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精典新解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大同  页数:322  字数:26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孙子》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军事学著作。它总结并揭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的一般规律,在历代战争中显示了其军事思想的精博深邃和恒久的生命力。    孙武出身于军事世家的田氏家族,他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军旅战事的经验,写出了被誉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孙子》在战国时期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广为流传。韩非在《五蠹》中提到:“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孙子》的军事理论对稍后的《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军事著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本书译注的《孙子》原文系根据《诸子集成》本《孙子十家注》。有的地方参照宋《武经七书》本及出土汉简,在注释中略加校勘。    《吴子》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兵法著作,相传为战国时吴起所著。吴起,战国初期卫国人,有着丰富指挥作战的经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在鲁国任将军,曾大破齐军;在卫国任西河守,“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在楚国任令尹,“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今本《吴子》现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土》六篇。本书译注的《吴子》原文系根据宋《武经七书》本,参照《武经七书直解》略加校勘。   ……

书籍目录

《孙子》新解  前言  卷一 计篇  卷二 作战篇  卷三 谋攻篇  卷四 形篇  卷五 势篇  卷六 虚实篇  卷七 军争篇  卷八 九变篇  卷九 行军篇  卷十 地形篇  卷十一 九地篇  卷十二 火攻篇  卷十三 用间篇  附:孙武传《吴子》新解  前言  图国第一  料敌第二  治兵第三  论将第四  应变第五  励士第六  附:吴起传《尉缭子》新解  前言  天官第一  兵谈第二  制谈第三  战威第四  攻权第五  守权第六  十二陵第七  武议第八  将理第九  原官第十  治本第十一  战权第十二  重刑令第十三  伍制令第十四  分塞令第十五  束伍令第十六  经座令第十七  勒卒令第十八  将令第十九  踵军令第二十  兵教上第二十一  兵教下第二十二  兵令上第二十三  兵令下第二十四《司马法》新解  前言  仁本第  天子之义第二  定爵第三  严位第四  用众第五  附:司马穰苴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兵法精典新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很好的,一本书,读后收益甚大!
  •   内容完整,译文准确
  •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其中:《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吴子》由战国初期的吴起所著。吴起喜好用兵,曾拜于孔子弟子门下。孔门再传弟子中,出现这样一位与“武圣”孙子齐名的大军事家,由此对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学者对军事的态度和素养很有说明和参考作用。《尉缭子》的作者姓尉,名缭,是战国时人。曾辅佐始皇统一六国,是一位**的军事家。《尉缭子》杂取法、儒、墨、道诸家思想而论兵,在先秦兵书中独具一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于战国时候已经散失,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由上可知这四部军事古籍的价值了。这本书选取了《武经七书》中相对比较有价值的四部古代军事著作来做注解,对于想了解更多古代军事古籍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选本(从七书中选了四书)。书中都是全文摘录,未作删减,四篇军事论著都拥有完整详细的注释,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古代军事论著读本。
  •   书的封面很多灰尘,是这种老书的样子,今后除非当当有的书**没有,我再也不在当当这买书了,我都怀疑是盗版的,纸张很差,感觉很不好。发票还是手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