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营造业及建筑师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娄承浩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文图形式,介绍上海近代历史上中西合璧为风格的建筑营造状况,阐述旧上海营造业的行业状况与活动,及建筑师与项目等。

书籍目录

建筑工匠的鼻祖鲁班及上海的鲁班殿 鲁班后代精心打造江南名邑  上海水木作的出现和水木公所的诞生 上海营造厂应运而生迅猛发展  营造业激烈竞争各显神通  营造厂面临各种关卡和刁难  建筑工人的辛劳和反抗  同业公会的成立和建筑协会的活动 建筑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手艺 主要华商营造厂和厂主的简介 租界当局颁布规定孕育建筑设计 外国建筑师挟其技术独霸上海 中国建筑师学成归来初露才华 建筑师大显身手建设大上海 组织建筑师学会切磋技艺 创办建筑教育培养建设栋梁 浦东籍营造业家简历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上海开埠后,租界最早一批房屋,都是一二层楼的券廊式建筑,房屋简陋,一些并非建筑师的外国商人、传教士草绘图样后,由中国建筑工匠施工。1845年怡和洋行行屋,由英国商入画了个草图,即唤使建筑工匠按图施工。有的外国人干脆把外国的建筑图样拿来,叫中国建筑工匠依样画葫芦。    1864年以后,  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军攻打上海失败,租界内外国人恢复了挣钱的信心,而且不再是打一炮换一个地方的临时观念,而是投资经营。外国商人盖楼不再像过去那样随便,将外国建筑师、营造公司也带进上海。1 863年开工的法公董局大楼和l 864年开工的法国领事馆,  以及l 866年开工的圣三一堂等建筑均是外国建筑师设计。    租界内大批的建设,由于木板房引起火灾问题、建筑过分稠密问题、老鼠瘟疫问题,引起租界工部局重视,一次次召开纳税人会议讨论。    1 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工部局公布第三次《土地章程》,其中规定:“欲新建筑新屋之,呈送建筑全图、分图,  以便董事会前往查勘。”卫901年和1903年工部局分别颁布中式房屋章程和西式房屋章程,规定新建房屋必须按建筑章程设计,建房业主提出建筑执照申请时,须呈报设计图纸,经工部局审查合格后,才能发给施工执照。    房屋章程的发布,结束了上海租界内盖房无章可循的历史,标志着沿用资本主义建筑法规管理建筑的开始。中式建筑章程共2l条,规定由木质梁柱承受重量的房屋为中式建筑,一间普通中式房屋指的面积为24英尺×12英尺(1英尺=O。305米)的建筑物。为防止过分拥挤并从卫生方面考虑,普通住宅和店铺房屋高度不得超过两层。为行人安全考虑,规定封檐板和阳台应配备有适当的檐沟和落水管,其伸出公共街面不得超过3英尺。此外,还规定了建筑设计图、申请书递交方法和费用标准、督察员现场检查的权力等。    1877年工部局火政处对公共租界内戏院进行调查,发现一些戏院砖木结构火灾隐患很多,一旦失火很难逃生,为此制定消防章程,规定每个戏院至少须开设两个大门,每个不低于6英尺宽,门向外开;楼板必须坚固,以防众人受惊拥挤一处时承受的集中负载;每个戏院必须设4座坚固楼梯,每座不低于4英尺宽;楼上外墙不应太薄,  以防观众拥挤一处而致轧坍;楼上出口与外柱之间的栏杆应加固,以防观众坠落等等。在1901年中式建筑章程中,也有消防方面规定:二层楼房每隔96英尺至少建造一垛隔火墙,连排式房屋每隔120英尺至少建造一垛隔火墙。工部局火政处还参与建筑请照图纸的会审,消防会审通不过,工部局不发建筑执照。    20世纪初,鼠疫泛滥,工部局卫生处提出房屋空心天花板、空心墙等处是老鼠躲藏的地方,建议修改建筑章程。为此,1911年工部局修订了中式建筑章程,规定地板必须直铺在焦油沥青石屑或水泥混凝土之上,不得建空心天花板、不得砌空心隔墙等。    西式建筑章程共78条,对建筑高度规定未经董事会特别批准,一般不得超过85英尺,其他还有对安装消防立管、太平梯、烟囱和对住宅、写字楼、教堂、公共场所建筑的要求。    法租界稍晚一些,1910年公董局发布《公路、建筑等章程》,规定建房者必须向公董局工程师提出申请表,附上地形图和拟建房屋图样。设计图纸应清楚说明拟建房屋用途、路面标高、排水沟情况、房屋墙壁截面、屋盖形式等。14天后,公董局工程师发出批准或不批准的通知。不批准的工程项目,须修改设计直至符合章程。    外国租界对建筑设计进行管理,也影响了世袭中国建筑传统的华界当局,1931年上海市工务局发布《上海市各区请照办法》,规定请照人应先绘具营造图样2份、地盘图3份(其中1份用蜡纸或蜡布制成),在申请执照时连同图样一起送上。工务局收到申请后,派员实地勘查,如发现图样与建筑规则不符,须设计师改正。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不断建章立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建筑设计的法规,原来建筑营造无序的状态得到了控制,出现了既具有建筑专业技术知识又熟悉各项建筑法规的建筑设计行业。    早期建筑师不多,  由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工务处负责资质管理。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技师登记法》,由实业部核发技师证书,凡有技师证书者,均可向全国各地政府登记申请开业。民国十九年(1930年)上海市工务局依据《技师登记法》颁布《上海市建筑师、工程师呈报开业规则》,规定建筑师、工程师应在领到开业证书后,方能承接市内建筑工程的委托。由于建筑师、工程师业务能力高低悬殊,1932年公布了技师、技副开业规则,  以区分资质高低及承接建筑工程的范围。