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猿影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刘先平 著,李珍英 摄  页数:196  

前言

  叽里咕,叽里咕  ——童年片断  我的童年应到故乡的沙滩、草滩、芦苇丛中去寻找。  我的故乡是巢湖北岸的一个小村,在长临河镇西,叫西边湖村。家门一开,湖面上浩渺的滔天波浪、蓝天上悠悠的白云、姥山岛上雄伟的宝塔以及浮在湖中的孤山都会映入眼帘。  村里的乡亲们多以种菜为生,偶尔也会通过打鱼捕虾来补贴家用。旧社会的苦难、父亲的早逝以及连年的水灾,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不幸。然而在那里,还有着另一个世界,一个带给我欢乐、也引导我开始思索的世界。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夏天是被南风吹来的。风卷着堆雪般的浪涛,日日夜夜地轰鸣着。人还末走到湖边,飞溅的水花已像蒙蒙的细雨一样洒来,惬意极了。  波峰浪谷也是我们嬉戏的运动场。敢于跳浪,是会令同伴竖起大拇指的。当山岳般的波浪压来时,我们都纵身跳起,探身波峰,再稳稳地落到浪谷。这是一件多么冒险而又舒心的事!说是冒险,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从波峰落下时,身子要稳稳当当的,否则,如果脚一歪,细沙一抽,整个人就会跌入水中,被大浪卷走!不过,凡是玩过跳浪的人都不怕晕船,都敢于在狂风巨浪来临时驾着一叶小舟出湖!  细软的金色沙滩,简直是我们这帮孩子的魔毯。我们不仅可以在沙滩上寻找甲鱼-上岸的踪迹,从沙堆中捉住它们,还可以展开一切稚嫩的想象,用沙砌起城堡、亭台楼阁,开掘河流,布防攻战。等到大浪来抹平一切,我们也累了,随身一歪就躺到沙滩上。看着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悠悠地飘动,我仿佛感到了母亲的爱抚,听到了外祖母推着摇篮时的低吟。  我对于建筑和雕塑的最原始的印象,大概就是从沙滩上得来的。我从中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  冬天,湖水退去,裸露出来的褐色湖滩便成了大雁的居留地。翌年,经过几场软软的风、细细的雨,蓼叶吐红,柳条发青,芦笋冒尖儿,平展的湖滩上又铺了层茵茵绿草。悠然自得的放牛伢子骑着牛来了,扎着红头绳的小丫头挥着竹竿把鹅群赶来了……湖滩就成了别具情调的牧场,也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的乐园!我们在这里捉蟋蟀、挖茅根、拔茅翎、闯关、打仗……对我们最有诱惑力的是找云雀的窝。云雀二边婉转地叫着,一边打着旋往天上飞。这时,我们总会拍着小手,和着它的叫声,唱道:  叽里咕,叽里咕,  我在烟囱理个窝,  大姐烧火燎了我。  叽里咕,叽里咕,  我在芦柴缝理个窝,  只怕大风刮翻窝。  叽里咕,叽里咕,  我在树洞理个窝,  又被蛤蟆占了窝。  叽里咕,叽里咕,  只好在草窠理个窝,  担心害怕放牛哥。  叽里咕,叽里咕,  ……  我们那一双双小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目光紧紧追着那飞旋的云雀。等到它变成一个小黑点儿,我们的脖子就酸得撑不住了,眼睛也涩得难受极了。然后,一个恍惚,那小黑点儿消失了,只有云雀的叫声还在湛蓝的天空中,犹如轻梦一般飘荡着。  不久,那银铃般的叫声像是融入了云霄,我们只能听到风拂过湖面时的低语。突然,从蓝天白云中掉下一个黑点儿,愈来愈大——啊,是那美丽的云雀!是它唱累了,还是那悠悠的白云散了?眼看它就要砸到地上……就在我们为它的命运担忧得心都要蹦出来的时候,云雀却一下子张开翅膀,掠过柳梢、芦尖儿,贴着低低的青草,消失在绿茵中。我们像是被湖滩弹了起来似的,立即向云雀跌落的地方跑去,想在那里找到云雀的窝。可哪里有什么云雀窝?就连云雀也不见了,难道它钻进了土里?抑或是它仍然留在茫茫的天际,而跌落的只是它的影子?  这个美丽而又神出鬼没的精灵,不知牵动了我多少情思!直到我四十来岁的时候,见到一位在内蒙古草原上捕鸟的人,才解开了在我脑海中存留了几十年的谜。他告诉我,找云雀窝,应是“看起不看落”。也就是说,人们在云雀起飞处的附近才能找到它的窝,而当云雀要降落时,它便会制造种种假象,迷惑对它心怀叵测的敌人……  这或许就是吸引我观察鸟类的原因吧。  只要是闷热的夜晚,我总会死乞白赖地要跟随隔壁的大爷去“罩生”。  浅浅的湖滩是鱼的产卵场。当夜幕降临时,在湖滩的粼粼波光中,鱼群来了。鲫鱼一路噼里啪啦地撒着欢儿,而鲤鱼则沉稳得多,只是冷不丁地打了个响响的水花。最有趣的是胡子鲇,别看它平时张着大嘴专吃小鱼,这时却温顺极了。它翻转过来,将蛋青色的肚皮露出水面,摇摇晃晃的。  我帮大爷提着马灯,他则提着篾罩,在刚刚没过脚面的水里追着鱼群。我们有时一罩能罩住四五条胡子鲇。有一天,天太黑了,还飘着蒙蒙的细雨,大爷不想带我去,就给我讲了很多“鬼打墙”的故事,以及他能想得起来、编得出来的关于湖滩的恐怖的故事。于是我犹豫了,畏惧了。  第二天早上,我看到大爷用绳子拖回了一条20多斤的大青鱼,当他叙说着如何和大青鱼搏斗了几小时,终于罩住它的时候,我懊恼极了——真后悔没有亲眼看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机会看到那样壮观的场面,只能将它作为永远的向往和懊悔留在心里。  这个充满生机、熙熙攘攘的湖边世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了无比深厚的爱的种子。此后,我常常去崇山峻岭、大漠戈壁、雪峰冰川以及江河湖海,寻找生出的绿叶、开出的紫色小花、飞出的鸟群、起航的白帆以及五光十色的幻想。  或许这就是我在写作时,为何笔端常常含有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希望寻找童稚的原因……

