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智慧

出版时间:2007-5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前言

读懂中国 中国近来有一种新的倾向,这是一个重要的运动,就是青年学者对于本国的热心探讨。上一世代,他们的父老中之前进分子,对于本国现状,已骚然怀觖望。他们受了环境的激动,憬然自觉;中国倘墨守历来底故辙,真不足以当危险而带挑战性的西方现代文明之手。我的所谓现代文明,指政治的倒不如指经济、教育的和军事的变动底重要。这一辈父老,当代中国青年底父执,是真正的革命分子。他们推翻了专制治权,他们用不可思议的速度更易了教育制度,他们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计划并建立了现代的共和政体。帝皇统治下底旧政府从未有能如此迅速以完成这样伟大的变革在这样伟大的一个国家! 现代的中国知识青年,就生长于这个大变革的社会环境里头,那时父兄们吸收了孔教的学说,习诵着孔教的经书而却举叛旗以反抗之。于是新时代促各种学说乘时而兴,纷纭杂糅,几乎扯碎了青年们底脆弱的心灵。他们被灌输一些科学知识又被灌输一些耶稣教义;又被灌输一些无神论;又被灌输一些自由恋爱;又来一些共产主义;又来一些西洋哲学;又来一些现代军国主义;实实在在什么都灌输一些。侧身于顽固面守旧的大众之间,青年知识份子却受了各种极端的教育。精神上和物质上一样,中国乃被动地铸下了一大漏洞,做一个譬喻来说,他们乃从旧式的公路阶段一跃而到了航空时代。这个漏洞未免太大了,心智之力不足以补之。他们的灵魂乃迷惘而错失于这种予盾里面了。这个缺陷的第一结果是产生一批青年,男女二性都包括在内,但主要的是男性,他们老老实实不知道怎样自存于自已的国家里头,或生存于他们的国家所滞留着的一个时代中,他们大部分系留学外洋,以致忘却了他们自已的民族底实际。这些游移不定的青年自然很容易接受许多革命领袖的宣传,认为所谓中国之落伍,乃出于外国的政治和物质底势力伸入之缘故,中国底守旧,却把世界拿来做了替罪羔羊。倘不承认小国自身前进之迟缓,那很容易大声疾呼:倘非外国的侵略,中国在物质条件上早已跟列强并驾齐驱了呢。这样的结果,便是一种新的革命情绪。后来果真解脱了两桩束缚,那是治外法权和协定关税。可是解脱以后有明显的变迁足以表明改革底良果。事实了然,向之为弱点者依然为弱点,而此等弱点又生而存在于人民底观念中。举例以明之,一个革命领袖往往当他地位一旦巩固,即变成保守而腐败起来,不殊于旧式的官僚,别种史实,其情形亦复如是。中国具有如许诚实而智慧之青年,岂竟忽略了这个实情;要知中国历来之时局变动,实与外国不甚相干,而过去倘有甚何关系,亦很容易阻止而免除之,只消中国能及早减少一些惰性、而她的领袖减少一些颟顸的私心理。于是继之以一个失望而狂热的时期,因而增加理想的崇拜西洋热度。列强的发皇强盛,觉得是科学发达的直接结果。这是一个幼稚的复杂心理蔓延的时机,爱国青年乃分趋二途:其一抑郁沮丧于国家之现状,其一则欲掩盖其实况于外人。关于他们的国是问题,卒无真理可得。他们于是怀恨而艳羡外人。倘西洋能继续其繁荣而保持和平,中国人的心理又将若何,殊不易言。不过西洋却未能如此顺利持续。也就够了!中国人好像狠着劲儿地欣赏世界大战之爆发,企业繁荣之崩溃、不景气,以及科学家尝试挽救此等厄运之失败,时而到感满足,他们于是说,中国毕竟还是不坏。然而在我们的眼前。分明各处都是饥荒,遍地都有土匪,彼此彼此,谁也没有比谁好了些,照这样说来,或许古代中国倒是不错的,不妨追溯前代,看看中国的古代哲理如何。至少它教导了人民以恬淡、知足、乐天的德性,它教导人民享乐少量的物质倘不得较大者,它调整了人生而奠定了相当的稳健与安全的基石。近来西方研究中国问题之兴趣,以及有些西方学者之羡慕中国型生活的稳健,欣赏中国艺术哲学的高明,益使中国青年坚其自信之心。今日所显现的结局,则又为古代经典格言的反覆重演,父老吃了酸果,致令儿孙为之齿软。少年中国已经厌倦于父兄的革命热情,方且退而有复古之倾向,看了他们勉为十足纯粹中国人的不自然底决心,样子很是有趣;他们要吃中国的土产,穿中国的土布,而服行中国原来的生活习惯。中国有许多欧代青年今年的欲行重返纯粹中国式生活,差不多是一种流行的时髦风尚而为外观的,恰如当初他们的父辈嗜尚西装革履,刀叉大餐而欲往哈佛大学留学,这些现代青年曾经长期的穿过西装,吃过西餐,而且曾经留学过哈佛,又精通英国文学远胜于本国语言,现在他们对于这一切都感到头痛,而欲重返其远祖的怀抱。这个倾向各方面都流露着,不限于服饰和礼俗的外观。所见于艺术与文学者当远为重要。好像几年前中国新小说的题材,大多描写些恋爱问题,半西洋式的男女奸情,家庭革命,全部的调子是类乎病态的,决非适合于中国底国情。艺术和其他文学所表现的内容有过之无不及。但健全状态终于渐渐抬头了,这是出于朴素的平民生活的健全性。知识青年开始发掘自己的群众的内容了。他们开始明了小市镇中的生活,农村里的生活,才是中国的真实原来的生活。赛珍珠

