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腧穴20讲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震霖,张景明,孙理军,张登本 著  页数:305  

前言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灵枢·逆顺》)。这是《黄帝内经》在“上工治国,中工治病”理论的影响下,对于擅长养生防病,使人健康长寿者的最高评价。根据这一思想,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治未病”的“上工”和“圣人”。我们编纂这套“上工书房”系列丛书的目的和用意,就是想让百姓人人都能成为一名自身和家人“未病”先防、先治的“上工”。  《黄帝内经》尊崇的“上工”有两个标准:  一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最高标准。此类“上工”能教人珍视生命,尊重养生,让人尽可能地健康不病。因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明一旦罹病,必然会给人体带来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伤害。可见,“治未病”就是指重视人体在未患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养生保健,使人健康不病而至长寿。这便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真实内涵,也是“上工”的最高水准。  二是“上工救其萌芽”,瘛病“十全九”的优秀医生标准。作为食人间烟火的广大民众,终归会在机体“阴阳所不能全”(阴阳不会绝对平衡)的情形下,为“邪居之”而生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人体难免因感染邪气而患病。作为医务工作者,能够对疾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病邪尽可能少地对人体造成伤害,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达到“上工”这一最高境界,决非易事。“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日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素问·八正神明论》)。

内容概要

  《针灸与腧穴20讲》是一本系统介绍经络腧穴与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的普及性图书。全书分20讲,按层次深浅分别讲述了经络、腧穴、刺灸技术及内科、儿科、五官科、妇科、皮肤科等60余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疗。每个疾病按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其它疗法、成方选录五个板块编写。  《针灸与腧穴20讲》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临床医师及广大针灸爱好者参阅。

作者简介

  张登本,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黄帝内经》研究专家,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三十多年,主编教材、论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先后多次获国家及省级奖项等。  孙理军,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二十多年,出版著作17部、教材1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9项,先后多次获国家及省级奖等。

书籍目录

第1讲经络总论一、经络的概念与组成二、经络的循行分布三、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讲腧穴总论一、腧穴的命名二、腧穴的分类三、腧穴的主治作用四、特定穴五、腧穴的定位法第3讲刺灸技术一、针刺的基本知识二、毫针刺法三、灸法四、拔罐法第4讲内科病证(一)一、感冒二、咳嗽三、哮喘第5讲内科病证(二)一、头痛二、眩晕第6讲内科病证(三)一、失眠二、心悸第7讲内科病证(四)一、中风二、面瘫三、痿证第8讲内科病证(五)一、颈椎病二、落枕三、三叉神经痛四、坐骨神经痛第9讲内科病证(六)一、痹证二、肩周炎三、腰痛第10讲内科病证(七)一、胃痛二、呕吐三、呃逆第11讲内科病证(八)一、腹痛二、泄泻三、痢疾四、便秘第12讲内科病证(九)一、癫狂二、痫证三、郁证第13讲内科病证(十)一、癃闭二、前列腺炎三、阳痿四、遗精第14讲儿科病证一、小儿惊风二、小儿遗尿三、痄腮四、小儿多动症第15讲五官科病症一、耳鸣耳聋二、牙痛1三、鼻炎(鼻窦炎)四、目赤肿痛五、近视第16讲妇产科病症(一)一、痛经二、闭经三、月经不调四、更年期综合症第17讲妇产科病症(二)一、乳腺增生二、崩漏三、带下病四、不孕症第18讲妇产科病症(三)一、妊娠呕吐二、胎位不正三、滞产四、产后缺乳第19讲皮肤科病症一、带状疱疹二、风疹三、神经性皮炎四、斑秃第20讲其它类病症一、晕厥二、虚脱三、戒断综合症四、针灸减肥附录常用穴位详解一、十二经脉(一)手太阴肺经(二)手阳明大肠经(三)足阳明胃经(四)足太阴脾经(五)手少阴心经(六)手太阳小肠经(七)足太阳膀胱经(八)足少阴肾经(九)手厥阴心包经(十)手少阳三焦经(十一)足少阳胆经(十二)足厥阴肝经二、奇经八脉(一)督脉(二)任脉三、常用奇穴(一)头颈部(二)项背腰部(三)胸腹部(四)四肢部

章节摘录

  2.肝阳头痛  【治法】平肝潜阳,清头明目。取足少阳、厥阴、少阴经穴。用泻法。  【处方】悬颅、颔厌、太冲、太溪。  【方义】足厥阴经脉达于巅顶,足少阳经脉布于头之两侧,故取悬颅、颔厌使针感直达病所,有清泻肝胆之热,熄风镇痛作用;远部取太冲平肝潜阳;太溪滋补肾阴,育阴潜阳。  3.气血亏虚  【治法】补养气血,填精益髓。取督脉、背俞穴和足阳明、太阴经穴。用补法。  【处方】上星、血海、足三里、肝俞、脾俞、肾俞。  【方义】上星调和督脉,和血止痛;足三里、血海健脾益胃,补气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故取肝、脾、肾的背俞以养血、藏血和填精充髓,使气血充盛,髓海得以充养而头痛可止;针灸足三里、三阴交,可温运脾胃气机;加灸脾俞、肝俞以旺盛血气,血气得充则虚性头痛可愈。  4.瘀血头痛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定痛。取阿是穴和手阳明、足太阴经穴。补泻兼施。  【处方】阿是穴、合谷、三阴交。  【方义】取阿是穴主要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同时选用合谷及三阴交穴,以理气和血止痛。  5.痰湿头痛  【治法】通经气,化痰湿。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丰隆、阴陵泉。  【方义】刺阴陵泉、丰隆,有健脾渗湿化痰之效。  其他疗法  (1)温针:用较粗毫针刺颈部风府、哑门、风池等穴,每次用l~2穴,温针灸3~5壮,隔1~2日一次,适用于偏于虚寒的头痛。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唐·孙思邈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素问·四气调神论》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尊崇的“上工”有两个标准:一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最高标准。二是“上工救其萌芽”,病“十全九”的优秀医生标准。  能够对疾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病邪尽可能少地对人体造成伤害,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达到“上工”这一最高境界,决非易事。要想达到“救其萌芽”之“上工”的水准,而不救于成为“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的“下工”,就必须精读医书,娴熟医技。  本套系列丛书之所以名曰“上工书房”,就是本着《黄帝内经》对“上工”的两种评价,希望每一位热爱中医的读者能够通过本套丛书了解止工之医术,掌握健康养生之法,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成为一名自身和家人“未病”先防、有病能治的“上工”。这也是本套丛书策划和编纂的目的和用意。  精读医书,娴熟医技,学习上工之术,掌握养生之法,成为自身和家人(未病)先防、有病能治的(上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针灸与腧穴20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