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就学曾国藩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南浦云  页数:368  
Tag标签:无  

前言

升迁就学曾国藩曾国藩,神一样的官场达人,却是靠一败再败垒起来的。梁启超赞之:“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赏之:“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告诫儿孙们:“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三人之评,评起来一个高高大大的曾国藩。后人都说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凡是为曾国藩立传的人,从来没人敢说曾国藩出过错,似乎这位曾老先生真就是一位 “完人”,真的一生没犯过错误,他人生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件事例都是那么完美无缺。这不可能,这是造神。人们越造神,真实的曾国藩就离咱们越远。面对一位这么高大完美的曾老先生,谁也不知道该从哪儿学起。其实曾老先生不是神,也不是“完人”——世上根本没有“完人”这回事。他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他这一生也是在挫折和磨砺中一点点学习,逐渐成长起来的。你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曾文正公,上学的时候曾经被自己的父亲所误,几乎毁掉吗?你知道曾国藩年轻时曾经是个不开窍的书呆子,做了好多又好玩、又好笑的傻事吗?你知道后来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学会为人处世的吗?你知道曾国藩曾经一时冲动乱上奏折和咸丰皇帝吵架,结果吃了好大的亏,把自己搞得有多狼狈吗?你知道曾老先生自从草创湘军,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挫,打了多少败仗,怎么靠着运气生存下来,被战争逼着学会战争?死读书,呆做官,赶鸭子上架创湘军,别人都晕他独醒,别人都胜他偏败。战城陵,战武昌,血战田家镇,刀头舔血,玩命硬扛;败靖港,败九江,坐困祁门,死里求活,几次跳江;上斗皇上下斗巡抚,外斗满臣内斗老乡,硬着头皮耍心眼儿;混浊闷愣,跟头把式,一步步把自己磨炼成了湘军大帅;克安庆,围天京,满腹韬略,用兵如神,究其出处,却也平常。到最后平定天下,曾国藩却彻底困于政局,被当权者猜疑,打击,弄得灰头土脸;晚年虽然倾心于洋务运动,也多有谋划,但总的来说,基本一事无成。说到做人,曾国藩诚实、坦率、有勇气;说到做官,曾老先生无非一个三字经:“正、硬、愣”。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大法宝,世上凡是当官的人,要想做出一番成绩来,这三个字一定要吃透。看完这本书,每位读者都会轻轻嘘一口气,笑着说:原来如此。曾国藩的经历不可复制,但曾国藩的人生经验,我们这些后人是可以借鉴的。

内容概要

  《升迁就学曾国藩》是第一部全面讲述曾国藩从草根平民到官圣的升迁经历。曾国藩出身贫寒、其貌不扬、又不善于钻营投机,他一生行得正,走得稳,虽然历经磨难,但总体还是直线升官,12年间升了十级,位极人臣。他一生都在跟太平天国干仗,打赢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本书详细地记述了曾国藩的传奇一生,在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曾国藩的仕途智慧和处世哲学,并提炼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曾氏当官定律。

作者简介

  南浦云,本名许葆云,知名历史学者,资深作家,致力于晚清近代史和人物的研究,并很快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有多篇文章发表,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大明平倭传》、《沉沦的舰队》。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史料扎实,文笔流畅,擅长刻画人物,极富感染力,故事非常好读。

