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茅于轼  页数:267  字数:3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读书让精神丰厚,让心灵充盈,让思想纵横捭阖。不囿于一门学术,穿越壁垒,拓展视野,终成大家。 《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是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也谈人生的意义、什么是和谐的基础、认清中国自己的位置、金融垄断和非法集资、建设新农村的前后左右、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

作者简介

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
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茅于轼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做了很多职业经济学家不会去做的事情:在山西农村推行小额贷款实验;在北京为进城农村青年创办家政培训学校。
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
被选入美国Marq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
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该书1999年获得美国安东尼•费雪国际纪念提名奖)、《生活中的经济学》、《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等书。

书籍目录

也谈人生的意义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什么是和谐的基础?如何实现和谐社会:使全社会快乐总量极大化创造快乐是最伟大的事业财富只不过是得到快乐的渠道之一经济二元化结构是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从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看中国认清中国自己的位置巧言令色鲜矣仁从旅游看人生马来西亚记行有感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休闲业全面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政府该花多少钱为人民服务?扶贫款该由谁来花?寻税务和谐之路税务改革的新举措我们每个人交了多少税?什么是以人为本?为什么企业有社会责任?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争论我国房地产市场扭曲的宏观原因比较房价与车价的变化得到的启示关于经济适用房诸问题的回复粮食危机和住房价格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对世界资源的影响资源定价之我见靠随手关灯实现不了节能目标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价格已经放开,错误的价格由市场慢慢地纠正过来,但是能源、水、土地、矿藏等的价格没有放开,一般都是偏低,造成了我国经济中拼资源、拼环境的状况。最终的结果是降低了我们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对电价调整的几点想法煤电价格应该如何联动?“产能过剩”分析中的逻辑问题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谈谈土地的价格世界石油市场中的安全和效率中国真有这么多的危机吗?用科学态度对待气候变暖找零钱何以成为问题?重新认识高利贷兴办小额贷款的几点经验推广民办小额贷款,活跃农村金融金融要服务于农民的最迫切需要为什么小额贷款必须是高利率的?谈小额贷款的质量建设新农村的前后左右农村低保的划时代意义关于有效位社会变化的同步性保护知识产权的不平等性社会科学中的牛顿定律金融垄断和非法集资收入分配问题的再审视社保基金问题的实质制度是选择的约束或环境就业为什么难: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并存大学扩招七年后的反思经济人权指标的研究经济自由主义背后的不自由家政服务是创造快乐的事业家政业追求什么?给参加福特项目同学们的信市场需要道德的支持道德的公共视角道德能值多少钱?道德比法律更重要吗?功利主义就不道德吗?忆峥嵘改革岁月

章节摘录

  如何实现和谐社会:使全社会快乐总量极大化 借用经济学的语言,这就是快乐的帕累托改进:没有任何人受损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人的快乐增加,全社会的快乐总量一定是增加的。不断地进行这种帕累托改进,全社会的快乐总量就能不断增加,最后使快乐总量极大化。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也是用这种方法。 和谐社会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可以说没有什么异议。但是什么是和谐社会,各人心目中很可能是不同的。如果每个人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去建设和谐社会,而各人想的和谐又不同,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和谐。搞得不好反而更不和谐了。 