1945年上海市工务局在实施建筑师注册登记时,又将建筑师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在上海开业的建筑师,最初是英国人,有几个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大多以土木工程师身份开展业务,后来建筑师从土木工程师中分离出来,成为建筑设计的领衔人。早期外国建筑师开设的设计事务所,又参加房地产投资经营,因此事务所均冠名为洋行。后来,洋行“打样间”协助外国建筑师设计、绘图的有些中国人,边干边学掌握了业务技术后,自己开设事务所。大批中国留学生回国后,中国人开设的建筑师事务所逐渐多了起来。    1880年以前,上海开业建筑师仅有3人,1885年是6人,1893年只有7人,发展缓慢。至19l0年,上海开业建筑师事务所已达14家,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更多。1927年后上海城市建设处在兴盛阶段,一批中国留学生学成归来创办建筑师事务所。1936年注册登记建筑师事务所达39家,其中12家是中国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的从业人员,从1932年至1937年上海工务局呈报技副开业申请统计,达100人之多。经过六七十年发展,上海逐步形成了一批职业建筑师。外国建筑师挟其技术独霸上海    1843年上海开埠前,社会处于封建主义封锁自闭的经济状态,  当开埠的门一打开后,外国的经济、文化像一股洪水那样迅猛地从决堤口涌入。中国有着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是西方殖民者梦寐以求的原料来源地和产品倾销地。上嗨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岸线,是西方进入中国大陆的通道。    西方商人进入上海后,首先要解决居住问题。1843至1847年间在外滩首批建造两层楼砖柱承重游廊式住宅,由于急于使用,这些住宅简陋,大多由外国商人凭着想象,自己绘出草图后,交中国建筑工匠建造,因此房屋建成后中西杂掺的味道很浓。    完全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西方建筑,最早在上海出现的是教堂。教堂建筑是欧洲建文化的精粹。早在12、13世纪法国建筑师创造了哥特建筑后,肋架券结构、尖拱、飞券、花棂等建筑处理手法,使建筑内部获得高大的空间,营造神秘、阴森的气氛;建筑外观轻巧、挺拔和强烈的向上感,被教堂建筑采用后,欧洲诞生了巴黎圣母院、卢昂教堂等。欧洲教堂神父精通教堂建筑,有的直接参加教堂建筑设计。还出现专门的教会建筑师。……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我是搞建筑设计档案管理的,干这一行已有几十年。由于职业关系,我与上海建筑有缘。新上海建筑的许多建筑设计档案,我都经手整理过,有的甚至可以说了如指掌,但是对老上海建筑不甚了解。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国际饭店、和平饭店,先施等四大百货公司,以及其他高楼大厦,上海人以此为荣,外地人拍手称好。但是,知道老上海建筑详情的人不多,那时的书籍也少。记得,我在图书馆里找了半天,有一本讲述老上海建筑的,名叫《旧上海的故事》,还是一本少年儿童读物。    “文革”结束后,正常的学术活动终于可以进行了,我跟着我们设计院章明总建筑师编纂《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原来我渴望了解的情况在这里找到了切入点。近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上海近代建筑的情况,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查、踏勘和考证研究,逐步积累了许多上海近代建筑的历史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老上海建筑是上海珍贵的历史遗产,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老建筑汇集了当时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等诸多因素,是历史的见证。    改革开放后,反映上海老建筑的书籍陆续出版。我有幸应同济大学出版社之约,与老友薛顺生一起编著《上海老建筑丛书》。我们将老上海的民居、洋房、寺院、教堂、洋行、银行、戏院、学校、医院、工厂等各方面建筑几乎都包罗在丛书的五个分册內。现在,书稿已全部完成,五个分册已出版,作为与建筑有缘的我,终于可以告慰自己,我为上海老建筑的保护尽了一份力。    喜悦之余,总觉得有点遗憾。我们为建筑物立了传,但是营造者和设计者这些建筑行业內的人还是默默无闻。对这些上海开埠以来曾为建设大上海作出过贡献的人写一本书是我的宿愿,但是难度很大。许多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历史资料又贫乏。我拿起笔,又放下,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硬着头皮攻克这个难题。    上海的繁荣,离不开近代城市建设打下的基础。上海近代的优秀建筑,值得保护;为建设大上海付出智慧和辛劳的建筑工人和建筑师,同样值得可歌可泣。本人竭尽全力编著这本书,仅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本书对这方面专题初次尝试,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挖掘材料,充实內容。                                                                 娄承浩                                                                2003年6月23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上海营造业及建筑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