的话来回答:“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回答,“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她写的都是别人的事,可这书就是怪,读完会忍不住想要扯到自己身上来,起码我就特别想也像个记者那样也问问我自己干吗哭。浅显点,柴静写得煽情,那些故事那些细节不是特感人就是特悲恸,读来动容是人之常情。但我哭得最厉害的又不是那些事本身,是她在第十一章《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中讲给一个爱折磨动物的小男孩的话。小男孩问她什么是“洁白”,柴静这样回答:“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呼,这话真TMD煽情。但这话其实又多么朴素啊,除了“真正的”这个在上下文中必要的定语,连个形容词都没有。能说出这话的人,心里是踏实的。能这么说话的人,心底是坦然的。纯净。
      
      柴静这本书让我想跟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并排到一块儿,放在书架显眼的地方,有空就摸摸,翻翻。高老您当年兰州告别演讲上说的那些话有人听见了,有人在还原“人”,有人在踏踏实实地认识“人”,不急躁,不灰心,像任性却温柔的水流。这土地的精神血脉没断,我们都看见了。
  •   坦白地说,我并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除了她采访卢安克那期,网上看的。采访拍得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卢安克和广西留守儿童们身上,根本没留意记者是谁。我认识柴静,是她的博客,写作家野夫那篇。这人写得好,不是舞文弄墨那种好,很少能找见她用什么特别出挑或艰涩的词句;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我喜欢读她的文章,跟我喜欢读《国家地理》杂志是一个道理——写得踏实,文字里没有戾气。 什么是戾气?就是不平、不满、疾呼、暴跳如雷,攻击式的抗争。 我不是做新闻的,那些记者的道德操守我关心,可说实话也不是特别关心,尤其中国记者,央视记者。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道,还能离咋地。可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却深深吸引了我,不,应该说,是打动了我。她的字是煽情,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起码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何况她对自己也够不客气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就是开篇先给自己一当头棒喝,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但“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我觉得她不容易,做这些事写这些字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呢?如果仅仅是成功,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那我没兴趣。打倒我心坎上的,是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致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己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在这一章里,柴静原文引用了她博客上一名读者最尖锐的批评: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准确是这一工种(记者)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归根结底,她在追求真实,她要“明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她还要建立真实——真实的从容的自我,不为了煽情而煽情,也不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将人还原为人,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某种符号,以最谦卑的心态去了解、理解,去掉装饰,关注细节,看见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那个看不见的纽带。 当然,她依然不完美。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中,她写卢安克在采访之后的故事,他离开了板烈,去了杭州工厂,辞职,又流落越南。文字支吾,没能真正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许卢安克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作为旁观者的柴静也只交代了粗略的事实,没继续追问。我喜欢她写卢安克的困惑那一节,那个困惑,让他从“神”还原为了一个“人”;我不喜欢她推回采访的结尾,非要去点那个教育的题。但文章中又有一句话狠狠撞击了我的心:柴静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回答:“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这个女记者,她还这么年轻,怎么就能一点戾气都没有呢?她当了十年记者,在这个魔幻现实的国度里遇见了那么多丑陋与不平,怎么能还那么从容、文艺,那么“理想主义”? 用柴静引用同事王开岭的话来回答:“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回答,“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她写的都是别人的事,可这书就是怪,读完会忍不住想要扯到自己身上来,起码我就特别想也像个记者那样也问问我自己干吗哭。浅显点,柴静写得煽情,那些故事那些细节不是特感人就是特悲恸,读来动容是人之常情。但我哭得最厉害的又不是那些事本身,是她在第十一章《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中讲给一个爱折磨动物的小男孩的话。小男孩问她什么是“洁白”,柴静这样回答:“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呼,这话真TMD煽情。但这话其实又多么朴素啊,除了“真正的”这个在上下文中必要的定语,连个形容词都没有。能说出这话的人,心里是踏实的。能这么说话的人,心底是坦然的。纯净。 柴静这本书让我想跟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并排到一块儿,放在书架显眼的地方,有空就摸摸,翻翻。高老您当年兰州告别演讲上说的那些话有人听见了,有人在还原“人”,有人在踏踏实实地认识“人”,不急躁,不灰心,像任性却温柔的水流。这土地的精神血脉没断,我们都看见了。
  •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   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在一段柴静演讲词中,《看见》这本书,终到结尾,心中有些依依不舍,陪伴我这三个月的日子,虽期间有搁置,总牵动我的心,细细将她读完,一本算是十年成长路程的书,有人说看到最后空白的只剩下纸张,仅是一本书了。我想说,当我看完,剩下不仅是一本书,且是一份心灵寄托,留给未来的孩子看这本书,这是记录中国跨入二十一世纪后,身边发生的事情,也是共和国这几年成长的一卷胶片,一段段的记录片,国家,个人成长的路程,和身边人事儿,发生的变化,从柴静角度去看这件事情,我们会发现,有些事,并非你所看到的样子。 买这本书的初衷,一是因为柴静,再有因为那时候禽流感正肆意传染,报出很多官方数字,自1942电影之后,我对官方数字,真是一百分的不相信,听说《看见》是从2003年非典开始说起,就买了。我很佩服她对场景的描述,把那个四方病房描述得让人绝望,其实在这里治疗的病人已经确诊是非典,但是病例本上写的仍是肺炎,当世界卫生组织来检查时候,那二十九个病号,被拉在急救车上,在北京城转圈。我无法想象那样一个场景,不明了医院为了什么?医院在这次非典,医护人员殉职很多,到底是为何原因?医院初衷是什么?当看到病号被装在车里转时,我在想,这就是所谓的人权吧?当我们病的时候,尊严没有,只是作为某些机构掩盖事实的陪葬品。那时非典,我并不重视,但是看到柴静所经历的一切,那曾经挂着点滴的树枝,和那为了孩子,父母双亡的事情。不禁惊起一身冷汗,原来那场非典这么严重,死亡无数,只是我们永远聆听的仍是官方数字。 我记不得每一篇的顺序,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说同性恋的事情,那时候的中国歧视同性恋,医生不愿给他们看性病,声称宁愿给妓女看,也绝对不给同性恋看,这是社会对同性恋人的深深的伤害,他们很多人想到自杀。还有些人,受不了父母的压迫,娶了妻子,可根本没有夫妻生活,他痛苦的在网上跟爱人聊天,他痛苦的在地上打滚,那狰狞的面孔看着让人心疼,他的妻子抱着他一起哭泣,这样的家庭在中国不在少数。心中很悲悯,他们不过是喜欢男人,对不起谁了?父母的观念,社会的谴责到底为了什么?他们并没有伤害这个社会,为何不容忍这样一个可怜的群体呢?这是十年前的中国,现在大家渐渐认可这个事情,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可以接受一些曾经不认可的事情,对待他们多了很多宽容,这就够了,并非是天天高喊让社会充满爱,而怒斥这些可怜的人啊。 山西,山西,这篇开始写的很温情,小柴同学的童年,写的那么童趣,渐渐的家乡变成灰色,化工场纷纷踏来,癌症村一个接一个,人们生活水被污染,整个山西都是灰黄的天空,和呛鼻的空气,各地方官员为了业绩,不惜让自己的家园受创,曾经的河流没有水,曾经的山,挖成一半是空的,曾经的绿树,苇草,都不生长,作者的家乡就这样变成了创业绩,谋生产的殉葬品,很多绝望在其中,发展与环保相矛盾着,看的人心空空的,但是最后柴姑娘竟然发现了一片湖泊,那句话写的极美,大雁划过,有种前世的感觉。是让我们看到,环境污染后,政府开始治理的结果,是给予我们一种希望。其实现在我们都很明白,曾经的蓝天,白云,为何不见,雾霾天气整日出现,哪有那么多的麦秸让你烧,全是化工场,重工厂的污染,有些地方已经治理,还有些地方还在继续,我们也应该像柴姑娘一样心存希望,这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过程,一切会好的。 昨天看书时候,有朋友说,柴静不好,说她的节目都是马后炮,我不予回答,想起书中所说的虐猫事件,和药家鑫案。先说虐猫事件,当柴静老范决定去采访虐猫女的时候,这个事件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两个月了好像,她们选择这个时间去,是想采访当事人现在的生活,也给当事人一个解释的机会,而并非像很多媒体那样,事情正发生时候,急于判断是与非,她说有句话我很赞同,记者的身份,就是报道事实,我们不要站在一个观点的一面,或者对立面去看待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观点,去真实报道,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当虐猫事件后,那个把此女人肉出来的人忏悔时,我心颤了一下,这个人,不是起初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一个道德的裁决者的身份去做这个人肉搜索的嘛?怎么又开始认错了,还是那句话,我们急于把看见的事情,下定论,而并非因为《看见》所以思考,或者了解而去下定论,也并没有想到他的做法,让虐猫女的女儿连学校都去不了。这是他不曾想到的。再说药家鑫案,有很多人说他活该,健忘的我已经记不起来当时的反应,和结论。只是昨天看到药家鑫临刑时,对着爸爸说,我爱你,我爱你爸爸。我感动得流泪,独子,父母的所有希望都寄于他身上,走了,又一个失独家庭存在。我不能去说,药很无辜,这对死者张妙不公平,只是,我所怜悯的是,如药家鑫一样的所有独生子女,在出生时就被所有的爱所包围这,强加的爱,一步步的压制着我们成长,父母说你当这样,我们就这样的不停走,父母说,停止,我们立刻停止,活在他们编织的爱你的漩涡中,孤独的成长起来,这是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现状,药家鑫的人生似乎更压抑,被管制的过于苛刻,而自己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排解方式,而造成今日的后果。悲悯是这个国家的制度,独生子女制度,你可知道,在神经病院的病房,多少独生子女,有精神病,他们身上背负太多希望,他们处于过于溺爱的环境,他们没有面对这社会的勇气,所以当遭遇伤害,波折时,她们崩溃了。作为独生女的自己深有感触,只是多一些沟通,一切都会好些。 这是一篇大长篇,书中还有好多内容,让我久久回味,留在以后日子里慢慢品,只说了几个我认为很深刻的事情,每个人的观点是不同的。读完厚厚的书的感觉,像是一场美丽的旅行,回忆着旅程中点滴的片段,有欢笑,有泪水。皆是因为《看见》。
  •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在美国读大二,我所学习的专业便是大众传媒。坚持在国外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够刨除在报纸新闻这些传播媒介中经过表述人和撰稿记者主观修饰的观点,身体力行地探寻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平时用功学习,闲暇时候出去旅行,上网追星听歌,写一些文艺矫情的随笔,热爱写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时间,可成文数量却远远低于那些用课本遮挡写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饭时在餐厅还会放中央新闻频道的节目,我和朋友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对新闻中的事情高谈阔论,言语之间充满着年少的无畏与自大,却不曾让自己离开时政离开这社会真实发生的事。现下终于明白为何要把大学叫做“象牙塔”,虽然在美国学习压力大,但大环境是安逸的,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惰性,或者说是一种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 带着这种自我反省和心理准备,接下来的阅读就没有再一次感情失控,当然,除了药家鑫事件。 那是2011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为我那时高三。重压之下的学生连喘息机会没有,阅读写作和关注新闻成为奢侈,只能从每日的餐间新闻和父母的电话言语之间简单了解了这个事情,一次周末放假后回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药家鑫的评论。 我刚从家里回来,从满网络对药家鑫的谴责中拔出脑袋,咬着笔杆强迫自己写得比其他同学要独特要犀利,我认为那才是时评。我还专门趴着橱子翻出了写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难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对张妙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贱,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绝。”、“前有马加爵,后有药家鑫,案件不同,性质同样恶劣。这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瞧瞧,真是大言不惭的批判,一句一铿锵地把事情简单分成黑与白,对着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随大流一起扔着石头。老师没有对我的文字做出评价,我要了几个班上学习好的同学的文章来看,无一例外地对药家鑫表现出愤懑,把张妙的部分写得抒情可怜。毕业之后事件又反复闹了几次,药家鑫执行死刑,药家鑫父亲含泪的微博,某教授对此事的咄咄逼人,张妙家人回头索要赔偿金额……于是渐渐开始反复想那些我始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会杀人、为什么会下此狠手、杀人魔为什么会自首? 答案本身体现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紧跟社会舆论导向的,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机会了解到所有当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听不得的。 所以又要说到记者这个职业,和传媒这个工作性质了。 当柴静刚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受到一系列打击,她的采访方式不被认可和接纳,20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执拗了一些,带她进来的陈虻扔给她一句话: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边已经没有《看见》,这句话我却是一字不差地记得清楚,好像瞬间被一盆冷水浇得彻底,这话实在说得太狠。 初中的时候开始在学校电视台做记者和主持,初二采访了初中部的校长。那期节目设计得很用心,向全校范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话题,然后经过我整理修改出来,交到校长手上。结果被校长拿去一修改,几乎否定了我们一半的提问,换上的譬如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大面儿上的话题,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 于是那期节目宣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却做得令人兴致寡淡。 还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学校大型运动会上的采访。当时我和几个电视台的同学一起趴在主席台下面学校分给我们的小屋里,等着各个项目的决赛第一名和破各种记录的同学名单,然后拽着摄像就冲出去。现在回想起来,几乎对每个人的提问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期待答案。 对着陈虻那句话,想想觉得挺难过的。 2012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   看见了新闻的背后《看见》

