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鸿潮  页数:206  

前言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非典’这场重大灾害,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场灾害对政府、对全国人民都是一场考验。我相信,经历这场考验后,我们国家会更大踏步前进。”这是2003年4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正威胁着国人。“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是2003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总理的教诲为我们策划和组织出版这套“21世纪应急管理经典文库”提供了最好的灵感,即我们需要用知识来总结灾难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公民的自救和互救意识,完善应急法制和管理。  虽然从2003年经历“非典”事件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应急预案粗具规模,应急体制也开始着手建设,应急机制较为完善,应急法制渐成体系,但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才刚刚起步,学术界对应急管理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同时,各种具有新特点的、难以应对的危机事件却时有发生,应急管理面临日趋复杂的局面。因此,学术界集中资源对应急管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及时推出研究成果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21世纪应急管理经典文库”的推出,可以说既符合我国应急管理实践的需要,也反映了从事应急管理学术研究的学者的心愿。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运用交叉学科知识。危机事件的本质及应对危机事件的实际需要已经表明,试图运用某一学科的知识是无法有效解决该领域所涉及的复杂问题的,只有综合决策学、公共管理学、公法学,甚至是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才能较为清楚地解释应急管理所面临的难题,并获得较为圆满的解决方案。为此,“21世纪应急管理经典文库”大力倡导学术界打破学科的隔阂与樊篱,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应急管理。

内容概要

  2003年以来,学术界对应急法的研究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SARS危机到2007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施行,其研究以SARS对我国应急法制的>中击为契机,反思当时应急法制体系的弊端,为制定一部公共应急领域的基本法而努力。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后发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为基础,重点研究当前的应急法制体系存在的不足和完善对策。本书属于后者。  本书提出的核心观点是重新认识应急法的性质和任务。提出在以“一案三制”为主体的我国公共应急体系中,应急机制是核心。应急机制是人类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相对固定的策略和方法,应急法制的本质就是应急机制主体内容的法律表现形式。本书选择了当前较为突出的若干问题加以研究,这些问题是在新近的一系列重特大突发事件中被陆续发现的。在本书中,这些问题基本上按照“一案三制”这种约定俗成的线索排列,它们包括:应急预案的法律性质、效力和建设方针,应急体制的再改革及其法律问题,危机预控、应急决策、信息公开、应急结束、应急救助等应急管理机制中的法律问题,应急法制在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重构,以及应急基本法的地方实施性立法问题等。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书作者还对南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等重特大突发事件做过个案分析,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地进行过实地调研,由此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和实证调查报告,作为本书的附录,也是其不可分割白勺绸瞄部分。

