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年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卫兵  页数:279  
Tag标签:无  

前言

聚焦时代之变新华通讯社总编辑何平尽管对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但是真正以忠实记录历史为己任的,当首推新闻记者。把人们共同经历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场景用笔记录下来,用镜头定格下来,让当代人去回味,给后来者以启迪,这就是记者的职责。当然,对记者而言并不是有闻必录。他们最为关注的莫过于一个“变”字,事物之变,生活之变,时代之变。变动构成新闻。一成不变的东西,对记者来说没有价值。所以,新闻工作既是对真相的不断追问,也是对变化的不断描述。变,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最显著的特征。我的同事,新华社摄影记者刘卫兵给我们呈现的正是这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之变。刘卫兵从1989年大学毕业到新华社从事新闻采访至今整整20年。这20年正是国家改革开放持续快速发展的20年。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他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下一个个新闻事件、一幕幕社会变迁。书中的200多张照片,是作者20年中经历数千次采访拍摄的。有的记录了重大事件,如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特大水灾、2001年阿富汗战争等;有的反映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新鲜事和新变化,如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两岁、北京胡同的消失等。这些照片以一个个瞬间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的发展进步。难能可贵的是,在完成摄影报道任务的同时,刘卫兵养成了多年写日记、收集剪报、整理资料的习惯,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新闻业务文章、采访随笔、杂感和博文,出版了两本纪实著作和一本摄影集。没有他的勤奋与刻苦、执着与追求、思索与感悟,是不可能有如此成果的。马克思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新闻记者来说,其使命不仅在于记录历史,更重要的在于推动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大凡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被人记住的,不仅仅是曾经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我以为,这应该是新闻工作的最高境界。

内容概要

书中的200多张照片,是作者20年中经历数千次采访拍摄的。有的记录了重大事件,如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特大水灾、2001年阿富汗战争等;有的反映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新鲜事和新变化,如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两岁、北京胡同的消失等。这些照片以一个个瞬间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的发展进步。