    明星的书一般都畅销,但是即便畅销内容也很一般,这是规律。相比之下主持人写的书,总体上比影视明星的要高一个层次。不过还是缺乏一点深度,讲的多数都是自己的故事。我很少看电视,不过还是知道柴静这个人,但是一共也没看过几次她的节目。

    柴静的《看见》出版以后,我一直没买,直到一次偶然间读到了她的一篇文章名字叫《一百年前的领导干部》,是写朱启钤和营造学社的,很震撼!惊叹这个电视记者的文笔,惊叹这篇文章的深度,了不起!她的书肯定值得一读。

    果然,《看见》是一本好书,和别的明星出版是书不一样,别人的书看完就看完了,不过是多了解了一些故事,可是柴静的书看完了,你不仅仅看到了新闻中的故事,也了解了新闻背后的故事,并且让你陷入沉思,甚至感慨,现在连这样的文章都可以写出来了,中国真的进步很大啊!

    书里面介绍的很多都是柴静采访的具体案例,都是当年的热点话题,有非典,有虐猫事件,有正龙拍虎,有汶川地震,有药家鑫,有奥运会,有两会,有卢安克……老实说柴静主持的这些节目我一个都没有看过,不过看完了柴静的文字,我感觉我看到的那么多电视平面媒体的报道,没有一家能够达到如此深刻。柴静总是不满足于简单的解答,总是在深入探寻人性的复杂,总是能够找到一个问题不同的切入点,让你看到原来任何一件事,都有不同的侧面。这才是一个值得让人尊重的新闻记者。

