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梁衡  
Tag标签:无  

前言

德是人的行为规范。头上三尺有神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而官员又更多一层,这就是怎么用权。因为他比普通百姓拥有更多的权力。权对官来说有两重性:一是可以为百姓办事,服务社会;二是可以为自己谋私利,甚至欺压百姓。好官坏官由此区分而来。    官的政绩决定于他的能与德,但主要是德。有德无能至少不会办坏事,无德有能却可大大地办坏事。德是基础,是软实力,是一个无形的大磁场。所以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汉武帝选官时首重德,举孝廉;隋唐开始科举考试,重能亦重德;到明清更总结出“公生明,廉生威”,出现曾国藩等这样的道德榜样,又回到道德上来。大凡一个政权,在开创之初,德和能都不成问题。替天行道,为民请命,自然大得民心,且自戒甚严,德风感天下。至于能,更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无往不胜。而麻烦在于掌权之后,德渐松弛,能亦下降。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大会的讲演中自豪地说边区有“十个没有”:“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确实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令人羡慕,使人向往。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文革”之初到学校视察,就在学生食堂里吃饭,一个菜两角五分钱也要如数交上。中南海里开会,每个人主动交五分钱的茶水费。但现在生活好了,官员的“胃口”也大了,贪个千百万“很平常”。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因贪伏法的省部级以上干部是江西副省长胡长青,2000年2月贪500万,死刑:第二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2000年9月贪1000万,死刑。后来就多得数不过来了,数额也高得惊人,高官贪贿再多也只是判个无期。虱子多了不怕咬,法不责众了。去年的公开数字,只外逃贪官卷走的钱有说5000亿,有说8000亿。高官贪,小官亦贪,辽宁省大连市检察院公布,大连街道办事处下面一小区居委会主任王仁财,职务在科级以下,2007至2009年期间贪污9000余万元,此外还联同当地黑社会,犯下了多宗故意伤害、非法采矿、寻衅滋事等刑事案件,2011年12月21日被判处死刑。以至于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小偷专偷贪官,网上流行词“小偷反腐”,原因很简单:一、贪官有钱;二、是不义之财;三、失主不敢报案。这样想来小偷的“偷”倒是一种客观上的义举了,类似当年土匪的“劫富济贫”,而且因破小偷小案牵出不少大贪大案。成语“小巫见大巫”又多了一个姊妹词“小偷见大盗”。国之大盗,监守自盗。这还只是贪财之腐败,其余还有买官卖官、弄虚作假、阿谀奉承、结党营私、吃喝嫖赌等,不一而足。    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对权力的监督可以使官员变成一匹奋蹄腾飞的千里马,而对权力的放纵亦却可以使他变成一个为所欲为的魔鬼。任何一个政权的兴起都是先从干部准备做起:而它的衰落也是先从吏治腐败开始。治国先治吏,国败吏先衰。治理的办法当然是有的,如领导带头,使有楷模;严刑峻法,使不敢犯;民主监督,使不能犯;还有就是道德教育,使之良心发现,自我约束,不该去犯。这几条中,制度约束、民主监督是最重要的,对官员个人来讲,自我约束、正确对待权力则是内因。    那么从道德上来说,近年来官场有哪些变化呢?或者说出现了哪些坏风气呢?现在官场道德之坏主要表现是私、贪、假、惰、媚。如何惩治其害并重整新风,笔者在官场已观察有年,对症下药开了十味药方,这就是为公,为民,诚实,敬业,廉洁,独立,坚定,谦虚,坦荡,淡泊。有些是老生常谈,但官场总是旧病复发,有的还是顽疾难除,虽是常谈也只好再说再谈了。恰逢有出版社来约稿,就辑为《官德》,这十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官场的现状和时下官德的种种表现,也兼顾总结古代为官的伦理道德。十章又可大致分为两组,前五章主要是围绕权力和工作,是以德施政,以德辅政;后五章主要是围绕个人修养,以德自立,处世待人,“以吏为师”,给社会一个榜样。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董岩和来向武两同志代为搜集资料,分别撰写了第八、九章和第二、三章。是为序。    梁衡    2012年2月27日

