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说/慈溪文丛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峻毅  页数:270  

前言

  文学的文体有多种,独爱散文。散文可以宣泄情绪,可以讲故事,可以写见闻,可以写得如小溪叮咚作响,可以写得如祥云飘动、桃花灿烂。 就是说,散文是自由的,自由得仿佛随便地说话。问题是,你要说什么话,你要讲什么故事,你的故事是否吸引人。 别以为散文是邻居家那个普通的女孩,是眼里常见的一朵花,一棵树。散文是写实的。但写实并不是把所见到的知道的都写在纸上。散文需要打扮,打扮需要取舍。写文章就是要不断地取舍。不知道取舍的散文肯定没有节制。没有节制,就会变成老太太的裹脚布。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语言改革了,但问题也不少。以前,字字珠玑,如香油般节省,现在像喝白开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尤其是写文化散文的文抄公,这方面没干好事。 散文的功能不是再现事物的原委,而是如何表现事物的本质。你知道的如果别人也知道,你发现的别人也发现,你的招数别人也使用,这样的散文写得就会很乏味。我把散文看做是自己的情人,她永远是我眼里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群。 从事写作,要学会向其他行当学习、借鉴。我以为,中医和西医比较适合形容创作的方法。西医讲究局部的处理,开刀、消炎、包扎;而中医则讲究平衡,从总体去调理。散文的韵,就是中医的气。气韵如何,不在长短,《赤壁赋》、《出师表》不可谓气韵不宏大。 序与跋,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如果把其编书成册,那是非常好的散文集。凡初学写作散文者,不妨多看些序跋。写散文多年未见提高而为此苦恼者,也可多看些序跋。 好友峻毅君,要出散文集《红尘说》,嘱我作序,岂有不应之理?峻毅是个成熟的散文作家,文如其人,人如其名。《红尘说》具有温暖、大方、真诚、务实、有思想、有个性、有责任感,刚柔相兼,敢于担当的特质。本想如过去写上一两千字,想想河北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梁剑章先生已写过《人文峻毅》,翔实且客观地评述了峻毅的为人为文——阳光、阔远、高峻;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副主任周维强先生对峻毅的散文有“ 朱菁(峻毅的实名)的散文充沛着诗意的激情,面对霞光和高山的抒情,有些片段令人想起俄罗斯的散文和散文诗”的评价。他们和我一样了解峻毅,说出了我想说的,便不再重复,还是小结散文写作以往之心得,权且视为“红孩说红尘”罢。

内容概要

  《红尘说》具有温暖、大方、真诚、务实、有思想、有个性、有责任感,刚柔相兼,敢于担当的特质。 文学的文体有多种,独爱散文。散文可以宣泄情绪,可以讲故事,可以写见闻,可以写得如小溪叮咚作响,可以写得如祥云飘动、桃花灿烂。 就是说,散文是自由的,自由得仿佛随便地说话。问题是,你要说什么话,你要讲什么故事,你的故事是否吸引人。

书籍目录

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慈溪文丛》总序序:散文的红尘春枝叶摇曳漫话寒山寺建德,建德四月的桂林仙都,我来过夏与梅雨耳语在疼痛中涅檠初夏逸趣有缘惜缘,缘尽缘随蜜梨节笔会散记(外二篇)雨中逛街别样情白洋湖·金仙寺冬雨夜茶思残荷·生命·旋律病房日记花絮眉山行——中国散文学会学术研讨会的前前后后眉山圆梦——在东坡故里遇东坡缘痴爱在遇见卡夫卡的路上子夜,心与影子相遇记忆,烙在追怀上林湖的笑靥里红尘思说(随笔一丛)附 录人文峻毅

