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话廉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江苏反腐倡廉历史文化资源丛书》编写组 编  页数:250  

内容概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廉政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光大,特别是历代先贤的廉政思想和古往今来优秀从政者的勤廉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学派一一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了“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的正人必先正己的理念。这些朴素的勤廉思想和实践,千百年来深深浸润在民族文化的深处。《江苏反腐倡廉历史文化资源丛书1·历史资源卷:千秋话廉》收录了历朝历代清官廉吏、清廉遗迹、贪官污吏、贪腐事件,包括流行于民间的典故传说,并请专家学者对极具廉政教育意义的名著名篇进行解析。

章节摘录

  王导、谢安(东晋)  王导和谢安是东晋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宰相,执政期间都倡导清廉俭约,推行“清正勿扰民”的政策,百姓休养生息,国家繁荣安定。他们长期在南京任官。古往今来,王导、谢安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始终为后人所推崇:于国家危难中奋发而为做中流砥柱,在仕途进退上则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最终既成就了不凡功业,又保持了高洁品性。  王导和谢安与南京乌衣巷也有不解之缘。乌衣巷位于南京市夫子庙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附近,是六朝时期东吴军队驻扎地,因当时士兵着黑衣而得名。东晋时期,秦淮河两岸人烟稠密,乌衣巷闻名京师。时至中唐,诗人刘禹锡曾到此寻游,见往日繁华无处可觅,深感世事沧桑、光阴流转,于是写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1日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诗篇。诗中“王谢”指的就是王导和谢安的家族,他们曾聚居于此。1996年,有关部门于乌衣巷旧址,建立王导谢安纪念馆,宣扬他们廉洁奉公的事迹。  王导(276~339),东晋著名大政治家,于晋元帝、晋明帝、晋成帝三帝期间担任宰相。他在政治上实行“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方针,采取士族之间、土族与王族之间相互平衡的政策,积极稳定东晋政权,保持安定局面。公元317年,晋元帝即位于今天的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当时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内迁的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占领,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大多渡江南下避乱。一日,东晋的官员们相邀到新亭饮酒聚会。面对中原沦丧的危机形势,尚书周伯仁唏嘘道:“四周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有了变化。”在座人深有同感,感叹哀伤声一片。此时,身为宰相的王导挺身而起,大声责备道:“大家现在要做的是同心协力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失地,哪能够在这里像亡国囚徒那样相对哭泣呢!”康慨激昂的话语犹如醍醐灌顶,大家听后精神为之一振,一起振臂呼喊:“我们要一起努力收复中原!”此后,在王导的带动鼓舞下,朝野上下人心凝聚,士气高涨,东晋出现了中兴局面,这个典故就是流传至今的“新亭对泣”。王导提倡勤俭建国,皇帝曾经想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显示威风。王导借机指着南京南面的牛首山对皇帝说:“牛首山的双峰不就是天阙吗?”他常常以这样的方式婉转劝说皇帝放弃铺张浪费的打算。王导虽贵为三朝元老,但一生简朴,清正廉明,从不居功自傲,办事谨慎认真,受到朝臣推重和百姓爱戴。由于王导扶持东晋王室功勋卓著,朝野皆服,晋元帝把他比作管仲,还曾亲切地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千秋话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