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

出版时间:2006-2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页数:403  译者:越裔汉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活的艺术》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我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我颇想用柏拉图的对话方式写这本书。把偶然想到的话说出来,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琐事安插进去,这将是多么自由容易的方式。可是不知什么缘故,我并不如此做。或者是因我恐怕这种文体现在不很流行,没有人喜欢读,而一个作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阅读。我所说的对话,它的形式并不是像报纸上的谈话或问答,或分成许多段落的评论;我的意思是指真真有趣的、冗长的、闲逸的谈论,一说就是几页,中间富于迂回曲折,后来在料不到的地方,突然一转,仍旧回到原来的论点,好像一个人因为要使伙伴惊奇,特意翻过一道篱笆回家去一般。我多么喜欢翻篱笆抄小路回家啊!至少会使我的同伴感觉我对于回家的道路和四周的乡野是熟识的……可是我总不敢如此做。我并不是在创作。我所表现的观念早由许多中西思想家再三思虑过、表现过;我从东方所借来的真理在那边都已陈旧平常了。但它们总是我的观念,它们已经变成自我的一部分。它们所以能在我的生命里生根,是因为它们表现出一些我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当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我即对它们出于本心的协调了。我喜欢那些思想,并不是因为表现那些思想的是什么伟大人物。老实说,我在读书和写作时都是抄小路走的。我所引用的作家有许多是不见经传的,有些也会使中国文学教授错愕不解。我引用的当中如果有出名人物,那也不过是我在直觉的认可下接受他们的观念,而并不是震于他们的大名。 

