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老子详解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鹏  页数:59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老子》可以说是写给执政者的一部著作,即使在政治文明空前发展的今天,老子的执政思想仍然是一个领导者很有必要了解的政治智慧。  《图解老子详解》便是一本从执政学角度解读《老子》的开拓性著作。作者在书中深入挖掘了老子的执政治国思想,并指出了老子对执政者的要求,特别论证了老子自然秩序思想对现实政治的积极意义。《图解老子详解》还有如下鲜明特点:一,本书坚持用老子注解老子、以中国历史注解老子、以贯穿全书的与儒家思想的对比来注解老子;二,本书解说的正文,极少堆砌专业性的论证资料,文笔流畅,具有极佳的可读性;三,创新的编辑手法和大量珍贵的图片,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以图释意,从而更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的精髓。

作者简介

杨鹏,出生年月:1963年10月22日,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工作简介
1988~1990,云南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1990~1991,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九龙乡政府副乡长。
1991~1996,云南共和(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云南爱迪尔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6—2000,云南省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主任助理。
 2000—2002,云南绿色经济研究院院长。
  2003—2004,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
2004—2007,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7至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
目前研究领域:中国古典哲学,公共政策。发表作品
1995年发表哲理散文《成为上帝》,15万字,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7年发表经济文化类专著《东亚新文化的兴起——东亚经济发展论》,35万字,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年,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载的“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一文,被《南方周末》评为“2005致敬年度时评”。
近年来在国内已出版约百余万字。

书籍目录

《老子》研究的最新成果	感谢   说明	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    	七章 天长地久			八章 上善若水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十章 载营魄抱一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十三章 宠辱若惊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之曰微	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十九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二十章 绝学无忧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二十二章 曲则全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二十四章 吹者不立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		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三十四章 道汜呵,其可左右也	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四十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四十二章 道生一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		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		五十章 出生入死			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五十三章 使我挈有知,行于大道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		五十六章 智者不言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也		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		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六十五章 为道者非以明民也		六十六章 江海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大		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七十五章 民之饥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七十七章 天之道,犹张弓也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八十章 小邦寡民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附录 《老子》原文

章节摘录

道,可道,非恒道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可以说出来的,不是那永恒之“道”。“名”,可以定义出来的,不是那永恒之“名”。宇宙万物纷纭复杂,它们靠什么力量生成出来?支配宇宙万物运行秩序的根本法则是什么?老子认为,这个根本力量就是“道”,宇宙的秩序就建立在“道”的运行法则之上。宇宙万物都由“道”所生,都是“道”的表现形式,都包含着“道”的力量和规律,都按“道”的法则运行。“道,可道”中的第一个“道”字,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实体。第二个“道”字,指言说。“道,可道,非恒道”,指用言说表达出来的“道”,不是那个永叵的“道”。这是说,宇宙的本原,不是人类的言说所能完全表达的。人类的言语,有缺陷,不完美,人类不可能用言语这种工具,对“道”这个对象进行精确描述。这也等于是说,人类的言语之中,并不包含有终极的真理。“名,可名”中的第一个“名”,指“道”这个文字名称。第二个“名”,指对“道”这个文字名称给予定义。“名,可名,非恒名”,指“道”这个名称,无法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清楚。凡文字语言对“道”的描述,都不能完全说明“道”这个对象全部的内涵。这也等于是说,所有的文字中,都不包含有终极的真理。本句所谈的,是人类语言这种表达工具与“道”的关系。老子认为,人类的语言工具充满缺陷,所有的言说和文字,其表达能力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将“道”这个对象定义和表达清楚。因此,所有的言语和文字中,都不包含有终极真理。语言文字,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老子认为,这个基础是残缺的、狭隘的。人类的文明,有内在缺陷。“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句简洁的话,具有很大的颠覆性和超越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传统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字记录和人的讲述来传播的。如果人类的语言本身就是有缺陷的,语言本身无法揭示出终极的真理,那么历史上所有圣贤通过讲述和文字留下来的教诲,岂不是残缺的,与终极真理无缘了?君王发出的种种旨令,朝廷下发的种种文件,岂不是与终极真理无关?这句话,是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否定。同时,这也是一种超越。老子感到过去的语言文化系统中,没有能将他发现的“道”包容进去。在传统的典籍中,他找不到“道”的影子。他发现了新的宇宙秩序,所以感到了传统语言所包含的内容的缺陷。当他试图再以语言这种工具来表达这个“道”时,他感到了语言表达能力本身的局限性。语言文字这种工具的局限性,使他无法准确无误地将“道”的真相表达出来。老子并没有用其他的诸如数学、图画这些表达工具,他所用的,仍然是文字工具,老子感到了这种工具表达能力的局限性。面对这个新发现的宇宙秩序,面对这个全新的对象,老子给出了一个名称,称之为“道”。《老子》五千言,就围绕着“道”展开,从方方面面进行描述,试图将无形的“道”的法则揭示出来。老子所用的描述方法,仍然是文字。这并不是对自己的否定,而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老子对语言如此怀疑,为什么他会认为语言包含不了终极真理呢?他自己在下面有清晰的解释。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杨鹏的思想脉络从最基层破土而出,最终直指两千多年前的经典《老子》。在经历市场经济洗礼的中国,民间力量开始悄然生长,自发秩序开始无形生成。改革越往深处去,就越能体会出先暂老子的智慧。           ——《中国青年报》   西方先有了《圣经》,后来有了自由主义基督教政治哲学。中国先有《道德经》,后来也应该有天道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老子详解》无疑是这一尝试的勇敢拓荒者。杨鹏根据权威的文本,用现代的语言,重塑了《道德经》中所隐含的价值中枢,复活了蕴含其中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精神家园不仅有三千多年前的源头,而且契合人类的自由大传统和普世价值,呼应今天的社会现实。             ——《南方周末》  杨鹏有一双自由主义的眼睛,为人清明而畅达,随他读老解老,深刻细致而明白晓畅,真有经典常读常新之感。        ——《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吴思   在今天研究和传播中国古代的经典,其根本的使命,就是在老子等古代先知所奠定的精神家园之上,重新确立价值中枢,重建现时代的精神家园。老子是“天道”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本土传统的一项宝贵遗产,为春秋以降百家思想所共享。《老子详解》的作者杨鹏先行担起这一使命。他根据权威的文本,用准确的语言,再现了老子思想中的价值中枢和精神家园,复活了蕴含老子奠定的中国本土的自由传统。   从伟大的经典中寻求永恒的精神价值,将老子所创立的天道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扩展为政治秩序,落实为政治制度,这正是自由主义在当今中国的使命,也是该书的指向所在。            ——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刘军宁