作者简介

刘卫兵,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先后在新闻中心、中央新闻及社会新闻采访组担任编辑、记者,其间曾派驻甘肃分社、香港分社任驻站记者。现为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八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
2001年国内最早奔赴阿富汗战争前线的摄影记者。参加过内蒙古森林大火,1998年南北方特大水灾。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国“两会”,中美世贸谈判,香港、澳门回归,连战首访大陆等重大及突发事件采访。从事中央新闻采访十余年,多次随国家领导人赴国内外考察、访问。新闻作品多次在国内比赛中获奖,其中《总理为农民追工钱》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已发表新闻图片近万幅、文字作品约80万字。
主要作品有:纪实文学著作《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以及摄影集《日本人印象》。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那些年,那些事 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两岁 北京最早的选美赛半路夭折 彩票、债券、疯狂股市 “熊猫”上公交 秀水街的变迁 中洋快餐初战 “当”字招牌重现 逝者:与大海为伴 直击北大推倒南墙 第一次走进举报中心 小县城举办国际盛会 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冬天,母亲给我搬来一百斤大白菜 当年我们的父母抢购降价货 “火”过一把的矿泉壶 “你也能成为气功大师!” 电影辉煌不再 通惠河里的鱼怎么死了? 北京胡同的消失 中关村天天在变 在路上 京九过百县 青藏铁路奇遇记 和志愿者挤炕头 农民工进城 藏羚羊假照片的悲哀 目击:圆明园兽首在香港拍卖 “非典”突然袭来 灾难降临的时候 回望传统相机离开的背影第二部分 采访本上的大事件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 长街挥泪送小平 香港回归的那个夜晚 1998,特大洪水南北夹击 国庆50周年大阅兵 艰难的聚焦:中美世贸谈判目击记 奔波在战争前线 总理为农民追工钱 亲历连战首访大陆 汶川,汶川 家门口的奥运会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两岁如今,提起试管婴儿,人们大概习以为常。可在20年前,那绝对是件稀罕事。1990年,我刚到新华社甘肃分社实习锻炼不久,就亲眼看到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过两岁生日的情景。如今,这孩子已经出落成20多岁的大姑娘,考入西安西京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正值初春,沉睡了一冬的西北大地开始返青,小草从枯黄的杂草里露出头,迎接春天的到来。我们坐着老式的北京2020吉普车风尘仆仆地赶到甘肃礼县盐关镇,打听了半天,终于找到南大街一个普通的小院。一进院,我看到一个穿着花衣服的小女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正和大人玩耍。上前一问,这个小姑娘就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萌珠,今天是她两周岁的生日。说实话,我当时对医学也不了解,总以为试管婴儿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和普通孩子不一样。结果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半天,我也没看出这孩子和一般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后来听人介绍方知,试管婴儿和普通婴儿在生理上没有什么区别。“孩子一样,大人呢?”我转过头,又仔细观察郑萌珠的父母左长林、郑桂珍,两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看上去身体和精神都不错。在我印象中,小萌珠的母亲爱说爱笑,父亲话不多。此时,生性活泼好动的小萌珠似乎总也闲不住,在我们追着给她照相时,她显得无拘无束,一会儿推着小车跑,一会儿又拉着父母玩耍。听小萌珠的父母介绍,孩子八个月时就会叫爸爸妈妈,一周岁就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句,大约一岁半开始会走路,两岁就能哼唱几首简单的歌曲。镇卫生院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出生时体重3.9 公斤、身长52厘米,两岁时体重已达到12.2 5公斤、身高85厘米。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状况都挺好,也很少得病。邻居说,小萌珠长得很像她的母亲。试管婴儿是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成果。针对一些长期不能怀孕的夫妇,科学家在实验室的试管中,让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宫培育。人们形象地将这种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孩子称为“试管婴儿”。“看到孩子出生,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提起郑萌珠两年前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出生的情景,郑桂珍显得很激动。这位长期被“不孕不育”困扰的乡村女教师,为了这一天整整等了快20年,她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有孩子。那一年她已经快40岁,在崇尚“早生贵子”的中国农村,这个岁数绝对属于“超龄产妇”。20多年前,在传统观念上,人们还不大理解和接受通过试管生育孩子的做法,总觉得那样生下来的孩子有问题。可以想象,这对朴实的农村父母当时不顾世俗偏见,敢于最早站出来尝试培育试管婴儿,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从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到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张丽珠和她的同行们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追上了世界科技水平,实现了中国大陆现代医学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非常了不起。据说郑萌珠的名字也很有寓意,“萌”是开始、萌芽的意思,隐含着她是新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珠”是希望她像珍珠那样闪闪发光。而她诞生那年,正值中国农历的龙年,一个小小生命的诞生似乎也预示着中国有“龙抬头”的吉祥征兆。截至目前,全世界试管婴儿人数已超过300万,每年出生的试管婴儿约20万,中国的试管婴儿也超过万人。北京最早的选美赛半路夭折改革开放前,全国人民穿的衣服大抵只有两种颜色:国防绿、国防蓝。放眼望去,祖国万里江山好像笼罩在一大片绿色和蓝色中。真如相声里说的,姑娘像铁姑娘,小伙儿像钢小伙儿。在那个年代,讲究吃穿是资本主义的腐朽做派。我上中学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开始流行卷花头、喇叭裤,看不惯的人们称之为“奇装异服”。我们班有几个男同学爱穿喇叭裤,还有些爱美的女生悄悄地把头发卷了几个波浪,他们为此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有一天,我去学校办公室,姓张的女老师正在批评我们班上穿喇叭裤的同学,他们的家长也在场。看我进来,她满脸严肃地指着我对他们说:“你们看看,我们的好学生是什么样子!”我不好意思地低头打量自己,上衣是正正规规的国防绿,裤子是洗得发白的蓝裤子,裤脚很高,和同学那长长的拖着地的喇叭裤形成鲜明对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的穿着开始变了,服装的色彩样式丰富了。可按照现在年轻人的眼光看,当时人们的穿着还是挺“土”的。西服刚在国内流行时,人们穿西服也不讲究。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花了十几块钱在东安市场给我买了一件灰色的西服,穿到身上不合身,褶子也挺多。相比而言,女士对美的追求更加迫切,穿着打扮的变化更明显。特别是到了夏天,姑娘们随风飘动的花裙子,给城市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后来随着一首《太阳岛上》风靡全国,短裙、紧身装、太阳镜等时髦的服装和装饰开始流行。1988年,我在湖北实习时,在武汉东湖边的草地上看过一场业余时装表演。模特们穿的时装,不仅颜色单调,样式也比较传统保守,就连穿的袜子也是那种半长的。到了90年代初,各种时装表演渐渐多起来。以往被视之为“腐朽、黄色”的时装表演,终于登上大雅之堂。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的时装表演水平并不高。可细想起来,最早登上T型舞台的姑娘,用她们的勇敢和美丽,给人们带来不少美的享受。北京最早举办的一次选美比赛大概是在1988年,我当时正在新华社摄影部实习。一听说要举行“女子青春风采比赛”,就跑到崇文区文化馆(现在崇文门新世界商场附近)去看个究竟。原来的文化馆就在路边,是个单独的楼房。楼里有些昏暗,经过打听,我走进里面一个不大的房间。当时屋里的人很多,显得有些拥挤,多数是年轻的女性。大家正在排队,等待报名和面试。“到底是什么比赛?”我心里纳闷,就向身边的同行请教。“就是选美女!”同行的话言简意赅。“那怎么叫青春风采比赛?”我仍有些不解。同行诡秘地笑笑,悄悄告诉我,这比赛其实就是选美比赛。主办方怕有人看不惯,扣帽子、打板子,不敢公开称选美比赛,于是打擦边球改称“青春风采比赛”。“人聪明吧!”同行补上一句。“这种活动能报道吗?”初次接触这样的活动,我自己心里一点谱也没有。那时新闻报道的框框很多,记者不得不反复掂量“能不能采访报道”的问题。“先采访再说。”我拿定主意,走上前和姑娘们聊天。面对我“为什么来参加比赛”之类的生硬提问,她们明显有些紧张。有的姑娘怯生生的、瞪着大眼睛说不出话;有的姑娘干脆躲到屋外。“你可别把我报道出去,让家里人知道就完了!”一个学生模样的姑娘央求我。从主办单位那里了解到,报名的女孩多数是工人、学生、幼儿园阿姨、饭店服务员,大部分女孩都是背着单位和家人来参赛的。当时社会上对选美有很多看法,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不正当的活动,所以弄得参赛者心里挺紧张。找来找去,我总算遇到一位年龄稍大的女孩,她比较大方,是一家工厂的技术员。面对我的提问,她一板一眼地回答:“培养气质,锻炼素质。”现在想起那个女孩一本正经的样子,都觉得她的回答又聪明又可爱。此后不久,就听到消息:那次比赛进行到最后还是被“叫停”,原因不大清楚,据说是有关部门觉得举办这种比赛“不合适”。尽管选择了低调的运作方式,这场选美比赛还是半路夭折。“如果比赛正常进行,我的生活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时隔十年之后,我认识的公关公司经理魏雪告诉我。当时她正在上大学,出于好奇也参加了比赛并入围了最后的决赛。比赛被取消后,她觉得在国内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便先后到日本和美国留学。学成之后,她发现国内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大,便回国创办了一家公关公司,经营业绩不错。像魏雪这样奔赴海外留学,后来又回国创业的“海归”确实不少。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时代变迁的历程始终联系在一起。

