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

出版时间:2000-3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陈振尧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以介绍法国文学发展主要历程为目标的普及性文学史话,内容包括法国文学的各个主要发展阶段,评介了各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文学流派以及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并穿插对法国历史文化的介绍描写。文字流畅活泼,内容有趣味性。  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源远流长,光彩夺目,诗人、小说家群星灿烂,旷世之作争奇斗艳,汇成一道文学奇观。  本书的目的是向我国读者介绍法国文学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重要流派、重要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为了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也介绍一些背景材料和轶闻趣事。同时在编排上采取灵活做法,并不拘泥编年史的时间序列。  我们在处理论点和史实的关系时,仍本着史中有论,论在史中,史论结合的原则。但是文学是上层建筑的特殊层面,和历史、政治、史论结合的原则。但是文学是上层建筑的特殊层面,和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教乃至地理环境、民俗民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各种流派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又和作家本人的气质和修养密不可分,因此,作为一个外国学者很难对每一部作品、第一位作家在文学发展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所以尽可能多介绍背景,尽可能少下结论性的断言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广大读者运用自己的智慧,以批判的眼光、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阅读这本著作。

书籍目录

一、武功歌二、传奇、说教和寓言三、圣迹剧、神秘剧、道德剧;喜剧和闹剧;独脚戏和傻剧四、拉伯雷与《巨人传》五、里昂诗人和七星诗社六、散文大师蒙田七、狄德罗的伟大贡献八、《百科全书》九、孟德斯鸠和《法意》十、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十一、思想家卢梭十二、博马舍的戏剧风波十三、沙龙、雅风及多姿多态的文学形式十四、寓言诗泰斗——拉·封丹十五、戏剧三雄——高乃依、莫里哀、拉辛十六、古今之争十七、雨果,法国19世纪文坛的参天大树十八、《人间喜剧》和巴尔扎克十九、从《卡门》热谈起二十、文坛奇书《包法利夫人》二十一、墙内开花墙外红——评莫泊桑二十二、左拉——自然主义奠基人二十三、法兰西学院和龚古尔文学评议团二十四、罗曼·罗兰和长河小说二十五、妇女作家二十六、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魏尔兰与兰波二十七、《追忆流水年华》小议二十八、文艺思潮——否定之否定二十九、通俗小说一瞥三十、存在主义与萨特三十一、荒谬派戏剧并不荒谬三十二、《新小说》不算小说三十三、法国国立图书馆的作家手稿部主要参考书目文学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雨果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十分辉煌的。他涉足于文学各个领域,在诗歌、戏剧、小说、报告文学各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迪杜尔把雨果比作文学王国的圣诞老人。他说:“维克多·雨果把人们从来见过的、极出色的、使人眼花缭乱的新奇玩具放在读者的‘术鞋’里。”法兰西学院院士柯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说得更为透彻:“雨果的作品丰富多彩,雨果的为人爱憎分明、和蔼可亲。有人颂扬他,有人讥讽他;有人钦佩他刚正不阿,有人指责他投桡取巧。一些人附和纪德的说法,另一些人则高呼‘雨果万岁!’但是没有一个能绕开他。人们或迟或早要站在他脚下向他仰望。因为他是法国文学宝库中最高大、最绚丽多姿的一座大山。史诗拂去了峰巅的尘埃,蕙风抚摸着坡上的奇花异草。猛烈的风暴在乌云密布的山头聚集。雨果是风暴式的人物,他对敌人似雷如电,无人望其项背。他明察秋毫,但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雨果对文字和思想之间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指出:文字的麻烦之处在于它比思想有更清晰的轮廓。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互相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文字却不然。思想深处的某种扩散永远无法在文字上得到反映。文字的表达是有界线的,思想却是没有界线的。雨果实际上承认文字不是万能的,但他并不就此却步,还是孜孜不借倦寻找解决办法。  雨果痛恨僵化的语言文字。他鄙视古涩费解的词,他说:“不论这些词的家世,一概分成等级,界限分明。