所以讨论什么是和谐社会确实非常重要。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防止设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一个过于理想化的目标。乌托邦的社会是一个理想,它虽然非常美满,可是实现不了。把这种理想当成目标,拿这种十全十美的理想作为和谐社会的蓝图,不但注定实现不了,而且反而使得我们更感到挫伤,更不满意了。比如对于贫富差距的看法。可以说大多数人都认为贫富差距过大是与和谐社会相背的,把消灭过大的贫富差距看成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当然是对的。但这里就有一个危险,到底贫富差距多大算正常,这不可能有一个客观标准。我们看到高级宾馆里有住豪华套间的,也有打扫厕所的,就认为这个社会不和谐,那就有点危险,因为我们把一个不可能现实的目标定为和谐社会。倒不如说,接受一个适当的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虽然什么是适当同样没有客观标准,但是强调接受一个现实的贫富差距,更容易使我们增加满足感。确实,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社会科学家能够提出无差距的社会目标。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安排是将交易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原则之上,要消除一切歧视。但是保留了一个重要的歧视,就是对没有钱的人的歧视。这种歧视不得不保留,否则就是乌托邦。 又如对于贪污腐化的看法。这种现象无疑是不和谐的原因,应该彻底消除。但是从现实出发,就要认识到消灭贪污腐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应该看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程度不同的贪污腐化,而且中国并不是最严重的。甚至在于发达国家中,根绝了贪污腐化的也只是极少数。我们不必要认为有贪污腐化就对建设和谐社会丧失信心,而应该看到反贪污总体上有进步,就是好的。类似的过于理想化的希望,不宜当作对和谐社会的衡量尺度。与其把和谐社会看成一个目标,不如把它看成一个过程。我们能够认定目标,有所前进,这就是建设和谐社会。这样的认识更有利于增加全社会的认同感,减少不和谐的现象。 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增加全社会的快乐量 自从经济改革以来,我们国家的财富生产已经增加了大约十倍,二十多年前许多人所盼望的餐餐有肉吃,能够穿上毛料衣服,有彩电可看,这些愿望现在早已不是问题。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买汽车,买房子,出国旅游,现在也不是高不可攀。但是我们并不感觉怎么快乐,生活中的矛盾倒增加了许多。个人所经验到的事情,大家所看到的社会上的事物,不怎么叫人高兴。 我们的财富增加了十倍,可是快乐没有增加多少。这是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让快乐的增加和财富的增加一样成功。过去我们成功的是增加社会财富,失败的是快乐没有相应地增加。现在需要的是让快乐也能够像财富那样的迅速增加起来。 我在下面提出一个观点,解释什么是和谐社会。我认为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其特点就是增加全社会的快乐量,最后使全社会的快乐总量极大化。所谓快乐总量就是全社会中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快乐量的总和。也许有人要问,快乐的量怎样度量?如果快乐的量无法度量,何谈它的极大化。 的确,这是一个难题。如果某人的快乐减少了一个单位,另外一个人的快乐增加了两个单位,全社会的快乐总量正负抵消之后增加了一个单位。这可以使社会快乐总量极大化。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快乐量无法比较,这样的快乐总量增加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既避免了不同的人之间的快乐比较,又能保证快乐总量的增加,最后趋于极大化。这个办法就是每个人努力增加自己的快乐,同时不要减少别人的快乐。此时全社会的快乐肯定是有所增加的。如果在自己得到快乐的同时又增加了别人的快乐,那么全社会的快乐就能够更快地增加。 借用经济学的语言,这就是快乐的帕累托改进:没有任何人受损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人的快乐增加,全社会的快乐总量一定是增加的。不断地进行这种帕累托改进,全社会的快乐总量就能不断增加,最后使快乐总量极大化。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也是用这种方法。 需要稍微说明一点,什么是个人快乐的增加。我的意思是:快乐的增减不光是当前的观感,而且包括未来的快乐。它应该考虑到人生一世所得到的快乐总量。它不仅仅是某时某刻的享受,而是一生一世的快乐总量。 自己快乐。也要使别人快乐 个人追求快乐,对大多数人而言似乎不是问题,人都会追求快乐。但是也不尽然。确实有些人不懂得享受快乐。比如跟别人生气,这就是减少自己的快乐而于事无补。更不必说许多人只图一时享受做出后悔的事来。结果是自己一生的快乐总量的损失。寻求快乐是一门大学问,可是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讲怎样得到快乐,只是叫人怎样多赚钱,似乎钱就等于快乐。从小学教写字算数,到大学教一门专业,都是围绕着赚钱。