    佩服柴静的执着,虐猫事件的女主角拒绝了一切采访,可是苦等了几天的柴静终于等到了一次见面的机会,几次接触以后,用真诚得到了当事人的信任,才同意了采访,这不是一次,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很多次,每一次柴静都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受访者,而柴静并不是去声讨,也不是去同情,只是先告诉我们,在众多的批评声中,去听听他们的解释,去了解事情为什么就这样发生出来了,除了道德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我感觉柴静做一个记者有点屈才了,完全可以成为一位独立作家,也许没有央视记者风光,和明星一样的收入,却可以写出让我们不断回味的作品,而不会因为时代的流逝而被忘记。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   不出所料的是,过了一个春节,柴静以及她的新书《看见》就不再是热点新闻了。持续炒了一个多月的“老男人饭局”,也在不明不白中划上了暂时的休止符。 我在犹豫了一阵子之后决定看看柴静这本书的原因是:一、她是记者,还是央视的记者。而央视,就意味着“强势媒体”中的金字塔尖,许多媒体人都觉得,你若是在这样的塔尖上还整不出啥风景,只能说明个人能力太差了。二、她是个女记者,做的还是《面对面》《社会调查》这样的严肃新闻,我很想看看她在进行这些新闻采访时的感受。 我看柴静的节目不多,偶而在电视上看到她,一双眼睛大大地睁着,紧盯着被采访者,我想我要是面对她,一定会有紧迫感。有时也会看她的博客,通常都很长,文字细腻、感性。 这样的风格延续到了这本书中,而且越发地细腻,越发地感性。那些极其细微的情绪转折、一字不漏的对话、清晰如白描般地场景描述,我相信,远比那些剪辑出的二三十分钟的节目更精彩。 除了借助原始的采访记录,柴静想必做过更多的文字记录,才能在书中呈现出那么多细致入微的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让我喜欢柴静的这本《看见》。 “看见”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动作,一个人的眼里就有一个世界,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记录都是一段历史。而柴静,恰好是一个可以介入一些重大事件,面对一些事件当事人的记者。她的采访并不都是顺利的,她的节目也并不都能成功播出,但是这不妨碍她“看见”。甚至可以说,那些不成功的采访,不能播出的部分,如今用文字呈现出来,更有价值。 那些能撼动柴静心灵的人和事,其实一样能撼动我们的心。 翻看这本书的目录,一共二十章。平均每个章节之间有20个页码左右,而采访卢安克的那个章节《无能的力量》,却有近40页。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柴静笔下的卢安克是个让她无比困惑的人,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异类。柴静一直试图理解卢安克,最后发现也许不用去理解,只要尊重就好。 文章结尾,异类一般的卢安克最终结了婚,想要过“正常”的日子,但是很难,很难…… 还有汶川地震后,柴静与几个同事在一个受灾的小村庄里,和那里的人们一起重新面对生活的故事……生活未完,采访未完,文字其实也并未结束,总会有其他人接着“看见”——就像这几天许多媒体上刊登的“非典十年之反思”。 我至今不太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封面,柴静太夺目了,她坐在一群人中间,好像不是她在“看见”,而是周围的人们在“看见”她。我不明白,一个干干净净的封面,看见+柴静,就已经很能打动人了,为何还要这样哗众取宠? 就像我不明白“老男人饭局”和柴静的私生活又是如何突然被炒作出来的?柴静需要这样的炒作吗?还是出版商们需要? 说起来饭局里面的那些老男人都颇有点名声,也有点智慧,比如罗永浩、张立宪、何帆等等,柴静被张立宪称为“柴姑娘”。这些老男人若是能给柴姑娘提出更好的建议,那也是给电视观众做了件好事。 说句题外话,张立宪在《神探亨特张》中的表演真是相当不错。 除此之外,我倒觉得,其实,姑娘不柴。
  •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就像歌词里唱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风彩虹”,就像她的导师所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其实一路走来,回首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轨迹,哪个不是曲曲折折,而哪个人的经历不是一首百转千回的歌呢。所以想想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能再在患得患失之间蹉跎岁月了,就像白岩松对柴静所说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就像她在报道监狱女囚时所表达观点一样:“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感谢自己经历的一切,认识自我的渺小和伟大,也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看见》这本书还教会我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首先我们要像柴静报道“非典”一样,为了“真相”深入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了解问题本身;其次就像“药家鑫”报道一样,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所以,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有时“慢”也是一种效率。
    相信《看见》给我们的启示不止是生活和工作态度,不止是与人沟通,不止是看问题的方法,我想更多是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一种“打破重组”的快感吧!
  •   听岳母讲,很久以前,她就发现柴静跟璐长得很象,我从电视里面仔细一看,真的象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岳母来自山西临汾地主家庭,同柴静一样,我们还打趣说,可能是远亲,从此开始关注她。文中粗体为摘录。《看见》文笔给人小清新的风格,选择了深层次的,有轰动效应的,反映人性的素材,其中穿插了核心工作人员的一些工作态度,采访反映。我体会学习很多,文中在时间上采用混叙,我这学理科的有点吃不消。书本开门见山,申明她做新闻的中心在于关注里面的人,所以书本也是立意在"人。双城的忧伤。让我们想起小时侯的懵懂无知,一群小屁孩,相互喜欢着,画押要到地老天荒,但故事主人苗苗没有我们幸运,父母教育方式的先天缺陷,青春的躁动,紊乱的相互喜欢,最终在那个聚会后爆发了。聚会上,她眼中的哥哥赌气的命令她抱了别的男孩,好姐妹当场对她哥哥表达了好意,苗苗喝老鼠药自杀了,还没来得及绽放的生命消失在苍茫的黄土高坡。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就有多深。沉默在尖叫。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杀夫案,家暴年复一年的累积,她们终不能承受怨恨之重。法庭的宣判没有更多的调查多年的家暴,只关注了杀人本身。亟待相关法律的出台,以及更为重要的知识普及。其中一段与法官的对话很有意思,强奸时没有能力反抗,完事後将人杀死,是否算正当防卫?山西,山西。山西的媒贡献了山西70%GDP,但也让这块自古富饶的土地变黑了,水变臭了,人民的脸变忧虑了,文中以小时的环境为母本,比对恶劣的环境现状,以及环境治理只说不做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最后来到山西不多的饮用水源,看到这优美的环境,作者爱恨交织,“这是远古我的家乡”,强烈的反差深深的震撼了我这伪环保卫士。药家鑫案,看另一面的他,密不透风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对父母的绝对服从或者害怕,文中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我如果不杀她,我撞车被父母知道怎么办".我终将为人父,那时的我一定是慈爱的。不过我个人认为,药家鑫受环境的影响固然重要,自己塑造自己也很重要。同性恋,反映同性恋的窘迫处境,希望社会提供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我讨厌屈服。面对强权和不合理,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看黑人帕克斯,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许多人都选择在权威面前屈服,因为他们就得投入太多,收获太少或者根本没有。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此节先确立媒体存在流通的重要性,然后延伸至媒体的准确性。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媒体有偏见,但每个国家都这样,纠正偏见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意见与意见较量,理性唤起理性。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准确是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只求认识与了解而已。虐猫事件。阐述不同人看待道德的尺度,反虐待动物法有可能是可行的办法。每个人的道德观不同,所以底线是没法规定的,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所以想法不同,你怎么知道你的底线就一定是别人的底线。法律不是道德或者伦理问题,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它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一旦规则被打破,他们可以预期得到什么。柴静自嘲,我除了课本,只看过言情小说,脑中空空,敲一下都能听到回声。事实就是如此。假华南虎事件。希望公众有一个科学的精神。一个了解事情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在中国,试图寻找事情原由的人是倒霉的。照片的真假,关系到社会诚信,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我们说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得客观平时,事情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逻辑自泥土中剥离。农房强拆。讲农村土地转建设用地的时候,必须政府征地,转成国有土地,农民吃亏,政府受益,阐述宪法规定集体土地不能私有的原因。形成的历史原因---城镇化,弊端---对农民的剥削,以及出路,集体听证和农村的经济合作组织,村委会像居委会一样,脱离权利。不能用道德的阳光看经济问题。不能妖魔化地方政府。不管怎么样,质量最重要。驳斥老范“我妈说她看不懂,这片子太深了”的有趣的“深入浅出”的道理,思想,你,你妈。。。。你认为对的,你就改,想不通,可以不改。我不是要告诉你怎么改,而是要激发你自己改的欲望。但是如果你投入了,“你不要太热衷一样东西,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变成了你的热爱,而不是事件本身。”其中有段战地记者的自序还依稀记得,大概是"回到家,发现是空无一物的冰箱,决定去超市补点货,过道里听着时尚女孩们谈着头发和化妆品,我低头看看沾满血渍的靴子...等待下一次的出发"柴静看见别人,我看见她。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   我是先看了《看见》新书发布会视频然后再看书的。看着柴静在发布会上的演讲,觉得她已经不再是当年留在我心中的那个小姑娘。她瘦小的身躯衬着自信而坚定的表情,顿时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有力量。我总是很喜欢这种由内散发出的力量。微笑时,她的小梨涡对我很有杀伤力。由于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老妈子,因此这本热销书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 过年期间,闭关修养花了两个大块时间把它看完。看完之后就后悔了,这本书不适合在过年期间读的。听说许多人看了潸然泪下,我也摆脱不了。 柴静加入CCTV,多少靠了伯乐陈虻。大凡大人物总有大眼力,我没在新闻媒体圈里面混,不知道陈虻算是多重量级的人物,但他看好柴静,选中她并让她放开手脚去做就是柴静的福气。伯乐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进了那个地方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柴静一开始并不适应,一直找不到感觉的她也彷徨也迷惘,觉得自己随时有被强者吞掉的危险。现代职场,丛林法则,你不崛起,就被分食。不过,社会是需要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如果你在享受着一份报一杯茶的工作,不嫉妒也不羡慕,我祝福你一辈子好运。 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吗?那时的你在做什么?留下了些什么故事?由于我的无知与消息闭塞,对非典一直就没有恐惧感。看了柴静的书里谈到的非典才知道所幸没呆在重灾区!领导们出于对自己乌纱帽的过分担忧以及种种他们自认为的理由而对非典病情选择了选择性公开。那是一个板蓝根卖断货的年代,我没买,也没喝。当年的我很无知,无知者无畏,所以我不怕。我一直怀疑这个在当年很流行的所谓真理,那就是“板蓝根能预防非典”?我死不理解。 你可以用选择性公开的方式或者是谎言来掩盖真相,就像那一周七天每天不同色的河水,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总是合格。山西的环境问题,看着书上的描写都无法容忍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知道有的地方因为被开发,引进大量的化工企业,河水被污染得连小龙虾都生存不下去。我的母亲河水质也在变差,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是盲目追求GDP,百姓的生活就一定算个屁。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百姓与领导的视线,也许他也受不了每天穿梭在那么重的毒气里。也许,当市民请市长游泳时,面对那重金属污染的河水,他也很尴尬。也许像什邡的80后90后那样的人改变了一些人一些事。 近期,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登台,给我带来了信心与希望。我总相信,今天一定比昨天好,变化总比不变好。哪怕是新官上任作秀的三把火,烧了也比没烧强。 国事难理,家事难断。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家暴这个想起就让人害怕的字眼,每天真实地在各个角落上演。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里,母亲与孩子一同屈服于强权的父亲。这种事情以前我认为与人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未能脱离原始的野蛮才会通过武力让人屈服。但这次偏偏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成为主角。 偏执狂是可怕的。我这代人大学时期,要是谁没参加过李阳的疯狂英语培训,没买过疯狂英语的系列产品怕也算是个恐龙。听过他向我们介绍他是如何逼迫自己迅速提高英语的各方面能力。一个能对自己残忍的人也能对别人残忍。他对妻子施暴是由于压力过大?我身为一个中国女性,受传统教育腐蚀了那么多年能理解压力大但都绝不可接受这种暴力行为,更何况一个出生在自由、民主的美国女士,让她如何理解这种另类的爱。难道要她接受这种文化差异?凡是阻碍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思想都要废止。女性地位不是靠3月8日放假半天就提高了,而是经济上的独立与人格上的平等。 李阳的妻子离开了他,还有多少个愚昧的家庭继续忍受着强拳下的婚姻。因为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传统观念,才让家暴有了滋生的土壤。好在随着媒体曝光,越来越多的女性懂得了通过正当途径保障自己的权益。 多少爱,都成了害。双城的苗苗服毒死了,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没有哪位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都是严是爱,松是害这句话坑了父辈还坑后代。没有相互之间的理解,孩子们的心事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诉说,于是小事酿成恶果。虽然你我都做不到像卢安克那样,但这个社会每个家长假如都能学会像卢安克那样,让孩子自由生长,也许我们可以为未来多培养几位大师。 《看见》是柴静的《看见》,她向我们讲述了很多电视背后的故事。做了这么多年的新闻调查,让她的内心锻炼地足够强大。人的成长不是一成不变的,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成功模式可以复制。就像柴静,也许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并不认为这个姑娘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在工作中不断地和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她用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新闻调查专题背后都有一个丰富的故事,如果你没有敏感觉察的内心,感受不到自由、平等、民主等文明带来的美好,你就不能体会。你也许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认同这些规则的人,但当你置身于一个靠垄断、霸权来维持利益的团体中,并且你也是利益的分享者你还会这么崇尚这一切吗?你会不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书中的故事有的哀其不幸、有的怒其不争,有的感人至深。我能看见她在调查这许多事情的时候跳动着的那颗温热的心。我能看见她用心血把这些故事串成串,码成了一本书。通过她,将原来对社会的水墨印象变得像雕塑一样深刻。 “人”往往被有意或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思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有人尖刻的嘲讽你,你马上尖酸的回敬他。有人毫无理由的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的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扎西拉姆·多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每个人都有自己清醒的缺点,这些缺点不能说改就能改得掉,否则要漫漫一生用来做甚? 她在警醒自己的同时警醒着我,要想冲破思想的桎梏,就要经常静下来思考,就像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为什么而出发一样。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这本书也将被其它的新书淹没。当10年后你再不小心在书柜抽出它来读时,是否会欣喜地发现那时的社会已比从前变得更加开明,更加高效,更加完善。《看见》不是心灵鸡汤,但却让我的心灵涤荡,洗去尘埃,换得三两天的清澈,当路上扬尘时还能看清要走的路。网上有许多人评价说看得热泪盈眶。是啊,随着书中那些天灾人祸重现之时,你怎能不为之痛哭。好在人类的历史始终是螺旋式上升地发展, 即
  •   柴静在出新书的时候,引用了陈虻的一句话“不要因为你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她的新书《看见》十年磨一剑,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一点一滴记录着自己的蜕变,其中有酸楚有喜悦,亦有太多无法言说。从年少气盛到如今32岁的淡定从容,从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到坚定活出自己,她在自省里进步。客观诚实地看待过去的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光环与荣誉之下,自省便愈发难能可贵了。思维本身是一种乐趣,深入地探究更是如此。诚如柴静所言“我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些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有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在她朴实精炼而又不罗嗦的语言里,流淌着思绪的河流,何不跟随她纵身一跃,在思想的星空里多徜徉一会,不勉强,不做作,就只是纯粹的思考。思考让人看见除了“我”以外更广阔的世界,明白世界如何浩渺,就明白谦卑多么重要。她采访里那股“人味儿”令我动容,她身上有胡适的民主自由的味道,又不缺真实。有一定深度,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新闻的血液是真实,有血有肉,引人深思,这点在人物采访上尤为重要,它是最直接也是最困难的。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生活轨迹和生活方式,有他们想展现的那一面和隐藏的那一面。在短短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里,怎样呈现被采访者的世界,通过对话,访谈等方式让观众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在建立在理解上的沟通。说到这里,才能明白记者的工作其实不易,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妄自揣度,不能一无所知。人心是最复杂的,要通往人心,就要放下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不管是憎恶喜欢或是同情。给予每一个人尊重,哪怕是以社会道德体系看来罪不可恕的人。看过这本书,大部分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采访的那些人物们。有受灾害的难民与幸存者,有奥运会夺冠失败的人,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和女人,有社会名流成功人士……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们像一个社会万象大杂烩,让人不禁撕开这个世界丑与善的伤疤,舔舐流脓的伤口。没错,这就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它没有这么美好,也没有那么糟糕,只是真实得叫人胆颤。在读到某些章节的时候,我甚至有想流泪的冲动,尤其是那篇“双城的创伤”,读来叫人心碎,眼里心里仿佛都是服毒的孩子们纯真又受伤的眼睛。她没有做过多评述,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是一种直入心灵的痛楚。我想柴静要写的,不仅是她看见的世界,还有我们怎样在蒙昧中睁开眼,去看这个世界。从舒服的温床里出来,面对自省的苦楚。成长不是容易的事,幸而我们还在路上。
  •   十年之间,从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和药家鑫案,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作为讲故事的人,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这就是柴静,我喜欢的记者
  •   虽很知名却有着安静的心德柴静,像朋友一样分享着自己成长的经历,并不那样有磅礴的气势,但文字诚实又亲切。就像她的寄语一样:我试着竟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每一个故事都读到让人同她一起愤怒或者感动,无奈或者心酸,从她的文字里再次回想非典、汶川地震那些大事件,好像又走近了一些,看到了一些更加现场的东西,让我有了看问题的另一种角度。书中同样讲了很多社会问题,家暴致使的犯罪,华南虎照片真假问题等,都是很不错,耐人寻味的。这本书记录了柴静的成长,也带着我们一起看了更大的世界。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嗖的一声,这句掷地有声的话磁铁般攫住了我的眼球,紧紧的攥动着我的心窝。由此,《看见》的序幕被徐徐拉开。“这是条很长的路,你要作好长跑的准备”,彪悍式机智的白岩松对初涉央视的柴静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人不自觉的想起他的《痛并快乐着》。柴静笔下的名播名记无不被冠以幽默、让人捧腹大笑:戏谑风头人物的如日中天的崔永元软弱感性的一面;每天洗完脸对自己差点喊“大爷”的史努比;骂得让人轻生的心都有的陈虻;不哼不哈像只秤砣般善良于讷的小项;自嘲为“三无”的天真老范;眼底无尘的“厉害”老郝。人物鲜明跃然纸上,仿见他们所述所做之事一幕幕的淋漓尽致的发生在眼前,端的是让人过目难忘,撼的是心潮澎湃!每看一个章节,都随柴静的给予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相遇,心随之窃笑悲喜。每读一件事件,直捣得心如万马奔腾,心莫名的沉重激撞,不能自己的抹泪相随。每细看镜头下的人物,都有种柔柔的哀痛宛如藤缠般抽搐心间,让你沉思真相,让你切齿不公,让你痛恨灾难,祈求什么是真正的平安就是幸福!“看见”的非典,创伤的双城,沉痛的暴力,魂殇的地震,掌声响起的奥运瞬间,让人琢磨的征地题材……,每每触及,心里都蓬勃得静不下来,宛如春风沐浴下的柳枝,摇得如痴如醉,仿如燕子惊掠平静的湖面,荡得细细密密的水纹久久不散!我想,柴静真正的让我感受到什么是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记者把看见的将它从深埋的泥土里剥离出来,报道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涵的感情。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左翻右掀的“看见”总盘踞在我脑里:笑人物之刻画,叹笔墨之万钧,赞天职之本能,思历程之蜕变!《看见》不期然的让我想起父亲当年的一句话:“看剧览书,不光尽畅内容精彩,更重要的是反思带给你的是什么启示。”或许只有经过生活的洗礼,岁月的沉淀才能逐渐明白父辈的深意吧!在书中你看到大千世界,万物流变,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苦乐也就越微不足道了。不会心疼人,只会盯着你不允许你犯任何错误浪费生命,骂得永远是对的陈虻终于是走了,这种堵得慌的悲怆终没让人掉泪,但心特别的特别的缓慢:“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以一个知识分子特有的良知和道义,讲述十年央视生涯个人成长的告白,直面中国社会十年变迁。本书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   身边很多人在读《看见》,我也在看。评价是一片叫好,我认识的人当中,有自讨腰包买了好几本送朋友的,有看书从头哭到尾的。
      奇怪的是,很多人都说看完了,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作者柴静本人,而是她所描写的身边的那些人。 有人喜欢陈虻,大约也希望生活中有这样的长者指点一二。跟柴静合作的几位男女摄影和导演更是各有粉丝。
      这么火红的第一女主角不被喜欢,反而是配角们纷纷抢镜,让我想到的简直就是《士兵突击》中的那个许三多。
      还有人看到的是大事件,是并不那么遥远,跟我们切身相关的大事件——SARS事件,汶川地震,山西煤矿塌陷|、华南虎造假,大事件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主角照的熠熠生辉,这也就是对此书不那么喜欢的人所说的—— 柴静是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不是记者。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跟许三多不一样,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这跟CCAV的宏大背景无关,跟著名记者的光环无关,跟那些传播率极高的新闻节目无关,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从年轻气盛,到平淡如水。
      她说二十出头的时候,采访黄永玉, 问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黄回答“寻常”。 二十多岁的柴静不明白,心想,这也叫哲学吗?。老人家说, “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七仙女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 因为她什么都有,只缺寻常。”
      二十几岁,她听不懂。
      