内容概要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完整呈现国学大师、文化巨匠林语堂先生经典学术著作历史全貌,深刻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社会、文学、艺术等诸多侧面。  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著名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赛珍珠  读林先生的书使人得到的很大启发。我非常感激他,因为他的书使我大开眼界。只有一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  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代的中国,只要读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美国著名书评家 T.F.Opie  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精彩,但他的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美国总统 布什    林语堂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概括为稳健、淳朴、爱好自然、忍耐、勤勉、节约、爱好家庭生活、和平、知足、幽默等,并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林语堂以他所信奉的老庄之道,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保持着一份乐观,一份闲适,一份豁达。他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化,幽默化的语言加以诠释,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展现给西方,展现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书籍目录

序言一 读懂中国序言二 东方式的智慧第一章 中国人的脸谱 一、南腔北调 二、退化 三、新鲜的血液 四、文化的稳定作用 五、民族的童年第二章 中国人的德性 一、老成持重 二、坚忍的性格 三、无可无不可 四、老猾俏皮 五、和平主义 六、知足常乐 七、幽默的天性 八、因循守旧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一、智慧 二、女性化 三、科学精神之缺失 四、逻辑思维 五、直觉的思考 六、幻想的空间第四章 中国人的理想 一、中国的人文主义 二、宗教 三、中庸的哲学 四、道教 五、佛教第五章 中国的女性第六章 中国人的体制第七章 中国人的生活第八章 中国人的抗争收场语一收场语二后记