内容概要

  官德,不仅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本书用大量真实、典型的案例,以及历史上的著名事例,围绕权力、职守、人格等,分析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官德建设和加强法制等手段相配合,旨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官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影响民德,影响社会的风气。可以说,官德高度决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官德水平也决定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等“五德”的提出,意味着我党将官德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做官做先人,从政德为先。加强官德修养,从梁衡的精心之作《官德》开始。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集《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跟梁衡学新闻》,散文集《觅渡》《红色经典》《人杰鬼雄》,政论集《继承与超越》;著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散文《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入选中学、师范、大学课本。

书籍目录

序:权与德
引言:官德的由来  
第一章 一心为公
 一、做官为什么是为公
  先要区分“公心”与“私心”
  官员的工作是社会公共事务
 二、“公”、“私”两字定成败
  先要跨越“亲情”关
  还要跨越“亲信”关
 三、三把尺子量公私
  不徇私
  不结党
  敢牺牲
第二章 一心为民
 一、权力是人民给的
  官与权的关系
  官与民的关系
 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人民的公仆
 三、官员该怎样对待百姓
  时刻想着百姓
  办实事、除弊政
  不欺下,不谀上
第三章 忠诚老实
 一、忠诚老实是民之本,更是官之本
  忠诚老实是传统美德
  忠诚老实是为官之要
 二、忠诚老实是大操守、大智慧
  官员忠诚老实是更智慧的选择
  弄虚作假是事业的大敌
 三、诚信为社会之基
  不造假
  不报假情,不欺上
  对历史负责,如实告诉人民,告诉后人
第四章 勤政敬业
 一、为什么要勤政敬业
  是处理政务的基本要求
  是现代官员的职业要求
 二、勤政敬业要反对的几种态度
  以政事为负担
  不想干但想享受,态度轻慢
  窃权干坏事
  将权力作为资本
 三、如何做到勤政敬业
  殉职精神,死而后已
  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不作秀
  不玩忽职守,不渎职
第五章 不贪不贿
 一、正确的物质观和精神观
  正确的物质观
  超越物质享受,提高精神追求
 二、政毁于暴,官毁于贪
  古今多少官,终究毁于贪
  百姓恨贪胜于贼寇
 三、在自己心里筑起一道反贪防线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戒小私,蚁穴溃坝成泽国
  贪无用,却为别人背黑锅
  防小人,小贿背后有大祸
第六章 人格独立
 一、说人格
 二、官员最要讲人格独立
  人在官场上,身处矛盾中
  人格连着政治
 三、官员的人格标准
  不谀上
  不屈从,不随众
  不失人格成大事  
第七章 坚持真理
 一、真理的力量
  如何认识真理
  真理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二、心中有主义
  接受真理,明确主义
  为了主义不顾其身
 三、要坚持真理
  当你处于少数时
  当你处于重压之下时
  当你处于被批判的位置时  
第八章 谦虚谨慎
 一、说谦虚谨慎
 二、官场复杂须谨慎
  常怀戒慎恐惧之心
  伴君如伴虎
 三、用谦虚谨慎的态度处理好几个问题
  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处理好与同级、下级的关系
  谨慎处理好复杂的政务  
第九章 宽厚坦荡
 一、说宽厚坦荡
 二、办大事要有大胸怀
 三、用宽广之心处理嶙峋之事
  不计恩怨
  不计得失
  肯容人
  不结党不营私
第十章 淡泊名利
 一、说淡泊
 二、身在官场求淡泊实在难
  利的引诱
  名的吸引
  有人抬轿子
 三、要以淡泊之心处事待人
  不好大喜功,不搞政绩工程
  不计得失升迁,不发牢骚
  不求奢华,不事铺张
  不要虚名
   
  