内容概要

  在《生活的艺术》谈了庄子的淡泊,林语堂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 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醒觉 一、人生之研究 二、一个准科学公式 三、以放浪者为理想的人第二章 关于人类的观念 一、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 二、与尘世结不解缘 三、灵与肉 四、一个生物学的观念 五、诗样的人生第三章 我们的动物性遗产 一、猴子的故事 二、猴子般的形象 三、论不免一死 四、论肚子 五、论强壮的肌肉 六、论灵心第四章 论近人情 一、论人类的尊严 二、近乎戏弄的好奇:人类文明的勃兴 三、论梦想 四、论幽默感 五、论任性与不可捉摸 六、个人主义第五章 谁最会享受人生 一、发现自己:庄子 二、情智勇:孟子 三、玩世、愚纯、潜隐:老子 四、“中庸哲学”:子思 五、爱好人生者:陶渊明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一、快乐问题 二、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 三、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四、对唯物主义的误解 五、心灵的欢乐怎样?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一、人类是惟一在工作的动物 二、中国的悠困理论 三、悠困生活的崇尚 四、尘世是惟一的天堂 五、运气是什么 六、美国三大恶习……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醒觉  Chapter 1 人生之研究   在下面的文章里我不过是表现中国人的观点。我只表现一种中国最优越最聪慧的哲人们所见到而在他们的文字中发挥过的人生观和事物观。我知道这是一种闲适哲学,是在异于现今时代里的闲适生活中所产生。我总觉得这种人生观是绝对真实的。人类心性既然相同,则在这个国家里能感动人的东西,自然也会感动别的国家的人类。我将要表现中国诗人和学者们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是经过他们的常识和他们的诗意情绪而估定的。我想显示一些异教徒世界的美,显示一个明知此生有涯,但是短短的生命未始没有它的尊严的民族所看到的人生悲哀、美丽、恐惧和喜乐。   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富有生气,因而在他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他把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看透了他四周所发生的事物和他自己的徒劳,而不过仅仅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应走的道路。因此,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观测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我不用说我的哲学思想是否适用于西方人。我们要了解西方人的生活,就得用西方的眼光,用他们自己的性情,他们自己的物质观念,和他们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无疑美国人能忍受中国人所不能忍受的事物,同样中国人也能忍受美国人所不能忍受的事物。我们生下来就不同样,这已有显著的区别。然而这也不过是比较的看法。我相信在美国的繁忙生活中,他们也一定有一种企望,想躺在一片绿草地上,在美丽的树阴下什么事也不做,只想悠闲自在地去享受一个下午。“醒转来生活吧”(Wake up and live)这种普遍的呼声,在我看来很足以证明有一部分美国人宁愿过梦中的光阴,但是美国人终还不至于那么颓丧。问题只是他对这种闲适生活,要想享受的多少之间和他要怎样使这种生活实现而已。也许美国人只是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上,对于“闲荡”一词有些感到惭愧;可是我确切知道,一如知道他们也是动物一样,他们有时也喜欢松松肌肉,在沙滩上伸伸懒腰,或是静静地躺着,把一条腿舒服地跷起来,把手臂搁在头下当枕头。如果这样,便跟颜回差不多;颜回也有这种美德,孔子在众弟子中,也最器重他。我希望看到的,就是他能对这件事抱诚实的态度;譬如他喜欢这件事,便应向全世界实说他喜欢这件事;应在他闲逸自适地躺在沙滩上,而不是在办公室里时,他的灵魂喊着:“人生真美妙啊!”   所以现在我们将要看到中国整个民族思想所理解的那种哲学和生活艺术。我认为不论是在好的或坏的方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如它想像的。因为我们在这里看见一种完全不同的思想典型,由这种思想典型产生了一种簇新的人生观念,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他的思想产物,这话绝无疑义。中国民族思想在种族性上和西方文化是那么不同,在历史上又和西方文化那么隔离着;因此我们自然能从这种地方,找到一些人生问题的新答案,或者好一些,找到一些探讨人生问题的新方法。或者更好些,找到一些人生问题的新论据。我们要知道这种思想的美点和缺点,至少可以由它过去的历史看出。它有光辉灿烂的艺术,也有微不足道的科学,有博大的常识,也有幼稚的逻辑,有精雅温柔的关于人生的闲谈,却没有学者风味的哲学。很多人本来都知道中国人的思想非常实际而精明,爱好中国艺术的人也都知道中国人的思想是极灵敏的;一部分的人则承认中国人的思想也是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至少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善于利用哲理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这比之中国有伟大的哲学或有几个大哲学家的那种说法,更有意义。一个民族产生过几个大哲学家没什么稀罕,但一个民族能以哲理的眼光去观察事物,那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怎样,中国这个民族显然是比较富于哲理性,而少实效性,假如不是这样的话,一个民族经过了四千年专讲效率生活的高血压,那是早已不能继续生存了。四千年专重效能的生活能毁灭任何一个民族。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在西方狂人太多了,只好把他们关在疯人院里;而在中国狂人太罕有了,所以崇拜他们;凡具有中国文学知识的人,都会证实这一句话。我所要说明的就在乎此。是的,中国有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气质,可以在他们那种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里找到最好的论据。   Chapter 2 一个准科学公式   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研究产生这个生活哲学的中国人的理智构造——伟大的现实主义,不充分的理想主义,很多的幽默感,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高度诗意感觉性。人类似分成两种人: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二种成分的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例如英国这个最健全的民族,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适当地混合起来而成的。有些国家常 要发生革命,这是因为它们的泥土吸收了一些不能适当同化的外国思想液汁的缘故,以致泥土不能保持着它们的形式。   模糊而缺乏批判精神的理想主义,是极为可笑的。这种理想主义的成分如果太多,于人类颇为危险,它使人徒然地追求虚幻的理想。在任何一个社会或民族里,如果这种幻想的理想主义成分太多,就会时常发生革命。人类好似一对理想主义的夫妻,对于他们的住所永远感到不满意,每三个月总要搬一次家,他们以为没有一块地方是理想的,而没有到过的地方似乎总是好的。幸而人类也赋有一种幽默感,其功用,是在纠正人类的梦想,而引导人们去和现实世界相接触。人类不可没有梦想,可是他也不能不好笑他自己的梦想,两者也许同样的重要。这是多么伟大的天赋,而中国人就富于这种特质。   幽默感(我在下面一章里将做更详细的讨论)似乎和现实主义或称现实感有密切的联系。说笑话者虽常常残酷地使理想主义者感到幻灭,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完成了一种极重要的任务,这足以使理想主义者不至于把头碰在现实的墙壁上,而受到一个比幻灭更猛烈的撞击。同时也能缓和暴躁急烈分子的紧张心情,使他可以寿命长一些。