书籍目录

前 言
 升迁就学曾国藩
第一章 青蟒出身的奇人
 1.窝囊父亲斗气
 2.休想再欺负我儿子
 3.不当疯子,也绝不做傻子
 4.不看书就是不孝
第二章 从掉书袋到大官
 1.不怕失败怕成功
 2.“打秋风”的翰林
 3.从老实疙瘩到老狐狸
 4.火箭般升官
 5.各种“作秀”
第三章 赶鸭子上架
 1.太平天国来了
 2.跑不了干脆不跑
 3.老倔头
 4.杀人的“曾剃头”
第四章 从文臣到武将
 1.扯淡的“团练”
 2.一支畸形部队
 3.新兵蛋子上战场
 4.和绿营死掐
第五章 出省作战
 1.这才开始练兵
 2.变着法儿弄军费
 3.兵没练成,死不出征
 4.书呆子打烂战
第六章 从书呆子到大帅
 1.这仗打的,死了算了
 2.再三寻死
 3.重整旗鼓
 4.血搏城陵矶
第七章 和朝廷死磕到底
 1.战武昌,热闹在战外
 2.皇帝不靠谱,气死牛大臣
 3.把湘军架在火上烤
第八章 湘军的惨败之路
 1.凿开铜墙铁壁
 2.血溅半壁山
 3.黄梅,最后的冲击波
 4.书呆子和战神的较量
 5.水上的惨败
第九章 湘军败而又败
 1.水师泡汤
 2.老塔死了,老罗奔了
 3.光杆司令要讨饭
 4.石达开来了
 5.活着就是凑合
第十章 走不出的低谷
 1.曾门四狼
 2.空心大帅
 3.太平天国窝里斗
第十一章 我的湘军谁做主
 1.跟皇上死磕
 2.曾国藩歇了菜
 3.湘军重聚人气
 4.等的就是再出山
 5.我的湘军我做主
第十二章 到安庆去战斗
 1.部队大换血
 2.虚无的“四川总督”
 3.左宗棠的毛病
 4.兵发安庆
 5.面对陷害,湘军团结起来
第十三章 送上门的权柄
 1.老曾PK皇上
 2.实权到手了
 3.真战略和假计划
 4.结硬寨,打呆仗
第十四章 祁门玩火
 1.倔犟的总督
 2.噩梦来了
 3.老实人“学坏”
 4.一怒失“二李”
 5.密密麻麻的危险
第十五章 血洗安庆
 1.李秀成走了
 2.陈玉成来了
 3.千条妙计和“一定之规”
 4.棋错一招
 5.绞肉机
 6.湘军的疯狂
第十六章 奔向天京
 1.慈禧的政变
 2.四个巡抚大吏
 3.曾国荃的逻辑
 4.官文的小把戏
第十七章 不可思议的战斗
 1.大冒进
 2.这样能顶得住吗
 3.太平天国快失败了
 4.“浑蛋”曾老九
第十八章 天京陷落
 1.窝里斗
 2.钱的“鬼咒”
 3.老曾斗洋人
 4.吉字营疯了
第十九章 湘军,泡沫来了
 1.造反的传说
 2.裁撤?遗弃!
 3.湘军大帅寻恩仇
 4.找死的王爷
 5.老帅遇上新对手
 6.摔个大跟头
第二十章 最后的落幕
 1.从两江到直隶
 2.天津教案
 3.最后再操点儿心
后记
一生磨成神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不怕失败怕成功曾国藩是一个乡下土财主的儿子,为什么非要看“精刻版”?这句责问是事出有因的。曾家在他们那个穷村里确实算个“富户”,可要真是拿出来比,还真算不上财主。这些年家里供着曾麟书考功名,后来又供着曾国藩读书考试,一回回往里填钱,手里本已不宽裕了,这次小曾在外头又着实胡花了一笔,欠了人家上百两银子,还了账之后,曾家就再也拿不出现钱来了。偏这一年又是“大比”之年,曾国藩应该再次上京赶考,可家里没钱怎么办?父亲只好出去找亲戚借,费了半天口水,总共才借来三十三吊钱。按现在的说法,这点儿钱勉强够买一张去北京的“单程票”。可回来的时候怎么办?要说曾国藩这小伙子,胆儿又大人又倔,一咬牙,揣起这三十三吊钱就奔了北京,一路上他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抠着省着,好容易到了北京,一掏口袋,只剩三吊钱了。你看看,“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上回花一百两银子买套书,这回还没挨到考试呢,手里连吃饭的钱都不够了。这两次赶考路费上的“前宽后紧”,对曾国藩来说是个很大的教训。从此以后他再也没玩过“奢侈”,不管官做到多大,始终像个乡下人一样朴素节俭。——生活节俭,就不需要太多的钱,不需要钱,自然不用贪污,不贪,当官就当得硬气,当得长久,当得心安理得。