可是钱确实不等于快乐,而最重要怎样快乐的事从来没有人教过。老师本人就不知道怎样得到快乐,恐怕连想都没想过。 人生一世顺利不顺利,快乐不快乐,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更多地也取决于环境,或者说取决于别人。如果别人处处跟你捣乱,你就过得很不顺利。别人希望日子过得快乐一点,大家就应该帮助他实现这个理想。所谓“ 君子成人之美”,这是孔夫子留下的格言。如果大家都懂得帮助别人快乐,我们就有了一个创造快乐的环境,大家都比较容易实现快乐总量极大化的目标。所以得到更多快乐的方法,从全社会来看是帮助别人快乐。帮助别人快乐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后记:茅于轼,弥足珍贵——《成都日报》记者文杰采访记录作为中国当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茅于轼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是当今中国最值得尊敬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做的工作,他的存在状态,是在给今天的中国示范一种真实的生活。 他不是斗士,他只是个不肯说假话的经济学家。核心人物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1929年生于南京。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械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1993年退休后任民办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理事长等职。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五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该书获1999年安东尼·费雪国际纪念提名奖)、《谁妨碍我们致富》、《财富是如何创造的》、《微观经济学十讲》等书。你有权要求居住,没权要求置业记者(以下简称“记”):据闻前阵子您在富平基金会的慈善晚会上发表了几点对房地产的看法,结果被演绎成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炮轰”经济适用房,弄得沸沸扬扬,我想求证一下,您究竟说了什么。茅于轼(以下简称“茅”):我说了自以为有把握的几点。第一点,住房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集中表现,这是我有把握说的。怎么叫住房不平等?好房子住的人少,破房子住的人多,像故宫、冬宫、凡尔赛宫,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好大的房子,没有几个人住。相反的,贫民窟挤了好多人。这个状况中外古今,不管什么制度,全都一样。记:政府利用政策能改变这种不平等吗?茅:能有所改善,但能改善的基础不是说搞几个运动,而是积极促进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我们看到富裕起来的国家,整体住房水平就比较好,穷的国家,像孟加拉,搭一个棚就算是个家,菲律宾也是这样,我去看过。所以不管怎么做,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财富的增加,这也是我觉得比较有把握说的话。还有就是讲经济适用房,它是个错误政策,从效率、平等各方面讲,都是错误的。记:可有人说房地产行业并非您熟悉的行业,您做过研究吗?有过调查吗?您有数据吗?茅:这个还需要证据吗?有很多事是不需要任何证据的,完全能从逻辑上推导出来。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那不是证据证出来的,是道理推出来的。如果都要有证据,那经济学家就没用了。经济学家懂得经济学,有理论,有分析框架,他一看这个事,就能明白。现在的经济适用房说白了就是那些还不太买得起房的人,想叫政府来帮他买。这叫什么事?如果我看不起病,有权利要求政府帮我看病,孩子上不了学,这个政府也有义务帮助。记:居住权也是人权之一,为什么不可以向政府要求?茅:不可以。你有权要求居住,但没权要求买房置业呀。政府拿什么来补贴?政府又不创造财富,还不是拿其他百姓的税收呗。事实上,政府完全可以用廉租房来解决居住权。我那天也说了,廉租房不是挨家挨户有厕所的,是公共厕所,甚至盥洗室可能也是公用的,这个叫作廉租房。记:您这番话说出来,不仅导致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一些平民百姓也不高兴了,说一贯为平民说话的您现在也不帮他们了。茅:现在社会有一个危险,就是拍马屁,拍富人或者穷人的马屁,言不由衷地说一些假话,目的就是讨个好。我不干这个事,我要说真话。那天也是有个记者来质问我:“我们想买房,您为什么不支持?”还说我怎么就买房了。我住的这房确实是买下来了,那我是到75岁才买房呀,你到40岁买房我都赞成,你现在20多岁,买什么房!当然,你家里有钱可以买,你家里没有钱,还非要政府帮你买房,这个道理何在?中国又不是个很有钱的国家。不问企业家要钱,我问谁要钱?记:据说那天的慈善晚会上给富平基金捐款的好多是房地产开发商?茅:那当然,不问他们要钱,我问谁要钱?他们也肯出钱。记:您怎么开口的呢?茅:给他们打电话、写信,直接告诉他们我在做什么。其实这些人我不认识的,只有任志强过去认识,其他都是人家介绍的。我就给他们写信、吃饭——他们请我吃饭,还出钱,头一次见面,100万就拿出来了。我现在已经筹了1300万了。记:全是企业家出的钱?茅:不全是,还有学者,只是学者出的钱比较少,10万、20万,企业家都是50万、100万、200万的。