如能预先让他知道幻灭的无可避免,或许可以使他在最后的撞击里减少一些痛苦,因为一个幽默家始终是像一个负责者将坏的消息温和地告诉垂死的病人。有时一个幽默家的温和警告会挽救垂死者的生命。假如理想主义和幻灭必须在这世界上同时并存,那么,我们与其说那个说笑话者是残忍的,还不如说人生是残酷的了。   我时常想到一些机构公式,想把人类进步和历史变迁明确地表示出来。这些公式仿佛如下:   “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   “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   (普通叫做“理想主义”)   “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普通叫做“保守主义”)   “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   “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   “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   这样看来,智慧或最高型的思想,它的形成就是在现实的支持下,用适当的幽默感把我们的梦想或理想主义调和配合起来。   为尝试制造一些准科学的公式起见,不妨进一步照下列的方法来分析各国的民族性。我用“准科学”这个名字,因为我不相信那种呆板的机械公式真能够把人类活动或人类性格表现出来。把人类的活动归纳到一个呆板的公式里,这已经缺少幽默感,因此也就缺乏智慧。我并不是说现在没有拟这一类的公式;在今日之下,这种准科学正多着。到一个心理学家竟能衡量人类的“智能”(IQ)或“性格”(PQ)时,这世界可真够可怜,因为有人性的学问都被专家跑来篡夺了。但如果我们认为这些公式不过是拿来表现某些意见的简便图解方法,而不拿科学神圣名义来做我们护符,则尚没有什么关系。下面所写是我替某些民族的特性所拟的公式,这些公式完全是照我个人意思而定,绝对无法证实。任何人都可反对它们,修改它们,或另改为他自己的公式。现在以“现”字代表“现实感”(或现实主义),“梦”字代表“梦想”(或理想主义),“幽”字代表“幽默感”——再加上一个重要的成分——“敏”字代表“敏感性”(Sencibility),再以“四”代表“最高”,“三”代表“高”,“二”代表“中”,“一”代表“低”,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准化学公式代表下列的民族性。正如硫酸盐和硫化物,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各不相同,人类和社会也依它们不同的构造,而有不同的作用。在我看来,人类社会或民族在同样情形之下,却有不同的行为,确是一桩很有趣的事。我们既然不能摹仿化学的形式发明“幽默化物”(Humoride)和“幽默盐”(Humorate)一类的名字,自只可用三份“现实主义”,二份“梦想”,二份“幽默”和一份“敏感性”的方式造成一个英国人①。   现三 梦二 幽二 敏一 等于英国人   现二 梦三 幽三 敏三 等于法国人   现三 梦三 幽二 敏二 等于美国人   现三 梦四 幽一 敏二 等于德国人   现二 梦四 幽一 敏一 等于俄国人   现二 梦三 幽一 敏一 等于日本人   现四 梦一 幽三 敏三 等于中国人   我不十分知道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印度人和其他的民族,所以不敢拟议他们的公式,同时上列公式本身就不很靠得住,每一公式都足以引起严切的批评。这些公式与其说是权威的,不如说是含有挑拨性的。假使我能得到一些新见识或新印象时,我预备把这些公式逐渐修正,以供我自己应用。它们的价值眼前只限于此,这无非是我智识的进步和我愚昧的缺陷的一个记录而已。这里也许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我认为中国人和法国人最为相近,这从法国人著书和饮食的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同时法国人更丰富的理想主义是由比较轻松的性情所产生,而以爱好抽象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回想他们在文学、艺术和政治运动上的宣言吧)。以“现四”来代表中国人民,是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现实化的民族,“梦一”的低分数则表示他们在生活类型或生活理想上似乎缺乏变迁性。中国人的幽默、敏感性和现实主义,我给了较高的分数,这大概是我同国人接触密切、印象生动的缘故吧。中国人的敏感性,无需我细为解 释,从中国的散文、诗歌和绘画即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了。……日本人和德国人在缺乏幽默感的方面,极为相像(一般的印象),然而无论哪一个民族的特性,总不能以“零”为代表,甚至中国人的理想主义我也不能以“零”来代表它。其间完全不过是程度高低的问题:“完全缺乏这种或那种质素”这一类的言论,对各民族有亲切认识者是不会说的。因之我给日本人和德国人不是“幽零”,而是“幽一”,我觉得这是对的。我相信日本人和德国人所以在现在和过去都遭受到政治上的痛苦,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缺乏良好的“幽默感”。一个普鲁士的市政顾问官就喜欢人家称他“顾问官”,并且他多么喜欢他制服上的纽扣和徽章啊!一种对“逻辑上必要性”(常常是神圣的)的信念,一种直趋目标,而不做迂回行动的倾向,常常使人遇事过分。其要点不在你信仰什么东西,而是在你怎样去信仰那种东西,并怎样把信仰变成行动。我给日本人“梦三”是特别指出他们对于皇帝和国家的狂热忠诚,这种狂热的忠诚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幽默成分过低的缘故。因为理想主义在不同的国家里代表着不同的东西。正如所谓幽默感包括着许多不同的东西一般。……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在今日之下的美国正在做有趣的拔河竞赛,二种成分都有相当高的分数,因此便产生了美国人特有的那种潜力。美国人的理想主义是什么,这问题还是让美国人自己去研究吧;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说的,他们对什么东西都很热心。从美国人很容易给高尚的思想或高贵的语词所感动这一点来说,他们的理想主义想必大部分是高尚的;但是有一部分也不免是自欺欺人而已。美国人的幽默感比之欧洲大陆民族的幽默感也有些不同,可是我的确觉得这种幽默感(爱好玩意儿和原有广博的常识),是美国民族最大的资产。在未来的重要变迁的时代中,勃赉斯(James Bryce,十九世纪末叶的英国历史学家)所说的那种广博常识,于他们将有很大的用处,我希望这种常识能使他们渡过危急的时期。我以很低的分数给予美国人的敏感性,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们能够忍受非常的事物。……一般说来,英国人好像是最健全的民族,他们的“现三梦二”,这是民族稳定性的表现。我以为理想的公式似乎是“现三 梦二 幽三 敏二”,因为理想主义或敏感性的成分过多,也不是好事。我以“敏一”代表英国人的敏感性;如果以为这个分数太低,那是要怪英国人自己的!英国人随时随地要露着那种忧郁的样子,我怎能知道他们究竟有什么感觉呢——欢笑,快乐,愤怒,满足?   我们对于著作家和诗人也可以用同样的公式,现在试举几个著名的人物来做个例:   莎士比亚——现四 梦四 幽三 敏四   德国诗人海尼(Heine)——现三 梦三 幽四 敏三   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现一 梦四 幽一 敏四   美国诗人爱伦波(Pce)——现三 梦四 幽一 敏四   李白——现一 梦三 幽二 敏四   杜甫——现三 梦三 幽二 敏四   苏东坡——现三 梦二 幽四 敏三   这不过是我随手所写的几个例子。一切诗人显然有很高的敏感性,否则便不成其为诗人了。我觉得爱伦波虽有其不可思议的富于想像力的天赋,却是一个极健全的天才。因为他不是很喜欢做推论的吗?   我给中国民族性所定的公式是:   现四 梦一 幽三 敏三   我用“敏三”去代表丰富的敏感性,这种丰富的敏感性产生一种对人生的适当艺术观念,使中国人很肯定地感到尘世是美满的,因此对人生感到热诚的爱好。不过敏感性还有更大的意义:它事实上代表一种近乎哲学的艺术观念。因这理由,中国哲学家的人生观就是诗人的人生观,而且中国的哲学是跟诗歌发生联系,而不比西方的哲学是跟科学发生联系的。这种对欢乐、痛苦和人生百态的丰富的敏感性,使轻快哲学有造成的可能;这一点可以在下文中看得很明白。人类对于人生悲剧的意识,是由于青春消逝的悲剧的感觉而来,而对人生的那种微妙的深情,是由于一种对昨开今谢的花朵的深情而产生的。起初受到的是愁苦和失败的感觉,随后即变为那狡猾的哲学家的醒觉和哂笑。   在另一面,我们用“现四”来代表浓厚的现实主义,这种浓厚的现实主义就是指一种安于人生现状的态度,是一种认为“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态度。