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明教材

出版时间:2005-12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平平 编  页数:201  

前言

  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了55年的历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辉煌的历史篇章。在55年中,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创建和巩固、探索和挫折、转折和腾飞等历史时期。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经过亿万中国人民的艰辛努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早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就曾预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任务更艰巨,工作更伟大。历史证明,毛泽东的这一预言是非常正确的。在一个未经历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贫穷落后的国家中,要建成社会主义是一个极大的难题。然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局已经把中国无产阶级推上了国家领导地位,领导中国走向自立强盛,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幸福安康,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28年中国民主革命斗争实践换来的两大历史结论。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然而,方向选择的正确,并不意味着发展过程的一帆风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经历了一条与民主革命极为相似的逻辑发展过程:从大起大落,多灾多难,到大彻大悟,稳步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充满了艰难和曲折,中国人民为之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由此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也更深刻。这或许也就是我们中国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之后没有发生西方国家所期待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根本原因所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的青年一代,我们的大学生,由于客观原因,他们对共和国经历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的艰辛并不十分了解,因此,他们对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感受并不是那么深切,也不甚清楚半个多世纪的共和国史留给我们的那些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对那些用惨痛的历史教训换来的精神财富,理解上并不那么透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历史来教育我们的青年一代,让历史去激励后人开拓未来,这正是我们编写此书的初衷。

内容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明教材》以专题的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等方面,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5年来艰辛、伟大的历程。书中采取一事一议,尽可能以完整的历史过程呈献给读者。全书25个专题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读者不仅能了解历史发展的大势,又能了解诸多生动的历史细节。从这些专题中可清晰地看到我们伟大祖国一路走来的历史脚印,可感受到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共和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能够率领中国人民实现振兴中华伟大使命的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明教材》内容丰富,叙述流畅、史料翔实、分析充分,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可读性,是广大青年朋友认识和了解我们共和国历史的一部良好读物。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单元 新中国在废墟上站起来——全国大陆政治、军事、经济的统第二单元 “与美国这场较量是不可避免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三单元 打退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三反”“五反”斗争第四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第五单元 急于求成,导致重大失误——人民公社与大跃进运动第六单元 进退“麦克马洪”线——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第七单元 叫板“老大哥一一从中苏论战到珍宝岛事件第八单元 “文化大革命”源起——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必然结果第九单元 “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屯垦戍边到上山下乡第十单元 摘除共和国肌体上的毒瘤——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第十一单 元打破坚冰。走向世界舞台——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与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第十二单 元插上腾飞的翅膀——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第十三单 元从农村到城市。改革燎原大地——中国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推行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第十四单 元春天的故事——从设立经济特区到浦东开发开放第十五单 元风雨过后见彩虹——1989年动乱的平息与改革开放再掀高潮第十六单 元前无古人的创举——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十七单 元重新崛起的中国大陆证券市场——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发展与走向规范化第十八单 元今非昔比的西部大开发——从历史上的“小三线”、“大三线”建设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第十九单元 主权问题不容商量——从“一国两制”方针到香港、澳门的回归第二十单元 终圆飞天梦——从人造卫星上天到载人飞船的试飞成功第二十一单元 填补年代缺环与地域空白——从新中国考古事业的恢复到全新局面的形成第二十二单元 走向世界的东方巨人——五星红旗在世界体坛的升起第二十三单元 腾飞的凤凰——唐山大地震与新唐山的腾飞第二十四单元 和平时期的特殊战争——1998年抗洪救灾纪实第二十五单元 看不见硝烟的殊死之战——2003年中国战胜SARS参考与征引

章节摘录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是建国初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步骤。在旧中国,官僚资本占全部工业资本的三分之一,占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人民政府先后把国民党中央、省、县各级政府经营的企业和国民党大官僚经营的企业收归人民共和国所有。到1949年底,各级政府顺利地没收了官僚资本的拥有75万工人的2858家工矿企业和2400余家金融企业,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对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1000多家企业,人民政府分别采用管制、征用、征购、代管等措施逐步收归国有,并改造成为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人民政府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把持的海关,统治了对外贸易,实行了外汇管理。到1952年底,基本上肃清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的经济侵略势力。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的建立和扩大,不仅使人民政府取得了国民经济的领导权,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而且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为了扭转财政经济困难的局面,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人民政府在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同时,采取措施打击投机势力,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并先后进行了有名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一些大中城市解放之初,金融投机商以炒卖金银外币、操纵市场,破坏金融管理。人民政府明令严禁金银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惟一合法货币。但投机商置若罔闻,继续扰乱市场。上海有人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经过中央批准,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断然查封了金融投机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大楼),逮捕了金融投机商238人,分别给予惩处。广州、武汉等地也采取了行动。这样,基本上制止了金银外币的投机违法活动。投机商又转而囤积粮食、棉纱、棉布和煤炭,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人民政府决定调动全国的财力、物力来稳定市场,控制物价、掌握粮食以稳住城市,掌握棉纱以稳住农村,制止投机资本兴风作浪。人民政府通过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系统加强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收购和调运,迅速集中了大批粮食、棉纱、煤炭等物资。在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根据中央统一部署,11月25日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各大城市统一行动,按国家牌价大量抛售,使投机资本措手不及,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国物价迅速下降。至此,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初步取得了稳定市场的主动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明教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