曾国藩年轻时养成的节俭朴素的好习惯,让他着实受益了一辈子。后来官越做越大,各种非议也越来越多,但在“官声”方面他始终清清白白,没被人戳过脊梁骨。好在这一回小曾的时运到了,三场考罢,又经过殿试,取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消息一出,曾国藩又羞又气,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在北京也待不下去了,也顾不得手里没钱了,立刻就要回老家!中了进士不但不开心,反而气成这样,这是怎么说的?原来清朝的科举制度,进士分成三榜。第一榜就仨人: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位的荣耀体面就不用说了。第二榜叫“进士及第”,凡在二榜之列的,将来可以进翰林院深造,散馆后成绩好的可以留在翰林院当编修、检讨,其他的则派到各部衙门,或放到外地为官。现在曾国藩中的是第三榜,叫做“同进士出身”,表面意思是“跟进士一样”,其实却是在强调跟进士不一样,低一等。而且三榜的“同进士”也不能进翰林院。就为这“同进士”三个字,曾国藩这小子气急败坏,立刻就要卷袖子离京返乡。这事可怪了!曾国藩这人性格倔犟,韧劲十足,头两年考不上,他根本不在乎,这场考上了,怎么反而为了一点“名分”的事儿把自己气成这样?简直就是不管不顾了。一个向来坚强的人,怎么忽然变得这么脆弱?因为曾国藩从小立的志向太大了。他进京赶考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告慰他的祖父,解脱他的父亲,荣耀他的母亲,湘乡曾氏八辈儿祖宗都瞪眼看着他!他五岁识字,十岁立志,苦读十多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始终是进士,翰林!现在一个“同进士”,等于把他的人生目标整个儿来了个腰斩!考不中没关系,他可以再考,可现在考中了个“半截子”,让小曾怎么办?于是坚韧老成的曾国藩彻底失控了,甚至可以说,即将自毁了。应该说这是曾国藩——也是很多年轻人性格上的一大弱点。他们从小就立下大志,而且一直在向这方面努力,结果,他们就把自己的人生目标看得太重了。失败的时候他们可以坚持再坚持,可当成功就在眼前时,他们却急着用自己的标准去估量名利的大小,像个债主一样拿着自己“曾经多么努力”的账单儿,试图向社会“讨债”,讨不到就暴跳如雷,甚至迷失自我,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重创。不少原本可以成才的年轻人,只因为对“成功瞬间”这一关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结果在即将成功时,却意外地被“自己”打垮了。——记住,这个世界上绝不止你一个人在努力,大家都在努力。而成功,不但要看每个人努力的程度,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所以当付出了努力,即将享受成果时,最好不要计较“果子”的大小,只管开心地品尝它就行了。如果一定要计较,那也应该把成就的所有“等级”都排一遍,然后主动把自己摆在较低的等级上,这样,当你的收获高于你的预估时,将可以享受双倍的喜悦,结果不理想时也有个心理准备,免得被“突如其来的挫败”迎面击倒。简单地说,就是:人要有自信,但不能太自恋;目标要高,但一定要有百折不挠的耐力。眼前的曾国藩就是这样。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却因为计较“名利”而几乎失去了理智。幸亏这时候有个在北京的湖南老乡及时拉了他一把,不然在晚清的历史上就没有曾国藩这么一号人物了。这位老乡名叫劳崇光,早年曾国藩进京赶考时和他结识。现在劳崇光已经当上了翰林院编修,在湖南会馆里见自己这位小同乡歇斯底里大发作,闹着要回老家,赶紧劝住了他。因为这整场考试还没完,后面还有一场叫“朝考”(真够复杂的)。如果这一场考得好,还是可以进翰林院的。最后曾国藩到底被劝住了。

