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物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美]乔纳森·萨弗兰·弗尔  页数:236  译者:卢相如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青少年时期,乔纳森?弗尔有时是吃肉,有时是素食主义者。
成了丈夫和父亲之后,他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吃肉?如果我们知道肉是被如何送上餐桌的,我们还会吃吗?《吃动物》巧妙地结合了哲学、文学、科学和自己的卧底经历,探究了形成我们饮食习惯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传说。是一本每一个关心我们饮食方式的人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乔纳森·萨福兰?弗尔,1977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目前在纽约大学教授创造性写作课程。乔纳森?弗尔的作品版权已经输出到36个国家。
2002年 长篇小说《了了》获得全美犹太人图书奖和《卫报》处女作奖
2007年 入选Granta杂志美国最优秀青年作家
2007年 入选柏林美国学院院士
2010年 入选《纽约客》四十岁以下作家top20

书籍目录

第1章 说故事第2章 饮食伦理学第3章 说文解字第4章 躲躲/藏藏第5章 疾病蔓延第6章 “天堂”火腿片与粪肥第7章 可持续农场第8章 故事续篇致谢注释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它们比起其他动物更能令人赞叹,并吸引我们注意生物之间不可思议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它们能随外在环境改变颜色,背鳍拍打的速度与蜂鸟拍翅的速度一样快。由于缺少牙齿咀嚼与胃部构造,食物代谢得很快,需要不断地觅食。因此,海马不需转动头部便能藉由灵活转动的双眼搜寻猎物。它们的泳技不佳,微小的海水波动都足以令它们丧命,所以经常栖息于海草、珊瑚间或相互依附,它们喜欢出双入对地在海里遨游,彼此以尾端相系。海马的求爱过程复杂,通常选在月圆时节交配,还会发出和谐乐音。终生只有一个伴侣。其最特殊的地方,莫过于公海马负责孕育下一代,时间长达六个星期,成了名副其实的“孕夫”。公海马不仅有育儿袋,而且能分泌液体为母海马产下的卵提供养分并使其受精。公海马产出小海马的画面令人大感不可思议:育儿袋进出浓浊的液体后,小海马如变魔术一般出世了。但是我儿子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小孩儿不是都对水族馆充满好奇吗?但饱受惊吓的他老是苦苦哀求我们带他回家。或许,他在海马那张静默的面容(对我来说是如此)中看到了什么,或许他害怕水族馆里的黝暗潮湿与气泵加压时的呼噜声,也或许是不喜欢太过拥挤的人潮。我原以为只要待的时间长一些,他就会开始喜欢这里,无奈事与愿违。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作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弗尔对肉食者表示出理解的态度,让从事工厂化生产的农场主和食物改革活动家们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用他天才的幽默手法展示了一个个尖锐的争论。  ——《奥普拉》杂志乔纳森·萨弗兰-弗尔生动的描述引起了人们对于工厂化农业的恐慌,令人信服地列举了这个系统的丑陋事实。读过的书的人若还继续吃工业食品,必定要么是铁石心肠,要么是不可理喻,要么二者都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我还在吃肉,但已经吃得少多了。而且,再看到薄膜包装的鸡肉片,跟以前的感觉完全不同了。  ——美国版《智族》极为震撼!可靠而又令人不安的报道,强烈的呼吁,将使坚定的食肉者惊慌、尖叫……  ——《柯克斯》书评