所以这种现实主义使艺术家的信念变得更坚固,觉得这似乎朝露的人生,更为美丽。同时,也使艺术家和诗人不至于彻底逃避人生。梦中人说:“人生不过是一场梦。”现实主义者回说:“一点也不错,让我们在梦境里尽量过着美满的生活吧。”但是这里的醒觉者的现实主义是诗人的现实主义,而不是商人的现实主义;那种趾高气扬,欣欣然走上成功之路的年轻进取者的大笑,也将失掉,而变为一个手捻长须,低声缓语的老人的大笑。这种梦中人酷爱和平,没有一个人肯为一个梦而拼命斗争。他会一心一意地和他做梦的同志一起过着合理美满的生活。因此人生的高度紧张生活即松弛下去了。此外,这种现实感觉的主要功用,是要把人生哲学中一切不必要的东西摒除出去,它好似扼住了人生的颈项以免幻想的翅膀会把它带到一个似乎是美而实则虚幻的世界里去。况且人生的智慧其实就在摒除那种不必要的东西,而把哲学上的问题化减到很筒单的地步——家庭的享受(夫妻、子、女)、生活的享受、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同时停止其他不相干的科学训练和智识的追求。这么一来,中国哲学家的人生问题即变得稀少简单,同时人生智慧也即是指一种不耐烦的态度——一种对形而上的哲学,以及与人生没有实际关系的智识的不耐烦态度。也指各种人类活动,不论是去获取智识或是东西,都须立刻受人身本身的测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服从。其结果即,是生活的目的,不是什么形而上的实物,而仅是生活本身。   中国人的哲学因为具有这种现实主义和极端不相信逻辑及智能,就变成了一种对人生本身有直接亲热感觉的东西,而不肯让它归纳到任何一种体系里去。因为中国人的哲学里有健全的现实意识,纯然的动物意识,和一种明理的精神,因此反而压倒了理性本身,而使呆板的哲学体系无从产生。中国有儒道释三教,每一种教都是宏大的哲学体系,但它们都曾被健全的常识所冲淡,因而都变成追求人生幸福的共同问题。中国人对任何一个哲学观念、信仰、派别,都不愿专心地相信,或过分起劲地去研究。孔子的一个朋友对他说,他常常三思而后行,孔子诙谐地回答:“再,斯可矣。”一个哲学派别的信徒最多不过是一个哲学的学生,可是一个人则是生活的学生,或者竟是生活的大师哩。   有了这种文化和哲学,最后结果,就是中国人和西洋人成了一个对照,中国人过着一种比较接近大自然和儿童时代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本能和情感得以自由行动;是一种不太重视智能的生活,敬重肉体也尊崇精神,具有深沉的智慧、轻松的快活和熟悉世故但很孩子气的天真,这些成了一种奇怪的混合物。所以归纳起来说,这种哲学的特征是:第一,一种以艺术眼光对人生的天赋才能;第二、一种于哲理上有意识的回到简单;第三,一种合理近情的生活理想。最后的产品就是一种对于诗人、农夫和放浪者的崇拜,这是可怪的。 Chapter 3 以放浪者为理想的人   在我这个有着东方精神也有着西方精神的人看来,人类的尊严是由以下几个事实所造成;也就是人类和动物的区别。第一,他们对于追求智识,有着一种近乎戏弄的好奇心和天赋的才能;第二,他们有一种梦想和崇高的理想主义(常常是模糊的、混杂的,或自满的,但亦有价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能够利用幽默感去纠正他们的梦想,以一种比较健全的现实主义去抑制他们的理想主义;第四,他们不像动物般对于环境始终如一地机械地反应着,而是有决定自己反应的能力,和随意改变环境的自由。这一点就是说人类的性格生来是世界上最不容易服从机械律的;人类的心思永远是捉摸不定,无法测度,而常常想着,怎样去逃避那些发狂的心理学家和未有夫妇同居经验的经济学家所要强置在他身上的机械律,或是什么唯物辩证法。所以人类是一种好奇的、梦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动物。   总之,我对人类尊严的信仰,实是在于我相信人类是世上最伟大的放浪者。人类的尊严应和放浪者的理想发生联系,而绝对不应和一个服从纪律、受统驭的兵士的理想发生联系。这样讲起来,放浪者也许是人类中最显赫最伟大的典型,正如兵士也许是人类中最卑劣的典型一样。读者对于我以前的一部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的一般印象是我好似在赞颂“老滑”。现在我希望读者对这一部著作的一般印象是:我正在竭力称颂放浪汉或是流浪汉,我希望在这一点上我能成功,因为世间的事物,有时看来不能像它们外表那么简单。在这个民主主义和个人自由受着威胁的今日,也许只有放浪者和放浪的精神会解放我们,使我们不至于都变成有纪律的、服从的、受统驭的、一式一样的大队中的一个标明号数的兵士,因而无声无臭地湮没。放浪者将成为独裁制度的最后的最厉害的敌人。他将成为人类尊严和个人自由的卫士,也将是最后一个被征服者。现代一切文化都靠他去维持。   造物主也许会晓得当他在地球上创造人类时,他是创造了一个放浪者,虽是一个聪明的,然而总还是放浪者。人类放浪的质素,终究是他的最有希望的质素。这个已造成的放浪者,无疑地是聪慧的。但他仍是一个很难于约束,很难于处置的青年,他自己以为比事实上的他更伟大,更聪慧,依然喜欢胡闹,喜欢顽皮,喜欢一切自由。虽然如此,但亦有许多美点,所以造物主也许还愿意把他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正如一个父亲把他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聪慧而又有点顽皮的二十岁儿子的身上一般。我常想他可也有一天情愿退隐,而把这个宇宙交给他的儿子去管理吗?……   以中国人的立场来说,我认为文化须先由巧辩矫饰进步到天真纯朴,有意识地进步到简朴的思想和生活里去,才可称为完全的文化;我以为人类必须从智识的智慧,进步到无智的智慧,须变成一个欢乐的哲学家;也必须先感到人生的悲哀,然后感到人生的快乐,这样才可以称为有智慧的人类。因为我们必须先有哭,才有欢笑,有悲哀而后有醒觉,有醒觉而后有哲学的欢笑,另外再加上和善与宽容。 我以为这个世界太严肃了,因为太严肃,所以必须有一种智慧和欢乐的哲学以为调剂。如果世间有东西可以用尼采所谓愉快哲学(Gay Science)这个名称的话,那么中国人生活艺术的哲学确实可以称为名副其实了。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有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意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惟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的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一个五十岁的商人,本来可以退隐,在我看来不是哲学家。这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念头,而是我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只有当人类渲染 了这种轻快的精神时,世界才会变得更和平、更合理,而可以使人类居住生活。现代的人们对人生过于严肃以充满着烦扰和纠纷。我们应该费一些工夫,把那些态度,根本地研究一下,方能使人生有享受快乐的可能,并使人们的气质有变为比较合理、比较和平、比较不暴躁的可能。   我也许可以把这种哲学称为中国民族的哲学,而不把它叫做任何一个派别的哲学。这个哲学比孔子和老子的更伟大,因为它是超越这两个哲学家以及他的哲学的;它由这些思想的泉源里吸收资料,把它们融洽调和成一个整体;它从他们智慧的抽象轮廓,造出一种实际的生活艺术,使普通一般人都可看得见,触得到,并且能够了解。拿全部的中国文学和哲学观察一过后,我深深地觉得那种对人生能够尽量的享受,和聪慧的醒悟哲学,便是他们的共同福音和教训——就是中国民族思想上最恒久的,最具特性的,最永存的叠句唱词。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甚丰,其中的散文、随笔更是精华。他结合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加上林先生本人的天赋气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灵性、富幽默的特色。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林语堂在该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编辑推荐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活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我原来这是纯粹写怎么为人处事的一类书,但不是。林语堂一直是我上大学的时候,阅读老师推荐的一位作家。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还买了林老另一本书,吾国吾民。
      