贵族化的词只挂在费德尔、雅各斯脱、梅洛帕的嘴上,它们乘上御用马车上凡尔赛宫。其余词则全是可怜的叫化子,是该死的东西。”雨果发誓要创造新的、活的语言。他说:“我请古老的词典戴上红帽。今后再也不要区分高雅的词和市井细语!我要在墨水瓶里制造一阵狂风暴雨,把乌黑的字群和雪白的思想互相混淆。我还要加一句,任何一个词都能表达纯正的思想,一切都欣欣向荣。”在《爱尔那尼》一剧中,雨果竟让国王说出:“现在几点钟?”这样在当时看来粗俗不堪的市井语言。雨果这样做是大胆的突破。米歇尔·古尔诺说:“要知道这是十二音节诗的历史悲剧……把这位庄严的代言人所讲的话弄得支离破碎,在1830年有教养的人们看来无异是打碎庙堂的石柱。”  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坚分子把中世纪斥为“漫漫冬夜”,而文艺复兴运动则使世界从冬夜的迷雾中走出来,进入阳光普照、百鸟争鸣的春天。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则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者从事人文科学的研究,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而重视人的价值。他们是城市世俗人的代表。  人文主义思潮发源于意大利,早在15世纪末叶,法国入侵意大利之前,索旁大学的教授们就已受到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成立了人文主义小组。  法国教会人士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迅速传播感到惴惴不安。但王室却持鼓励态度。  法国文学界最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当推拉伯雷与七星诗社的成员们。  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83—1553)出生于希农农村。父亲是杜兰省富有的地主和有声望的律师。  拉伯雷初习法律,1521年受神职,当教士,后又学医。结业后在巴黎、蒙彼里埃等地行医。1523年任里昂天主教医院医师,并撰写医学著作。自1520年至1536年,他和人文主义者建立了深情厚谊,过从密切。他在担任神职和行医期间,有机会接触并掌握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修完了神学、法学和自然科学,为他从事文学创作创造了条件。  拉伯雷认为,既然人是上帝创造的,那末人类本身无权区分自己的善和恶。人虽然生来便有罪恶,但本性是好的。有些人变坏是命运使然。人类有求生、向善的愿望,应进行适当引导。因此他信奉的原则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做你所愿做的事”。所谓“愿做的事”,主要指求知识、受教育。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  拉伯雷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在神学、法学、医学方面造诣很深,而且还通晓药理学、星相学与航海学,他既懂理论,又能实际操作。这也是人文主义者所追求的目标。他批评教士们愚昧无知、贪图口腹、装腔作势、勾心斗角。指责国王们野心勃勃、贪得无厌、朝令夕改,把无辜百姓拖人战争,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持一姓之尊荣和一己之威望。法官们只知道把简单的案件复杂化,深文周纳,罗织诬陷;女人们脾气古怪,生性淫荡。但他对国王仍寄予厚望,他的著作在出版时也曾得到法兰西斯一世的资助。  16世纪时,法语尚未定型,每个作家似乎都有权创作自己所需要的词汇,建立属于自己的词库。拉伯雷写作的风格算不得出类拔萃。有人称他为“诗人”,并非因为他写过什么好诗,而是因为他在遣词造句时讲究声韵协调、铿锵有力,以及这种声音效果引起的联想。他也善于利用修辞手段,作文字游戏,引得读者捧腹。  《巨人传》又可译成《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Gargantua etPantagruel),共有五卷。这部代表作使拉伯雷名闻遐迩。  1532年拉伯雷发表第一部小说,原名叫《巨人卡冈都亚之子、狄波莎德王、鼎鼎大名的庞大固埃的可怖而骇人听闻的事迹和功业记》,署名是“亚尔戈弗列伯斯奈西埃先生近著”。这个奇怪的笔名是作家将真名“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全部字母顺序颠倒后产生的。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风靡全国,但在第二年受到教会的猛烈抨击。而这部小说是《巨人传》的第二部。  第二部的出版早于第一部,这种做法显得十分怪诞。故事说,庞大固埃童年时曾在法国各地大学受教育,后来他遇到窃贼巴努什。巴努什是“高明”的代表,聪明能干,很会弄钱,却又风流自赏,拈花惹草。  《巨人传》的第一部原名为《庞大固埃之父、巨人卡冈都亚极为吓人的见闻录》,署名为《亚尔戈弗列伯斯奈西埃先生旧作》,于1534年出版,比头一部晚了两年。作者用夸张手法塑造了理想君主卡冈都亚的高大形象,尖锐地讽刺了封建制度,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中世纪教育的腐朽;宣传了人文主义者对政治、教育和道德的进步主张。书中重视了前人著作中的许多故事,但又体现了作者叙事的活泼风格。传奇性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机地结合,鲜明生动,幽默风趣,寓意颇深。  《巨人传》的第一部和第二部语言、风格极其相似,但寓意不同。