编辑推荐

《吃动物:一个杂食者的困惑》: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年度选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推荐《吃动物》、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食品工厂》向《吃动物》致敬!BBC制作人鸿冈鼎力推荐、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倾力推荐、如果知道了“动物”、是如何被送上餐桌的,你还会吃吗?你知道吗?佛说:动物是暂时堕落的人,吃动物太不慈悲、每年11月25日是“全世界无肉日”、吃动物是超级细菌传播链上的一环、全球淡水生物鱼类面临灭绝威胁、金枪鱼在日本的工业捕捞下濒临灭绝、导致人类生病的1 709种病原体中人兽共患的有832种……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明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吃动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从36页开始逐渐逐渐的揭露工厂化农场的可怕好几处看得我眼泪差点掉下来不知道自己吃的食物原来是这样来的映像里的农场动物都自在的跑来跑去而不是钢筋水泥围起来的密不透风的地方一开始还以为中国的状况应该比美国好一点吧事实是美国有超过90亿这样饲养的家禽中国有超过70亿工厂化农场饲养动物所用掉的水超过全中国百分之五十。作者协助搭建家庭式农场的屠宰场,虽然书里写了好多的理由,但我觉得真正的理由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改变大多数人爱吃肉的习惯,那么至少在动物的有生之年让他们渡过一个能够坚守阳光和在草地上奔跑的基本权利。一个月素食是在之前就参加的一个活动,我就是想看一看离了肉我能怎么。现在看到食堂的肉就觉得吃的是一具尸体,确实也是一具尸体~。。我也没想过自己会评论这么多~但看过以后真的很震撼。强烈推荐最后我一句通俗的总结,不是叫你不吃肉,而是要节制
  •   我喜欢这本书,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年度选书
  •   书挺好的 娜塔莉推荐~
  •   告诉你你吃的肉是怎么来的。
  •   震撼,请吃素
  •   唉唉唉唉唉,看过的人才明白
  •   不知道这本书说的《食品工厂》是不是《食品公司》的片子……基本上在化工处理肉制品这方面,这本书和那个片子有不少能相互串联的部分,不过那部电影看完留下更深印象的是食品安全……这本书看得人心情有点不好倒是真的……其实大家理性的想一下,大概也能推导出一些肉食的可能,但是这本书直接把很多工业化的肉食“生产”过程写出来摆在面前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难受。不是说吃肉想到动物被虐待就吃不下去,而是那种杀生的过程,那种对生命(不管那个生命是因为什么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的轻视……我对动物没有作者那么大的亲近感,所以对作者的有些观点也只能说,尊重表达的权利吧。因为再可爱的动物也只是动物,但是它们也是生命,为了人类可以称得上是过分的食欲就要被如此冷血甚至残忍地杀害,实在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
  •   这本书真是揭露了很多触目惊心的真相,极为震撼的同时也很佩服作者的勇气。虽然不一定看过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都会选择吃素,不过至少应该都开始思考,在吃肉吃素的问题上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
  •   看到这个书名,还有书的封套,有些触目惊心,书只有看了三分之一,但是还是想来评论一下。作者的写作角度很好,他以贴近人们生活的角度去说明,通过一些数据来举证这样的事实存在,但是他没有强加给我们什么素食主义的想法,至于要不要吃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只是觉得人们应当或者需要了解这些事实的真相,看完此书的人们还可以去看看那部电影《食品工厂》。我只是想说,某些人们对动物所表现的漠然,就和他们对待同类一样,人性原则,尊重等等对在不能满足其基本生存的条件下都是荡然无存的,这个世界唯一的公平就是当众生面对死亡的时候。最后向作者,动物保护者,还有那些素食主义者致敬。
