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廖建桥  页数:421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管理教育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管理实践、理论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亟需大批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懂得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了解中国实情,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人才,培养足够数量的这类人才,是我国管理教育界面临的紧迫任务。“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精品教材”正是出于此类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目的而编写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总结三十多年教学科研、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管理院校的成功做法,学习国内兄弟院校的长处,对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编写了这套教材。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套教材兼收并蓄中外管理科学的优秀理论和方法,作者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大多数作者又有从事企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咨询的经验,了解管理实际对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编写过程中作者们能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引入适当的案例和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可操作性。

内容概要

本书从管理的特性、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以及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职能等6个方面对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可读性较强,古今中外的案例较多。书中每一章都附有思考题及管理案例,可作为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管理学课程或外专业管理学及管理概论课程的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管理专业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管理知识和增强学生的管理技能。    本书可供高校或专科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为专业人士提供借鉴和指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管理学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特性    三、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第二节  管理者做什么    一、管理的职能    二、管理者在忙什么  第三节  管理者的类型    一、基层管理人员    二、中层管理人员    三、高级管理人员    四、职能管理人员    五、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第四节  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管理学的专业方向    二、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为何要学习管理    四、本科生学习管理有用吗    五、如何学好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学科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管理的学科前时代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    二、早期的管理思想    三、学科前管理没有形成科学  第三节  古典管理的演进    一、泰勒与科学管理的兴起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四、对古典管理理论的总结  第四节  行为科学的兴起    一、行为科学的产生背景    二、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说    三、行为科学的兴起    四、对行为科学的评价  第五节  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现代管理科学溯源    二、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    三、现代管理科学学派介绍    四、对现代管理科学的评价  第六节  后现代管理时代的新思潮第三章  计划原理  第一节  计划概述    一、计划的内容    二、计划的制订步骤与编制方法  第二节  外部环境分析    一、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    二、PEST分析    三、五力竞争模型  第三节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一、SWOT分析    二、波士顿(BCG)矩阵  第四节  企业目标的提出    一、企业经营理念    二、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提出目标的原则(SMART)  第五节  决策    一、决策概述    二、决策的类型    三、决策的过程  第六节  政策的制定    一、销售政策    二、生产政策    三、财务政策    四、人事政策第四章  计划方法  第一节  预测方法    一、预测概述    二、常见预测方法简介    三、预测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二节  决策方法    一、决策的种类    二、常见的决策方法  第三节  线性规划方法  第四节  网络计划方法    一、网络计划法概述    二、网络图的绘制    三、网络时间参数计算    四、网络优化第五章  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的基本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二、正式组织理论  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指挥原则    二、控制幅度原则    三、责任与权力    四、授权原则    五、执行与监督分离原则  第三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作用    三、选择组织模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四、组织结构的类型第六章  组织变革  第一节  组织变革概述    一、组织变革的定义与类型    二、组织变革的原因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阻力    一、组织变革失败原因分析    二、组织变革的个人阻力    三、组织变革的组织阻力    四、组织变革的氛围判断    五、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  第三节  组织变革的方法    一、渐进法和休克法    二、从上到下法和从下到上法    三、内部推动和外部推动法    四、其他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企业再造    一、企业再造的内容    二、企业再造理论提出的原因    三、企业再造的基本原则    四、企业再造的结果和评价  第五节  裁员    一、我国冗员的现状    二、裁员的原因    三、裁员的后果    四、裁员的方法    五、被裁减人员的安置  第六节  创新    一、创新的概念及类型    二、创新的必要性    三、创新的条件    四、创新的方法  第七节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一、学习型组织概述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原因    三、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  第八节  中国国企改革    一、国企及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二、国企改革的出路第七章  管理控制  第一节  控制的概述    一、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基本原理    三、控制的必要性    四、控制的作用    五、计划与控制的关系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一、确定控制标准    二、检查实际工作    三、采取纠正措施  第三节  控制方式    一、按控制的基本手段划分    二、按控制点的位置划分第八章  控制方法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节  员工绩效考核    一、绩效与绩效考核    二、绩效考核方法    三、绩效考核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全面预算控制    一、全面预算概论    二、预算的编制与实施    三、管理审计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与指标第九章  领导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定义    二、领导与管理    三、领导的作用  第二节  领导与权力    一、权力的分类    二、权力的来源    三、权力的评估标准  第三节  领导的原则与艺术    一、领导的原则    二、有效发挥权力的10种方法    三、权术  第四节  领导者素质    一、领导者素质要点    二、领导素质的形成和培养  第五节  领导理论    一、勒温的3种领导作风理论    二、领导行为四分图    三、管理方格图理论    四、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五、领导权变理论    六、不成熟一成熟理论    七、领导者一参与模型    八、路径一目标理论    九、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第十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的基本概念    一、激励的定义    二、激励的工作原理    三、激励的重要性    四、激励的类型  第二节  需求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阿尔德佛的ERG理论    三、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四、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  第三节  人性假设理论    一、X、Y理论    二、超Y理论    三、Z理论  第四节  过程激励理论    一、公平理论    二、强化理论    三、期望理论    四、帕特一劳勒激励模型  第五节  激励的实践    一、激励的基本原则    二、激励的方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从决策影响的时间看,可把决策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组织规模的确定等。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以及生产中的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决策都属于短期决策。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从决策的重要性看,可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战略决策对组织最重要,通常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技术改造等,这些决策牵涉组织的方方面面,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战术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如企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制订、设备的更新、新产品的定价以及资金的筹措等都属于战术决策的范畴。业务决策又称执行性决策,是在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小,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属于业务决策范畴的主要有:工作任务的日常分配和检查、工作日程(生产进度)的安排和监督、岗位责任制的制定和执行、库存的控制以及材料的采购等。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从决策的主体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集体决策是指多个人一起作出的决策,个人决策则是指单个人作出的决策。个人决策比较节省时间,个人的意识能在决策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但它受到个人信息有限、决策方案的多样性不够等缺点的制约,所以群体决策越来越受到推崇。

后记

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华中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作为管理专业的年轻老师要教的第一门课就是《管理学》。为备好此课,我翻遍了学校图书馆所有关于管理学的教科书,其中对管理学的定义就摘抄了三十多条.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我是第一次教《管理学》,但一下子就获得了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从那时起,就不断地有人鼓励我把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可是后来,由于出国多年,由于从事学术研究,由于写教材是一项很费时的工作,同时由于国内《管理学》的教材已经出版了很多本,所以我就把写《管理学》教材的事耽搁下来了,这一耽搁就是二十多年。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陈培斌编辑,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极力鼓励我把《管理学》教材写出来。我试图写了两章,发现把一个好的讲稿变成好的教材需要太多太多的努力,而受到教学、科研和行政三重压力的我几乎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来写教材.好在这时,我招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研究生,他们都希望我把这本教材写出来,并愿意参加进来一起写。于是我又重新拿起了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这本书终于可以与大家见面了。坦率地讲,这本书和我最初定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篇幅所限,我们不能像国外写教材那样一写就是百万字以上,书太厚了,学生也买不起。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知识积累不够。管理学涉及的面太广,而要在每一个方面都成为专家,都要写出特色,真是太难太难。但是,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国外教科书的模式,在每一章前面都有学习目的和引子,在每一章后面都有讨论题和案例,我按过去讲课时的大纲,对我们认为有用的知识就重点论述,对我们认为是常识性的东西就一笔带过,特别是保留了我讲课时的特点,用古今中外大量的实例来佐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这些都构成了本书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众多的《管理学)>教材中,再增加本书也不为多。

编辑推荐

《管理学》: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精品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管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