      在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她在SARS的报道中找到了勇往直前的胆气,也找到了记者引以为豪的“正义感”和“道德感”。
      但是, 太用力了。
      太用力并不是坏事,年轻的时候,自然是应该“跨马提刀入东京”,应该“一日看遍长安花”, 年轻的时候,快意恩仇是对的,热血沸腾是对的。
      我想起自己十四五的时候,还拿刀割过手腕,呃- - - - 太痛,结果放弃了。但总觉得死是件诗意浪漫的事,活得窝窝囊囊才糟糕呢。看到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简直引为知己。
      当然, 也并没有成名。
      还有虚荣心,心里眼里老看着那个谁。 比我漂亮了也不行,比我成绩好了也不行。高中的时候强烈妒忌一个女生,人家长得也不行,成绩也普通,就语文特别强,没事作诗填个词什么的,让我气得牙痒痒,晚上打个手电也看全唐诗什么的,但是没那份文雅,一看就瞌睡,只好换成武侠小说。后来进大学了,还跟装没事地跟老同学打听她的近况。
      好像都是这么过来的。
      用力,咬着牙地用力,拼着命地用力。看见菜场里穿着睡衣,蓬乱着头发,还有眼屎的大妈就害怕,生怕以后变成她们那样。
      太用力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所以我才喜欢这本书,喜欢中间往后的部分,喜欢那种慢慢松下来的活法。 SARS是2002年,柴静26岁。 汶川地震是2008年,柴静32岁。
      汶川的报道是平静的,他们跟随普通的叶哥叶嫂回家,从废墟里挖出锅来,挖出土豆和白菜,做饭。镜头里几分钟都没人说话。 她说“我不想提问,也不想劝谁不难过”。 也许,如果是26岁的柴静,她会配上解说词“汶川人民仍然坚强地生活着”。
      那不行,32岁的她已经知道,那个,太用力了。
      
      因为出版社选的名字是《30岁前的每一天》,有朋友笑说你赶快写《40岁前的每一天》吧。
      如果是40岁前的每一天,我猜想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那么用力地生活,但是认真地生活,每一天,每一天。做饭,吃饭,睡觉,起床。 天凉了加床被子,天热了买个新扇子,不需过分强求,但也不一味退让。 用点气力生活,但如果太累了就歇着。
      市井人生,就过成那个样子。
      