后记

   一生磨成神    曾国藩的一生,需要有个盖棺定论。    曾国藩这个人很有个性,总结起来是三个字:正、硬、愣。    正,是诚实;硬,是坦率;愣,是勇气。其中“正”字是为首的。因为老曾正直,人不贪,心不坏,所以他才能有一“硬”,有一“愣”。    “正、硬、愣”,这个三个经,是为人处世的大法宝。尤其当官的人,要想做出一番成绩来,这三个字一定要吃透。    这个又正又硬又愣的倔老头子,活着的时候为了不受朝廷的欺负,半辈子都在用自己的脑袋往时代的“冰层”上碰撞,撞来撞去,倒真给他碰出一道裂缝儿来。    ——为了冰层上这条最初的“裂缝儿”,我们这些后人,得感谢曾国藩。    但撞击冰层,做一个新时代的开拓者,这未必是曾国藩的初衷。他原本是想当个好学生、好儒生、好夫子的。    自从孔圣人提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不进行创作,相信古代的事物并无限推崇)这个观点之后,几千年了,中国人把古人那点儿思想性的东西啃了又啃嚼了又嚼,重复重复再重复。可后世人几千年里却没再搞出什么新思想来——就算搞出来,儒生们也不认这个账。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几千年就这么闷头闷脑地过去了。    闷头闷脑的曾国藩,天生就长了一张“儒生”的脸,从头“儒”到脚,简直“儒”透了。年轻时的他努力要做个好儒生、好夫子,从这上看,老曾做得算不错了,说他是个“大儒”也够格儿。可中年以后,他开始控大局,办大事,想大问题,结果这个原本死心眼子的湖南小老头儿从不懂变通,到尝试变通,学会变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开窍儿。晚年的他已经试着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睁眼看世界……虽然寿数有限,他只说了几句话,做了几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动手实施就去世了,可毕竟能做的做了,该想的想了,可以说的说了。    ——虽然曾国藩去世的时候“洋务运动”刚开了个头儿,可老曾也算是洋务运动的开山鼻祖了。    同时,曾国藩这位大儒一生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儒家思想不是僵的,不是死的,它能吸收,能变通,能追得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只要我们又述又作,好古,更加好“今”。    曾国藩身后留下了不少东西,《挺经》、《冰鉴》、《家书》,格言警句数也数不清了。他的政治谋略有过人之处,军事思想有过人之处,治军方法有过人之处,他的持家、教子、为人、处世,方方面面皆有独到之处。    ——这些,皆可以为后人师。曾国藩留下的那些书,也全都值得细看。    也有人说了,曾国藩是个老祸害,清朝灭亡之后出现的军阀混战局面,究其根源,就从曾国藩“创建湘军”这事儿上起的。    这么说也有影儿,但有些牵强。    ——中国历史上凡是改朝换代,多有“军阀混战”。因为清亡之后军阀混战,就骂曾国藩是祸首,似乎过于严厉了。    曾国藩死后,人们一直没让他消停过。有人捧他为“神”,有人斥他为“鬼”。可说到底,世间何来鬼神?曾国藩,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一生的成就,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儿慢慢腾腾走出来的。你要是拿着放大镜看他踩出来的“脚印儿”,会发现每个脚印都平淡无奇,简直不值得研究。可是放下放大镜再看,却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又蔫又倔的湖南小老头儿,一辈子走得这么远,足迹留得这么深。    毛主席一生写下过很多精彩的诗篇,但我觉得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这么两句: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那些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既不思考也不尝试的,到死还是猴子;而那打定一个“呆”主意,抱住一个“硬”念想儿,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响磨石头的,磨着磨着,不知什么时候就磨成了“人”。    人这一生,短暂,平淡,对错难分。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呢?    无非是用自己的激情和热血,多多少少,磨几块石头罢了。