后记

《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之作。从书中可以感受出作者以主人翁意识向世界展现中国以及她勤劳而朴实的子民。作者运用特有的手法和笔调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比较。林语堂写作本书,时值动荡岁月,中国正经历着空前的考验,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称其神秘,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缺乏西方人的那种开拓冒险精神和活力,历来安分守己。再加上自清代以来,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致使外国人印象中的中国,始终是抽象的、模糊的,甚至对中国产生了诸多的误解。当时的中国已经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边缘。于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也就显得迫切而重要。林语堂留学欧洲、求学美国,对西方文化颇为了解。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自然会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与研究。《中国人的智慧》一书行文幽默但不失真,且看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圆熟、忍耐、含蓄、和平、知足、幽默、保守……几个形容词就将中国人的性格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出来。林语堂还精辟地指出,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人性格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孔子的思想强调“入世”,他认为人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变革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老子则主张“出世”,认为人生苦短,何必过分追求那过眼云烟般的名利。人应当自由而无为一点。林语堂似乎更多地站在老子的角度来认识大千世界,因为庄子的洒脱似乎更接近中国人的内心特质。就是在这些思想的杂糅相融、共同磨砺下,造就了中庸之道。也正是中庸之道才造成了中国人性格的复杂性。倘与西方人相比,由此角度可见一斑。即使在今天看来,这种思想仍然根植于社会大众的价值理念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行为的原因吧。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必须先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什么样的心灵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林语堂将介绍的重点放在了中国人的整体性格与理想上,使西方人能够真正了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正如他在书中所写到的:“我们不喜欢在球场上奔驰交突去争逐一个皮球,却喜欢闲步柳堤之上与鸣乌游鱼为伴;我们实在没有探险北极或测量喜马拉雅山的野心,只求安安顿顿地待在家中,以享人生之乐。”也许此番论述如今看来有点偏颇,但却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既然人生和个体生命在本质上太微不足道,那么人们就应该创造一种快乐的人生观,善待人生,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时刻,成为自己的主人。林语堂倡导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观: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阐述告诉我们:一种最好的文化不是过于外在化、狭隘化、功利化的,而是心灵的广大。本书是林语堂《My counny and My people》这部经典名著的全新译本,许多文章都是首次翻译出版,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英文原著中的许多谬误和不当之处进行了删减。本书的一至七章由黄嘉德翻译,第八章由龙婧翻译,最后由龙婧对全书进行统筹、润色和校订。编者

编辑推荐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完整呈现国学大师、文化巨匠林语堂先生经典学术著作历史全貌,深刻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社会、文学、艺术等诸多侧面。  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著名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赛珍珠  读林先生的书使人得到的很大启发。我非常感激他,因为他的书使我大开眼界。只有一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  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代的中国,只要读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美国著名书评家 T.F.Opie  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精彩,但他的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美国总统 布什  林语堂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概括为稳健、淳朴、爱好自然、忍耐、勤勉、节约、爱好家庭生活、和平、知足、幽默等,并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林语堂以他所信奉的老庄之道,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保持着一份乐观,一份闲适,一份豁达。他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化,幽默化的语言加以诠释,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展现给西方,展现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的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书非常好,纸帧过硬,质地良好,是精品书。内容更好,好象是作者自己写的白话文,因为用词极好。但记得林先生应该是直接以英文打的草稿哪,困惑中,如有知道的朋友不妨回个留言。低于10元的价格买到,实在是一本超值书,不过,读到第一篇就发现有至少一个错别字,另外还有二三个疑似别字,所谓疑似,怕是林先生下笔时,文言和我们现在的用词还有差异,又是困惑中。不过,实在不应该错过这本书,我们在求学的年代,读了太多的鲁迅的文章,总以为世界都是在斗争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实则有很多美文会让生活充满情趣,读着读着,你会会心一笑。林语堂,被大陆忽略的一位名家,他的贡献实在远远高于他在大陆获得的凭价,介绍东方,中国人,爱国...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还看他的书吧!
  •   恩,到货快,书质量好,印刷好,纸张好,内容也好,我很喜欢~~发表品论晚了,真的是很抱歉!!
  •   里面基本上大部分文章是《吾国吾民》里面摘选的,感觉有点“新瓶装老酒”的嫌疑。不过还是觉得买《吾国吾民》会更合适一些。
  •   林语堂的书都很好看。这本书剖析中国人的各个方面,真知灼见,值得一看。
  •   看过他的中国人觉得很好就买了这本,很精辟犀利的文字
  •   一直就喜欢林语堂先生富有哲理的语言,而又带些诙谐幽默的感觉,的确值得一读~
  •   是本不错的书,能跟着它思考些东西,价格不贵,值得!
  •   4天后收到的,感觉还蛮实惠的。
  •   像林先生这样有着比较幽默并且中西兼容的学者是很少的……
  •   外观上,印刷精美.内容上,充分反映了一个国学大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因为林语堂本来是写给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所以内容也很简单.易于我们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真的很便宜啊!要不是打折这么利害,我还要犹豫买不买.买了之后确实感觉很好!
  •   虽然还没有全看完,不过看了前面几章写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智慧很的启发,很有感想。不过可能是时代比较久远的关系有些文字不是很容易理解。
  •   真便宜,封面很漂亮,内容充实,值了
  •   待会收到后看后再做详细评论ps.刚刚收到书,检查后就慌忙过来写下感受 包装的非常好,出版社还用那种塑料薄膜给书加了个外衣 纸张没什么问题,还可以,虽比不上三联的纸张 但是对于这样的价格已经相当超值
  •      引----林语堂: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不如不为以养吾生。
      