  •   从36页开始逐渐逐渐的揭露工厂化农场的可怕 好几处看得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不知道自己吃的食物原来是这样来的 映像里的农场动物都自在的跑来跑去 而不是钢筋水泥围起来的密不透风的地方 一开始还以为中国的状况应该比美国好一点吧 事实是美国有超过90亿这样饲养的家禽 中国有超过70亿 工厂化农场饲养动物所用掉的水超过全中国百分之五十。作者协助搭建家庭式农场的屠宰场,虽然书里写了好多的理由,但我觉得真正的理由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改变大多数人爱吃肉的习惯,那么至少在动物的有生之年让他们渡过一个能够坚守阳光和在草地上奔跑的基本权利。一个月素食是在之前就参加的一个活动,我就是想看一看离了肉我能怎么。现在看到食堂的肉就觉得吃的是一具尸体,确实也是一具尸体~。。我也没想过自己会评论这么多~但看过以后真的很震撼。强烈推荐最后我一句通俗的总结,不是叫你不吃肉,而是要节制
  •   内容详细客观,语言幽默。关心动物,了解现代社会里工业化养殖的真相,思考我们的饮食方式,是值得一读的书。
  •   语言精练,看得比较费力,不过还是本好书
  •   看了之后,对我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快餐食品已被我列入违禁品行列。
  •   以前无肉不欢,现在开始减少吃肉的次数
  •   书的质量很好,物流也十分给力。这本书主要是讲家禽养殖和屠宰业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很触目惊心。感受很深刻的是:我们到底该不该吃动物了?在书的封面就写到:佛说,动物是暂时堕落的人类,吃动物是不道德的事。
  •   不是我想要的书。分析得不够彻底,也没有从饮食伦理上分析。就顺手翻了一番。看书的时间绝对不超过3个小时!
  •   在卓越是不是该谈谈书的装帧 包装之类 但是书的内容真的让我有坚定少吃肉的行为 不论国内国外 都是一样的
  •   感觉很不错,塑封包装,而且不容易被折,希望以后的书都尽量能塑封,有利于运输!
  •   买这本书完全出于偶然。越看这本书,吃肉的时候越觉得没有味道,书看完了,索性肉也就不吃了。目前蛋奶素,很快会过渡的。这本书真的很不错。
  •      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给哥们描述书中所说的工业化养殖的残酷与无情,也许潜意识在向他贩卖素食主义,也许是出于在乎身边人的健康的缘由。没想到,他一句“呵呵”像一盆冷水把我从头浇到脚,我都来不及颤抖就失去了继续‘布道’的欲望。
       弗尔在书中说,‘当然,大多数人在享用肉制品(包括奶制品与鸡蛋)时,都不用去面对关系到宰杀动物这样令人不快的事实。消费者可以远离这些现实,在餐厅享用或者在超市购买鱼、肉和奶酪,这些产品或者是做好的,或者被切成了一块一块,好让消费者不会轻易联想到这些食物的来源。问题正处于此。这样一来,养殖业便能悄无声息地转而用不符合健康标准的,非人道的方式饲养牲畜,大众也不会有所觉察。。。我确定多数人若知道实情,肯定会为之丧胆。’
       作者在文中抨击的是工业化养殖而非家庭式农场,文中罗列了大量的工业化养殖的冷酷和无情的一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这种粗暴对待动物的根源,而粗暴对待以及非人道的屠杀和恶劣的养殖环境则是细菌和疾病的温床。同时,广大消费者对肉食的选择是对工业化养殖的变相补贴和支持。
       吃什么?也许你说,别人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有选择的权利而你不去做出选择,结果是,你的不选择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
       不用纠结于吃肉还是吃素,肉食主义还是素食主义,你无须为自己贴上某一个标签,需要做出选择的是吃健康还是吃不健康,你看,这样就简单多了。每个人都不会选择吃不健康,然而工业化养殖所生产的肉类是不健康的,你还会选择吗?当然,素食也有不健康的,诸如农药残留等等。这并不是说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啥也不吃,我从来没有增加死亡这个选项。我们要练就的其实是鉴别力,从诸多的市场化食物中鉴别出健康又美味的食物,无论肉类,无论素食。
       这也许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一个小小的观点。
      
