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

出版时间:2007-12-01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董宝良  页数:5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纵向梳理了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至1999年这一百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分水岭,1949年以前为近代教育史,1949年后为现代教育史。本书既重点论述了普通高等教育,又简要论及了成人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华侨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  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具有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观点鲜明、研究深入等特点。  本书非常适合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者、研究者阅读参考,尤其适合作为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必读的教材。

作者简介

  董宝良,1928年生,辽宁铁岭人。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教育系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不会理事、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湖北小社科联学术委员人委员、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陶行和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老年协会会长。主要从呈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名。科研主要成果有:专著《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人教社1990年出版后,1992年和1999年两次再版。主持编辑的中国第一部《殊行和全集》,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陆续出版,获多项全国大奖,199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署第一届国有图书奖。主编《陶行知教育学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获国家教委199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奖。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由人教社1997年出版,获教育部199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7卷,由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8卷,获教育部199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并非。主编《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获教育部1999年全国和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校注《在国演义》,由金盾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绪论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对古代大学的传承及变异二、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期三、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一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肇始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兴办与近代专科学校的发轫一、洋务学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二、各类洋务学堂的涌现第二节 大学雏形的萌现一、天津中西学堂二、上海南洋公学第三节 京师大学堂的创建一、创建的艰难历程二、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三、学科设置和派遣留学四、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五、学生爱国拒俄运动第四节 近代高等教育学制的肇建一、近代高等教育学制的创建过程二、清末学堂章程关于高等教育的建制三、确立“中体西用”为高等教育宗旨第五节 清末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清末大学二、近代公学三、清末高等学堂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第一节 资本主义列强在华兴办教会大学的缘起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西学的传入二、创办教会大学的目的三、清末教会大学的开办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发展一、教会大学的教育宗旨及其演化二、教会大学办学的措施和方法三、民国时期的几所主要教会大学第三节 教会大学师生的爱国斗争一、对宗教教育的抗争二、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第四节 对教会大学的历史评估一、外国在华创办教会大学妁性质二、教会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价值第三章 中国高等教育的演进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一、《大学令》和《大学规程》的颁行二、《专门学校令》和《专门学校规程》的颁布三、民国初期高等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第二节 北洋军阀时期高等教育在逆境中的发展一、《修正大学令》的颁行二、“壬戌学制”对高等教育的规定,三、《国立大学校条例》的颁布第三节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一、确立“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办学宗旨二、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則三、实行“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四、实施“文理沟通”的教学制度五、建立“学术自由”的运行机制六、改革招生制度第四节 民国初期的私立大学一、《私立大学规程》的颁行……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的起步第七章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的探索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高等教育第九章 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成就和展望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肇始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创办的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一批高等专科学校。19世纪90年代后期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的头等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的上院已具有中国近代最早新式大学的雏形。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则是中国近代综合性大学的开端。从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由萌芽走向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直到20世纪初颁行了我国第一个学制即“壬寅·癸卯学制”,才使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制度体系上得到确立。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兴办与近代专科学校的发轫  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一批新型高等专科学校。它们的创设是对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大学以讲授纲常名教为主旨的儒学教育的突破,它对“西学”、“西艺”的引进,使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迈向近代化。它们的涌现并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有着当时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洋务学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洋务学堂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自强运动中逐步创办的一批新型学堂,其类型主要有外国语学堂、军事技术学堂、科学技术学堂等,其层次属专科学校性质。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变局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处于天崩地裂的大变动时期。  从外部条件看,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阶段。它们为了寻找殖民地,以便榨取和掠夺更多的财富,把地大物博的东方天朝中国作为猎取的最佳对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