作者简介

林鸿潮,男,汉族,广东省揭西县人,1979年11月生。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讲师、博士后,法学博士。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行政法学与公共应急管理的交叉研究,在这—领域,曾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务院法制办委托项目、国务院应急办委托项目等课题的研究,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正案)、《北京市实施办法》等应急立法的起草或论证工作。
  在《中国行政管理》、《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转载;主编、合著、参编各种著作、教材近20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第一章 导论:论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兼辨“一案三制”  第一节 “一案三制”考辨   一、应急机制   二、应急体制   三、应急法制   四、应急预案   五、小结  第二节 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法治化的目标   一、旧说   二、新说  第三节 应急管理机制法治化的重点   一、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   二、应急保障体系的强化   三、应急决策制度的建立 第二章 应急预案:性质、效力与建设方针的重构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本质属性   一、从两个事例说起   二、应急预案的本质及其在我国的异化  第二节 高阶应急预案的内在结构与规范效力   一、对50部高阶预案的实证分析   二、高阶预案的规范效力  第三节 对高阶应急预案合法性的重构   一、高阶预案的规范形式和法律位阶   二、高阶预案全本的公布及其法律效力   三、法律规范和法律实施方案在高阶预案中的组合方式  第四节 低阶预案的虚化与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分化   一、低阶预案的虚化   二、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分化   三、低阶预案的完善   四、结论 第三章 应急体制:再改革的任务及其法律问题  第一节 我国的公共应急体制改革及其不彻底性   一、SARS危机暴露的应急体制问题   二、当前的应急体制改革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 非政府力量的参与和多元化应急组织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应急指挥体系与“条块分割”的彻底解决   一、“特殊条块”问题   二、“块外有块”问题   三、“条外有条”问题  第四节 应急管理的权责重心和纵向府际关系   一、应急管理权责重心的确定   二、应急管理中的纵向府际关系 第四章 危机预控:概念、功能与具体措施  第一节 危机预控的概念辨析与功能分析   一、危机预控的提出   二、危机预控与其他概念的辨析   三、危机预控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危机预控的具体措施   一、调集必要的应急资源   二、有重点地强化某些日常工作   三、对公众进行避险指导   四、直接采取避险措施  第三节 明确危机预控环节的法律意义第五章 应急决策:非常规条件下的挑战与法律上的制度保障第六章 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特殊矛盾及其平衡第七章 应急结束:立法上的制度设计与个案中的判断规则第八章 应急救助:宪法上的权利基础与法律上的制度构建第九章 应急法制: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反思与重构第十章 地方立法:必要性、立法重点与局限性第十一章 南方雪灾与公共应急“一案三制”反思第十二章 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汶川地震恢复重建规划引出的思考第十三章 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及其自我认知调查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三、法律规范和法律实施方案在高阶预案中的组合方式  通过行政立法的形式编制国家和省级的应急预案,将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这些预案中两部分不同性质的内容(法律规范和法律实施方案)之间的兼容问题。法律规范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确定性、强制性,甚至唯一性。而预案中的实施方案则是一种建立在经验、预测、推理基础上的行政计划,具有弹性、动态性、可调整性,不能保证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必然被选择。如果按照通常的立法套路将后者规定在应急预案中,其结果要么导致应急行动完全丧失灵活性,要么使法律化的预案权威扫地。有鉴于此,有必要在这些预案中将上述两部分内容适度分离开来。  但是,预案中的法律规范呈现明显的分散状态,与作为操作方案的其他内容高度融合,不可能脱离后者而单独分割出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里的操作方案进一步区分为基本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基本实施方案与国家、省两级预案的现状大致相当,其目标是保证各类上位规范的完整落实。那么,国家、省两级的总体预案就以这种基本实施方案为主体,结合具有法律规范属性的另一部分内容,两者组合后依照预案中的各要素顺次编制即告完成。而对于国家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及省级专项预案来说,还必须在此基础上以附件的形式补充临事、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案,才能确保其可操作性。具体实施方案与基本实施方案的不同在于增加了各项应对措施之间的逻辑顺序、每项措施的执行人及其职责、完成职责的各种科学辅助方法(如应急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方法、人员疏散模型等),甚至还包括了每种方案的网络计划图。在未来,这种具体实施方案还可能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从而在结合事态即时信息的基础上,迅速生成、调整针对每一次突发事件的行动方案。

媒体关注与评论

  凭借国家大力建设和发展公共应急体系这一历史契机,近年来,应急法已经成为公法学发展势头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投身其中。但能否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还得依靠自身的努力。这本专著的成功,显示出作者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已经结出相应的硕果,它将在我国应急法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疑义相与析,好书共欣赏。我愿意向一切关心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建设的读者们推荐这本好书!   ——应松年(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会成员)   传统上的应急法大多偏重于权力控制和人权保障,本书则重点分析了法律对公共应急管理的支撑和保障功能,立论新颖,视角独特,研究对象具有前沿性。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能够从我国公共应急实践出发,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以来出现的新问题,条分缕析,层层递进,依托翔实的文献分析、典型个案和实证调查数据,紧扣应急法律体系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极具实用性。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剖会长兼秘书长,国务院应急专家组成员)   林鸿潮博士的新著《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有四大特色:一是提纲挈领的研究思路——以“一案三制”为主线把基本的应急法课题串联起来展开研讨,脉络明晰、体系合理、叙事得当;二是知难而进的探索勇气——大胆探索应急法领域的信息公开、应急结束、应急救助、二次立法等疑难问题并提出了独到见解;三是切合实际的理论创新——针对应急法制实践中的现实需求,首次提出危机预控的理念和制度建构设想,弥补了理论空白;四是内容丰富的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定量分析和个案分析,提供丰富适用的实证研究成果,提升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与很多只关注突发事件应对方法的书籍相比,该书很有特色,从法律的角度谈政府应急管理,作者有较强的法理功底,又熟悉应急管理理论知识,并辅以大量事例进行解读,非常好!
  •   项目书,不错不错
  •   发货速度快,而且书的质量和内容都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