记:您觉得那些企业家出这个钱心甘情愿吗?茅:都是自愿的。也有不出的,不出的比出的多。我也不埋怨他们,有的人是有心无力,企业暂时有困难;有的是没有那个心,这也是他的权利,我尊重他们的选择。向企业家募捐应该这么想才对。记:真的对吗?企业家不做慈善和公益事业,是不是可以看作没尽到他的社会责任?茅:我不这么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第一条应该是创造财富。你想,我们老说工人、农民还有知识分子创造财富,那改革以前,这些人都有哇,可情况怎么样?改革以后,只加了一个企业家,他能把生产要素用最有效的方法组合起来了,生产出老百姓最需要的产品,财富就红红火火地创造出来了。这种方式创造财富只有企业家才能做,政府做不了,知识分子做不了,工人、农民也做不了,只有企业家才能做。我们懂才讲这个道理,但一般人不懂,认为你赚钱就是剥削。现在好多小年轻没有过去的经验,不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好,很危险。所以我要强调讲太平盛世,有人说我是拍马屁。我不管拍谁的马屁,就是太平盛世。从1840年到现在,160年,就这30年是好时间。那130年,有什么好时候啊?日本人打我们,俄国人打我们,英国人打,八国联军,几次鸦片战争,自然灾害,内乱,一直到1976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不是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些小问题,但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基本上是个太平盛世,至少最穷的人也能吃饱饭了。现在大家说看不上病、上不了学、买不起房,没有谁说吃不上饭了嘛。记:基本的温饱问题是解决了。茅:可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过。我就是挨饿出来的,可怜得很,差点饿死。记:什么时候?茅: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小时候也经常挨饿,我十几岁,日本人打进来了。我的家庭,爸爸是美国留学生,在社会上很上层的人物,照样挨饿。中国几千年一直是挨饿,我就想一个道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那是起作用的。几千年人口没有增加,为什么?很简单,没有东西吃嘛。所以你看,人口增长得非常缓慢,一直到19世纪才突然上升,原因就是有了平等自由后,产生了市场,有了企业家,他们创造了财富,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记:由于有捐款因素的影响,您担心别人会指责您是在帮富人说话吗?茅:我不怕别人说我帮富人说话,只要对经济、对公平有好处,就是对的。这几年,我写了很多篇帮富人说话的文章。我为富人说话,同时为穷人做事。这是一种最好的配合。记:我发现这是您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之前您发出的更多的是帮穷人说话的声音。茅:是有一些变化,因为我现在很担心。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这个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思想体系一直存在,它从来没有受到过批判,而且现在课本里还在教,而这可能是导致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要为富人说话,让大家知道富人是创造财富的(当然除了那些贪污腐化,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富人),他们有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大家要学他们创造财富,都来致富。泡沫破灭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记:现在有个现象很奇怪,在房子价格节节高升甚至有虚高之嫌的时候,老百姓却都争着买房,真的是投资中说的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在起作用吗?茅:买方积极购房的表面原因,确实是估计房地产价格会继续上升,所以买卖房子投机,放在那儿等涨价。但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根本原因,是百姓储蓄的钱缺乏别的投资渠道,只能把闲置的钱拿去购房。我国的储蓄率特别高,这几年达到了GDP的40%多。全国人民一年里创造的财富中,消费加净出口只占其中的不到60%,其他都成了储蓄。这么多的储蓄要寻找出路,股票市场充满欺骗和造假,债权市场的收益率又很低,存银行的利息率比通货膨胀率还低,所以就转向了房地产。造成买房踊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9%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的,其中高收入的人有更快的收入增长,而低收入的人照样没钱。财富的集中使有钱人更有钱,他们的钱没有正常的投资渠道,结果使得买房更为火爆。记: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房价很难下调?茅:高储蓄、投资渠道狭窄、收入分配差距大,这三大原因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最近出台的提高房贷的利息率政策和征收房产交易税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以上三种情况。