编辑推荐

《图解老子详解:成就盛世的执政治国之道》(图解经典45)结合王朝兴替的历史,为你讲述老执政学的成功之处。利用最新考古研究成果,还原老子智慧的本来面目。300多幅精美图片,以生动的事例展示成功的执政之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解老子详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文化的源头。这个源头,从一开始就以百家争鸣的磅礴气势出现。今天的人们要理解当年的思想,需要找到一个入口处。一个比较好的入口,就是从读“老子”开始。杨鹏写的“老子详解”对我们理解老子会有很大的帮助。理解了老子,再去理解其他中国的古代思想,就会容易得多。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面临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周王朝的覆灭。一个王朝覆灭了,思想家们都在考虑覆灭的原因。因此,百家争鸣的各派人物都开始了对周朝制度的探索,其中少不了对周朝礼教制度的否定和的批判。这就像今天的中国思想界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在批判文革一样。当然也有人认为周朝的制度是非常好的,那就是拥护礼教制度的儒家学说。因此儒家也就受到了普遍的批评。这就像今天如果还有人要说“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在这些批判中最具批判力,影响也最大的就是老子。
    历史总是在重复。尽管今天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今天的中国的制度却与周朝的制度非常近似。理解了古代中国思想,理解了老子,我们就会看到中国古人的智慧正是我们今天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粮食。(陈申申)
  •   很容易理解,而且作者的手法很独特。读起来并不乏味,读来津津有道。建议购买的老子的读者朋友们,首选这本。
  •   从外观、设计此书非常符合本书内容所引导的一种新颖的分析和讲解方式,作者从各个角度深刻剖析老子的观点,老子的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根底,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根深蒂固。在日常膨胀的工作状态中,让我体会另一种心境。本书不但帮助心静,而且重温昔日的父母的唠唠细语。非常温馨。强烈推荐此书。。
  •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
  •   我正在看图解论语,清晰易懂,感觉圣人就在身边我有信心陆续看图解资治通鉴\庄子\三十六计\等
  •   行文潇洒,绘图流畅,处处体现道教的逍遥之道。作者在国家机关从事多年,对这种王者之道感触颇深,从而使本书具有现实基础~
  •   此书还原道德经以本来的面目,阐述了天道自由主义,发掘传统资源,为自由主义在我土的生根发芽作了很好的前置工作
  •   道德经未经儒家恶意篡改的原本!值得一看!
  •   这本书质量很好,字很清楚,装订也很不错。
  •   书籍作者见解不凡,相当精辟
  •   还没有读,很期待的书----
  •   书很好,对本人的学习帮助很大
  •   还没有细读,看起来挺好
  •   内容很好,还有插图,值得一看
  •   很喜欢的一套书,质量好,内容好,非常满意
  •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工具书,在为人处事,做生意,职场,商场,官场等方面都能找到指导性的方向。应该反复仔细的研读。
  •   本来以为是图很多的书,很容易理解,没想到图也就是一些插图啦。不过内容还是不错的,可以了解很多老子的思想
  •   老子详解就是老子详解,最好不要用大量的篇幅评论孔子,这极大的伤害我的感情,所以我很少看评论孔子的部分,这本书一半不值得看。
  •   共产党的官员应该做为教材来学习。
  •   正在读。读了开头感觉解释的比较片面。但是内文资料引用还是比较充分的。
  •   堆砌一些所谓资料,整体水平极一般,对道德经的理解极粗俗。
  •   先不说内容,书不像正版啊,有点郁闷!
  •   这是讲政治的,跟修养一点关系都没有。能讲易经的人,要有大学问才行,庸才就不要上了。浪费了我几十圆。
  •   全书始终拿老子同孔子在"执政之道"进行比较,把儒家学说贬低了许多——读后一笑。
  •   这书从撰稿到印刷完成就30多天,作者自己说的。
  •   如题,感觉书托的存在~~~
  •   图解老子详解:成就盛世的执政治国之道(图解经典45) ,同样也教人如何做人。
  •   非常不错……用的是马王堆原版,不是后来改的道德经,这才是真正的道德经……
  •   实事求道才对啊。可惜,真正能做到实事求道的人有多少呢?
  •   作者03年的时候还出版过一本相似主题的书——《老子详解_老子执政学研究》,使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不知和这里的《图解》有何区别?
  •   看到一半,就已经有点明白了。原来无为是这个无为法啊!可惜,现在的政府哪个能做到这种无为的政治呢?有点乌托邦了吧。
  •   通俗易懂,非常好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