内容概要

稍纵即逝,那确是野生华南虎的身影?  燕掠风云,金丝燕的栖息地为何不能透露?  猿声悲凉,孤岛上的长臂猿遭遇了什么凄惨的命运?  鸟类王国、昆虫世界,武夷山有多少不解之谜?  雾霭茫茫,白海豚究竟生活在大海中的何处?

作者简介

刘先平:
  他曾经两次走进帕米尔高原
  他曾经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他柠经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
  他曾经五上青藏高原
  他三十多年致力于大自然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九次荣获国家级奖项
  他被誉为“我国现代意义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
  他被推选为2010年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他就是“人个子探险家”——刘先平
  刘先平,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三十多年来跋涉于大自然中,致力于大自然文学创作,已出版四十多部作品,共荣获国家级奖项九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列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

书籍目录

金丝燕,你在哪时里孤岛猿影武夷之迷 风雨黄岗 二上挂墩 竹岗茵茵华南虎迷踪寻访白海豚沉水樟王漂浮在零丁洋上的猴岛

章节摘录

  离开了海南儋县中和镇,眼前那冷雨灰雾中的苏东坡流放地显得格外凄凉——尽管当时这位大诗人被戴上了目无朝廷、“托诗词以肆诬诋”的帽子,但他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塑造了众多美好的形象。人们在他的旧居修筑了东坡书院、东坡祠等,并为他立碑建亭,以表示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纪念。然而,我们兴致勃勃地赶去后,映入眼帘的却只是一片断墙残壁,连郭沫若同志1961年来此所题的诗碑,也身首异处,横倒在地。目睹过此情此景,一路上,我们谁也说不出一句话,只有牛车拖腔拉调的吱呀声,仿佛诉说着昔日的幽怨。  车到邦溪坡鹿保护区时,我已不愿下车了。因为那里极珍贵的、只有海南岛才有的美丽坡鹿,已在一两年前被猎杀殆尽,而保护区也被破坏得几乎名存实亡,据说当时连工作人员也被打伤了。这起严重的事件至今尚未得到妥善处理。  车行至昌江正在开采的矿山。雨收云散之后耀起的灿烂阳光,映衬着满眼肥绿的香蕉、高高的槟榔树。大家精神为之一振,才注意到车窗外的热带风光,似乎这才想起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霸王岭遮天蔽日:的森林中,拜访人类的近亲——长臂猿。  动物学家已揭示了灵长目三种重要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猩猩最近,猿次之,猴第三。虽然发现过猩猩的化石,但猩猩早已在我国消失。至于猿,我国境内现存的只有猿类中体形最小的长臂猿。海南岛的黑冠长臂猿为指名亚种,而在云南,也还有白眉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黑冠长臂猿,它们在林业部保护司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均被列为濒危的物种。考虑到海南岛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长臂猿在科学上的意义,国家于1980年在霸王岭林区为长臂猿建立了保护区。用一位同志的话说,文件上的政策总算落实了。  车过昌江拐向霸王岭后,飞扬的尘土和光秃秃的山岭,又使大家心里愈来愈不安了,因为这里本来应该是茂密的热带森林——长臂猿只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了热带森林,就算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土壤,对长臂猿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直到林业局的同志说,保护区还在20多公里外的森林中,我们才稍稍松了口气。