表面上看,提高了买房的成本,交易应该减少,但是因为并没有真正解决人们手里资金去向的问题,资金最后仍然回到了房地产业。在目前的情况下,房价不可能直线下降,稍微降一点就会有人争着去买房,房价就被托住了。此外,由于人民币预期还会进一步升值,所以还会有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房价也不可能下降。记:可如果是泡沫,终究会有破灭的那一天,那时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呢?茅:破灭的后果是不同的。如果是高储蓄率降低所致,我国的高增长也将大受影响,因为我国的高增长是由高投资支撑的,而高投资主要是由高储蓄保障;如果是投资渠道扩大,资金从房地产业流向其他产业,或者人民币变成硬通货,富人的钱投向国外,可能引起农民工的大量下岗,进而引起社会动乱。因为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业是吸收农民工的主要行业,如果资金投向其他行业,大多数的农民工未必能够适应别的行业。剩下只有纠正贫富差距一个选择,这才是最安全的解决房地产泡沫的办法。只有当中低收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有了买房能力,它就不是投机用房,而是用来自己居住。这样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目前开发商造的房以高档房为主,脱离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它注定是为富人投机需求准备的。采访手记(2007年1月25日北京):有人将茅于轼称为“经济学界的鲁迅”,应该是指他们讲真话的共性。这个听力已经不太好的老人需要和他大声说话,但他自己说话语气却很温和,句句都是讲道理,没有丝毫咄咄逼人的意思。所以,他不是斗士,他只是个不肯说假话的经济学家。而之前,他是个说真话的铁路工程师。结果,在1958年,茅于轼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山东农村劳动。在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中,他饱尝过饥饿的滋味,甚至吃过蚂蚱。“文化大革命”中,茅于轼再次受到冲击,被抄家、批斗甚至殴打,最后发配至山西农村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8年才获平反。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还搭上被荒废掉的20年青春好时光,一般人的正常反应是愤怒或者抱怨,但茅于轼选择在乡村寂静的夜晚自学他非常喜欢的数学,并从1975年开始从数学进入经济学研究。自幼便喜欢狄更斯小说的茅于轼是个充满温情的人道主义者,理想中有个大同世界,那么首先得“让中国摆脱贫困,富强起来”,这是经济的问题。平反后第二年,他推导出择优分配原理。1985年,他写出《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这部被称为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奠定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但那个时候的茅于轼,并不为大众熟悉,他真正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是退休之后的事了。茅于轼退休后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安享晚年,或者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去了山西省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利用私人积蓄和朋友的资助,在那里设立了龙水头扶贫基金,看看能不能利用经济学理论来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脱贫。因为茅于轼的小额贷款,偏远山村的贫苦农民获得了生产、生活急需的资金,他们时间先后、程度不一地脱了贫。茅于轼没有止步,他认为农民进城才能致富,于是,他在汤敏等人的启发和合作下又在北京开办了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门为农村女性提供家政培训,帮助她们走出在城市发展的第一步。另一个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这样说:“我排第二?茅于轼,我的朋友,他排第一,那是没有问题的。”理由张五常也说了,茅于轼年过70,还在做事,这是很难的,很了不起的。“金钱方面他没有什么获得,还在做,所以我很佩服。”其实这就是很多人尊重茅于轼的原由。他诚恳做事,认真做人,怀有一颗同情之心。本来,这样的品质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但事实上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并不多,尤其是在经济学家这个阶层。所以,茅于轼弥足珍贵。

编辑推荐

读书让精神丰厚,让心灵充盈,让思想纵横捭阖。不囿于一门学术,穿越壁垒,拓展视野,终成大家。   ——茅于轼献给为和谐社会奉献的人们一个思考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愿意为人民代言的人关于当前社会问题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不仅是经济著作,更是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值得一读!
