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族文学史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朱昌平、 吴建伟 阳光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朱昌平,吴建伟 著  页数:595  

内容概要

  《中国回族文学史(修订本)》保持了原书体系,梳理了中国“回回”民族上迄唐、五代,下至近代的文学发展状况,集中展现了回族诗词、散文及其作者的基础性材料和简要介评,并对书中的文字进行了重新加工。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书籍目录

第一编唐宋回族文学 绪论 第一章唐宋回族文学概况 第一节回族先民文学的产生 第二节固族先民的民间文学与“胡人识宝”的故事 第三节回族先民民间文学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第二章唐宋回族作家文学 第一节唐代回族进士李彦升 第二节李珣兄妹的诗词 第三节蒲寿宬的《心泉学诗稿》 第三章伊斯兰教对回族先民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伊斯兰教对回族先民文学的作用与影响 第二节伊斯兰教对回族先民审美意识的影响 第二编元代回族文学 第四章元代回族文学概况 第五章高克恭的诗歌 第一节高克恭生平事迹 第二节高克恭诗歌创作成就 第六章萨都刺的诗词 第一节萨都剌生平事迹 第二节萨都剌诗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萨都刺诗词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贯云石的诗和散曲 第一节贯云石生平事迹 第二节贯云石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贯云石的散曲创作 第八章马九皋的诗词曲 第一节马九皋生平事迹 第二节马九皋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马九皋词作 第四节马九皋散曲创作的巨大成就 第九章辛文房的《唐才子传》 第一节辛文房的生平及诗歌 第二节《唐才子传》的散文成就与文学理论 第十章迺贤的《金台集》 第一节迺贤生平事迹 第二节《金台集》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迺贤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十一章丁鹤年的诗 第一节丁鹤年生平事迹 第二节丁鹤年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丁鹤年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十二章泰不华、买闾与其他回回诗人 第一节泰不华、伯笃鲁丁与沙班等 第二节买阊、伯颜子中、别里沙等 第十三章元代其他回族散曲作家 第一节不忽木、阿里耀卿 第二节玉元鼎、阿里西瑛、兰楚芳 第三节孟防、沐仲易 附录一《元诗选》回回诗人简历(十六人) 附录二有关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三编明代回族文学 第十四章明代回族文学概况 第十五章沐昂的《素轩集》和《沧海遗珠》 第一节沐昂生平及文学创作 第二节《素轩集》的创作特色 第三节明代文学奇葩《沧海遗珠》 第十六章韩雍的文学创作活动 第一节韩雍生平事迹 第二节韩雍的诗歌和散文 第十七章马文升的诗歌与散文 第一节马文升生平事迹 第二节马文升的诗歌与散文 第十八章《瀛漄胜览》和《星槎胜览》 第一节马欢和《瀛渥胜览》 第二节费信和《星槎胜览》 第十九章《子有集》和《子坤集》 第一节会贤及其世家 第二节金大车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成就 第三节金大舆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成就 …… 第二十章孙继鲁的诗歌和散文 第二十一章海瑞的诗歌和散文 第二十二章李贽的诗歌和散文 第二十三章马从谦与马一龙的文学活动 第二十四章马自强的《马文庄公集》 第二十五章马之骏的《妙远堂诗抄》 第二十六章冯从吾的文学创作成就 第二十七章马继龙和闪继迪的诗文 第二十八章明代其他回族诗文作家 附录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回回诗人十二人) 第四编清代回族文学 第二十九章清代回族文学概况 第三十童马世俊的诗歌和前立 第三十一章丁澎的诗词 第三十二章笪重光的诗歌 第三十三章丁炜的诗词和散文 第三十四章泰州四俞的诗词 第三十五章孙鹏的诗歌和散文 第三十六章马汝为的诗歌和散文 第三十七章改琦的诗词 第三十八章李若虚、李瑜父子的诗词 第三十九章马之龙的诗赋 第四十章蒋湘南的诗歌和散文 第四十一章沙琛的《点苍山人诗抄》 第四十二章马时芳的《风烛学抄》和《垂香楼文集》 第四十三章闽中萨氏诗人世家 第四十四章马秉良的《桑榆吟草》 第四十五章薛时雨的诗词 第四十六章唐传猷的《松鹤堂纪事初草》 第四十七章马世焘、哈锐、马中律的诗文 第五编近代回族文学 第四十八章清代其他回族诗文作家 第四十九章近代回族文学概况 第五十童《醒回篇》《惕庐剩稿》《晚晴室家书》 第五十一章马君图的《历朝史诗》《咏清史诗》 第五十二章马福祥的《磨盾余墨》和马书城的《晦珠馆近稿》 第五十三章丁氏兄弟的白话报及《竹园丛话》 第五十四章刘孟扬的诗和杂文 第五十五章马骀的题画诗 第五十六章东方女杰刘曼卿的《康藏轺征》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是回族先民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历史中非常容易失传。