但我转而一想,又不能完全放下心来,因为据说20世纪50年代,林业局所在地还能听到长臂猿的呼喊。可是现在,这里的森林被砍伐了,它们已被迫迁徙到深山里去了。  第二天清晨,我们就赶往保护区,急切地盼望着和长臂猿见面。  霸王岭在海南的西海岸边。西海岸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虽然在北方,一月已是隆冬时节,但霸王岭的燥热也还是令人不舒服的。  一进入森林,炽热的太阳就失去了威力,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使人感到全身都舒畅起来。  寄生在大树上的兰花,散发出阵阵馨香,艳丽的花朵在空中如鸟展翅,那景象浓郁得如同油画。  这里的树木特有的灰白色树干十分粗壮雄健,三四十米高的红木周、陆均松、小叶胭脂顶天立地,而那些藤科植物,却牵手搭肩地在它们身上缠来绕去。就连号称岁寒三友之一的翠竹到了这里,也不再像人们称赞的那样亭亭玉立,而是折节俯身攀绕到大树上,蜿蜒几十米,寻找从浓密树冠的缝隙中漏下的点点阳光。这是一种我在西双版纳也没有见过的藤竹。大自然赋予了植物适应生存竞争的本领,她的鬼斧神工使我们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有一种生着细小的叶片、竹节却挺拔刚劲的棕竹,也是很奇特的。至于一两米高的野芋,十多米高的野芭蕉、蕨……更是挤满了林下沟谷中的有限空间。  3.2万亩的保护区内地形复杂,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小气候,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这其中,仅热带雨林植物中的珍贵树种,就有油丹、坡垒、香楠、山荔枝、母生、黄花梨等20多种。  十四只长臂猿就生活在这片绿色的苍海中。它们分成三个家族式的群体。其中南面的一群,是一只雄猿,三只雌猿;北面的一群,有两只雄猿,四只雌猿。我们跟踪的一群,靠近保护区的营地,由一只雄猿、两只雌猿和一只猿崽组成。雄猿披一身黑缎似的皮毛;雌猿爱打扮,乳白中略呈淡金的毛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特别光润。不然,它们躲在密密的枝叶间中挠腿抓腮,还真够你找的哩!  右边的山坡上,出现了一只美丽的孔雀雉。它高昂着头,转动着一对小眼睛盯着我们,似乎正在考虑是否应立即逃走。这是一种难得一见的珍奇的鸟,但我们并不准备为它留影纪念,因为对长臂猿的追踪才更为诱人。  长臂猿在树上行动,用的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臂行法”。只见它一只长臂抓住树枝,双腿一曲,晃起了身体,将树枝一弹,嗖的一声,已腾空跃起,另一只长臂迅速抓住前面的树枝……那简直是飞行,是悠闲的滑翔。  在这飞行和滑翔的一连串动作之余,只要它们高兴,还可以熟练地做出转体、空翻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正如电视片《动物世界》每集开头所展示的长臂猿的各种惊险动作那样,它们的表演足以令观众屏声息气,使最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瞠目结舌。长臂猿虽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可以一次跃过20米,但10多米的距离总是能轻松自如地一跃而过,而且那些极优美、矫健的动作都是在一瞬间完成。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景象,是大自然恩赐的一种醉人的享受。  千万年来的树栖生活,使得长臂猿的手掌比脚掌长,上臂比下臂长,胳膊比腿长;它们“双手过膝”,两臂伸开,可达一百七八十厘米宽,站起来时身高却只有八九十厘米。它们的体重一般只有十公斤左右。尽管在树上穿梭自如,偶尔站立到地面上时,它们却像是在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而又显得很笨拙,同时还得张开两臂以求平衡。