后记

我第一次挎上相机照相,大抵是小学毕业前后。谁知,那次竟弄出一件尴尬的事。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初春的一天。天上下着雨,父母带我和弟弟到北京颐和园春游。昔日的皇家园林笼罩在烟雨蒙蒙中。这一次,父母破例让我挎上家里那台宝贝似的海鸥203折叠式相机给家人拍照。雨一直下个不停,我挎着相机却毫不在乎,只顾着跑前跑后地选景,昆明湖、玉带桥、佛香阁……我选好地方,让家人站在那里摆姿势。那时的相机全是手动的,初次使用,技术很不熟练。父亲一边教,我一边操作,经常让家人在雨中站半天才照一张。游园结束,我终于过了照相的瘾,兴致勃勃地把胶卷拿回家。我跟父亲一起躲在小黑屋里忙活了一两个小时,冲出胶卷一看,底片上灰蒙蒙的,连个人影都没有。第一次拿起相机拍照,胶片上竟然什么也没留下,只有那景、那人和那场淅淅沥沥的雨,长久地留在了记忆中……时间悄悄地走过,像一条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新闻摄影的本科生,1989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从事新闻摄影。屈指一算,至今已整整20年。20年的采访、亲历、摄影、感悟。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我们也在长大。温家宝总理和网民在线交流时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可能今天还在山沟里拿着锤子跑地质。”总理的话,说到了我们心里。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些年,社会在变,国家在变,我们每个人也在变。正如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说到的:“变,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最显著的特征。”2008年底,不经意问,我随手翻出几张十多年前拍摄的老照片刊登在博客上,比如告别粮票、胡同的拆迁、父母抢购降价货、京城最早的公共汽车广告……其中有一张15年前我和电影演员姜文的合影照片。有网友看后留言说:“没想到,你原来也挺精神!”看着照片上自己当初的模样,望着窗外冬日的景象,想到岁月的飞速流逝,心中着实有些沧桑之感。不少朋友和博友建议我把那些老照片整理出来写本书,这想法和两年前著名作家梁衡先生给我的希望是一样的。他当时就建议我,干了这么多年的摄影记者,总该写一本跟新闻摄影有关的书。那次,他在给我的拙作《随访连战的日子》的序言中写下了几句话:“不做历史的主角,就做历史的主笔,做历史的主笔是记者的光荣。”我一直铭记在心里。2009年春节快到了,京城总算迎来一场纷纷扬扬的雪。雪花从空中飞落下来,却像洒在自己的心里,很快融化成一股暖流,这股暖流催促着我拿起笔,开始写这些年亲历的那些忘不了的经历和故事……记者的职责告诉我,作为一个新闻人,我采访、拍摄、记录的这些照片和文字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国家、社会和读者的。我们有责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呈献给社会,这是对历史的敬重。我从不敢奢望自己对国家和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只希望拿着相机和笔勤勤恳恳地干活儿,忠实地记录时代和生活的变迁,为历史留下一些真实的图片和文字。粗略一算,从毕业参加工作至今,自己参与了数千次的新闻采访,拍摄了数十万张图片,发表了近万张新闻照片。忙忙碌碌是现代人的共性。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坐下来,静静地翻看书柜里大堆大堆的资料。数以万张的图片资料,几十本日记、剪报和采访笔记,上百篇业务文章,还有近两年发表的百余篇博文。这些资料为这本书打下了基础。看着那些发黄的照片和剪报,读着那些当年的文字,过去的一桩桩事情犹在眼前。为文即为人,干记者时间长了,写文章总习惯写纪实性的东西。像此前我的两本书《奔波在战争前线》和《随访连战的日子》一样,这本书依然延续这种近似于“实话实说”的白描式写实风格。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和自己的切身感受。给读者和社会留一些实实在在的历史资料,是我写书的初衷。书虽然不大,却是我点灯熬夜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出来的,其间的辛苦不必多言。因为时间久远,资料浩瀚繁杂,总有遗失和纰漏。加之时间仓促,特别是自己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没有新华社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特别感谢新华社各级领导、同事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给我的书作序,他的“聚焦时代之变”真可谓画龙点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感谢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李肇星等各位领导、前辈和友人的热情致辞,他们的话语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更是对共和国和改革开放的真诚赞誉和祝福。同时感谢张河川、赵晋华、赖海民、周平、朱泽州、陈立江、刘长坤、陆霓、宋少波、姜小刚、黄瑜、许国、王敏生、丘振良、林富强、李成岗、李志敏、贺林、石平西、张建业、何德全、马占杰、杨觐冰、龙慧、齐维、刘卫彤等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本书在写作、修改过程中,承蒙各位友人:刘宝明、朱军、张金花、楼伟珊、程铁良、盛西贵、沈文、贾奋勇、张迪、薛凯、孙东哲、张维革、杨晋峰、刘洁、陈勇、张绍君、李悦、邹娅、贾楠、杨慧峰等朋友的帮助,谢谢他们为本书付出的劳动。当然,也要感谢夫人何笑聪女士和小儿力源的理解和支持。书中参考了部分人士的图书和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媒体关注与评论