       昨天看了林语堂散文,觉林大师此言精妙,浓缩则为中华传统处事哲学‘难得糊涂’。万事至极必反,尖刀太过锋利,迟早有会割伤自身的风险。古代打天下时,那些随王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勋们,在平天下后虽加官进爵万民敬仰,逐渐大多因锋芒太露,功高盖主,主子们为绝后患都逐一剪除,是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历史中人性的悲哀和必然,现在不是也都流行讲个预防性控制,风险消除嘛。。。
      
       如刘伯温和徐达是朱元璋的文武臂膀,辅佐朱氏黄袍加身。元朝末年,朱家军灭元驱鞑,力削群雄,统一中原大片领土,建立了大明王朝。天下趋稳后,朱元璋有意封赏,询问二人心之所想。刘伯温深得诸葛亮智慧和哲学,洞察人心,知朱元璋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全身之法唯知机急流勇退,so请愿卸甲归田去过闲云野鹤的小农生活,同时又故露贪财之意,请求封赏,是以朱元璋放松警惕,封号诚意伯,大加钱财土地封赏后内牛满面的客气一堆,准刘伯温离去。徐达自恃与朱元璋哥们情深,遂表示继续舍命跟随将肝脑涂地云云~~朱元璋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杀良将吧,天下都知道徐达是自己堂口兄弟,so从维稳出发,晋封魏国公,授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傅、中书右丞相。岁禄五千石,予世券。然后朱元璋就等徐达有什么犯事或是说错话,好借机降罪,等啊等~~~等啊等~~~当然徐达也不是全愚忠,刘伯温离朝前嘱咐过他要慎言慎行以免杀身之祸,so朱元璋一直抓不着徐达的小辫子。。。终于有一天,徐达换了痈疾~也就是一种奇特的背疮,那时候没有达克宁啊、X光片、马萨基之类的医疗手段,就只好随便抓点中药,天天坐院儿里德躺椅上晒太阳,想着某天忽然太阳给力,紫外线把毒都给灭了。徐达几天请病没上朝,朱元璋一了解情况,心说这不是老天给力么,赶紧宣太医,秘问此疾是否与饮食犯忌,徐达是体育运动员级别的~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郎中最恨的就是这种从来不得病的,于是太医赶紧上奏说得痈这个人品病啊,最忌的就是不能吃蒸鹅~~
      
       朱元璋一听,琢磨着杀达计划有戏啊,于是赶紧让御膳房备好酒好鹅,差了几个得力的公公给徐达探病去了。徐达正在自个家小院里晒太阳呢,兀的看见一队人花枝招展的就飘来了,心说我哥怎么派这几个非主流送特效药来了。只见为首浓妆艳抹的公公双臂一展,‘哗~~’一声威武的从袖口抽出俩短棒一拉,圣旨就宣了~~大意就是寡人很挂念你啊,达弟,所以给你备好鹅好酒,好酒恒久远,一鹅永流传,赶快吃了喝了赶明儿来见驾吧~~~blabla~~末了还加个钦此.
      