章节摘录

德即道德。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社会劳动是德起源的基础,社会分工是德萌芽、生成的关键条件。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复杂了,矛盾也随之产生,这就要求从道德意识上约束人的行为,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以维系社会秩序……德就这样产生了。显然,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源于风俗和习惯的德,与法一并构成了自上而下的社会规范。所不同的是,德不是强制性的,是发乎自身的内在约束力,而法则是强制性的,是外部强制力,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底线。显然,德的尺度要高于法,违法的必定离德,合法的未必合于德。德的门槛明显高于法。比如,见死不救者,会受到道德的审判,却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注重德,讲求德政、德治、德礼、德行。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在封建时代,“三纲五常”是维护等级秩序的支柱,也是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此相适应的是忠、孝、节等伦理道德规范。既然是一种社会规范,因不同的社会身份,德就细分为多种,比如医生要有医德,教师要有师德,公众要遵守社会公德。《周礼•地官》列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老子《道德经》中列出三德:礼、义、仁。儒家列出五常:仁、义、礼、智、信。德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德的水准反映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德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体现了不同的社会需求与时代精神。比如,中国传统的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人性本善的基础原点上,重忠崇仁,强调通过德治达到社会和谐,体现了农耕文明内敛、节制的特征;而西方的德深受古希腊民本思想的影响,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重信崇智,突出法治的力量以达到平衡,显现了商业文明张扬、理性的特征。

编辑推荐

《官德》编辑推荐:中国首部系统性讲述官德的作品,散文大家、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元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精心之作,高官讲官德,行文如流水,为公、为民、诚实、敬业、廉洁,独立、坚定、谦虚、坦荡、淡泊,十大方面,系统阐述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官德不仅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中组部,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公务员轮训官德学习读本。习近平,用权讲官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官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7条)

 
 