在第一部中卡冈都亚受中世纪教育,各方面都落后于时代,不合时宜。因此聘请了一位年青的人文主义者当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领着他作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学习神学和古文,逐步引导卡冈都亚走上新生活的轨道。后来卡冈都亚进入巴黎大学,和神学家发生冲突。最后他荣归故里,并且修建了泰来姆修道院,作为青年男女学习的场所。  1545年拉伯雷得到国王颁发甜许可证,便在第二年用真实姓名出版子《巨人传》第三部。  第三部的主题旨在探讨16世纪的婚姻观。在第二部中出现的巴努什成了战败国第斯波特的国王。他挥金如土,几天之内便把三年的傣禄花得一干二净。他想弥补亏空,便想结一门有利可图的亲事,但又想在婚后得到幸福。他心中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做才能两全其美,,就去请教“权威人士”。所谓权威人士就是女巫、哑巴、诗人、学者、星相家、神学家、医生、法官之类。这些人答案各不相同。有人主张抽签,有人建议掷骰子,有人提出圆梦,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最后有一个丑角提议去征求葡萄酒权威的意见。  《巨人传》的第四部是在1549年出版的。第四部的故事模仿古代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海上航行的情节。作者从新大陆发现一事中得到启发,重新安排了航线。作者接第三部中丑角提议巴努什寻访葡萄酒权威一事,让巴努什和庞大固埃结伴去寻访葡萄酒权威。他们扬帆远航,途中遇到一位羊贩子,结为旅伴。以后途经司法人员岛、老人岛、鳗鱼岛,分别在各岛逗留,并参与当地的斗争,但要找的葡萄酒权威却没有露面。  在《巨人传》第五部中,他们继续航行,船在代表罗马教廷的索南托岛和司法人员云集的夏夫莱岛停泊。两处都是藏垢纳污之地,贪污盗窃的渊薮。他们又到肯的桑斯王国,那是炼金术士的地盘,也闹得乌烟瘴气。最后,他们终于来到达兰戴诺瓦,找到了一位葡萄酒权威,征求他的意见。这位权威的答复非常简洁,非常干脆:“喝!”这个答复意味着什么?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或者连作者自己也不明白。  在《巨人传》的前两部中,拉伯雷创造了两个巨人的形象,读者置身于大人国之中,手法极其夸张。从《巨人传》第三部起,超人变为常人,他们像普通人一样住茅屋、坐船。拉伯雷在描写他所熟悉的迂夫子们时挥洒自如,堪称一绝。这些书呆子学识虽然丰富,竺常常不顾场合,不看对象,文不对题地抛出一句名言或语录,使读者捧腹。  《拉伯雷全集》在17世纪一18世纪重版达18次之多。他的作品对后世法国知名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夏多布里昂等人有大影响,例如巴努什这个艺术形象在博马舍和莫里哀的喜剧中都能找到影子。  拉伯雷的小说取材于通俗的传奇文学作品、喜剧、闹剧、骑士文学及古典作品和意大利文学。喜剧成分浓厚,从粗俗的戏谑到深刻的讽刺,应有尽有。小说用文艺复兴时期的古法语撰写,内容则涉及当时的政治、宗教、哲学、法律、医学、经济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其实在拉伯雷的小说中,无所不在的主角实际上便是拉伯雷本人,他通过笔下的人物说出了自己对社会改革的看法和主张。  还应当指出,在拉伯雷的著作中并没有亵渎神明的异端邪说,也没有不信上帝的惊人宣言。在16世纪,整个社会都被宗教意识所浸透,连有独立思想的人也无法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拉伯雷抨击教士们的胡作非为,但矛头并非针对宗教教条。他对加尔文派抱敌对态度,认为这个派别的主张比传统宗教教义更束缚人的本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源远流长,光彩夺目,诗人、小说家群星灿烂,旷世之作争奇斗艳,汇成一道文学奇观。  本书的目的是向我国读者介绍法国文学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重要流派、重要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为了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也介绍一些背景材料和轶闻趣事。同时在编排上采取灵活做法,并不拘泥编年史的时间序列。  我们在处理论点和史实的关系时,仍本着史中有论,论在史中,史论结合的原则。但是文学是上层建筑的特殊层面,和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教乃至地理环境、民俗民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各种流派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又和作家本人的气质和修养密不可分,因此,作为一个外国学者很难对每一部作品、每一位作家在文学发展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所以尽可能多介绍背景,尽可能少下结论性的断言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广大读者运用自己的智慧,以批判的眼光、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阅读这本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法国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