       读完这本书,林老不愧是横跨中西文化的双语作家,像悠闲的重要、享受大自然等章节中,他都有中西方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看法。林老是个描写细致的人,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挺能扯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都能扯一堆。。。像是西方中礼仪的握手,中国人则喜欢拱手作揖,不发生实际上的身体接触,林老更推崇后者。。。然后基于这点,扯了一堆中西方的礼仪问题。
      
       我不是喜欢读文言文的一个人,但是书里面却有很多文言文,陶渊明的、孔子的、老子的。。。我在读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是看不进去了,干脆遇到文言文就跳过。。。但是后来才发现,文言文所占比例实在太多。。。于是又只有强迫自己读。。。所以,感受不是很爽。。。
      
      
  •      最近的阅读计划中有一大部分是重读经典。重读是特别愉快的过程。一本好书,刹一谋面,面目依稀可辨,又倍感陌生。随着与作者“对谈”深入,记忆的芬芳氤氲,“喜从中来乱狂呼”。林语堂先生说,读书所得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作为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与自我的丰富程度成正比。时间沉淀,读者在成长,一切好书重读起来肯定可以获得新的见解和乐趣。
       重读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总结几点感受。
       人生没有好坏之分。
       一日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属于自然,人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那一季里好的东西。每个人需要做的,在自己的季节里,做更好一些的自我。
       百年苦乐半相参。
       儒家积极的人生观和道家圆滑和顺的人生观念,协调起来成为一种中庸的哲学,成为一般中国人的“宗教”。这种动与静冲突的结果产生了一种妥洽的观念,使人们对不完美的人生也感到满足,产生智慧而愉快的人生哲学。不去追求完美,不去寻找势不可得,不去穷究不可得知,平和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地生活。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庄子云:“送君者皆自厓而返,君自此远矣。”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动与静之间寻觅平衡,空寥自足。名和利,有修养的人只能避免利的诱惑,只有伟大的人物才能够逃避名的诱惑。绝利易,绝名心难。宽容对待自己有时驿动的心。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天地万物间,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百年苦乐半相参。
       心灵与肉体的快乐不可分。
       人类一切快乐都属于感觉的快乐。清晨起床,神清气爽,煮一杯咖啡,捧一本书,精神与身体皆与世无争,这份快乐是属于肉体还是精神?为什么有人常常不快乐?原因是感官的敏感性减退。这种人很少去感受,视觉听觉麻木不仁。获得快乐,要主动去感知生活,体味人生。
       梁实秋先生之十一则不亦快哉,与金圣叹之三十三则不亦快哉,异曲同工,彰显大师的洒脱、幽默、出尘。有了先生们的这般心性,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不亦快哉的时刻。
       不被利用的时间是最宝贵的。
       “闲暇之时间如室中之空隙。”我们有了闲暇,才能感知生活的乐趣。城市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空间的狭仄令我们局促不安。我们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视野和心胸变得开阔。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屋前空地”,给心灵和思想以自由与想象的空间。
       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不好。
       我们教育的危险在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视强记事实即为教育的本身目标,脱离了教育的真正理想,即智识上鉴别力的发展。孔子说:“多见识之,知之次也。”庄子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真正的学问,是拥有智力上的胆力和独立判断力。
       学者与思想家的区别。
       学者在写作中,大都借材于别的学者。他所引用的旧典成语越多,越像一位学者。一个思想家于写作时,则都借材于自己肚中的概念,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会依赖于自己的肚腹。“一个学者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什么是美?
       所谓文学的美和一切事物的美,大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变换和动作。“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宇宙中凡是活的东西都有着文学的美。凡是活动的东西都有一个“式”,所以也就有美、力和文,或形式和轮廓的美。
       “在被时间击败、被时间席卷、被时间吞噬方面,万物皆平等,因而都值得在颤抖中被文字拥抱。”既然如此,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睁一只眼奋斗,闭一只眼悠闲,既不辜负所谓“生命的意义”,亦不要错过人生的乐趣。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的艺术。
      
      
  •      “中国人爱好此生命,爱好此尘世,无意舍弃此现实的生命而追求渺茫的天堂。他们爱悦此生命,虽此生命是如此惨愁,却又如此美丽,在这个生命中,快乐的时刻是无尚的瑰宝,因为它是不肯久留的过客。他们爱悦此生命,此生命为一纷扰纠结之生命,上则为君王,下则为乞丐,或为盗贼,或为僧尼,其居常则养生送死,嫁娶疾病,早曦晚霞,烟雨明月,胜时佳节,酒肆茶寮,翻云覆雨,变幻莫测,劳形役性,不得安息。”
       书名如此醉人,就像最能打动我的是这平凡的世界,让我无限依恋的是这美丽的生命。
       中国人的思想是直觉和敏感的,他们排斥用逻辑的方式分析事物,因为这样会失去自然的神秘。他们的敏感不是悲观者对事物消逝而痛苦的敏感。相反,他们总是能用细腻的心识体会生命本真诗意的美感。面对生老病死,大多数人只是转瞬即逝的感触,直觉告诉他们,人的生命不是一种痛苦和负担,而是当下一刻心灵的体验。尘世确有悲欢离合,爱恨惆怅,很多时候,都是苦多乐少。这些在悲观者看来是世事无常,希望逃离这悲惨的人生。他们也能感到浮生若梦,但又何必苦苦求真呢?所谓痛苦,并不是人生,而是自己的心。既然人生虚幻,那就一如春梦,了无痕迹吧。到底,中国人是富有智慧的,将这悲喜交加视为造物者奇迹的馈赠,视作生命最真实的体验。 他们是天生的乐天派,总能在俗世生活背后发现一点生命灵光。
       中国人有着太过强大的现实主义,如果觉得这不算褒奖的话,可以说他们对生命怀着最崇敬的爱意和无限的依恋。欧洲人在文艺复兴后才重新将目光从神返回人自身,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以至于多少显得不那么优雅。他们没有那么圣洁的天使,没有无上的神佛。即使是天上的神仙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思凡下界。对于人之情欲不会苦大仇深,也不会放任自流,而是将其处于和谐的位置。人并不是完美的天使也绝非罪恶的魔鬼,人是独一无二的,人的身体有着最和谐的自然之美,人的心灵可以创造伟大的智慧。如果没有人,谁来崇拜满天的神祇?如果没有人,谁来欣赏雨后的嫩芽?将人的价值置于一些价值的最顶端,中国人其实早就理解了人文主义真正的内涵。
       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无论是孔子的颠沛造次,还是庄子的曳尾于涂,他们依然有着正常人的生活起居,没有天花乱坠,不会死而复生。以至于离我们这么近,就好像隔壁的老头。所谓圣人应该就是外凡内圣,他们是对人生有着明慧悟性的达观者,是对德性不懈追求的卫道士,是心怀宇宙苍生的慈善家。人人口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获得这圆满的人格,圣凡之间,唯此一心。一切生命意义的答案就在这一刻的生命体验中,尘世间就可以找到安生立命的根本。最终,我们都可以戴上中国文化的桂冠——生活的艺术——这是一切人类智慧的终点。
      