  •     1,作者把肉食仅仅视作一种传统和习见,却始终没有论证植物在营养上可以完全取代肉蛋奶,是一个逻辑上的大问题。如果茹素将导致人类在营养摄取上的严重不足,人类还是否应该坚决弃食肉类?哪位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请不吝赐教。
      
      2,在“杀”这一点上,要求人类对被杀动物死亡过程的“无痛苦”负责,将“人道”推及动物,那从逻辑上是否也应要求猎杀人类的猛兽对所猎杀人类的“无痛苦”负责?这个问题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是不是应该将动物与人平等同视?还是说人应该把动物视作“人道”对象,但动物可以将人视作“动物道”对象?
      
      3,即使茹素,我们现在所食用的植物大都也是工厂化管理,密密麻麻,使用化肥、农药,转基因作物,反季作物等等,是不是因为植物没有知觉这些加诸动物身上就是“罪孽”的做法在植物身上就漂白了?我觉得未必。首先,这些“罪孽”,不管加诸植物还是动物身上,最后作用到人身上,作用在环境中,产生的恶果都差不多。其次,植物真的没有知觉,没有情感么?没有所谓的植物伦理么?再次,就算植物没有知觉,如果没有知觉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么“无感人”、植物人岂不是……
      
      4,如果把众生平等和众生都应享有“人道”的伦理观推至极致,那么人类只能吃观音土了……或者人吃人。
      
      5,作者在书中似乎提到,即使要食肉,也应该拒吃工厂化农场生产的肉类食品,这一点我非常同意。但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似乎是回归传统养殖方式,家家户户自己畜养动物。那我想问,这样做,养殖过程的“非人道”行为是可以阻止了,但屠宰过程中的那些残虐行为呢?满足单户家庭需求的养殖只会加剧屠宰过程中的非人道行为吧?因为谁家也没有能力为了杀一只鸡还要先将它电晕,然后用自动化的利刃,快准狠地一刀下去……
  •     作者 曹东勃
        
       民以食为天。吃,几乎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的本能,并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承载了更多的意蕴,发展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对吃什么、怎么吃、何时吃、在哪吃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过,《吃动物》一书并不讨论这些问题,而是对两个问题作出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吃肉?如果我们知道肉是被如何送上餐桌的,我们还会吃吗?
        作为通俗社科类作品,《吃动物》并不试图更为精微细致地阐述理论,而是巧妙结合哲学、文学、科学和作者的卧底经历,突出展示现代工业社会中,为了让肉更便捷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环境、政府和第三世界付出的代价。作者并不讳言自己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但这本书的不同之处恰在于对肉食者的“同情之理解”。
        人为什么要吃肉?以色列的演化经济学家奥菲克曾给出一个解释。距今一百八十万年前到两百万年前,人类进入了狩猎和根块采集的时代,实现了由完全的食草动物向杂食动物的转变。即是说,人开始“吃动物”了。这种转变需要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社会组织和生理结构支撑。首先,人学会了使用火,降低了消化难度,建立了中心-四周的辐射状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告别了逐水草而居、边走边吃的起居习惯,逐渐形成复杂的分工合作模式。其次,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在获取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少,但在消化过程中消耗能量较大——因植物富含毒素,所以食草动物需要相对强大的肠胃来反刍;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并不需要很大的消化器官来分解有毒物质,却需要相对强大的脑来设计追捕猎物。考古学家的发现表明,原始人类大脑容量的骤增与肠胃容量的骤减也大致发生在这一时期。几百万年来,人作为杂食动物,其食谱结构并没有显著的改变。
        近二三十年来,一些新生代的人类学家倾向于从性别视角解释这一变化。他们认为,人类的祖先最初是素食者,后来为适应新的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发展出杂食的习性。因为狩猎收成不可靠,史前人类更仰赖于采集活动,而女性是早期社会中采集食物的主角。直到后来,关于人性的男性主义假设渐成主流,对“人作为狩猎者”这一形象的描摹遂成标准刻板。男性气质代言了人类这一种别的全部,好战者、侵略者、掠食者成为狩猎时代人类的一张名片。肉类以及肉食行为,具有这种男性主导的意识形态所需要的象征意义——肉是阳性而有力的食物,“真正的男人”就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相形之下,素食则是女性的食物。肉食还被贴上丰裕与成功的标签,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好客的标志。
        