  •   官德,不仅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本书用大量真实、典型的案例,以及历史上的著名事例,围绕权力、职守、人格等,分析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官德建设和加强法制等手段相配合,旨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官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影响民德,影响社会的风气。可以说,官德高度决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官德水平也决定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同志“七一讲话”中“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等“五德”的提出,意味着我党将官德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做官做先人,从政德为先。加强官德修养,从梁衡的精心之作《官德》开始。
  •   做官做先人,从政德为先,用大量真实、典型的案例,以及历史上的著名事例,围绕权力、职守、人格等,分析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官德建设和加强法制等手段相配合,旨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   分析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官德建设和加强法制等手段相配合,旨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   作者深入全面分析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官德建设和加强法制等手段相配合,旨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   做官做先人,从政德为先。加强官德修养,从梁衡的精心之作《官德》开始。
  •   以官德建设和加强法制等手段相配合,旨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   梁衡,红色散文家,这本书写得非常的耐读,不是理论上的简单说教,语言准确的同时很美,让人读起来有种说不出的感受。书中举了大量历史与现代的为人名是事迹,非常有针对性,如果每一位为官者都认真的读此书,反思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官先做人,做官有官德,做官修官德,官德与个人品德相得益彰,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好,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会更加强盛。建议读者,可以大量的看一看梁衡的精美红色散文,学的也非常好。
    一句话,这本书,很好,花这钱,值得。
  •   梁衡的精心之作《官德》帮助官员加强官德修养。
  •   2011年,国家公务员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十二五”期间,领导干部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包括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   官德,不仅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
  •   我们这个时代有无数好的榜样和杰出人物值得我们学习,远处说有孔繁森、焦裕禄,近处说有沈浩、杨善洲等等,他们无一不是一心为民的好官,以他们为榜样修炼官德,也是领导干部们应该做的。
  •   官德这本书加强领导干部的基本道德建设,树立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基本风范,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推动。
  •   树立起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鲜明用人导向,才是提升干部“官德”,遏制官员道德滑坡的治本良方。
  •   本书论述官德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官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具体要求,并运用典型案例摆事实讲道理,更易于为年轻领导干部接受。
  •   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求是》发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称领导干部要警惕“感情投资”,注重从政之德。
  •   2011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考察官德八方面指标:坚持把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和年度考核、巡视监督、关键时刻考验等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的德。
  •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标准,完善官德考评体系,让讲官德的干部得到褒奖,让失官德的干部得到追究。
  •   由于官员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特殊,处于领导地位,手中握有权力,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其“官德”修养是个人立身的根本
  •   官德高度决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官德水平也决定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
  •   官德修养既是个人的事情,又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官员要从关系个人发展、党和政府道德形象、民德和社会风气等方面。
  •   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加强“官德”修炼。
  •   香港《大公报》评论:***七一讲话已经被定为新形势下指导政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因而“五德”的提出意味着:官德建设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   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将干部官德标准明确界定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进一步细化用人标准,透露出鲜明的用人导向。
  •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标准,完善官德考评体系,并在选人用人时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下去。
  •   官德这本书通过讲历史、讲故事、讲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活泼,有理有据,相信会得到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领导干部的欢迎。
  •   执政党的党风好坏,直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的各级党政干部的官德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否。
  •   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官德”,因为这关系到党的建设、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官德的内涵,也很好地给出了加强官德修养的路径。
  •   官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影响民德,影响社会的风气。
  •   官德,就是领导干部从政时的品德和品行。官德建设非常重要!
  •   “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提出,开始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治”与“法治”并重的历史进程,千头万绪,当务之急是加强官德建设,构建新形势下的官员道德规范体系,使党政官员有德可依。
  •   ***同志“七一讲话”中“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等“五德”的提出,意味着我党将官德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政府道德法对“官德”的所有主要方面都从国家法律层面予以严格细致的规范,形成了科学严谨、易操作、动态性强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公务员道德法律体系,对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进行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违反规定将受到什么惩处等都作了严格自规定,为公务员道德行为约束提供了法律保障。
  •   用凝练流畅的散文笔法精心创作,高官讲官德,读来让人赏心悦目又富有启迪。
  •   为了让有权者、用权者做好事,不做坏事,多做好事,少做坏事,我们要大声疾呼拯救官德,我们要大力加强官德建设,我们要强力遏制官德滑坡。
  •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提高党政干部的“官德”,除了在“训”上做文章,更应在“选”时动真格。
  •   良好“官德”的养成,除了各级官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外,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机制。
  •   自古以来,官德一直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
  •   提高官德,建设官员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高素质队伍。
  •   长期以来,我们将官德混同“一般群众”的道德修养问题,经常在提倡,效果靠“觉悟”。由于践行操之在我,一些官员在金钱美色诱惑下放弃了基本原则,官德被架空。
  •   “以德治国”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首要任务应该是大力加强官德建设,尽快解决党政官员的德化问题,培养其道德良知,增强其自律意识,以德化防腐化。
  •   官德(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德行素质)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官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和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