      这也不完全算是书评,不过是一点感受罢了。还是强烈推荐此书的。
  •   这本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撰写的《看见》我用了整整一个月才将它看完。作为一名记者,柴静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在采访过程中,她不断努力,不断挣扎,从蒙昧中睁开双眼,屛弃无知的成见和固有模式,孜孜不倦的追寻事实~在柴静每个不为人知的新闻报道背后,我最感触于2003年深入非典重感染区和2008年汶川地震的采访,没有震撼场景,只有人生常态,却那么真实~生活中的我并不太关心国家大事和民生民计,对现实甚至带着狭隘的偏见,这本书告诉我:存在既有它存在的合理,要去接受~这是一本值得重读的书~
  •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十年的变迁,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千。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   读《看见》更有种真实感,更让人们看到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国家的发展,更有种亲切感,十年之间从非典到奥运;从汶川地震到两会报道;从生活之事到国家之事.....十年之间柴静在成长,中国也在成长。 就华南虎事件而言吧!这是的确就是如此,是事实无法改变的,不仅事关技术,更是对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真相往往在于毫末之间。其实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非典期间,那时的柴静我更敬佩她,每读一遍都会感动的一塌糊涂。没有真挚的感情是写不出这么真实的文字的。但是最令我痛心的便是环境问题,发展一定要走先污染后治理吗?柴静她懂得怎么报道一个国家以及自己。 这本书就是从很多的细节来突出什么是生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其实它们更富有代表性,更是从点点滴滴的细节让我们了解这个社会!近的看见了身边的故事,远的看见了我们的人生!在这些并不是标志性的实践中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生活中“标志性事件”!这本书真的很不错!
  •   从你的身上,看到这个社会的变迁。从你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坚持。从你的身上,看到了成长。《看见》,与其说是柴静的成长告白书,不如说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浓缩影子。你说:“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我佩服你,敬佩你的这种情深。是的,一个国家是由人构成的,也是由无数人的成长构成的。让我们在成长中仰望,看见最美的变迁。
  •   不只是为了看见而看见 我喜欢柴静的《看见》。之所以上来就说我喜欢,是因为看多了所谓的中间立场,比如,那些我不是“挺柴”也不是“砍柴”人的评论。站在所谓的中间立场,进行自己的理解。批评也好,褒奖也罢,但是我总是觉得喜欢和不喜欢是人的感觉,既然已经看了文章,总会有一点点喜欢或者一点点讨厌不?不是批判所谓的中立者,只不过是,不同人,不同看法,仅此而已。其实,看过柴静《看见》的人,很难不上喜欢她。碰巧,我是大多数人,看完之后,很喜欢这个叫柴静的女子。一开始知道看见是在和奇玥聊天的时候,她说特别想去柴静的签售会,哎,说实话,当时柴静在我的心里只是一个央视的记者,别说她的书了,连她的节目,我都没看过。哎,我这个土包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后来看她的书,喜欢上她。也不妨碍我在后来拉着奇玥一脸遗憾的说,你怎么没叫你妈妈去签售会啊……这活脱脱是一副相公迎娶娘子,路上娘子被抢走,找丈母娘哭诉的情景啊。回来,回来……传说中的思绪,你给我滚回来……看《看见》感触很多,其实,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人。非典对于我们九五的妹子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印象的。记忆中的非典,只是放好长好长时间的假。但是在柴静的书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非典的恐惧,还有那人命的脆弱。每一个人都想要活着,但是在非典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人的欲望是那么的强大:渴望活着的力量。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人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第一次这么正式的感受到这一段我经历过,却不曾在意的曾经。其实,看到非典的时候很想哭,但是眼泪要掉下来的时候怕被别人看见丢人,于是我就在一边看《看见》一边想哭的时候,去看文言文的过程中,没有掉眼泪的读完了这章…… 卢安克是给我留下的印象的最深的一个人。很佩服他,佩服他一个人来到中国到乡下教书的勇气,更羡慕在他的目光下长大的孩子,但是对于后来的他的离开,我有一点点心疼。其实转念一想,卢安克如果一辈子教孩子就真的是好的吗?他的生活是他的,他为了他的妻子离开,去工作,是他的选择。让他永远留在乡村只是我自己的感觉,那样,只是我自己会觉得,多好多好,可是那不是卢安克。他的行为,没有对错,或者说,没有人有资格说你应该怎么做。为他惋惜,已经足够。因为在为他惋惜之后,我忽然间觉得,这就是生活。没什么可惋惜的。 其实柴静的《看见》每一章我都有很大的感触,她用她平凡的话语,简简单单的文字,却在用心勾勒着每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些事件中,她让我看到了她的成长,她的缺点,她的失败,她的成功。一个真实的她,真好。 不是为了看见而看见,《看见》这本书,让我懂得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背后,她,老范,陈虻等等,这一本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写的是人。真实的人。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看不见的,却活的很精彩的人。而正是那些人,触动了我们的心,让我们愿意感动,甚至落泪。人性,远远是最感人的。(看到后来没忍住,虽然有人在边上,我还是哭的稀里哗啦的,一边哭着,一边害怕眼泪落在书上,最后还是落下了一滴泪……心疼死我了) 所以,我喜欢柴静,又怎样?
  •   我有一个习惯,静不下心看书的时候,书就一页都不动,任凭之前买了几本,就把它们在那里晾着,养着,落着灰。但当有读书的心情的时候,我就会一本接一本地读,往往是一本书读到一半,就开始着手下第二本书的订单。因为我读书如果中途断掉了没读完,这本书我一般今后都不会看完了,因此用这种买书方式督促自己看完上一本书。我觉得这种方法挺有效果的,但是这次不太一样。按以往的习惯,从豆瓣”我读“自己长期精心选下的书里,随便挑一本买来读。今天,我开始选了一本书出来,但因为没有到免运费的金额,所以要选第二本,可坐了老半天都没有选出第二本来。我觉得多多少少和我正在看的这本柴静的《看见》有关。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本《看见》是一本带有柴静自传性质的书,真实地记录着她这近十年来实地采访的一些见闻和感想。我之前听过柴静一段五分钟的演讲,后来就喜欢上这个真诚、勇敢、文艺的女记者。我在豆瓣浏览时看到这本书,又看到评分很高,所以就买了她的书。我在下订单之前,喜欢浏览一下豆瓣网友对我要买的书的书评,我一般只看书评标题,而不看内容。在上周我浏览这本书的书评的时候,我看到了对这么一个短评印象挺深,是这么写的“柴静看到的,我们也看到了”。同柴静智慧又刚性的作风结合起来,这段书评让我给我创造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是描写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与腐败有很大纠缠,是我们大众所能看到的,却无可奈何的现象。但是看了近一半,我越发地意识到,柴静所看到的,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社会没有看到的,是温热的生命却行走在深渊边缘的样子。是我们这些沐浴着阳光的人,所看不到的黑暗。是温暖包裹之中的我们,所感觉不到的刺骨。挑一篇来说,我今天看完了书中一篇她关于同性恋的采访章节,我感触颇深。读完之后,我一本正经地和宿舍人开玩笑说,告诉你个事情吧,我是同性恋。他第一反应,离老子远点。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在这里拿出来说事儿,一点分量都没有。但请允许给我你的五秒钟,静下来想想,如果真的有一个同性,对你这么说了,或是你听说了,你会做出什么反应,至少你不再把他当正常人看待了。关于同性恋,中国有大约3000万人。一个同性恋者说:“我可以对别人说我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但是我不能说我是同性恋者”。在某些医院里,当医生知道艾滋病患者是同性恋时,往往拒绝医治。“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工作、上学、努力活着,但他们不能公开身份,绝大多数不得不和异性结婚,绝大多数建立情感的社交场所是公厕或是浴池,但那样的地方不大可能产生爱情,只能产生性行为,而且是在陌生人之间。”“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下来,只有性。”每个人的性别、家庭、缺陷都是自己无法选择的,命运安排的什么,我们无从预知,也无力抗拒。同性恋者,无论是先天生理,或是后天心理,他们都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爱,有追求,有梦想的权利,相反他们生活地更艰难,社会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空气去呼吸,生命赋予的权利在狭小的空间里追求地步履维艰,如果你不能给他们爱,给他们保护,他们不应该因生存艰难而得到怜悯,而应该因得到理解而受人尊重。我只是描述了冰山一角,书中一段小小的话。可是看到这里,已经足够让我感到寒心,而真正更让我沉重的,这些故事都不是小说故事,这些是实记,是人的血肉。她说,“看到,和体会到,是两码事”。什么是用心,闭上眼睛,把自己忘掉。也许是受了她的影响,我开始留意身边的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去映证去思索书中记载的种种现状,试着去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用感受去体会生活。下午坐车回家,下车的时候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的在和母亲吵架。女孩儿大喊大叫,很生气的样子,提着自己的挎包,两步就跑上一个膝盖高的台阶,摔着包,跺着脚。母亲年龄看上去快六十岁,挺显老,一眼就看得出是农村妇女,站在地下,啥话没说,眼神里尽是无奈和苦涩。我匆匆走过,就看了一眼,这便是我眼里的全部画面,看到的东西不多,仅仅这样却让我更压抑了一番,却不知道是什么,怎么说。你们没有看到,但是体会的到。我们需要关心这世界,与其说关心,不如说是从留心到关心。还记得网络上曾流传过一篇名字叫做《叔叔阿姨,请你们不要来支教了》的文章吗?文章谈到了由于城里大学生与山村孩子生活差距过大,而给孩子无形造成的心理创伤,由于支教学生动机不纯进而做出的行为而对山里孩子和大人造成的心里伤害。即使文章不像是出自孩子之手,但是这种拒绝支教的呼声终归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态度,是他们心里悲愤的呐喊。对人对事,没有深刻的感知,就不会做出深刻的呈现。换句话说,你不懂他,给的帮助往往伤害了他。即使那些支教的学生是真出于爱,最后也被认为是一种伤害,更何况有些人为了一份优秀的简历,为了能填上一条支教的经历,就举旗出发了。如果说柴静是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边缘人,那我们就应该用心去理解和保护那些同我们一样脆弱晶莹的灵魂,无论他身在何方。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里,却生活地太无知,对很多事、很多人没有深入的认识,对周围和社会边缘的人体会的远不够深,进而在某些事情的判断上,带着偏见或者老眼光,往往太浅层,不去思索事发的潜在因素和深层因素,如环境、教育、心理等等,没有去真正深入地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样一个群体所造成的意识氛围,造成的舆论压力,往往又会进一步伤害到那些原本已经受了伤害的人。需要我们留心这个世界,关注周围和陌生人的生活,真正的去了解,认识他们,这样才能切切实实的帮助到他们。让心看见,便不会再觉得与你无关。结语:可能就像大昇哥说的,:“书,总是像调料加多了的菜,味道重了,不一定好吃”。是啊,我往往容易矫枉过正。由于之前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出自杨绛,“你所有的问题在于你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所以写的时候一直提心吊胆,就怕把想说的重点,废话成了无病呻吟。
  •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了柴静的《看见》,心里的滋味很复杂。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手机应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纯美的的开头,让我以为这只是一篇追忆童年的散文。却原来那只不过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让人愤慨痛心的大事----环境污染。而柴静在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现状描写中穿插的童年往事,为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从而拉近了读者与环境污染这件事的距离。环境污染,并不只是书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生生吞噬了我们的童年和美梦的近在咫尺的野兽。接着看到柴静的博客《新书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视频深深吸引了我。我想,这段视频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样,就是一个记者,在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追寻着一个新闻一个事件的时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点情感。看完书,再回过头来看那段视频,我才真正懂得视频中的一些话语。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这不是柴静对自己生活工作的记录,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在阅读中的我,在《看见》这本书中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职场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社会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   柴静的《看见》,早已看完。一直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比如感想之类的。却一直拖着,实在不知该如何说。  看这本书,我几次落泪,不是矫情,其实我的哭点很高。  这本书,更多的是她采访背后的故事,你会看到人性的无尽可能,如她所说:“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她还引用了斯宾诺莎说过的一句话:“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这位与笛卡尔齐名的哲学家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而已。  我在企业电视台做过七年记者,对这个行业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因此,她书中很多观点,我很容易就产生共鸣。虽然她尽力避免谈“我”,她觉得一个新闻人在书中写太多的“我”有些不妥,但你还是能从她的字里行间,看到她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一种弃恶扬善,追求正义的观点。  做记者七年,我得以站在这个位置上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事情,看到越多,越觉个人力量的微小。很多时候,甚至绝望。但成文的稿子却是光鲜亮丽的场面话,屏幕上的被采访者,被迫把痛苦埋在心底,哪怕家里已经天塌地陷,都要笑着说:“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感谢我的同事,我的领导,他们给过我太多的帮助。”  后来,我对这份工作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因此,放弃。我知道我不够勇敢,我看到的比别人多,可是却无法给人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样的情况下,知道的越多,就会越痛苦,越绝望。我选择逃避,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选择不再听别人诉说。    一次宴会上,和单位某工厂的保全队长坐了一桌。  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写作,这位保全队长说,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作者本身要先把自己打动,才能打动别人。他提到自己参加成人高考时写得一篇作文,他说:“写这篇作文时,我边哭边写,满分为60分,我得了58分。”  激起了我的好奇,我问:“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  于是他娓娓道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落泪。而在一旁听的我,也泪流满面,无法自抑。  他先说了一个细节,带九岁的女儿去逛街,女儿相中了一个15块钱的玩具,撒娇想买时,他说:“孩子,咱不能买,得留着钱给妈妈治病。”  做记者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职业病在彼时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那时我已经不是记者一年多。“是什么样的病?”我问。  “肌肉萎缩。”他答。  我心里咯噔一下,咯噔是因为我深知此病的严重性,及目前难以医治的现实。  后续的聊天中我得知,她妻子已得此病四年,四年来,求医无数,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却不见效果。