       徐达见到鹅都傻了,立马心律不齐肾上腺素分泌200%血压升高腰酸背痛腿抽筋我就不吃巨能钙,说谢主隆恩啊,今天刚吃的饱饱的,酒我喝,鹅改天吃吧~~好嘛?公公又不是大叔控,自然不受他影响,继续说‘圣上让我看着你吃完了再回宫复命啊~~~’大意就是你从了吧,来个痛快的。徐达这会儿知道自己的老哥哥打的什么算盘了,心里那个悲苦啊,本来准备来个李连杰式的1VN,发现那队人都是tm全副武装,自己就穿个南极人内衣在晒太阳~~~必须被乱刀砍死,心说那我认了,于是乎45°忧伤望着太阳,大口吃烧鹅喝酒。那天,小嗖风风的吹着,明朝打架最牛的汉子内牛满面。。。三天后,徐达痈发而卒。远方的刘伯温听说了,暗叹自己的飞人牌跑鞋果然给力,靠跑得快才逃过一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俩道理:
      
       1.天下是你陪着打下来的,不是你的,苟富贵,勿相忘的理想状态只在试验里会出现,所以封赏的时候有啥吃啥~趁早收手跑路为上。开公司创业OK了,发现你的哥们露出爪子和牙了,自己还是早早考虑争退利弊,可以的话自己出去再收小弟当老大;
      
       2.点背到背上生疮的时候,先去看医生,别急着吃蒸鹅
      
       蒸鹅。。。
      
       鹅。。。
      
       。。。
      
  •     尘世的天堂
      记林语堂《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文/张素闻
      
      幽默大师林语堂博士学贯中西,年轻的时候也曾热衷于救国救民,与鲁迅一样针砭时政,和学生一起游行,曾和人办《论语》与《人间世》,其幽默睿智不失天真与热情的性格,十分有趣。少年时候,林博士受基督教影响,青年时代留学海外,视野的开阔与头脑的发达且无中国民性里的保守与老猾,知理而近情,又有革新意识,相信科学,相信爱,倡导生活的艺术,而不失思维的独立性。郁达夫对林语堂的评论是:“真诚勇猛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
      
      在这本《中国人的生活智慧》里,就可见到林博士的真诚与勇猛,对当时国人的智慧和德性,林语堂开门见山毫不避讳:“让我先来谈谈三大恶劣而重要的德性: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他的眼里,这些品性使中国人失却思维与行动能力。对于当时的民族性格,林语堂以西学的观点来剖析讲解,其痛心疾首之处简直怒目冲冠:“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底,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缺乏社会纪律之习惯,为中华民族之最大致命伤”;“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庭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击中要害,是林博士温和喜悦之外的激扬慷慨,其幽默仁爱之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处,跃然纸上。
      
      林语堂对生活的热爱,其实有他妙察深思之后对革命大理想的放弃,无论子思的中庸,孟子的情智勇,还是他所鼓吹生活的乐趣与人生的艺术,都是他对未来的一些热情构想。树与石,花与花的布置,游览,居室与庭院,乃至饮食等等,他既在这些琐碎的事物里发现中国人思维与情感的特点,又在这些对日常生活精益求精的审美追求里看到危机:“这样过于丰盛的菜肴,是处于敬客的虚假形式……很可能,中国政府效率的所以低弱,直接导因于全体官僚大老爷个个须每晚应酬三四处的宴会”。
      
      在那战火纷飞诸多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时代,林语堂的快乐原则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看看他的《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就能明白林语堂的苦心:“我们必须重新信任这个‘身体’的优美收受器官,我们把轻视感觉和畏惧情感的心理一律摒除……唯有承认现实人生的那种哲学才能够使我们获得真正快乐,也唯有这种哲学才是合理的、健全的。”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关注心灵快乐的作家,大家都在国仇家恨的时候,林语堂却早已开始了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深刻而快乐的,好比一个智者,不因其深刻而失去温和柔软的声音与生动慈和的表情。他把艺术、诗歌、宗教的存在目的,就归于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感受力:“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对比始终存在的各种批评,生硬无感情的美,与为了公义而不惜凶狠,形式主义地打着礼貌的旗号而缺乏内在的尊重的种种社会现象,林语堂的眼光何其高远而开阔!
      
      幽默带来的快乐自在,使林语堂在那局促的时代里似乎天真而超脱,似乎格格不入,实在,他不仅充满对生活与生命的长远洞见,而且善于发现尘世的天堂,亦严亦慈智慧而不乏俏皮轻松的风格,更使困苦中的日常生活欢喜自在,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对生活与未来有期待与勇气,就是世间法。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一版 定价:24.8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