正应了那句话:伟大是磨出来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曾国藩的一生,需要有个盖棺定论。  曾国藩这个人很有个性,总结起来是三个字:正、硬、愣。  正,是诚实;硬,是坦率;愣,是勇气。其中“正”字是为首的。因为老曾正直,人不贪,心不坏,所以他才能有一“硬”,有一“愣”。  “正、硬、愣”,这个三个经,是为人处世的大法宝。尤其当官的人,要想做出一番成绩来,这三个字一定要吃透。  这个又正又硬又愣的倔老头子,活着的时候为了不受朝廷的欺负,半辈子都在用自己的脑袋往时代的“冰层”上碰撞,撞来撞去,倒真给他碰出一道裂缝儿来。  ——为了冰层上这条最初的“裂缝儿”,我们这些后人,得感谢曾国藩。  但撞击冰层,做一个新时代的开拓者,这未必是曾国藩的初衷。他原本是想当个好学生、好儒生、好夫子的。  自从孔圣人提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不进行创作,相信古代的事物并无限推崇)这个观点之后,几千年了,中国人把古人那点儿思想性的东西啃了又啃嚼了又嚼,重复重复再重复。可后世人几千年里却没再搞出什么新思想来——就算搞出来,儒生们也不认这个账。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几千年就这么闷头闷脑地过去了。  闷头闷脑的曾国藩,天生就长了一张“儒生”的脸,从头“儒”到脚,简直“儒”透了。年轻时的他努力要做个好儒生、好夫子,从这上看,老曾做得算不错了,说他是个“大儒”也够格儿。可中年以后,他开始控大局,办大事,想大问题,结果这个原本死心眼子的湖南小老头儿从不懂变通,到尝试变通,学会变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开窍儿。晚年的他已经试着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睁眼看世界……虽然寿数有限,他只说了几句话,做了几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动手实施就去世了,可毕竟能做的做了,该想的想了,可以说的说了。  ——虽然曾国藩去世的时候“洋务运动”刚开了个头儿,可老曾也算是洋务运动的开山鼻祖了。  同时,曾国藩这位大儒一生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儒家思想不是僵的,不是死的,它能吸收,能变通,能追得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只要我们又述又作,好古,更加好“今”。  曾国藩身后留下了不少东西,《挺经》、《冰鉴》、《家书》,格言警句数也数不清了。他的政治谋略有过人之处,军事思想有过人之处,治军方法有过人之处,他的持家、教子、为人、处世,方方面面皆有独到之处。  ——这些,皆可以为后人师。曾国藩留下的那些书,也全都值得细看。  也有人说了,曾国藩是个老祸害,清朝灭亡之后出现的军阀混战局面,究其根源,就从曾国藩“创建湘军”这事儿上起的。  这么说也有影儿,但有些牵强。  ——中国历史上凡是改朝换代,多有“军阀混战”。因为清亡之后军阀混战,就骂曾国藩是祸首,似乎过于严厉了。  曾国藩死后,人们一直没让他消停过。有人捧他为“神”,有人斥他为“鬼”。可说到底,世间何来鬼神?曾国藩,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一生的成就,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儿慢慢腾腾走出来的。你要是拿着放大镜看他踩出来的“脚印儿”,会发现每个脚印都平淡无奇,简直不值得研究。可是放下放大镜再看,却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又蔫又倔的湖南小老头儿,一辈子走得这么远,足迹留得这么深。  毛主席一生写下过很多精彩的诗篇,但我觉得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这么两句: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那些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既不思考也不尝试的,到死还是猴子;而那打定一个“呆”主意,抱住一个“硬”念想儿,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响磨石头的,磨着磨着,不知什么时候就磨成了“人”。  人这一生,短暂,平淡,对错难分。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呢?  无非是用自己的激情和热血,多多少少,磨几块石头罢了。正应了那句话:伟大是磨出来的!