        然而,站在今天回望,尽管多数人已欣然接受食用动物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但根据记载,人类确曾对此所造成的暴力和死亡感到深深的矛盾,并留下各种古老传说。不同的文化架构下,“怎么吃”的伦理规约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印度禁止食用牛肉;犹太教讲究屠宰过程干脆利落;俄罗斯的苔原上,雅库特人声称是动物来一心求死。文明起源于伪装,人们常用谎言遮蔽戾气以自我确证善意的存在。古希腊神谕指示人们,在宰杀动物之前,要在其头上洒水,当待宰动物上下点头以甩掉头上的水时,意味着它点头同意自我牺牲。以色列的传统仪式中,红色母牛为替以色列人赎罪,必须自己步行到祭坛前,否则仪式无法生效。诸多神话的背后,隐含着一种交易逻辑:动物“选择”了逃避自然和自由,投向人类的怀抱并接受驯化,人类向它们提供食物和庇护,而动物向人们提供蛋、奶、皮毛乃至肉体和生命。这种对吃动物行为的慢条斯理的包装和逻辑链条冗长的伦理辩护,早已在诸多文化中沉淀为不可抹去的传统与习俗。
        本书作者弗尔并没有满足于从一般的伦理学视角做出素食主义的应然判断,而是通过对若干养殖场的亲身探访和对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呈现出一些数据和事实。他认为问题的恶化来自于农场的工业化或养殖业的工厂化。从历史上看,这一趋势首先出现在农产品加工环节。早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的辛辛那提到芝加哥,屠宰场、肉联厂就大规模出现了。在这些加工厂中,从宰杀、放血到分解处理各个环节都由专门人员替代了原来经验丰富的屠夫。亨利·福特后来也证实,屠宰业流水线生产的高效率给他以极大启发,他将之逆向运用(从“分解”到“组装”)到汽车工业,引领了一场制造业革命。不过,这种集约化趋势,主要停留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直到1923年,美国一位家庭主妇史迪尔开创了现代畜禽产业。史迪尔原本只负责照料家中饲养的一小群放养鸡,而当接到一张五百只鸡的订单时,她并没有回绝。为度过严冬,她将这些鸡关在室内饲养,并在饲料中加进营养补充品,这些鸡在新的喂养方式下存活下来了。十多年后,她饲养的鸡数目就达到了二十五万只。
        工厂化养殖业的勃兴,得益于两方面的技术进步:一类是以机械化、电器化、自动化为代表的物理技术进步,自动化喂饲、供水、温控、灯控和风控,使禽类养殖更为密集,生长周期也大为缩短;另一类是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进步,通过在饲料中掺杂药剂和抗生素刺激生长、抑制疾病特别是控制变异。1946年,在美国农业部支持下,举办了“明日之鸡”竞赛,目的是选拔那些以少量饲料培育出拥有肥厚胸脯的鸡。1950年代,蛋鸡与肉鸡在功能上开始分化并被分类“培养”。
        政府的角色也悄然发生着改变。192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胡佛喊出了“丰衣足食”的竞选口号。随后的罗斯福新政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引领了一轮政府干预、支持和补贴农业的新风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这被认为是通往丰裕社会的幸福快车的两个轮子。诉诸价格扭曲的方式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和生产热情,以科学技术的进步支撑产能的扩大,成功地创造了半个世纪以来食品帝国的奇迹。一方面,食品价格相对于其他产品价格的变化速率是缓慢的,肉价亦是如此;另一方面,一场以农民进城为核心特征的全球性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浪潮大幅减少了全球范围内的农业劳动力,在一些国家,农用土地的数量也在减少。
        城市消费需求的增长、养殖成本的增加与肉价的平稳,这三者合力将传统的家庭式农场引向工厂化经营的新路,规模化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只有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动物产能、降低成本,才可能获利,这是最明显的经济理性。一个从前只需饲养五十头牛的养牛场,如今至少要饲养一千多头牛才能生存。小规模的家庭式养殖为求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不致倾覆,也多相互合并组成专业的畜产合作社。以工厂化养殖方式出产的食用肉占据消费市场的主流。在这种激烈的现代竞争中,工厂化养殖业最关心的是:如何让牲畜在短时间内更快地生长、如何节省畜养空间、如何最富有效率地喂食牲畜——使之多食一分则浪费、少食一分则不足。
        