  •      林语堂的两本关于介绍中国文化的书,一本吾国与吾民,一本就是生活的艺术。与其说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看的书,不如说这是向西方文化介绍东方文化的书。可以看到很多地方不仅仅是对东方文化的介绍,也有一些文化对比的思索。
       这本书有那个时代的通病,在逻辑和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上显得有些肤浅。但是一本好书仍能穿透岁月,让今天的人在读书,茶和交友,旅行的认识上有一些收获,能常读常新。
       关于旅行:
       林语堂说,有三种游览,是虚伪的。一,要求有所获,“专心专门”的改进心胸;二,为了谈话资料而旅行,表现就是重视照片,却忘了照片里的景本来的样子;三,预定计算好的旅行。这是银行家而不应是旅行家的做法。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一个好的旅行家绝不知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从何处而来。”
       这些让我想到一句英文,away is a feeling that is easy to find and not easy to forget.在两年前的夏天,徒步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我也曾经历过这种away的恍惚飘渺的自在快乐。
       关于读书:
       读书是一种乐趣,这是很多学者曾经强调过的一点。也不仅仅是在读书上,很多事情做不成,无他,没有发现了解乐趣,终于不能坚持。
       他说,读书的益处在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拓一个更宽广的天地,在于引领人进入一个沉思境界。“读书的唯一目标在于乐趣,唯有抱着这个目标,方可称为读书之术。凡是出于勉强的态度去读书的人,都是不懂读书的艺术的人。”
       味道是读书的关键,这味道又在乎个人的性情和阅历。读书是一种艺术胜于读书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昨天老毕说我一看就是那种不读书的人,我想他说的也是,这几年虽然读过一些书,却并不懂读书的艺术,没有清净平和的心态和方法论,读再多书也是枉然白读。所幸感觉最近自己已经“上道了”。读书的事,是最不必求结果的。
  •     毕竟是一家之言,就像作者自己在序言里说的。美国真实具体的文化生活方式不太清楚,不过对欧洲至少是对法国的一些见解确实是很cliché,比如先说西方餐桌上的礼仪阻碍西方烹饪发展,又说要学法国人品味美食,可法国人对餐桌礼仪可比中国强调的多。自己吃的爽但是毕竟也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周围的人,大声张口咀嚼被视为没教养的行径,法餐堪称一门艺术,私以为这些礼仪恰恰促进了这些美食的用心和精细的特点。
  •      我自认我读这本书早读了10年,林语堂写这本书的时候42岁,我现在26岁;林语堂说读书不能为了读而读,而我真的是强迫着自己去读这么一本书;朋友说,凡是能给与启发的就是一本好书。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读这种书,印象中有好几年了吧。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只是想着要好好读完。但是发现其实读起来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通畅。文中的语言让我仿佛回到了民国时代,感觉像极了现代白话文。林老先生可谓博学,举的例子让我目不暇接,常要一边看一边去查里面提到的人或事,可是当我查完了解后,却发现又忘记了前面的内容。
      
       本身阅读的时候就是为了读而读,这是作者所不齿的,但是我近来确实心浮气躁,急需要用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去压着我自己的性子。当然这本书不能说晦涩难懂,只是由于我的阅历尚浅,看起来没有那么通畅罢了。
      
       看的时候觉得很多时候作者在为自己的享受做辩解,否定了很多事物,但是仔细想想,人不就是为自己而活。享受生活是没有错的,如果只知道辛勤工作,背负自责;自我审视自己并没有错,但是当辛苦过后、自责过后,人还是需要让自己过得快乐过得轻松一点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会忘记前面的内容,不能深刻记忆,只能通过笔记去留个想法。文中一些内容还是值得我去思考。我想当我再过十年去重新读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吧。
      
       别的一些感悟在我的读书笔记里了,就不多说了。
      
       http://book.douban.com/people/66609369/annotation/5321247/
      
       是本好书,我觉得一些人可以从这本书里得到释放。而我更多的是学到了很多处事方法以及一些像是长辈给晚辈的教导,而这教导更多的是作者以亲身经历的事情去转述给我。
      
       这本书,能带给你新的思想。
  •     看了于丹的《趣品人生》才知道这本书,并且是她所提倡的好书,我就买了读读,谁知理论性太强,根本看不明白他想说什么,这本书已经在家睡2个月了,我根本没有读下去的毅力。别人都是伤不起,我只好高喊读不起,读不起。
  •     许久以前阅读一本《The Art of Travel》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它让我看到我所期待的旅行是什么样;而这一次阅读《The Importance of Living》,我同样很激动,因为它让我看到了我所期待的生活,那是富于东方气质与文化的宁静与祥和。
      
