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十讲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姚小平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十讲”的“十”,又有“”的意思,譬如“什锦菜”、“十样锦”。用于本书的题名,意思就是杂谈,历史、文化、语言、文学样样有。  独自去,一己归,去时留下一行足印,归时仍然新鲜,也仍只是这一行。惟有一段路程,曾由小路插入一双陌生的足印,似乎会与同往,但为时不长,很快消失在下一路口。于是仍然踽踽独行。边走边想,这与人生的路何其相似:有时幸遇同路人,有时难有人同路,而无论怎样,大半的路程总要由自己来走。  本书是一本研究语言文化的专著,共分为十讲进行讲解,研究语言文化从中国到外国,从汉语到英语,从历史到当今,横向纵向对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姚小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乍浦。著有《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1995),《17—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2000)译有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1997)、《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2001),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1998);编有《(马氏文通>与中国语言学史》(2003)等。

书籍目录

第一讲 学问之道,在乎继承——从十部近代名著说起第二讲 语言研究和人文研究中的实证法——必要性及可能性第三讲 中西语言学史的会通和颖悟第四讲 西洋镜中的汉语——17、18世纪西方人如何认识中国语言文字第五讲 人文主义语言思想家洪堡特第六讲 马相伯的语言观和语法观第七讲 汉英词典面面观——词性标注、新词新语及其他What I can tell of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第八讲 编辑工作漫谈第九讲 略谈研究生论文——“全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发言第十讲 我的外语,我的路后记附录《游学琐记》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讲 学问之道,在乎继承——从十部近代名著说起  今天的题目,其实主要不是听我讲,而是听古人讲。我请来了宋代以降、截至清末的一些个名家,让他们来给大家说说怎样读书和做学问,怎样树立一种良好的学风。而在展开这个题目的同时,大家顺便也会看到某种可以称为“脉络”的东西,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是怎样延续、发展起来的。但凡讲学,都有宗旨我这一讲要申明的大旨,就是古今学问之道具有一统性、连续性,古人求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治学的方法可供我们借鉴。  “近代”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在这里我就用它来指宋代至清末。为什么要从宋代开始,而不是更早或更晚呢?因为,我觉得宋代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批评史上是一个至为关键的时代,那时出现了所谓“理学”,不但阐发抽象的哲学观念,“心”、“性”、“理”等等,提出从宇宙发生、事物本原一直到经纶学理、人生意义等一整套理论,而且开始从治学方法、问学态度、学风学德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学术史进行反  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言文化十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姚先生的书写的非常好,对你做人做学术都有启发意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