        工业化武装了农业,一切看起来很美,全球肉食者数量飙升至空前高度,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追求返璞归真。养殖方式的急功近利甚至已引起行业内部的巨大不满。弗尔采访的一位传统鸡农告诉人们:“你在超市购买的火鸡没有一只能够正常行走,遑论跳跃或高飞了。它们甚至无法自行交配……火鸡腿是否应该再短一些,膝盖骨应再缩小点?人类偶尔产下畸形儿,我们不希望下一代重演悲剧,却对火鸡这么做。”饲养肉鸡的第一个星期要二十四小时施以照明,促使其多吃饲料。随后再减少照明,一天熄灯四个钟头,借以调教出鸡的最短睡眠时间。这些工厂化养殖的速生肉鸡,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长期处于非正常的作息状态。长久的照明、狭小而污秽的空间和病菌感染的高风险足以令其身心大乱。
        由于畜禽养殖效益比较低,管理不严,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染处理设施,将畜禽粪水直接排出,其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机氮等,常常会造成土壤和水质的污染。一个本土的案例是,广东东莞市以行政手段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市禁止养猪。应当指出,“禁猪令”的出发点是治理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城市对大规模的现代养殖业的挤压和傲慢,但也的确戳到了命门。这之后不久,网易公司的丁磊就宣布进军养殖业,希望探索一种新的无污染养殖模式。这个事件多少反映出中国消费者试图挣脱这既不安全、又同质化得有些乏味的现代食品体系,另觅新路的渴望。
        工厂化养殖的间接后果是全球谷物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度卷入现代市场体系的养殖业成了推动现代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大动力。在美国,大多数的牛奶是工厂生产的。农民为奶牛而种植庄稼,收获庄稼,将它们切割成可入口的碎片,然后饲喂奶牛。悉心关照动物、在意食物生产来源的传统农民形象已成为田园诗般怀旧情绪的一部分,如同以往打电话时负责传声的接线员一样。以机器代人力的“看不见农人”的农场,是工业逻辑下农业发展的归宿。
        农业服务于工业、种植业服务于养殖业、低附加值服务于高附加值,这似乎是一条市场铁律。美国有近百分之七十的谷物,是被用来饲养牲畜的。不独美国,一些刚刚解决了“人的口粮”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也不得不立即又投身于满足“猪的口粮”、“鸡的口粮”等饲料用粮的新战役之中。当地球上有近十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人们还将近一亿吨的谷物和玉米制成生物燃料时,联合国特使就声称这种行为是“违反人性的罪行”。而养殖业每年耗去七亿五千六百万吨谷物,又该当何罪?素食主义者就此将矛头尖锐地指向工厂化养殖业与肉食者。他们指出,食肉是获取能量效率较低的一种方式,用来喂养牲畜的所有谷物可以喂饱五倍数目的人。大规模的肉类制造业吸收了庞大数量的各种形态的原料和能量,却只生产相当少量的成果给人类,就生态、营养以及热量而言,是得不偿失的。而在享受这种相对“奢侈”食品的同时,对全球性的饥饿坐视不管,这种食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上的严重失衡也是一种不能容忍的现代性病症。
        
        这种现状应当如何改变?《吃动物》的作者显然非常矛盾,这大概也是一切素食主义者会普遍面临的困境。弗尔多次提及他的外婆在二战期间躲避德军的故事。在那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一个俄国农夫从屋子里拿了一块肉给她吃。但她拒绝了。“为什么?”“不为什么。”“因为不符合犹太教规?”“当然啦。”“就算能靠它活命都不吃?”“如果什么都不在乎,何以值得挽救?”弗尔将很大的希望寄托在这种宗教的规约或道德的自觉,希望在“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的现代社会,改善农场动物的遭遇。很多素食主义者也采取求诸己的方式,认为只要个人茹素,总能点滴改善、星火燎原。他们热衷于从抽象的比较人性与动物性的哲学论辩中,发掘人对动物的怜悯之心,进而伸张动物权利、保障动物福利。这些缺乏历史维度的主张,在高度物化和商业化了的消费社会、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经济系统的铜墙铁壁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吃动物》并没有描绘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在人口膨胀、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下,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家庭式养殖,只能是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偶尔泛起的几朵浪花,表达了消费者对现代农业系统的不满。其改弦更张,却非一朝一夕之事。后现代的都市人将自己对现代性苦痛的纠结和抱怨移情于乡村。城市中的动物福利组织成员,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实际上都在某种程度上宣扬和代表了某种传统的农村价值:敦亲睦邻、天人合一、爱恋土地、尊重生命。但世界已然改变,在新世界中,一句“何不食素”的反诘恐怕并不比昔年的“何不食肉糜”高明多少。
        这种几乎是在两个“平行空间”进行的“鸡同鸭讲”的“穿越”,有时是无心之过,有时则是有意为之。北大的姚洋教授曾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当他在威斯康星读书的时候,与一位美国同学讨论环保问题。该同学建议中国人不要学美国,不要用冰箱,那样会毁坏大气层。姚洋就问她,如何储藏东西呢?该同学的建议是可以用地窖之类的前现代手段替代。姚洋又追问,那你们美国人呢?该同学的回答是,我们美国人已经养成习惯了,没法改了!这类双重标准、富贵病和伪道学,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而对素食主义这个话题,所能做的,恐怕还是经济的归经济、文化的归文化。生产方式中的现代弊病,很难以生活方式或个人偏好的简单转变来救治,它更有赖于制度的建设性改良和经济的可持续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吃动物》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预先思考的好问题。■
      