编辑推荐

《升迁就学曾国藩》编辑推荐:曾国藩升官牛B“秘经”。“官圣”是如何炼成的,曾国藩剖肝砺胆告诉你!他草根出身,没有任何背景,一生又正又愣,屡败屡战,一股牛劲9年10升,干净得像神。《升迁就学曾国藩》写出了曾国藩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就是巨人不服输的韧劲!曾母教给曾国藩两件事:一是倔强,人要有点血性,任何时候都不能退缩;二是心计,人生在世要有主意,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当疯子,更不能当傻子。一个人的努力,最终竟可以荣耀整个家族,使每一个亲人都得到最大的满足。这么看来,曾国藩十八年的立志苦读是正确的,是值得的。所以当你没成功时,问问自己是否磨够十八年了吗?人生不能光指望运气。当感觉到自己运气好的时候,往往只是侥幸逃过了一次危机。所以当庆幸“好运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已经危险了!该下苦功夫了。曾国藩貌不出众身无优点,暗弱和内向都是扯淡,人要突破自己的性格缺陷,没什么就补什么,口才和人脉是训练出来的。人,就是得交朋友,就是得多走动,多听别人说,自己也说,互相学习,到处参悟,最重要的是,互相抬举,互相捧场,这才能撑大场面,做大学问。冷板凳要坐得住,受了气要忍得住,工作繁忙要受得住,得不到重用时要守得住。为人要谦逊,不敢进寸,先思退尺,傲气要不得,废话更少说,宁可一声不吭,也别咋咋呼呼。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一切发自真心,不要虚情假意。官场上原本就有两条道儿,一是明路一是暗路,现在这帮当官的明面儿上不和老曾争斗,暗地里却抱成团儿地下绊子、打棍子、拖时间、装糊涂、说了不算、来回扯皮……有的是办法收拾你。曾国藩在道光年间升官极快,一是自己学问方面进步神速,靠真才实学往上升;二是搭上了当朝权贵的顺风车,厚结交,后台就硬,有人扶持;三是在“节俭”方面出了名儿,弄得道光皇帝非常喜欢他。自古至今,原本可以成才却“未遇良师,被人所误”的学生还真不少。如果你干到30岁都没啥出息,就得检讨下自己了!人生三境界:一是踏踏实实做个默默无声的小“草根儿”,交捐完税,任人摆布,至死也不反抗;二是读书考功名,当官,往上爬,脱离“草民”阶层,闯出一条官路来;三是一咬牙一跺脚,下决心去和官府、和那如炉的王法碰撞,活着就活着,死了就死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升迁就学曾国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曾国藩真诚做人,广泛交友;求知善读,学问和修养过硬;借力做事努力做事,事功至伟且知进退,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实践者和真知者,值得一读.要想做事,必须自身过硬的同时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至于出身未捷身先死.
  •   很喜欢这本书,早就想买了,感觉对曾刻画较透,对学习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很有帮助
  •   学习曾国藩的传奇人生,为官之道,做人准则。收益
  •   非常棒的书,看了一半了,任务性格、心理、出身、环境、时代都考虑在内了,所以写出来的出比较客观理性,让人承认。认同感强。
  •   有看头!北京联合出版社这系列的我都很喜欢
  •   还没开始看,不过纸质还好来。因该说是本好书。
  •   就是这本书,老公要买的,他很满意
  •   图书纸张绝对没问题!而且比在书城买的划算很多!
  •   语言通俗,道理浅显易懂,好看。
  •   好书,很好看,评论也不错
  •   历史中吸取教训!每次看都有不懂得领悟。
  •   封面相当破旧啊
  •   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也了解了以前不清楚的历史
  •   之前是在书店看到的,粗略浏览,觉得作者风格有点意思,当做消遣可以看看,比较适合年轻人,真想了解那段时期历史的就没必要买了。
  •   这个还是很好的,纸张和内容都挺好。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   值得一读,有很大启示,不过跟省钱没多大关系...几乎是人物传记
  •   不知从哪儿抄了曾的生平,然后夹带几句评论感慨。地摊文学的水准。
  •   内容不错,书是正品,能学到东西,推荐。
  •   看了唐浩明的三卷本《曾国藩》之后,觉得还不过瘾,毕竟那是一部小说。于是又看了这本传记性质的《升迁就学曾国藩》。感觉这两本书各有特色,唐浩明本重在刻画细节和曾国藩的心理,文字洋洋洒洒;这本文字通俗,时不时加上一些评论。这些评论语言风趣,甚至俏皮,但意思很到位,有的还非常深刻、精辟。例如,对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文臣对功名的追求心理,以及清朝当权者驾驭、控制汉臣的心机,这些方面的点评都很耐人寻味。
  •   认真读三遍,定受益匪浅!
  •   很好。看外观应该是正品。
  •   曾国藩,神一样的官场达人,却是靠一败再败垒来的。连毛泽东都赏之:愚于近人服曾文正。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只是从版面上来看,字再大些就好了。
  •   很那一本东西啊~虽然图看起来很小,但是实质上又厚又大,不过我还没有看,就只能先说到这里了。
  •   这个是赠品也给力 哈哈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