这首先同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意识有关。由于回族先民在中国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种族都与汉族有区别,因此他们常被视为胡人、夷人等,他们的作品也很难进入官方、正统文人的视野,被记录保留下来。如《全唐文·华心说》中记载,大梁连帅推荐大食人李彦升参加科举,当时就有人提出异议:“梁大都也,帅硕贤也。受命于华君,仰禄于华民。其荐人也,则求于夷。华不足称也邪?夷人独可用也邪?吾终有惑于帅也。”这种疑惑也正是因“华夷之辨”的意识作祟而出现的。李珣虽然很有文名,但因他的朋友尹鄂也存有“华夷之辨”的意识,一次写诗嘲笑他,诗日:“异域从来不乱常,李波斯强学文章。假饶折得东堂桂,胡臭薰来也不香”,从而使李殉“文章扫地而尽”。(何光远《鉴诫录》)其次,唐宋时期是回族的形成酝酿期,回族先民的民族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他们自身不会十分注意收集和保存自己的文学作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主流,回族先民从一开始就积极投身于诗歌创作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关于回族先民的诗歌创作状况,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记载是非常稀少的,我们只有通过多种方法,多条途径,才能勾勒出概貌来。 李彦升,是目前有记载的回族先民中的第一位诗人,《全唐文·华心说》中有关于他的简略记载:“大中初年(1847年),大梁连帅范阳公得大食人李彦升,荐于阙下。天子诏春司考其才。二年以进士第名显。”唐代科举最重进士之科,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在进士科考中,诗歌是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丹霄路在五言中”。李彦升能够考中进士,说明他在诗歌方面很有造诣,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已经亡佚。但从李彦升的出现,我们可以推想,回族先民当时已经登上了瑰丽的汉语诗歌殿堂,而且不少人的诗歌创作达到了较高水平。 第二节 李珣兄妹的诗词 李舜弦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位有诗作流传后世的回族先民诗人,同时,她还是位女诗人。明人杨慎《诗品》载:“李舜弦,李珣妹,为王衍昭仪。饶词藻,有《鸳鸯瓦上》一首,误人《花蕊夫人集》,词云:‘鸳鸯瓦上瞥然声,昼寝宫娥梦里惊。元是我王金弹子,海棠花下打流莺。’”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十八载:“昭仪李氏,名舜弦,梓州人。酷有辞藻,后主立为昭仪,世所称李舜弦夫人也。所著《蜀官应制》《随驾》《钓鱼不得》诸篇,多为文人鉴赏。”据《图绘宝鉴》记载,李舜弦也擅长绘画,这说明她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造诣的才女。 李舜弦的诗现存的只有《随驾》《蜀官应制》《钓鱼不得》,以及上文提到的误人《花蕊夫人集》中的《鸳鸯瓦上》四首。从这四首作品来看,舜弦的诗歌都取材于自己的日常宫廷生活,或写随驾游山,或写宫廷饮宴,或写一次钓鱼经历,或写一个生活场景,但都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富有艺术魅力。如《蜀官应制》:“浓树禁花开后庭,饮筵中散酒微醒。濛漾雨草瑶阶湿,钟晓愁吟独倚屏。”一般说来,应制一类诗文,每多歌功颂德,逢迎媚上。舜弦这首诗,却独出一格,不同流俗。诗人描写一次宫廷饮宴的经历,她没有描写宴会中的美味佳肴和歌舞盛况,而是着重描写了自己在宴会结束后一种失落惆怅的情绪,因为敏感理智的诗人感受到了这种奢侈淫靡宫宴的空虚和无聊,以及这种宫廷生活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浪费。再如《钓鱼不得》:“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销魂。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一、二句叙事兼写景,诗人整日悠闲无事,在池塘边钓鱼,塘中荷花盛开,花香袭人。后两句,诗人却笔锋一转,以议论收尾。诗人整天守住钓竿而一无所获,这是因为鱼儿怕吞香饵误了终身,不来上钩。这是诗人对自己一无所获的机智辩解,其中也包含着诗人自我身世的解嘲。 总之,李舜弦的诗虽然题材较少,但在艺术上却能创新求异,表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这也许是大多数回族先民诗人共有的一种现象。由于他们较少受到儒家“文以载道”等思想的浸润,加之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因此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少涉及国计民生等重大命题,而集中于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他们的诗歌也更注重向艺术本体的回归,更注重表现人的细微感受与曲折心理,追求悠然淡远的情韵,呈现出一种新的美学风范。

编辑推荐

《中国回族文学史》由阳光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回族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