  •   科学认识官德修养的重要性。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解决问题,才能将官德修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   古人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引领社会风尚的君子之德(即官德)大幅倒退,整个社会的道德势必草随风倒。中国古人所谓的“官德毁民德降”便是这个道理。
  •   来探究官德缺失的成因,对症下药,提出有高度、有现实作用的观点和方法。出版部门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有责任打造一本符合当前形势需要的图书
  •   官德尤其是权力道德仅仅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自觉、良知和责任感,依靠人的内心自律来维系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来保障,即使权力道德法律化,从而通过道德控制的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来促进官德建设。
  •   官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有其双重性的特点。官员作为一个职业道德主体,他既要具备国家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职责道德,如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又要具备作为一个掌权者在权力运用过程中的权力道德,与权力的行使密切相关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   现代中国公务员汲取“古代官德修养”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   官德本质是一种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因为没有哪一种职业道德像官德这样涉及到运用国家权力过程中体现出的道德问题。
  •   ***同志2011年七一讲话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   人以德为本,官以民为基。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是深深地扎根于历史悠远、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被世代炎黄子孙奉为至宝的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而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孕育出了中国“古代官德修养”,且相互促进。
  •   少数官员官德缺失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对官员的教育培训,也不是失德官员不懂得手握公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对失德官员的制度约束不力、监管不到位。
  •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下,从理论上厘清官德的概念、内涵,结合历史典故与现实案例,讲述官德的基本要求与内在规范,树立为官、作官的基本道德风范。
  •   提升官德,重在“自强”,即“自我加强”!
  •   “官德”优劣往往会对其部属甚至一方群众起到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从而影响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党风、政风甚至民风向积极或消极方面转化。
  •   官德是党的党性党风的直接载体,也是感召他人、影响大众的最有效的力量
  •   官民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不能一味抱怨群众,首先要从官德失范、官场病滋生蔓延等方面找病根。
  •   提升“官德”,关键是官员把“忠诚爱国、廉洁自律、勤政务实、赏罚分明”这些观念和思想深刻地植入自己的心中,为自己树立一道“道德的戒律”。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官德建设,尽快提高党政官员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   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充分利用官德对公众道德所具有的导向和示范功能,以优良的官风造就优良的民风,以党政官员的道德人格力量来推进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和完善。
  •   人类历史表明,官德之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之于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祸福,确有千钧之重;而一切伟大人物和杰出之士,无不注重、倡导和践行社会所要求的官德。
  •   权力有“权德”,官员才会有官德!
  •   现在一些部门和地区出现少数官员官德缺失的现象,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注视。
  •   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
  •   道德本来是强调自律的,践不践行道德,能够做到几分,主要靠个人自觉,他人不便强求。官德有其特殊性,官德关乎公权力的行使。
  •   国家把官德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和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官德与师德、医德一样,均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由于官员的管理活动与权力运用相伴而行。
  •   官德不正的成因有很多方面,信仰沦丧、教育不力、监督失效、强权政治、司法不公、官官相护等,都在某种程度促成或者纵容了官德不正的现象。
  •   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之基,有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之本,修德是领导干部洁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之方。
  •   只有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对官员的失德行为加大惩戒力度,提高其失德成本和代价,官员才有敬畏之心,才能守住官德的防线。
  •   官德问题,实质上就是政治伦理和权力运行的问题,我们期盼提升官德,同时也期盼权力运行的透明化、法制化。
  •   意大利最近也出台了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典》,对公务员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作了指导性的规定。我们可以择其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关道德准则,充实我们的官德规范体系。
  •   有良好的官员群体道德,才会有更加良好的官员个体道德,整个官德建设才能事半功倍。
  •   市场经济导致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爬坡”?治民先治吏,官德败坏是社会道德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   整个社会信任体系的缺损,始自官德缺损;整个社会信任结构的断裂,始自官德断裂。
  •   要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用法治来驯服容易恣意妄为的权力,用法治训诫官员群体恪守官德、遵纪守法。
  •   如果说不受制约的权力,可以败坏官员的道德。那么在重建官德的路途上,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给失德的官员设限,用法治与制度的力量。
  •   不能指望权力不受制约的官员,实现官德溃败的自我肃清。
  •   “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从严治党和从严治政,激活党政官员的自律机制,努力提高其道德素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
  •   中国古代官德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的施政策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近年来屡屡曝光的官员违法行径背后透露出的“官德”缺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对于官员而言,知耻而后能治。
  •   “官德”的养成,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机制。
  •   详细客观的写出了官场的官德。
  •   官德缺失成本太低。这并不是否定教育培训的基础作用。教育培训固然重要,但若失去制度约束和严格的监管,教育培训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教育培训提升官德的同时,还需制度的刚性约束给力。
  •   良好的系统和体制才是保持官德的长青之道。
  •   “官德”有问题的官员,其危害不可估量。
  •   唯有法治和监督,才是解决官德不彰问题的根本之道。
  •   《周礼•地官》列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老子《道德经》中列出三德:礼、义、仁。儒家列出五常:仁、义、礼、智、信。
  •   何为官,何为德,看看呗
  •   唯有强有力的监督,才能守护住官德的防线。
  •   “法治兴,则官德兴;法治衰,则官德败。”
  •   官德立法,目的是将限制官员作为官德主体的“意志自由”,变官德自律为他律
  •   近年来,官员道德大滑坡处处见。网曝的官员日记、官员微博调情之后,近日又出了官员手机暧昧短信被曝光,这说明官员的官德是该整治了。
  •   官员是道德的,政府就有了道德感召力,治理就可以“不令而行”。也就是说,官德立法既造福人民,又使政府受益。
  •   “官德”需要内在的修炼和培养,更需要外在的刚性监督制约机制
  •   《官德》一书观点鲜明,文笔流畅,针对性、可读性强,与其他党建读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   拯救官德需要完善监督机制!
  •   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官德,保持政治操守。
  •   2008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德的标准包括政治品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社会公德标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