目前,每月的治疗维护费3000多。  有一段时间,妻子连续一个月竭斯底里般和他吵架,坚持离婚,不再拖累他。他实在不堪其扰,打好了离婚协议书,并签字。他说:“所有的财产都给你,女儿得归我,你随时可以看。”  妻子看了这份离婚协议,大哭不止。她又何尝真的想离婚?只是爱到深处,实在不想拖累。这位保全队长此时当着妻子的面把离婚协议撕得粉碎,抱着妻子说:“我知道你不想拖累我,但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吃的,我就不能让你饿着。”  去年,他和妻子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他宴请亲朋好友,在酒店摆了五桌宴席,奢侈地给妻子买了99朵玫瑰。这个男人,已经五年没舍得为自己添置一件衣服,女儿相中15块钱的玩具,都不舍得买。却为了妻子,奢侈了一回。他告诉我:“和妻子过了这个十年,下一个十年不知道还有没有。而我陪女儿的时间还长,还有的是机会补偿她。”    宴会结束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寒冷的冬夜,我拒绝同事送我,我想一个人走走。  这个城市,才十点,路上就已经鲜见车辆和行人。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路上,影子在路灯的映射下,被拉得很长很长。  家里,有等待我回家的老公和孩子。我知道我一进门他就会迎上来,心有归宿,笃定,踏实,安全。  但这个城市,不,我所在的单位,三万多人的一个大集体中,又有着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我知道的很多,但我能改变的却很少。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有时会觉得绝望。    同事老婆生孩子时,正逢下班时间。  值班医生就在办公室,坐在那里,只看了同事老婆一眼就说,去走廊等着吧。  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医生再也没露面。同事老婆肚子疼的实在忍受不住,同事走过去,塞给医生800块钱,之后,医生立刻给她安排病房,打催生针。  或许你会在心里忍不住骂,什么混 蛋玩意儿?医德哪里去了?  可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你又能改变什么?  柴静说:“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她还说,自己采访时“曾经将某人推向极端或者让他难堪”,而后来终于明白“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     做记者的几年间,经常有人找我,“我家里实在困难,你能不能帮我申请单位的救助?”,“我女儿想去实验小学,可户口不在那儿,帮我找找相关的人好吗?”,“我被司机撞断了腿,可司机扔下3000块钱就走了,你能不能帮我找个律师,打赢这场官司?”……  他们把我当成溺水中唯一的一根稻草,悲催的是,我能做到的,真的很有限。    有一次,竟然有人问我,你经常见省长、市长,你的生活中该畅通无阻吧?我哭笑不得。他并不知道,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一样要排队。我买房子,一样得不到半点优惠。孩子上学,依然要走正常的程序。  大家习惯称记者为“无冕之王”,其实,记者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格局。他们,只不过给大多数人提供一个窗口,使大家通过这个窗口了解社会。他们代替群众去看、去听、去观察,然后如实地,甚至不带任何自我观点报道出来,仅此而已。    我以为我可以真的“眼不见心不烦”,哪知,看到柴静这本书,听到那个保全队长的故事,我还是泪流满面,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   着急着想看完一章接下一章,又希望缓一缓情绪,于是很纠结的看完。总是微微的鼻酸泪泛,但也不哭。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与往事里穿行,看见。 书里大概集中写了她从2000年至2007年,那短短的六、七年时光。论年头,这个时间真不长,放在一般人的生命中,做不了太多的事。但于柴静而言,这肯定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岁月。 柴静写道:”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中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因为她,我渐渐喜欢上记者这一职业,越来越对电视台后面的故事感兴趣。她把自己在这几年的采访经历写了出来,让我看到她的不断成长,看到记者这一名词经过诸多磨练而成为形容词——真实。柴静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记者的“见闻录”,她在见闻的缝隙里,一层一层剥开自己的心事,过往,情感。看到一些我们平常不能对谈的人与事,不稀奇。但自己把自己心扒开来,让你观窥,要很大的勇气。 印象最深、最想一提的,是那一张关于药家鑫的的记录。因为她的文字,我改变了之前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庆幸有柴静,庆幸自己看到了她的采访,我才知道背后的故事,明白了真正的记者力量是如此之大。以前被那些狗仔、娱记的负面新闻覆盖,我恍然大悟,原来,还是有真正守在岗位,坚持真理的记者的,柴静即是。
  •   对于作者,没有过多的了解;从画面上看是如此消瘦的感觉,而文字给人带来的感受却决然不同、隐忍而坚强,似乎历经沧桑而积淀的那份厚实导致;作为调查记者叙述体裁接触不多,但我相信如柴静般十年坚守是不多的,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总结自己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成功并未偶然、付出和回报是平衡的;那些在书中险些失去生命的过往着实让我们捏一把汗,生活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都有着为理想事业执着付出的人,柴是其中之一且做的不错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我带着几分羡慕的姿态感受着她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交流发生的故事,感性而富有理性的穿透力让我获益匪浅(我理想也是从事传媒,可以生活渐渐让我事与愿违);同时我也正视敬畏她笃定的信念,一同的伙伴渐行渐远的事件里,多少会容易迷失自我的感情,但却不得不继续前行,我无法想象那种背离思想的胶着于困惑,就好比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真切一样。好的故事、真的需要有人去叙说,被调查的事件还有很多,感谢如你者对这些事件的揭露和报道,最重要的是本着责任般的理智(不带个人情感的先入为主)去还原真相,这是难得的也是难做的。借此希望成为一个思想独立而自由的人。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柴静《看见》5小时签5000册
  •   这是可以让我再看第二遍的好书!很智慧,能让我思考很多。也许她只是个记者,所以有些人觉得她深度不够;也许这本书太过流行,所以有些人觉得不屑一顾;也许她的节目争议太多,所以有些人看到这个作者名字便不想看……但是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前没看过柴静任何一期节目(原谅我对时事的不关注吧),对她的了解,几乎为零。所以我读的时候,也未曾带偏见。我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好书,而且是能让我去读第二遍的好书。她的书很有智慧。开始,我读起来觉得累,因为我代入感太强,她初进央视的不顺让我想到了我曾经做实习记者的悲惨日子。但是后来,我发现,她是个很会调整自己,反思自己的姑娘。十年,她一直在想,如何做一个好记者。多年积累了许多标准的经验,她要求自己恪守那些模式;可是某一些时候,她发现,她若是不让自己内心定制的规则框住,或许会更好。因为那会更忠实于她的灵感和直觉。与采访对象的交心或许更重要于标准的记者模式。在她的笔下,人是复杂的,没有那么简单的非黑即白。对于一个你痛恨得要命的人,比如药家鑫虐猫女,走进他的生命深处,可能你会发现,此人不是那么可恶,他只是一念之差做错让他自己都后悔终生的事。社会问题也是复杂的,你痛恨的一些现象,可能并不仅仅是官员“腐败”“不作为”,其中背后的问题也许更值得探究。我从她的书里,反思到自己经常出现的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二元思维模式,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什么是宽容和理解。她的书是个人成长史,也是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看完这本书,我渐渐地更清醒地明白,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很多妇女怒杀丈夫,为什么土地问题是热点,为什么山西煤矿污染永远解决不了……其实,柴静的书里,记录了一个有良心的官员未曾说出的答案,我觉得那个解释甚好。官员明白,柴静明白,读者也明白,只是不敢说而已。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   坦白说,我从未看过柴静主持的节目。 我第一次知道柴静,是她采访卢安克那段,因为事情发生在家乡广西,所以就关注了,从那时知道有柴静这个记者,但不知道她名气大也不知道她是个很优秀的记者。 柴静写得好,不是舞文弄墨的那种好。在她的文章中,找不到艰涩的字句。 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电影的长镜头,从从容容白描,以为告一段落了,可她换个角度继续写,写得更深更广更博大,给人踏踏实实的感觉,没有戾气。 废话少,形容词都找不出几个,“决绝”、“隐忍”、“丰沛”、“疼痛”一类很安妮宝贝的词语,没有。 她也煽情,但她的情绪发生在事实叙述后,水到渠成,没有无病呻吟的造作感。 柴静的文字之所以有厚度,和她十年里采访过太多人见识过太多事有很大关系。 她写寻常人寻常事,积累成生命的厚度,足以沉重到让我们认同,任何的粉饰都显多余。 与那些靠描写自己的小世界和小臆想的作者比较,柴静显然能带给我们更丰富更深层的思考。 何况柴静对自己够不客气的,一开篇就批评自己。我觉得,她不容易,做记者写文章都不容易,因为她特别跟自己较劲儿。 自省是痛苦的,而我们总喜欢舒舒服服地活着。有时候不是看不见,或许只是不想看见。 喜欢台式小清新没有错,它确实很美好,没有谁拒绝新鲜生命的气息。但总要看见“深刻”和“沉重”,必须看到“深刻”和“沉重”。 最打动我的,是《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和《沉默在尖叫》。 打动我,是因为我是双性恋,也经历过家暴,能真切感受到她付诸笔下的感情。 在《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中,她写道—— “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下来,只有性。” “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我不相信快感之于异性和同性之间有什么差异。一样的欲望。” 在《沉默在尖叫》中,她写道—— “在中国,一个男人仍然可以打一个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强暴她的姐妹,殴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众人面前这样做,不会受到惩罚,只因为他是她的丈夫。” “家暴不是中国的文化,人是一样的。中国人,美国人,所有人,我们的相似之处远多过不同,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我们都需要快乐的家庭,我们都希望更好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太喜欢了,读读抄抄了两遍。 有柴静他们在,就没必要对中国传媒业太过失望。新闻界里,有人聆听苦难,有人在还原“人”,有人在踏踏实实地还原事实真相,这些人不急躁、不灰心,像水流,温柔,却流深。 华夏土地的精神血脉没断,我们都看见了。
  •   书里有一句话讲“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这是我觉得这本书整体最打动我的地方。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一次次经历、一个个人、一串串思考,有故事、有感情、有逻辑,不仅仅在描述一种现象、表达一种观点,更是“提供信息,让人们自己作是非对错的判断”。柴静很尊重她的职业 ,也很尊重她职业面对的人群——所有人。 1月1日《看见》出版,1月8日记者戴鹏“钓鱼拍摄”长沙市救助管理站,1月11日救助站公布了长达2小时的视频真相,1月13日我看了视频看了戴鹏的微博骂了他“妓者”,6月19日我读完《看见》。如果,如果。哎,没有如果。后来我回望了自己的人人主页、微博主页,回望了身边与新闻与记者有关的一切,甚至回望了更多毫无关联的记忆。我发现有点不太认识以前的那个自己了。“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我做不到这点,我只能回望,但这种思考带来的生活上的喘息,于我已经是一种很好的改变。 还想引用一句话:“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感慨于最近越来越多的媒体正在扮演“煽动者”的角色,无论是复旦大学投毒案中南周的“叙述陷阱”,还是安徽女孩袁利亚北京跳楼事件中媒体的过度干预,甚至我有理由相信,目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不仅仅是“体制问题”,更与媒体的情绪导向性太强有着直接关系。我想起《看见》里面提到的一个场景,两会的时候记者众多,场地略拥挤,看到柴静小组举着中央台的机器,有其他台的记者主动给她们让了路。这种思维方式同样可以延续到职业道德中来吗?“我不是中央台的人,我可以不那么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是娱乐主版,我们不用提供事实真相,娱乐至上嘛。”可以吗? 今年6月份以前,我一度对记者这个行业丧失了最起码的相信,我觉得他们手里拿着话筒和笔,自以为是的永远抢占着话语权;他们监督百姓、监督官员,但他们自己的一言一行又有谁或者哪个部门可以监督?正是因为没有人约束记者,没有法律条文惩罚媒体的“信口开河”和“互相包庇”,他们才敢如此的放肆,以至于颠倒黑白、呼风唤雨,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自己却拿了“头版”的奖金,得了领导的“赏识”,拍拍屁股走了。看了柴静的书,我才慢慢改变对记者这个行业的看法,原来还有人是这样坚守记者的道德底线的,原来还有人真正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的包括爆炸性在内的所谓各种“性”的。这点真的很谢谢她。 还有一句话是“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习惯。”书里柴静提到了药家鑫,这个我心里也一直过不去的坎。我想起当年出事后网上愤怒的民意,想起我坚决支持判药家鑫死刑的心情,想起我在视频下激动的留言(如果不判这样的人死刑)“今天死的是张妙,明天死的就是你我!”,想起当他被专家称做“孩子”时我的不屑一顾,想起他最终被执行死刑后,我心里巨大的空洞和失落。当年我无从得知他“农村人难缠”这句招致百万愤怒的话的后半句“我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也从没听到他被执行死刑前有捐献眼角膜的愿望,他爸爸得知他出车祸后立即带他去自首的消息更是被淹没在莽莽的质疑声中。我已经被自己、被他人蒙蔽了眼睛。我已经“看不见”了。 现在,感谢柴静的《看见》,让我心里长久以来的遗憾和疑惑得以微微释怀。但剩下的“战役”,她不能再帮助我,我只能靠自己。我想信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类似的新闻被播出,更多更复杂、更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会发生,但我相信我已经有了“感受”和“了解”的欲望,已经有了“认识”的意识,已经有了扯开眼前白布的勇气,已经准备好了“看见”。 最后说一句,真的非常感谢柴静、柴静的同事和《看见》。
  •   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是中国重大新闻事件的缩影,也是柴静个人的新闻工作之路,一直很期待这部作品,一方面因为柴静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对这类题材非常感兴趣。读后非常震撼,强烈推荐。
  •   《看见》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这是准确的,读完这本书,你当仿佛又把过去的十年重新过了一遍,每件事都是那么让你难忘,每个片段都能让你留下感动的眼泪。支持本书,也支持柴静。
  •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   看她初见陈虻,在湖南经视已经小有名气的年轻姑娘,知道自己美,也相信自己聪明,对“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这种问题淡淡然地不屑。大概在心里觉得,自己早已阅尽千山。 等进了中央台,那是2000年,新世纪、千禧年,历史刚刚翻开最新的一页。新闻评论部的门口挂的牌子上还写着:“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没错,前卫。 她在那样的时代,进入那样的一个地点,周围是陈虻、崔永元、白岩松、敬一丹……地方台的文艺青年,要在短时间内转型成一个会思考、有眼光、有技术的主持人和记者,失败来得象瀑布一样突然而持续,没完没了。深一脚浅一脚,每一步踩下去都是无尽的软沙,永远碰不到坚实的地方。 我估计那大概算是她人生中最溃败的一段日子,完全没有方向,没有自信,做什么都是错。曾经优秀的人,不断面对各种批评——你生活得太塑料了,不真实;过份得体;你眼里没人;你简直矫揉造作得不可忍受;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她开始无法呼吸,熟练地在每天节目的结尾说:“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然后卸妆下班。在自以为找到状态的时候,尖锐地质问采访对象或嘉宾,柴静在书里写:“过了好几年再看这期节目,提的问题还在其次,那个坐在台上、一头短发、雪青色套装的女主持人,脸上都是凌厉,眼内都是讥诮。我不是试图去了解他们,而且是已经下了一个判断。满满腾腾都是杀气。” 那几页溃败的历史,其实占的篇幅不长,才写到第16页,她就通过喀什地震的第一次“现场”经验,感受到了踩到地的感觉。但在我的感受里,那几页溃败的往事,象是挥之不去的梦,醒了又来,醒了又来。虽然她一直在成长,溃败感却总是再次袭来。 大概每一次溃败都是成长前的蜕壳。在这本书里,你有很多次机会,看到她这样蜕,蜕了又蜕,总以为已经很好了。不,还得接着蜕。 没有完的时候。
  •    (付一段不不错的书评)
    我喜欢她的文字远远胜过她的节目。看一个感性的人不断自省,用理智克服翻涌上来的自我情怀,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儿。
      