  •   茅老的理论可能不是太高,但是是真正的做人,我觉得这个世界像他这样的人太小太小了.
  •   茅老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鲁迅,原因在于他敢说真话。一篇篇文章凝聚着一位有责任心的经济学家对社会的思考,对改革的思考,对中国未来的思考。文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比如不应该一味强调保护耕地,资源的价格应该由市场自主调节而不应国家干预,小额贷款要实行高利率等等,虽然用了经济学的原理,但是浅显易懂,很受启发。茅老七十多岁还笔耕不辍,引用文章最后一篇采访稿的话:茅于轼,弥足珍贵。......
  •   这是位转型的经济学家,以前是铁路工程师,很了不起的一个人,在经济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和很值得了解的一位作者
  •   值得大家去阅读
  •   让我们懂点社会问题,但是作者讲的有点晦涩难懂,不过还算不错,可以买一买,读一读!!
  •   作为经济学类的书的话,没有读的价值作为随笔,思想又浅了可以说是良知但是思考二字,实在谈不上
  •   在卓越网上第一次写评论,摸着良心写的我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盗版,但是我在卓越网买了二三十本书了,这本书是印刷最差的,有不少页都是字迹模糊,估计是正版,没错别字茅老曾到我们学校演讲过,是真正的学者,真正是为穷人办事,为富人说话。
  •   我喜欢看茅于轼老师的一些东西。比如经济观察报的OBSERVER关于他的一次访谈。我之所以喜欢看他们的东西,是因为他们说的许多话,里面其实都浓缩了他们多年的思考,许多的知识,让我少走弯路,或者感觉茅舍顿开又或者是冥冥之中感觉懂了点什么。无论以何种形式表达出来,看这类书,透过语言看思维才是最重要也最享受的。
  •   简单的道理说明白也不容易,想研究经济学术的就不要读了。此书就适合当随笔读,真不明白有人还期待从此书中学经济。其实真正能把这些简单的道理搞通就是大家了,讨厌半瓶子醋的人。想读思想深刻的书的人,此书也免读了吧。这书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睿智老人和后辈谈点人生和社会的感想,不过更像是苦口婆心的劝一些搞不明白基本道理的人不要乱搞了。支持茅老,打四星。应该是还行的水准吧,这年头喜欢的书不多啊。另:建议主标题和副标题换下。
  •   书中有些观点不大认同,也有部分没理解透,但就整体而言,收获巨大。本来我对经济兴趣不大,读了之后思想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深感经济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而茅老分析地又是如此精辟。总之一句话:不看这书,亏了。这书,买得值了。
  •   内容还在看,但是书本的质量太烂了!!!
  •   处处皆学问,细微处见真功夫。感受茅老睿智的经济学思辨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   了解中国经济,很有帮助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的很透彻,有自己的见解
  •   这书还不错,挺容易懂的,卓越发货速度也够快,书的质量也成
  •   茅先生对房价居高不下有自己的见地,我读了受益匪浅。文中还有一些其他现象的解读,对我都挺有启发的,可以闲来看看,因为是一篇文章一个标题,所以可以随便挑一篇读,不像小说似的,得连着看。
  •   发现这本书不像是经济学的书但作为随笔可以理解
  •   书应该放了很久了,有灰尘。里面纸张看上去偏黄,不像正版。并且价格还贵。
  •   真的随笔啊,完全没有主题,拼凑以前的豆腐块,这样发书太草率了
  •   不是很实惠,字大,间距宽
  •   一个美式经济学家。
  •   我只说:茅于轼,让人尊敬的经济学家
  •   感觉很旧,%>_<%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