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影像(第2辑)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民间影像》编委会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民间影像》编委会 编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2012年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八十周年,当年在沪的德国、奥地利教师用相机记录下日寇的暴行,呈现给我们《德、奥教师眼里的“一·二”八事变》。斯文·赫定是20世纪影响深远的探险家,杨镰的《斯文·赫定,远去的身影!》向这位离世六十年的瑞典人致敬。    这一辑,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952年的大学校园。那一年暑假后,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有的学校结束了,有的学校开始了。六十年前的那一刻,深刻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学校的命运。今天,当年的亲历者多已是耄耋老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把珍藏心底六十年的记忆记录下来,呈现给我们《1952,离别的季节!》,六十年前校园里的一幕幕场景,重又浮现在我们面前,那个不平静的暑假,那个不一般的院系调整……    来自海峡对岸的《麦浪歌咏队,1949年的青春》介绍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台大校园里一支学生歌咏队的命运。《悖信路81号忆往》回忆了半个多世纪前沪上西区的一段生活。《忆文化部“五七”干校》回顾了湖北咸宁向阳湖那段难忘的岁月。《四十年前的两次移民》回忆了水库移民从浙江到江西的两次搬迁,当年乡民生活的种种艰辛,于此可见一斑。《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亲历记》介绍了当年的一段亲身经历,其中的一些细节很有意思。    《长尾雨山和商务印书馆》介绍了商务早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一辑还有当年抗战将领后人写的文章《衡阳守将方先觉》及梁文友回忆父亲的文章《棒球先驱梁扶初》,他们的贡献值得后人铭记。    《1948,华沙日记》,透过当年参加华沙国际青年节中国代表团成员的日记,带领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往事》则以当年的现场影像,回顾了1979年9月9日下午紫竹院公园的一场自发聚会。那一刻,标志着一个民族觉醒的开始。《马长寿的凉山考察》介绍了上世纪30年代中央博物院对凉山彝族地区的调查。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内容概要

  《民间影像(第2辑)》以第一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师友,点点滴滴,呈现鲜活的民间生活场景。这些记忆既是个人和家族的,也是民族和国家的。

书籍目录

特稿 德、奥教师眼里的“一·二八”事变 斯文·赫定,远去的身影 1952,离别的季节! 它们 滇西天生桥 寻找1918年的嵩阳书院 沙市纱厂 麦浪歌咏队,1949年的歌舞青春 我们 悖信路81号忆往 忆文化部“五七”干校 四十年前的两次移民 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亲历记 他们 长尾雨山与商务印书馆 衡阳守将方先觉 棒球先驱梁扶初 现场 虞洽卿路命名典礼 1948,华沙日记 《今天》往事 影像笔记 闽江码头西子缘 1936,广陵琴派雅集 马长寿的凉山考察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李玉山此举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避开外商对华商的打压锋芒。当时上海的棉纺织行业,华商与外商对市场的争夺已趋白热化。为了赶走华商,外商往往利用自己的设备和规模优势,以低价倾销挤压华商,逼得处于劣势的华商不得不自动撤出上海; 二是由于当时沙市地价低、劳动力便宜、原棉收购便利,并可占领长江上游棉织市场的地理优势等原因,在这里办厂,每加工一担棉纱较上海降低成本12元,最高可降18元。数年下来,不仅可迅速回本,还可稳稳当当大赚红利。 天时、地利、人和,李玉山于1928年开始在上海发起成立沙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拟募集100万银元,他自己认股20万,余下由无锡豫康纱厂的杨冠常、上海崇明商人杜少如、上海大通纱厂鲁金海、上海嘉定商人高介人、安利英洋行华籍买办尤菊荪,以及沙市商会主席何瑞麟、棉花商金希三、郑哲丞等人认购,最终募得股金约80万银元。 筹得本金后,李玉山于1929年亲莅沙市选择厂址。最初他看中的是荆堤外玉河坪处的一块地皮,后考虑到建防洪围堤所需开支难以承受,遂改选宝塔河下荆堤内一处叫月湖堤的地方,本地人叫“夜壶垸子”,是安葬穷苦人的一条“乱葬街”。1925年的一场大火,早已将这里本就不多的草屋烧得差不多了。由于地段荒凉,拆迁成本低,因而整个征地费只用了3万多银元,却得到了3万多平方米用地。1929年沙市纱厂动工兴建,至1931年春建成,同年7月正式投产,李玉山出任沙市纱厂首任总经理。 从史料记载看,李玉山虽是总经理,但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的公司本部,沙市纱厂这边的经营事务都交给从上海大通纱厂聘来当总管的鲁金海。他本人一年中只几次坐飞机来沙市巡视一番。1934年他投机黄金生意失败,不仅自己的20万股本赔了进去,还挪用了纱厂的10万多元。最后公司董事会不得不解除李的总经理一职,另聘毕业于湖南高级工业学校机械科的肖松立为总经理,同时请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出任公司董事长,借助江浙财团的金融力量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有人说因李玉山不懂管理,加之用人不当等原因,才导致他在这把交椅上只坐了3年。但不管怎样,正是因其独具慧眼,沙市纱厂才成为中国自李鸿章1890年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以来的第110个民族资本的纺织厂,使沙市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一座具有现代化大机器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棉纱厂,从而提高了沙市在中国纺织城市中的地位,深刻影响了沙市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命运。因此说他是沙市现代纺织工业的第一人,并不为过。 说到沙市纱厂的工程设计,不能不提厂房的设计者王信伯工程师。 王信伯,浙江鄞县人,1897年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早年靠叔父引见,进入上海震旦洋行工程事务所当绘图员,后靠读夜校在上海交大修完建筑课程,1921年考入汉IZl景明洋行任工程师。在负责修完汉口景明洋行大楼后,于1925年开办了王信伯工程事务所。他自称:“我这小事务所要开国人创设打样间之先声,以后中国人有建筑再也不必求教于外人了。”可能是王信伯在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当李玉山忙着寻找沙市纱厂的设计者时,上海茂旦洋行的李子渊工程师向李玉山推荐了王信伯。

编辑推荐

《民间影像(第2辑)》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间影像(第2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的回忆的文字,不禁把我带回那段已回不去的峥嵘岁月。感慨啊

推荐图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