       书里的很多章节在她的博客里都读到过,她说在新闻里最关注的是人,并由他人观照自己的内心,从最细微的地方了解,突破已有的经验和成见。我看的很慢,一点一点体会他们的话,他们在事件发生的时候的感受和其间蕴含的复杂的心理,修正我自己的认知。
      
       她笔下的那些人物,常常让我想到自己,曾经的经历、困惑和耿耿于怀。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再来看一个人、一些事。纠缠在一起的那个线团理不清,那就从不同的方向剪开,抽出几根线来,让它们各自归位,不再纠缠。于是,我就看清了不同的颜色和材质,它们各自的逻辑和来路。那一天,我对自己说:和解。和生活,和过去,和我自己,和解。不是忍耐,不是宽容,是在心里留一个位置,让TA可以进来。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
      
       她写卢安克,一个从德国到广西板烈大山里的小学教书的志愿者,用一种在我看来无为而治的方法,只是来和那些留守的孩子们相处,没有一点我们惯常说的教育的味道和角色。我前后看过三四遍,试图理解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依然不能完全得其所。”从世俗的意义上说,卢安克做的事情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
      
       可是,他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这也是我在对待那些青海的藏族孩子们的时候经常想的问题。看这些孩子们的照片和他们写的自我介绍,不可避免地就有个人的喜好:我想挑哪个孩子来;谁看起来更有规矩;愿意帮谁找到资助者……这难道不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和取向吗?我们觉得天经地义。
      
       卢安克的态度是”如果带着强烈的预设和反感,你就没有办法真的认识这个人。“
      
       ”好感和反感都是最有危害的心态。“
      
       他们的顽劣是因为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样的,他们没有看到更好的方式。”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我们是不是能像淋雨一样,接受孩子带来的后果?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这本书出版以后大卖,引来木子美为首的一群人的扒底,后来闾丘露薇也加进来,从柴静的私生活、婚姻到业务水平扒了个底儿掉。我这个八婆围观了整个过程,越发觉得她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女人。水至清则无鱼,一个人的才华和长处是用来欣赏的,我们被一个人打动,往往是因为在这强大的后面,你看到TA也有的软弱、胆怯、自卑、纠葛甚至那么点小自私,呼应了我们自己,真实可触。这才是人性当中相通的地方。
      
       同学发来一个段子:如果要选举一名领袖,下面3个你选谁?
       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会星象占卜学,有婚外情,是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的马丁尼
       B、有过两次被解雇的记录,每天中午才起床,大学时吸鸦片,每天傍晚喝一大夸脱威士忌
       C、一位授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吸烟,偶尔喝点啤酒,从没发生过婚外情
       我说,A和B都行,C不能要。她发来答案,分别是: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
      