章节摘录

  大西北在我的印象里是苍凉的。长条状的黄土斜坡,孤立而圆浑顶的黄土丘陵,重重叠叠的山,道道弯弯的梁;满眼沟壑纵横,植被古稀,干枯的芨芨草,萎靡的胡杨枝桠,开裂的黄土地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还有那黄土黄沙,随着西北风席地而卷,酷似八月十五的钱江潮,层层滚滚由远而近地涌来,铺天盖地……然而,前年的四月末,当我站在西北黄土高坡上的一条小河边时,一眼就看到对岸站着一棵绿色的树,而河的这边落着一枚绿色的树叶,隔离树和树叶的是绿色的河水。这是我在西北高原采风时看到的实景,一道在黄土地难得看到的风景,和我想象中的大西北形成强烈的反差。 熟悉我的朋友总是说我的眼尖,总能看到一些别人不太注意的物象,其实不是这样的。我的眼睛只是对某些看似平凡的事件或物象容易产生别样的好奇,往往会有一种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没有细节就无从完整地遐思遐想。就像那天,我在甘肃黄土地的一处遥遥眺望,看到一条随风飘动的非常独特的绿色裙带;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碧翠撩心的河流。此时,我的眼睛不只是随着河流走,而是注意散落在河流以外的某些物象和景色,比如一棵树,比如一株草,比如一枚叶,比如一抹春韵……” 我除了惊讶,更多的是赞叹。本以为只有我们江南才会有这样清澈的河流,没有想到在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也有这般美景——翠绿的河流,翠绿的树木,翠绿色把黄土地点缀出了灵性和秀气.促使我坚信凡是有生命力的地方,总是有大量的绿色诞生与存在,一下子就改变了我对大西北原有的印象。 看我如此赞叹西北的绿色,当地的作家朋友不禁笑道:“哪有峻毅想得那么美啊!我们西北的黄土地怎么能与你们江南的山水相比呢?因为我们这里长期缺水,所以只好在沟壑底筑坝蓄存雨水,就像你们南方的小水库。”我不管是水库还是河流,反正眼前绿绿的水绿绿的山,生动鲜活,映入我视线里那绿绿的水分明与动态的河流没有两样嘛。再瞧瞧边上的树木,似乎也是动态的,当然不可能是因为云彩撩拨它们才走动的,而是因为随着水的涟漪波动而走动。黄土地上的“山”也怪怪的,感觉我总是在山顶俯瞰才能认真地看清“山”的面孑L——LLI坡山坳山脚,丝毫找不到对山应有的仰望之感。陪同的朋友说那不是山,我们并没有在山顶,而是行走在平地,眼前的“山”实际上只是沟壑,因为遭风尘暴和洪水之劫,使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从而造成水土再次严重流失。水土流失越严重,植被所遭受的生态危害越大,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黄土地就被冲成了千沟万壑…… 我对于事物的认识,有时候会认为分支大于主干。比如眼下,我站在沟壑边望着“河”水,而“河”水躺在河床里几乎也在看我,它或许正对我这个江南女子的远道探访感到好奇呢。我们真是互看不厌。我兴致盎然地从地上拣一片大大的树叶,随手轻轻地扔到“河”里,细心地观察。真的难以想象,树叶顺风顺水地漂啊漂啊,竟然漂到了对岸,黏合在一棵树根稍微露于河泥的树上了。我不觉一惊,随之大喜,因为我发现了落在我脚下的这片树叶,原来正在等待着一个回归母体的契机,是我偶然来到了这里发现了它,把它拾起,给了它回归的希望,无意中就做了一件放生“ 大好事”。 我们都活在常态下,而在常态下的树叶是无法离开树枝的,常态下的河水是无法离开河道的,常态下的我更是无法离开自己的思想,无法停止自己的定势思维。看熟悉的云,听熟悉的话,走熟悉的路,不想创新,不愿探索,宁可把生命放在温室里慢慢地消失它原有的活力——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做不到!我早已习惯驾驭着自己的思维之车在大江南北驰骋,对于那些仿佛已成定论的事物进行再次观瞻,再次审视,从而发现个体和集体的差异,找到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的价值。 眼前的黄土地,眼前的河流,还有随着流水漂到对岸的树叶,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也是我思想的组成元素。我想,我是一片会思想的树叶,曾努力地随着河水而游,寻找着和自己思想契合的树木。我想,我是一片生命力顽强的树叶,只要有滋润我的水,就能映出我的影子,粘在属于我的树枝上。有时候,我会把树枝想象为男人,把树叶想象为女人,而把树木想象为世界。世界上不能没有女人和男人,正如天不能离开地一样,这就是自然世界延年繁荣必须具备的原点,也是自然规律。我向来不支持刻意独身者,男人和女人,女人和男人,上帝在造人类时只制作了一对永恒不变的模具,是阳阴极端,而又偏偏互不可缺的两种人——男人与女人。 说得俗气些,也更切实些,人类世界的天地,也只存在于男人是女人的天,女人是男人的地。男人给女人的天,虽然往往不着边际,但总让女人充满着无限的遐思,充满着缤纷的希望。女人给男人的地,虽然并不肥沃,却给予男人温馨,让男人感到踏实有望。这是谁也不可否定,谁也无力抗拒的。如同宇宙,天地能缺其一?缺一自然成不了宇宙!  ……

编辑推荐

  她走出了女人的自恋、自怜,让感情在天地江河中肆意喷薄、奔涌,袒露出一种如泣如诉的行吟之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尘说/慈溪文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