      无论是从对于文化、生活方式的理解,抑或是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解读,我发现自己很欣赏和同意林老的观点,即使是在70多年后的今天。他会描述东西方对于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的态度,正是从这些比较中让我看到自己骨子里永远是个东方人。
      
      所以我的梦想便是,将来找一片安静的地方,过真正宁静与祥和的东方生活,可以品茶、养花、郊游,这些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      曾有人说,你苦苦的追求那个生活的时候,生活已经离开了你。再徒劳也如同婚姻来对付孤独,用一种麻烦替换另一种麻烦。
       幸福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切身的体验,绝非某某固定的公式或者已成的定理,所以林先生那种透彻与丰富的阅历都是经历了种种修炼的。我们往往倾慕于漫天的枝叶,而无法看到土壤下的深根。
       有了那份相对的耕耘,才有了如今他的见解。也就是,我在满怀期待希望窥见一丝修炼的时候,引来的是一堆成形的见解,结果绚丽。但我期待苦行的过程,或许是因为自我的肤浅无法领略,这书可能现在无缘,怕是今后再续。
      
       生活向外是一个共同的社会体,环境,文化,体制,我们逃不开这些必然。向内却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独一,要体会到那份绝对的幸福,恐怕是痴梦。追求一份现实的苦,然后换来梦想的基础,在以苦为粮的路上用幽默来自我缓解,终修一份睿,可能这是我需要的艺术生活。把生活变为我的一件艺术品。
  •     这本书难得让我这附庸风雅之人也觉得生活得自在悠闲诗意浪漫 是必不可少的。
      
      这本书 不是一本需要一口气 一个下午读完的书 我只看过几十页 但却让我在忙碌的生活里能静下体会生活 爱生活这也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这本书读了不会让你有任何物质上的收获 最好不要抱着“一定要学到什么”的态度来读 那只会感到疲劳乏味。
      
      
      我也欣赏一些作家独到的见解 ,犀利的笔锋。但相比准确揭露现实的黑暗,腐败,却做不出任何实质性的改善。不如像林先生一般去思考如何更好生活,这才是根本所在。
      
      随着性子读 这是本很美的书。
  •      林老不止很懂享受生活,也很有先见之明啊,她对于东西方的比较在现在看来也颇有道理。虽然林语堂是被鲁迅骂为闲散文人,但革命之外也得有生活啊(虽然我也很喜欢鲁迅,或者说更喜欢鲁迅)。但林语堂在现在肤浅、浮华的生活气息下,也可以调剂下我们的心灵。
  •     作为一个活着的、有思想的人,都应该考虑下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是什么?不是说如何吃山珍海味,如何品尝玉露琼浆,如何欣赏小提琴音乐会,而是要懂得生活的态度如何。生活的态度应该悠闲的、缓慢的、享受的。
  •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中国人很少会热衷,专心的信仰某种宗教或者哲学,中国人缺乏理性,现实,而有比较多的梦想和幽默,中国人喜欢写诗词,所以中国人比较敏感,因为不敏感则很难成为诗人,中国人有自己的生活哲学,这种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哲学,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是幽默的,舒适的,随意的,随性的,他们不热忱,不偏激,不严肃于某种生活状态,平淡,安定,守成,无忧,快乐就是他们希望的生活。
  •     林大师的大手笔。从不同类型的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表征,到如何享受生活娓娓道来。《京华烟云》在FG陪伴过我,《生活的艺术》又在ZJ陪伴我。有好书看的日子就知足下~
      
      我就知道,拥有大智慧洞悉世事,又懂得享受的人果然是天枰座的。。。而鲁迅就多了很多的正义凛然,舍我其谁。
      
      林大师喝着功夫茶,离不开淡巴菇,(想起张爱玲有过点起沉香慢慢讲故事的场景(沉香屑)),洋洋洒洒地铺展自己的理论。带外国人去中国人的园子里转转,这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感谢有这样的人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于我们来说,既是便利又是享受。
      
      最喜欢 生命的享受 一章中 金圣叹的33则不亦快哉,生活中从来都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及 活的享受 这章,活泼泼的生气,用心生活的人 或者说 有闲阶层 的好生活。
      
      看,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不一定要苦逼地生活的,是不是!
      
      However, do you possess that wisdom?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看一看。
      
  •     生活如何成为艺术
          
          
          
      《生活的艺术》英文版由美国雷诺公司1937年出版,并且被美国“每月读书会”选中为当年12月的特别推荐书,作者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林语堂先生。林语堂为何写作这样一本书,说来还有些缘故。1933年,林语堂曾受美国作家赛珍珠之约,写一本“关于中国最完美、最重要的一本书”。1935年,这本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的《吾国吾民》在美国出版,对这部深刻剖析古老中国的专著,一向持重的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周刊》曾请著名评论家伯民撰写书评。他认为:“林具有在欧洲、美国等地生活的丰富经历、这使他能够以慧眼全方位评论西方的文化习俗。他对西方文化有着丰富的认识和了解。他的笔锋温和幽默。该书是以英文写作、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力作。”
          
      由于《吾国吾民》在西方的巨大成功,而美国读者又最喜爱《吾国与吾民》中的《生活的艺术》那一章。于是赛珍珠的丈夫出版商华尔希就建议林语堂着重扩展这一章。林语堂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在半年时间里两易其稿,写出了《生活的艺术》一书。《生活的艺术》涉及的面极为广泛,对品茗、赏花、观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细节的叙述可谓是精雕细刻,文笔流畅华丽,故西方人一睹之下便为之沉迷。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 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以致有书评家(Peter Precott)称:“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
          