攫取瞬间景象,展示永恒魅力。  ——孙家正(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中国新闻界年轻资深的战士刘卫兵以善于用照片叙事抒情著名。想不到他的文字也挺好——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就是明证。  ——李肇星(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大凡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被人记住的,不仅仅是曾经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何平(新华社总编辑)不为良相就为良医,不能做历史事件中的主角,就做记录历史的主笔。刘卫兵不违天时,不辱使命,为历史存照,为社会尽责,很有成就,这是他的光荣。  ——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作家)我一直喜欢卫兵的摄影作品。它总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多年以来,他用相机记录了中国历史新的进程,无论是事件还是人物常会撼动我的心。他是一个用心去拍摄的人。出自内心的摄影作品,就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不朽的。  ——张海迪(中国残联主席、作家)采千载之遗韵,扶四海于一瞬。(西晋陆机句)  ——陈忠实(中国作协翻主席、作家)书如其人,我把光明磊落、淋漓痛快的卫兵看作老弟,爱屋及乌,连他那未老先衰的稀疏头顶都觉得阳光灿烂。  ——唐师曾(著名记者)

编辑推荐

《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回望20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给做记者的哥哥买的,他是摄影记者,我觉得他太辛苦了,但有照片做动力,又是幸福的
  •   很朴实,有意思!看完博客,又重新拜读了一次《回望20年》,边看边回忆自己那时在做什么,突然发现没有记录下来的岁月真的很容易被忘记,所以更加觉得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记录,让人感动,值得敬佩!
  •   有深度有思想。我觉得多看这一类的书有助于用重新的角度去看社会
  •   真人真报道,还是比较有趣的。
  •   了解一些,希望能锻炼一下
  •   内容不太全面,基本都是北京的事。20年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
  •   作为御用摄影师,对后辈很有帮助
  •   一般,个人感觉没有用心去写!好多新闻纪实是没有的!
  •   很值得看一看的一本好书。
  •   还没仔细看,应该会不错。
  •   这本书一直没时间看,但一拿到书就特满意O(∩_∩)O哈哈~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里!
  •   这本书可以匆匆翻过,也可以细细品读读记者镜头下、笔下的这20年,也是在重新咂摸自己走过的这20年作者的镜头和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观察自己人生轨迹的视角经过20年的沉淀,再简单的一幅图片都可以成为经典
  •   摄影记者中···好文笔··
  •   它见证了我们中国发展历程,记录了我们努力奋斗的20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