      (刊于《东方早报》2012-03-24)
      
  •     1977年出生于华盛顿的乔纳森·萨弗兰·弗尔曾以小说《了了》和《特别响,非常近》中独特的叙事为文坛瞩目。《Granta》杂志将其选为美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之一。《吃动物》虽然是一本非小说类作品,却一样有着充满活力的风格和创造性。美国著名女影星娜塔莉·波特曼透露,弗尔的新书《吃动物》使她成为了一名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弗尔的书最大胆之处,在于描述吃动物不但污染了我们的后院,而且污染了我们的信仰。他提醒我们,我们的食物象征着我们所相信的东西。”
      
       在青少年时期,弗尔有时吃肉,有时是素食主义者。成为丈夫和父亲之后,他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吃肉?如果我们知道肉是被如何送上餐桌的,我们还会吃吗?《吃动物》巧妙地结合了哲学、文学、科学和作者的经历,探究了形成我们饮食习惯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传说,展现了为了让肉能更便捷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自然界付出的惨痛代价。《吃动物》展示出了作者强烈的道德感,文笔活泼而富有创新精神,是一部令人赞叹的通俗社科类作品。
      
       你从一位小说作家转而写社科作品,能谈谈写作不同题材的感受吗?
      
       弗尔:写小说和社科作品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当你写小说时,你想去感动其他人,无法确定采用什么方式,但写法却更为自由。而在写作社科作品时,你却始终都清楚要遵循什么样的路径。
      
       《吃动物》延续了你一贯的风格,语言幽默且富有创造性,并充满严肃哲理思考。你是如何把这种混搭的风格结合得如此浑然天成的?
      
       弗尔:我想这样的风格并不是我的一个想法、一种技巧,这就是生活,我只是表现了生活本身。人们总是期望把书分门别类——小说、非小说等等,可是生活却不能依此划分。生活可以同时是幽默的、悲痛的、严肃的和浪漫的,因此一本想要映射出生活本来面目的书,至少是这本书,融合了生活中本身就存在的这些元素。
      
       你花了三年时间准备、写作此书,请问在这个过程中,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弗尔:这个过程中最触动我的,应该是工业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之广阔,它已经覆盖到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在当今的社会,工业化养殖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我们已不可能再做出其他好的选择。
      
       关于吃动物和吃植物的问题,有许多的争议。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如果不吃动物了,那么植物呢?
      
       弗尔:其实我在书中并没有提出任何人必须要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观点。我只是提出,在我们面前存在着一个非常深刻且重要的问题,而且由于我们本身都已接受并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传统,因此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面对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人们会表现出许多不同的反应。我的反应是,停止吃肉;但对其他人不同的反应,我同样尊重。我并不是非常担心吃植物会给植物带来痛苦,因为没有论据证明它们能感受到痛楚,而对于动物,科学已有详细可靠的证明,告诉我们它们具有痛感。
      
       吃肉是一种传统、一种习惯,因此放弃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你觉得大多数人有可能会放弃吗?
      
       弗尔:对于一些人来说,放弃吃肉轻而易举,而对于另一些人,却极为困难。这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你过去习惯于吃什么食物,你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你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等等。因此,虽然对我来说,这种放弃相对比较简单,可我也承认,这并非对任何人都是可行的,而且对于一些人,可能还是一种挑战。
      
       考虑到工业化养殖的种种弊端,你认为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解决吗?
      
       弗尔:反对工业化养殖的论据是多方面的。工业化养殖危害环境、罔顾动物福利、侵害养殖业者群体,对于全球经济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弊端涉及范围广泛,因此解决也需要多方考虑,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认为,小规模的养殖会是一个消除这些弊端,解决问题的较好答案。
      
       你现在是一名素食主义者,而且也影响了一些人。你认为成为素食主义者是一个改变人生的选择吗?
      