      《生活的艺术》全书共分为十四章,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并抒发对日常生活,对人、事、物的观感,提到自己的看法,进而评论到周遭,乃至于整个社会。因此,本书虽然被分为十四个部份,却在重要观点上前后呼应,各章虽有一既定的讨论主題,但却往往将层面向外扩展,并无一定的界限,由此亦可感觉到林语堂写作此书的态度:悠闲随意——这也正是他所认为的“生活的艺术”吧。《生活的艺术》倡导的是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可以看出其“随意”的本质;整本书所肯定的是林语堂先生他自己的看法,我并不想说他的看法不好,只是在我们阅读之余,也应该好好的思考一下这种种“林氏观点”的时效性与合理性。我们不妨藉由此书多了解民国初年的风俗文物、多了解幽默大師的思想与个性,但却不必全然肯定。
          
      林语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认识,他在《生活的艺术》写道:“一个民族产生几个大哲学家没什么希罕,但一个民族都能以哲理的眼光去观察事物,那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怎样,中国这个民族显然是比较富于哲理性,而少实效性,假如不是这样的话,一个民族经过了四千年专讲效率生活的高血压,那是早已不能继续生存了。”由这种认识出发,林语堂把中国人的哲学概括为“抒情哲学”、“闲适哲学”、“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很显然,林语堂所强调的中国人的“非功利性”、“幽默色彩”、“达观精神”、“热爱生命善于享受悠闲”等人生态度,实际上主要讲的是道家文化。可以说林语堂是站在老庄思想、道家立场上来评判中国文化的,无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与简单化。
          
      文学评论家黄子平先生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深刻的片面。林语堂以老庄思想、道家立场解释中国文化,虽然不免片面,但过度的片面却也有深刻的地方。正是林语堂对中国道家文化的片面强调,又使中国文化传统中好的一面被他细致的笔墨所发现。譬如,林语堂认为:“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能引导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他还认为“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部书,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所以读书是一件涉及两方面的事情:一在作者,一在读者。作者固然对读者做了不少的贡献,但读者也能籍着他自己的悟性和经验,从书中悟会出同量的收获。”这其中已经隐含西方接受美学的精髓了。
        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的“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而林语堂自己也承认,他对中国历史上这些人物更感兴趣,譬如:第八世纪的白居易、第十一世纪的苏东坡、以及十六十七两世纪——浪漫潇洒富于口才的屠赤水、嬉笑诙谐独具心得的袁中郎、多口好奇独特伟大的李卓吾、感觉敏锐通晓世故的张潮、耽于逸乐逍遥的李笠翁、乐观风趣的老快乐主义者袁子才、谈笑风生热情充溢的金圣叹。其中书中还不乏陈眉公《宝颜堂秘笈》、王均卿《说库》、开明圣经纸五册《廿五史》、《文致》、《苏长公小品》、《苏长公外纪》、《和陶合笺》、《群芳清玩》、《小窗幽记》、《幽梦影》等传统中国书籍的菁华。
          
      既然谈及“生活的艺术”,而中国人的生活自然离不开“茶”。故林语堂专门辟出一章“生活的享受·茶与交友”,其中多有妙语。譬如他说:“一个人在这种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因为茶须静品,而酒则须热闹。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确实如此,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一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在这种悠闲生活的描述中,中国文化美的一面被林语堂描写得淋漓尽致,然而这种“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写作方式却不被国内的文坛所承认。其实,“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作者必须具备通晓、包容中西文化的博大心胸及艺术修养,而这一切,林语堂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其成功也就不是偶然的了。北大陈平原先生对此就非常折服。
          
      应该说《生活的艺术》在今天也没有过时,其实现在看来,这本书更像“小资宝典”,因为它是讲述中等阶级生活的理想境界,所以会受当时美国读者(中产阶级)的极大欢迎,他们把《生活的艺术》当成生活指南和“枕边书”。然而从某种角度来说“生活如何成为艺术?”却似乎成为了一个问号。在我们尚没有具备真正的生活的时候,又何来生活的艺术?这是我重读这本书时所感受的忧伤与寂寞。或许我们过分注重生活的艺术,却忽略了何为真正的生活。可能我们过的仅仅是生活的替代品:一种降低到蔬菜和生物学水准的生活。这正如那位学会了屠龙技艺的人,忽然发现这世上并无真正的龙供他宰杀。看来“生活如何成为艺术”并不是最紧要的问题,最紧要的倒是我们如何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     林语堂的书,与其说是拿来读的,不如说是用来品的。
      看他的书,得做到一点:心特别静。
      不然,读起来就会两个字:没劲!
      这个世界很浮躁,很喧嚣,给自己心灵一点时间,去放空,去回归。
      生活的艺术,就是一门哲学,了解下,也不错。
  •     
      
      林语堂的作品总是深得吾心。《吾国与吾民》谈中国人褒贬都有,《生活的艺术》写给西洋人看,谈的主要是中国文化中的美好。现在的中国人早已不是林语堂所熟知的中国人了,反倒更像是书里用来做反例的那个时代美国大都会里的西洋人。大概是文化上的优点没剩下几处,民族性上的缺点却发扬光大了,于是这本书便也真值得中国人来看看了。
      
      本书在翻译上有些小问题,此外在我看来,既然是中文版,就应该把文中引用的大量中文作品段落的具体出处在注释中予以提示(如果作者在文章中未有提示的话),以方便中国读者索骥。
      
      不给5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阉割了本书。比如: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968853/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自我审查”,他们不但无声无息地阉割了汉译,而且偷偷阉割了英文原文,这是对作者和作品的极大不尊重。据我所知在其他出版社同一译者的更早的版本里是没有这种情况的。在此表示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强烈谴责和鄙视。
      
  •     做一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喜欢用仁爱的纵容和自利的宽容来看待周遭事物的做梦人。你可以偶尔憨笑的睡去、偶尔惊梦中醒来;在梦中比醒来时更富有朝气、没有虚幻的憧憬,在清醒时却也带着梦意、一种过度的奢望。正如佟掌柜所说的:痛并着乐。。。如果你吧自己仅仅是一个过路的旅客而非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那么你将拥有一种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一个快意人生的旅途。。。
  •   这不是吾国吾民的段落吗?
  •   赞最后一句。
  •   书名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