       人性复杂,深不可测。一个人把自己包裹得越完美,越会有着让你瞠目的真相。
      
       她嫁了个摄影师,而不是官员或商人,这让我喜欢,我相信这是她听凭内心的选择。我对后两类人并没有成见,只是在他们的行事和生活里总是掺杂了别的因素。在今天的我看来,所谓爱情,就是两个刚刚好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里一段干干净净的关系,是共同的成长和陪伴。你会把你遇到的事情,你的困惑都告诉TA,也许有答案,也许没有,只是,一年一年下来,彼此了解对方的境遇和经历,像了解和接受自己一样。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电台里播出一支老歌,我在不同的场合听过很多个版本,依然还能被打动,这回是齐秦唱的:”潇洒的你,将心事化尽尘缘中;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在车位里停好车,不动,继续听。风刮过旁边那棵繁茂的法国梧桐,透过大大的碧绿的叶片,难得的蓝天,云彩的阵容像天使的翅膀。
  •   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柴静的这本书让我回想起了十年来的点点滴滴,也正是这些伴随着我们成长,不愧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难得一见的好书,很喜欢柴静的写作手法。十年来柴静饱受质疑,“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阳光总在风雨后,要相信所有的阴霾终会过去。
  •   看见(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柴静是个好姑娘,看过她的演讲和节目,非常有思想,主要是有良心~
  •   买完书才发现微博好友竟然争相购买赞赏这本书,算不算是赶了一回潮流啊~或者说是不是引领了一把潮流啊。读书正当时或者每每回味,总有颇多感触,也跟着她的脚步重新审视了从前未曾知晓未曾深入了解却常常以自己的想法或忽略或不屑或误解的很多国家大事经济民生社会和真人真事。曾以为只要自己未曾身在其中,就算吵得天下大乱都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若不是如今读到我相信所写皆为真的文章,我依然不知道在这个国家的某个角落正发生着怎样的事情,人们都经历着怎样的生命起伏,这背后又润藏着怎样的真实故事。都怪我从小一个书呆子,从不认真关心国家大事,从来都只是觉得这个国家哪里不好,却不曾相信这个国家的未来一定越来越好。所以毕业也没想过要去国企工作,要去当人民的公仆。读着读着,好多时候恨不能去更了解我们的国家不能为这国家的兴亡做更多的努力。唉~可知这一声叹息隐藏了多少矛盾的心理。长大的过程中,为人处事尽量坦诚待人袒露真实的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常常装作知书达理面带微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让别人满意,装来装去假亦真来真亦假。也常暗自揣测他人的真正想法,还真是,永远都有我无法到达的地方,别人的内心我怎好私自断定?既然这样怎好妄自去评判他人他事的真假对错。。。工作与生活,家人与朋友,同学与同事,多一分宽容,就像我那本高中就有的摘抄本中所录:生活,也让别人生活。万物皆没有绝对的真与假,对与错。看到最后,忽然发现我和柴静竟然是同天生日,只是整整差了十岁。她生日那天新书发布会,我也刚好在好好享受我的生日~我常想是否同天之人或者同星座之人总有十分相似的性格。就像读到最后我对柴静个人性格品性的感觉竟然如此熟悉,很多地方很像自己。很倔强不撞南墙不回头,很认真只要是自己觉得值得去做的事情,时而很念旧很珍惜身边的好朋友,时而很潇洒放下一切说走就走,也会总回头审视一路走来做的每件事……亦或者我又以偏概全了,或者这是普遍的人性。那么什么是人性,我不懂,常常在这部作品中被提及。巧的是,买这本书的同时买了一本人性的弱点。让我再来了解了解吧。柴静写这本书用了十年的经历,她也说她在尽可能诚实的记录下这些不断犯错,不断疑问,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事实与因果。十年,等我到她的年纪,我会有怎样的深度来刻画此时、此地、此身所经历的一切呢?
  •   以前对柴静这个人了解不是特别的深,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的记者,同样对她的节目也没看过什么。这本书可以说是让我对柴静本人以及央视的许多知名记者、主持人包括象陈虻这些幕后的导师都有了些许了解。知道了他们这些人对于生活、工作的态度和认识。这本书不仅记载了柴静个人十年的成长历程,同样也对于社会十年的发展和变化有所承载。书中让我感觉最深的是他们这帮子人对于工作的执着和热情以及他们的真诚。十年的社会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正能量和负面信息,但从这本书中所叙述的都是人的正义。书中三个女人的工作看上去是那么的男人,但她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却添了些许的柔美,让人读后心里暖暖的。很偶然,今天刚好是“三八”节,是女人们的节日,想对你们三人帮说一声:节日快乐!
  •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这种题材的书籍非常受欢迎,书还在继续看,这本书值得推荐!
  •   看见(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综合评分:评分好低哦,如果您的不满意来自服务,请在服务评价中反馈请点击星星进行评分*标 题: 0/25请填写*读书心得: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0000请填写 推荐到当当分享 评价审核通过后,您将获得一定激励(查看激励规则)
  •   看见(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书入手的手感很不错,这本书内容很好,推荐给大家看。
  •   柴静固然是我所见到中国目前最好的记者,但这多半是因为她能不断地反躬自省,不求在体制内浑浑噩噩混一辈子。但真正从智识上来说,我对她有诸多不满。 柴静做新闻的大前提我就是反对的。她认为,只要理性沟通、亲身体验,就能同情地理解被采访者的处境。这个前提先验地认为人性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两个主体之间能够“同情地理解”。在理智,或说“自我”的层面上可能确实如此,但理智只是很浅层的一种操作。在采访恋足癖、同性恋、抑郁症这类可能由于童年创伤产生的心理问题时,这种“沟通”、“交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方法就无能为力。柴静怎么可能做到同情地理解一个恋足癖、同性恋和抑郁症患者呢?这时应该采取精神分析师的方法,和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是认同患者),在患者的自我、他者、从自我指向他者的欲望,从这三者中找出患者的症结所在。但柴静不懂这个,因为她的知识里只有胡适的老三篇:容忍,独立,自由。 对李阳的采访就是个绝佳范例。李阳说他和Kim结婚只是为了“做个实验”,柴静这时只是说:“那小孩会觉得,我只是一个实验品”,李阳回答的理直气壮:“挺好啊,有好的实验品和不好的实验品啊,如果我们把他实验得很好。” 一个好问题应该是:“你崇拜毛主席么?”得到答案后就此打住。李阳自卑的童年、向强者投射的欲望,提供了一个教科书般的精神分析样本。但柴静不会分析,也不可能同情地理解李阳,她只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应该是自由的”,所以在听到“实验说”之后,她只能吃惊地表示:“可那是一个生命啊!”这有什么奇怪?中国几十亿人在几十年里不都是生活在“实验”中吗?李阳的屌丝心理,不仅产生了他的家暴事件,也是微缩版的中国近代史。 在涉及制度问题的采访中,她也缺乏足够的政治、经济、历史知识,因此完全提供不了有价值的角度和信息。她多次采访征地的新闻,却没有对土地财政的缘由和性质做一个基本的说明(土地财政和分税制改革的关系?土地财政收入是不是预算外收入?),反倒是在一次采访中,由于采访对象闪转腾挪躲避问题,她在笔记本上记下“真是没有道德底线”(大意)。后来她有所长进,知道自己没文化,去采访了周其仁和陈锡文。 但积习难改,记吃不记打。在最新一期的《兰考弃儿》里,她先对主管民政的副县长说:“县里有2000万给某某中心盖大楼,却没钱修孤儿院。”然后问了个巨傻逼的问题:“您觉得这是一个钱的问题,还是一个意识的问题?”这问题的傻逼还傻逼在两方面:1,这是种“逼问”,受访者在此条件下当然只能回答“这是个意识问题”,给受访者预设了唯一答案,因此问题没有实际意义,只能满足提问者的施虐快感 2,提出这样的问题,柴静显然自己就认为县里设立孤儿院是个“意识问题”,政府提高意识就行了,跟解决随地吐痰似的。问题真正在于两种关系:政府和民间的关系;县级政府和上级政府的关系。这里面可以问的问题太多:政府现在是怎么看待NGO的,是仍然对NGO抱有抵触情绪,还是愿意小政府大社会?从经济上,政府、特别县级政府是不是有必要花一笔钱来办一个孤儿院?县级政府的priority是什么?在预算里、在工作上有多少是放在孤儿院的医疗、教育上(在教育支出首次达到GDP 4%目标的情况下,这当然不是意识问题,是政策导向如此)在设立公共项目时,县级政府要经过怎样的审批程序?钱从县级政府自己的预算里拿,还是上级给拨款?真正的信息在“how it works”,而不是“啊,不好意思,这次没意识到,下次一定注意!” 举一个好的例子。在讲到46年的土改时,秦晖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土改并不只是执行我党的经济政策,同时也是一种战争动员的手段——你都把地主斗死了,国民党如果赢了你还怎么活?所以死了心的跟我们闹革命打老蒋吧!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土地集中程度并不严重的地方,土改依然进行的很惨烈。这种说法提供了土改的心理动机,而且也不是瞎猜,这种逼别人脏了双手、裹挟上船的举动,在之后又重复上演:九大前,毛对周说:“你想洁身自好, 对不起。我要让你在中央全会上做刘shao奇的历史问题审查报告。你干净不了。就算以后历史翻案,你也难逃后人的责备。” 总而言之,以柴静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撑起一个调查性新闻的节目。当然这都怪我,我就不该要求从她的节目里得出这么多信息来。
  •   看见(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室友很喜欢的书
  •   我看见我的同学们大都都在看这本书,所以我也来买来看,发现很值得,我对社会的认识又多了点!!!非常感谢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   尽管此前网上对于柴静的种种议论很多,但我想任何一个名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传出,只因她广受关注。看见的有时都未必是真的,更何况是听见的呢?柴静,我顶你!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觉得写的比早前看过的一些名记作品要好,原因有三:1、语言朴实,看她的书不觉得像是别人代写的,给我的感受是亲和、朴实、不浮华,看书就想看她的报道一样,很值得人深思一些东西,让我感悟颇多;2、内容丰厚,觉得柴静这本书是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一种诠注,记者就是记者,需要一种犀利的语言和采访风格,这取决于她的性格、血型、出身、教育程度等等,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演”,我也做过记者,记者本身就有一种傲气,是职业赋予她的一种本能反应,我当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柴静报道“上海楼倒事件”,其采访的专业性和其采访语言的朴实精炼令我折服,尤其是最后一段在一座小楼的过道里,柴静用其朴素、简洁、尖锐的发人深思的一番结束语,印象深刻。我不想评论任何人,但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思想的高度不仅取决于她的年龄,眼界的长度不取决于她经历过什么战地洗礼或是其他什么,同样的事件,每个人报道都会有各自的语言风格和报道技巧,这些受地域、体制、文化、法律等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无可厚非,一些吸引人眼球式的报道,诸如战地报道、卧底黑帮等等,我同样非常敬佩他们的勇气和职业精神,但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去亲历这些重大事件的。看一本书,看一个人,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那就是,看过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学习到什么,领悟到了什么;3、提升理性,看其书和看其报道一样,有一定得理性和引人深思的东西在里面,她写的十年不光是罗列经历和履历,而是一种十年的积淀和思想,透过简单的事,简洁的话,透视着一种精神一个道理,看她的书就像看美国大片一样,需要你思考。想到哪说到哪,仅是个人的一点拙见,敬请谅解。
  •   去年觉得没有读到什么有思想的书,今年总算读到了。柴静作为一个新闻节目人,一路成长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深化,很多精彩事件和客观的分析。总是觉得QQ新闻无法达到想要的深度,语言图片又啰嗦。柴静对新闻事件的多方考察,我们想问而问不到的高层,她可以去问,很欣喜媒体可以起到这样好的作用,书里的总结立体,逻辑清晰,比她的节目更好看更有深度。比如说周老虎事件,原来是因为各层级没有科学的调研精神,只是感情用事的“我相信”。中国人的不精确,让外国人诧异,相隔市里一里三里六里的六个村子,怎么都叫三里屯。问厨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往给的回答是:就是要这样做。崔永元那段也很感人,中国人虽然有五千年历史,但没有人重视,甚至连近代史的鸿篇巨制都没有几个去研究记录,他忧心,中国人这个民族其实粗浅无知急躁而不懂得珍惜的,他辞去主持人只为去记录即将消失的抗日老兵。关于征地,为什么政府给农民的是补偿不是市场价格,为什么自由的市场要政府来做中间经手人,为什么宪法里要规定土地国有?一想,宪法无非一帮人忙忙碌碌写出来的,逐年修订也是应该的,八几年的时候怎么能预知到现在的情况。一直觉得中国很多社会问题不是靠良心和反贪官就能解决的,而是我想不清楚的社会体制的问题,柴静的访谈给了我很多一直以来困惑的答案。细腻的两会描写也很让人欣喜,原来代表们还是在努力做事的,会上常常有争论,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开会。其他一些关于人性的话题,关于宽容的话题也让人感触颇多。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咱们的思维习惯。”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强大了才能变软。” 德国人卢安克一直在中国山村支教,他说,你理解他的时候讲出的一句话,比你反感他的时候,他更能接受。顺其自然,体会接近生命的本质。
  •   看见(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   看见(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怎么说呢?内容挺多的,带来的感触并不太大,或许不太适合我吧……
  •   看见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   .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可这并不是仅仅是她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
  •   强烈推荐阿,特别推荐给平时喜欢看新闻的朋友...有的事情,特别是柴静这样的央视记者报导的大事件...背后有的内幕我们都不了解...例如药家鑫一案,电视新闻里看过多少条报导,有时是讲药家不赔钱,有时是讲受害者家庭要求重判,药家鑫的律师也说了什么...还有开庭前的几次报导...看了也没觉得什么,似乎觉得此案必须判死刑才能平民愤,因为大家都觉得药家鑫做这样事完全是丧心病狂,几乎是没人性了才会这么做...在此书中,柴静讲了这后面的事,看了这段,我觉得药家鑫的父亲应该自省...自我检讨,药家也应该感谢柴静...让我们明白药家鑫绝不是丧心病狂的人,一个大三的钢琴专业学生,一直在四处打工赚钱的向上青年...我觉得他这样完全是拜他父母的教育所赠...药父的教育方式绝对不可取阿...具体的内容,有兴趣的朋友自己买了看吧...其实每一章节就是一段新闻故事,新闻后面的故事...例如非典,例如几位儿童集体自杀...哎...自己看吧...对了,受柴静此书影响,我又买了我的抗战1,2两部+DVD...书还没到,这次发货太慢了,一个多星期?当当在这方面要好好加强了.物流方面太弱了.
  •   看柴静,我也看到了她身边的人,陈虻、老郝、老范、史努比、李威、小崔、白岩松、小宋、药家鑫、非典患者和医务人员......是他们,让孤僻尖锐的柴静收获了友情学会了宽厚;是他们,让涉世未深的柴静认识了生活的本真和人性的复杂。在《看见》里,我看见的是:没有他们,柴静的生活没有深刻。柴静,她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她无与伦比的勤奋和专注,无与伦比的勇敢和自信。文如其人。在《看见》中,我看见:教师和记者的职业特征是相似的:它们都需要工作者对其的热爱,没有热爱,就不会有爱,就不会设身处地,就不会有他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就不会促成他人(学生)的成长。它们都需要工作者的脑袋没日没夜的转动,众多问题缠绕在脑海,一个想探究竟的记者和一个想更好处理问题的老师都不会轻易地放下,甚至有时候想把问题驱赶走,问题越自动缠绕越来越紧。它们都是和人打交道的。人性,太复杂了。一句话,不同的说法,效果会截然不同。一件事,不同的思考,效果会大相径庭。要深思,要熟虑,要倍有耐心,要设身处地,所以,很累。它们也同样会给人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曾经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会因记者对问题的合适报道而释怀终于走向正轨,一个严重受到污染的地方会因为记者对问题的深度全面剖析而有所改善造福一方民众,而曾经一个自卑走上讲台就打颤甚至语无伦次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一步步变得自信侃侃而谈。看到孩子们这样的成长,是我最幸福的时候,不知道,柴静最幸福的时候,是不是在这里。
  •   柴静的《看见》,统共才23万字,而自己却看了两个月之久。一是舍不得一口气读完。二是文字太痛,常常需要停下来,大口呼吸后,才能继续。喜欢她将文艺和市井融合之后的表述,不煽情,不矫作,她静静的说着,你在纸头的这边,揪着一颗心看着,哭着,清醒着。看她从年幼的据理力争,走到和自己的对立面和平相处,看到她说「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时幡然醒悟,残缺的性格也是人的一部分,不能避免,不能割除,只能和平相处才得以活着。就如后期,小崔的抑郁和白岩松的稳健发挥,两个与黑暗接触最近的人,一个理想主义的抑郁退下,一个现实主义的迎面而上,也许年幼时会觉得,小崔的不能苟同于黑暗才是真的人,但现在逐渐明白,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不同,所要到达的地点不同,所以,没有谁比谁高尚一说。不知是自己情感太过细腻,还是泪腺越来越薄弱,书的开始,几近每篇都哭,非典时人们的惶恐以及汶川地震时,一瞬间的全部失去。同性之爱的不可包容以及被丈夫虐待的女人沉默时带来的莫大感触。以及「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和性格造就悲剧的药家鑫的死刑。书中很多都是弱势群体,不喜的人觉得是一种节目式的投机取巧,然而,新闻,不就是让我们了解那些我们不常看到的么?喜欢三个女生的坚毅和执着,老范,老郝和柴静,看到她们如此坚强,仿佛自己在混世里走了一遭,却又重新活过一般。越自由,越纯洁.......
  •   看完这本书在比较柴静之前写的《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可以明显看到她的转变。不单单是写作风格,更多的是个人的思想。书中,柴静把进入央视这十年的时间,自己所经历的故事,一节一节的剥离出来,在每一个部分我们都可以看到她个人对做新闻,对作为一名记者,一名媒体人不断加深的理解。里面有很多经典的话语是值得我们去回味的,关于自由,关于平等,关于宽容。敬佩她一直恪守着在新闻传媒这一行业的坚持和独立。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被表象所蒙蔽,尤其是在电视媒体这一行业,我们往往会凭着表面所报道的层面去看待发生的事件,我们应该拨开我们眼前的迷雾,从蒙昧中跳出来。还原事件一个真相。
  •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   有一位70后女主持人,第一次知道到她,那是在非典的直播现场里,老爸对我说:这是一个区别于大时代之下的女记者,很难得。从我初中到大学毕业,从非典前线到华南虎事件,从〈新闻调查〉到〈面对面〉。十年了,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她总是婉婉道来:“我叫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   作者柴静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文笔把十年间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件件或引人瞩目的大事记或平凡的小事记录在自己的成长心路之中,在书中,你或许没有经历过那些事件,但你可以随着记者的笔端,由远及近的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点点滴滴。我们常说社会变迁,其实这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可能对于平凡的老百姓而言,这个词太过抽象,但看了《看见》,你过会发现,哦,原来社会变迁就在我们生活之间。关于作者柴静,她是一个冷静的记者,是一个勇于感触生活的人,带着一份人文关怀,透视这个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不虚伪,不做作,她有她的欢乐与痛苦,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有血有肉。我觉得,中国只要还有这样记者在,社会转型期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就都不难克服。
  •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真心不错,是本好书!不过书角有点瑕疵,希望下次改进。
  •   “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媒体是这样评价《看见》的。柴静在用一个又一个的亲身采访经历写成一本书,这一个又一个故事让我看到电视上看不见的东西,在那些没有经过剪辑和加工镜头里,还原了一个个新闻事件的原有面目。这是我买的第二本了,之前买了一本送给朋友,都挺喜欢的。但是这本有点小小的缺陷就是其中一页有些小小破损,不过没有影响阅读。挺好的,速度快,包装完整。喜欢。
  •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作者最新力作,九把刀倾情推荐。
  •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   “她是我迄今为止所见意志最强的记者”这是柴静的好友老郝在最后的分别上对柴做出的评价。从当初二十无几的青春无知到如今三十出头的成熟稳重;从一个地方台的鲜为人知的主持人到一个中央台的众所周知的记者,期间经历过的历练凭借想象也能略知一二。这一本《看见》就是在朴实真挚的叙述中让我们看见柴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这本书我花了10天才看完,寒假的缘故让我能静下心来一字一句认真品味。书中有很多我很喜欢的语句,如陈虻导师初见柴所说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主持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高人一等,起初我也这样认为。他们每每拿起话筒手中掌握的就是常人不具有或者说很难具有的话语权,他们的言行也会给我们这些观众带来很深刻的影响。柴起初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随着记者阅历的充实与丰富,她渐渐明白了含义:记者也是普通人,也会有感情,适时收敛。若说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些记者的能力的展现,我更愿意说它是柴的个人经历与走向成熟的故事。从这本书中能看到身为记者本应具有的品质,能折射一些当代关于媒体记者的一些现象。柴说,新闻的真正核心在于真实。我想了想,却是如此。再来,是记者对于事件的态度问题。书中一句话说得很好,对于记者情感的评论不能武断,要“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之前我不太认识柴静这位记者,从这本书中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书中的笔锋很婉转,很能吸引我的阅读兴趣,语言朴实无华但绝非之前看到的评论:“记流水账,没有感情”。十年磨一剑,记者本应如此。希望您能和我一样从这本书中有所认识,有所收获。谢谢。来自一位高二学生的评价。
  •   柴静从在书中写自己进入央视的十年采访的重大事件,从中可以看到她逐渐褪去锐气棱角,出落成一个温厚知性的新闻人。再者,从中也可看到中国土地上发生的一部分事情,看到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柴静的十年看中国的十年,有点像管中窥豹吧。
  •   高中时爱看杂志,其实并不经常看到柴静的文章,但是印象都很深,短短的一篇,怎么都忘不了。每次**当都会搜索“柴静”这两个字,想着有没有她的书,结果都是失望。她主持的节目很少看,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她的脸一闪而过,知道她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主持人,很有特点的新闻从业者,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 《看见》的封面我很喜欢,非常的生活化。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把书看完,好多次都有想要哭得感觉,许多人说她太文艺,我不作评论,只是觉得她的文字写得是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对于一个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我不是十分清楚,但就我了解到一点点的知识来看,柴静应该是合格的,至少她真实,至少她告诉了我一些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 关于这本书,内容我就不赘述了。许多书已经超越了书内容本身,作者想要表达的也不仅仅止于书文字本身。就像这本书,我就感觉到一种力量,冷静而深情的力量。被严重污染的山西故乡,吸毒女到了戒毒所又被迫去从事性行业,震后的汶川,双城故事...像故事,像剧本,像电视,但又是真实的人生。 看见的是故事,看不见的是人生。
  •   很早就听说柴静是个有争议的人,也看过一些主持人写的书,说实话最喜欢柴静的这本。应该说这本书反映了真实的社会和生活、有宽度、有深度!确实从柴静十年的成长经历看到中国社会的变迁,其实也反映了很多与柴静同龄的人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人在年轻的时候更多的是用黑白、对错、是否、好坏来评价一件事、一个人,成熟的过程是人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对事物洞察得更深刻、也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宽广。感谢柴静让我们《看见》更多、更深......
  •   正在读,看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共同回顾中国社会变迁。
  •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   想读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只是出于对柴静的简单的喜欢。其实对她并不了解,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头脑里有这么个文文静静的主持人。思维太乱,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那就简单地说几点小感受吧。1、有种在书上写读书感受的冲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开始看课外书的那天起,就从不愿意在书上写写画画,洁癖?不知道。从上一本书开始,那是《阿特拉斯耸耸肩》,我真的是出于一种心里的冲动、阅读的乐趣,我要把我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而这本书更是如此,因为能够激起心灵思考的东西太多了。2、读到第十九章时,已接近尾声了,突然心里有种不舍,就像是已经更新完毕的美剧,当你有一天看着看着发现,再无可看的时候,真的对每一集都有一中珍惜着、省着看的不舍感。到了二十章,我掉了眼泪,其实特别羡慕柴静,她有一群亲如兄弟姐们的工作伙伴,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陈虻这个严厉的师长。羡慕。3、人的领悟力各有不同,不管你承不承认。新闻工作者们努力展现给观众的新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我好像错过了好多这些幕后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当然,观众和亲自去采访的记者所感受到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4、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人都有法律赋予你的、使这个国家变得更为民主、公平的权利,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去行使权利,当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勇敢站出来,这不是挑事,也不是多管闲事,这是使我们的国家能够像西方的民主自由一样发达的一个捷径。“他人经历的,我必经历。”5、很久之前我就在想,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还有多远,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在政治、经济、民主等方面到底会不会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来过,现在想想,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国人,要对我们的国家充满希望,即使这些期望与愿景在我们有生之年难以实现,但是,我们相信,这些终会实现。6、反思自己的苛刻,对周围人的过于严苛。宽容吧,对自己说。7、一步之遥,与万水千山。只是,怕打搅对方。也许,一生中的很多人都成了万水千山。而这些万水千山,我们曾是那么。。。珍惜友情吧,说实话,我羡慕柴静。8、这本书,在很多方面都让我有了新的思考,我想我有一天会再读的。
  •   以深入一线,制作调查性报道节目著称的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出版的《看见》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作者以“出生入死”的职业态度、张弛有度的专业观点和清晰流畅的语言风格,诠释了一个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年轻新闻工作者的成长之路,
  •   知道柴静是那篇非常著名的演讲稿,出书之后抱着欣赏的态度买的,读了之后发现值得珍藏,书写了很多我们在看新闻报道之外的事,也让我了解了镜头背后的各位主持人!尤其对512地震和药家鑫案的篇章感触最深,作为一般的人,我们面对新闻事件,太多的是匆匆一睹的态度,偏偏很多报道是有舆论导向的,然后我们就没原有的跟着愤慨,再无深究!看完这书,不论如何,起码是心生悲悯,为这个社会!
  •   从总体来说,柴静是个很有文艺情节的人,从做湖南的电台广播到央视的主持人,很大的跨越,没有消磨掉她的文艺,但却增添了一份朴实,我小学时候有一个女生同学,跟她的气质很像,会让人觉得文文弱弱善解人意,但确实很有想法的人我觉得,书从头说起,很多案件的深入吊车,结合自己的体会,很朴实的文字,我喜欢看朴实的文字,朴实的情感,也会夹杂她文艺一面的言论,会被深深吸引,每个人都在成长,十多年过去了,可以看出从她刚进央视到现在一步步的成长,最开始的她也许内心是任性的张扬跋扈甚至是有一点点自大的,但现在的她或许已经有了一份对人性更深更多的认识,对采访也有了她自己的理解,不说是完美了,她也许还在继续成长的路上。看到前六章我会难过觉得压抑,觉得因为我们国家社会制度的欠缺造成了很多人终身的悲剧,下一个不知道会落到谁的身上,下一步我会思考,思考种种,所以我推荐这本书,很平实的文字很好读,会带着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他经历了国家太多的大事件!她记录事实,描述那些我们不曾看到的真相!看了这本书我的内心真的不能平静,是为震撼!还是为感动?我也说不清!却很后悔书刚到时没有细细品读~过了那么久才拿出来让自己感动了一把!把它推荐给了我的好朋友们!这样一本书值得一读!!
  •   书中描述的是柴静十年来经历的一些事,谈了很多柴静自己从记者这一角度出发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我看待事情,看待问题的角度。有些观点还是不错的。但感觉作者在一些问题上还可以再深入点,对一些事情可以再交代清楚一点。因为本人之前很少看柴静的节目或是新闻报道,所以对一些事件,作者讲述时,会有一种得回去看这事件的有关报道才行。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讲更像是随谈吧,时间,空间跳跃得比较快。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