       弗尔:毋庸置疑,改变饮食习惯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巨大、彻底的改变。相反,我认为,做出这样的选择真正的关键在于——下一餐摆在我面前的是什么?没有人会在任何时候都能做正确的事情,我也一样。但我认为,至少,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尝试。
      
      □文/利 珠
      
      刊于《时代报》2011年12月19日 总第1925期
      
  •      看了这本书,你对肉食的兴趣绝对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相信我,这本书传到的信息,会让你今后的生活更加健康。
       关于动物养殖的很多真相是你现在急需获知的,但在传统的媒体里,绝对不会报道宣传的,看这本书,你能知道这一切。
  •   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植物在营养上是否可以完全取代肉蛋奶”并不是作者这本书要探讨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去看《素食者膳食指南》及《救命饮食》这两本书,第一本书对素食营养有十分客观和科学的分析,第二本则主要侧重于肉食的危害,兼谈及素食营养。素食不但完全可以取代肉蛋奶、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能够提供比肉食更健康的营养元素,使人远离各种疾病。更不用说素食对于地球资源的节约,对于全球暖化和水资源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的改善。
  •   就你的第一句话,“并不是作者要探讨的问题”不代表这个问题不重要,如果素食不能取代肉食,那么后面的事情无从说起。你推荐的书我会看的,谢谢。
  •   嗯,这个问题很重要,也是很多素食者和肉食者都关心的问题,我的意思只是,这本书要探讨的主要是“吃动物”这个问题,无法面面俱到,那样书的中心或许就偏离了。
  •   救命饮食饱受争议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6534
  •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f292a010004jk.html
    这个英文版本已经更新到2007版,详情google.
    2 动物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动物大部分依靠本能行动,约束动物的是自然法则。人更加依靠自身意志活动,约束人的是法律、伦理和文化。
    3 之所以有动物伦理,是因为动物会痛苦,如果说动物有痛苦这个观点有人不同意的话,那么我换个说法,动物的表现会引起人的痛苦,所以才有动物伦理。
    而植物很少会引起人的痛苦。如果有人认为痛苦、感情是伦理关怀的判断标准,并且认为植物有知觉,有感情,那么请给出植物痛苦的科学依据。(互联网上所谓植物有痛苦的实验已经被方舟子驳过了)
    所以我也不觉得化肥、农药、转基因是什么罪孽。。
    4 对生命平等这个说法不感冒,就像我对人人平等这个说法不感冒但不妨碍我关心他人一样,为什么非要去纠结平等不平等这个问题呢?
    我还是啰嗦一句,人类社会也不是平等的,现在不平等,永远也不平等,高低胖瘦、智寓美搓总会有差别,除非停止基因突变。
    5 传统养殖方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生态农场,素食者中很多人不赞成这个的,但是作为改变过程中的替代品,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传统养殖方式并不意味着每家每户自己养,这不现实, 而是指的散养。。。对应于层架式鸡笼,集约化养殖。。。
  •   关于植物
    1,我反驳了我的“其次”,但“首先”这一条你回避了。
    2,“如果有人认为痛苦、感情是伦理关怀的判断标准,并且认为植物有知觉,有感情,那么请给出植物痛苦的科学依据。”——这个判断标准不但是“如果有人”也是你的标准吧?因为你前面刚刚说过“是因为动物会痛苦”,好,按照苦痛、情感是伦理关怀的判断标准,请问植物人怎么办?
    关于“平等”
    你说的平等和我说的平等不是一回事。我说的是(终生应享受的)权利平等,人人平等也指的是权利平等而不是先天平等。
  •   嗯,这书应该值得一看。
  •   唉,弗尔果然支持家庭式农场,可是人类证明不了动物愿意为了人类的饮食而丧命,即使给动物一辈子的安逸生活。
  •   最近正好在做相关的课题研究 给了些点子 谢了朋友
  •   不是动物解放了,而是人工饲养动物的方式要改变,现在的一切 带给我们的只会是疾病,太不健康了
  •   虽然本书描写的是美国的现状,但是我想中国更不会好到哪里(甚至更差)。能吃到健康自然地肉类当然没必要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如果不是其他原因才去吃素的话),但是在国内素食是否真的健康? 没人能告诉我。所以我们做不到弗尔所说的选择吃什么,因为不论选择吃什么,都有污染、抗生素、农药残留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小心你的饮食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