这一切,也都是它们适应生存竞争的需要,它们就是靠这种身体条件施展臂行法来觅食和避敌的!  在大森林的野生动物世界中,长臂猿的天敌主要是云豹、熊和蟒。云豹也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它穿行于枝干之间的本领,绝不亚于在山冈驰骋的金钱豹。然而,它毕竟还无法和擅长臂行法的长臂猿相匹敌。  夜晚,长臂猿喜欢在仅能承受住它的体重的细枝上睡觉。如果云豹、大蟒前来偷袭,承担不了更多重量的树枝就会立即向长臂猿发出警报。这和黄鹂将哺育幼小生命的摇篮吊在水平细枝上的做法有相似之处。另外,在那颤颤悠悠的树枝上休息,想必也是别有情趣吧!  清晨,又圆又大的红日从海面升起,将缕缕金霞撒向碧绿的树冠。在百鸟争鸣声中,长臂猿放开歌喉,喂喂喂、哈哈哈地高唱着,。那歌声高亢而悠远,震动山谷,响彻方圆几公里,是真正的长啸。那是对新的一天的礼赞,还是对富饶森林的歌颂?  不发生特殊情况时,长臂猿每天如此。陪同我们的陶工程师是从事林业勘察的,在森林里和长臂猿相处了二十多年,极其热爱这些大森林的精灵。他说:“长臂猿在清晨的这种叫声很特殊,总是三声一度,不多不少。有两种鸟的叫声和它们的叫声相似,但鸟叫中常夹杂着两声或四声。”这是他数次混淆了两种动物的叫声之后总结出来的。  长臂猿还会发出呼唤同伴的叫声,也有两群相遇时愤怒抗争的叫声……它们在发出每种叫声时,会有一定的姿势相配合。长臂猿面部喜怒哀乐的表情要比猴子复杂得多。据动物学家说,通过长期耐心的研究,人类或许可以揭开它们的“语言”的秘密,届时和它们对话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在古典诗词中,猿声多被当作悲凉之声,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有人根据长臂猿早晨并不悲凉的叫声,批评古人描写得不确切,其实这样的说法并非全面。由于科学水平有限,古典诗词中所说的“猿”,大多指的是猴。我曾参加过对黄山短尾猴的考察,知道它们有惊叫声、失群声……猴群迁徙时,行动异常迅速,贪玩的猴崽和病弱的个体常常掉队,也有被天敌猎杀的可能。这时,猴群(特别是有猴崽的母猴)和失群的猴就会发出一种互相呼唤的声音。有时,它们立即会合了;有时,这种带有“呜”尾音的呼声,却长时间地飘荡在暮霭蒙蒙、苍茫空寂的山野上空,使人听了特别难受。陶工程师说长臂猿呼唤同伴的叫声也是如此。大约就是这样失群的哀怨和不安的鸣声,震撼了古代诗人们的心灵,使他们将这鸣声运用到诗歌中作为比兴的发端。  长臂猿的群体很团结,无论是在迁徙还是采食过程中,只要少了一个同伴,它们就要停下来寻找、呼唤。若是有谁遭了敌人的毒手,它们就全体出动去救护。即使同伴已经死亡,它们也都守候在一旁,久久不肯离去。  一群长臂猿通常是一个家族,由健壮的雄猿充当首领,率领两三只雌猿和它们的子女。首领受到尊重,享有很多特权——它最先进食,负责指挥其他家族成员的行动,解决纠纷……但也有义务——寻找食物,保护群体的安全,捍卫自己的领土和疆界。  我们追踪的这群长臂猿的领地,是一片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山腰坡地。几条小溪在坡地附近的沟谷中哗哗地流淌。南面的另一群长臂猿曾因果香的诱惑,对它们做出过侵略的举动。这群的首领立即率部赶到前线,愤怒地斥责侵略者。而对方也毫不示弱,竭尽狡辩威胁之能事。但双方都未动手,只是侵略者在震撼森林的高声喊叫过后悻悻而去。这场并未流血的边疆冲突,也就随之结束了。  这种战斗的方式和大熊猫在争偶时的战斗很相似——只是大声恫吓,并不动手厮杀。

编辑推荐

  《大自然探奇系列:孤岛猿影》为“大自然探奇系列”之一,是继“我的山野朋友系列”之后推出的又一套刘先平大自然文学书系,是作者在大自然中跋涉三十年留下的珍贵笔墨,辑录了作者多年来探险生活的奇闻奇遇。讲述了大自然的不解之谜,内容多为纪实小短篇,侧重真实性、报导性和瞬间的感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孤岛猿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学校要求的,书来得很快,印刷很精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