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文化与中国诗书城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1日  出版社: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作者:严文清  

内容概要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两句诗,把“千载诗书城”的桂冠,戴在了眉山头上。本书对眉山建设中国诗书城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对策措施和中国诗书城的概念及其内涵,都作了认真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国诗书城”的定义,即“中国诗书城是中国唯一的以三苏文化为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型城市”。除此以外,本书还对建设中国诗书城的控制范围、目标定位、现实意义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作了深入详尽的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历史文化篇    诗书城溯源    眉山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苏父子的崛起    八百进士的出现    千载诗书城的冠名    三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苏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苏文化的影响    三苏文化与三苏祠    建设中国诗书城的当代意义规划建设篇    眉山城市规划建设成绩及存在问题    规划建设中国诗书城的目的意义    中国诗书城规划建设的总体构想    中国诗书城建设的对策措施    中国诗书城规划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化建设篇    文物古迹灿若群星    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建设方兴未艾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产业前景广阔孕奇蓄秀篇    中国诗书城教育探源    教育在建设中国诗书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建设中国诗书城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建设中国诗书城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建设中国诗书城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市民素质篇    中国诗书城的社会公德建设    中国诗书城的职业道德建设    中国诗书城的家庭美德建设附录“弘扬三苏文化,建设中国诗书城”研究报告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诗书城溯源    眉山是一座古城。眉山建置,是从南齐建武三年(公元496年)开始的,历史上曾为郡、州、专区治所多年。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因州境近峨眉山而改青州为眉州,从此,州、专所、县名皆与“眉”有关。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眉州治所所在地的通义县改为眉山县,所以苏辙诗中有“眉州眉山共一城”。    现在的眉山城,是唐时旧址。在唐之前,有洛城,在现在眉山城的东北角。此外又有裴城一说。《明统志》记载说:“昔有裴氏夜筑一城,天明即毕,名裴城,在治东。”裴城应在现眉山城的东面岷江边,且裴氏应是“超人”,否则,不可能一夜筑起一城。看来,这只是个传说。    现在的眉山城是五代时期一个叫山行章的眉州太守,集中眉山、彭山、青神、丹棱、南安(今四川省夹江县)五县财力而筑成的。《名胜志》记载:(北宋)淳化年间,青神县茶农王小波、李顺起义,领兵攻打眉州,半年未攻下。因此,眉山城又被称为卧牛城。城墙一周,遍植芙蓉,所以又叫芙蓉城。到了明代,城墙因多年未维修,多处倒塌。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知州许仁用条石重砌城墙,墙高二丈一尺,总长十里三分,计一千零八里五十四丈。新筑四座城门,东门叫临江门,南门叫霁雪门,西门叫跨醴门,北门叫登云门。明正德年间,知州张日善对城墙进行了补修。明末,张献忠的部队打进眉山,使城墙毁坏严重。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奉朝廷命令,修葺城墙。但因四川省归人大清版图不久,人力物力财力都很艰难,只能对城墙略加维修。又过百年,城墙坍塌殆尽,只有城墙基础依稀可辨。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知州涂长发主持重修了眉州城城墙。他还为此写了一篇《重修眉州城垣记》,在这篇文章中说:    “眉之城,幅员百余里。东连嘉叙,南控黎雅,居江上游,为蜀藩蔽。其为地甚重,地重则守之也匪易。予承急于兹,下车初即巡视郊邑,询问疾苦。数年来,兴废举坠,亦因时补苴。惟城自明季兵毁以后,康熙间虽历经前守修葺,未能复旧。而百数十年海宇宴然,民安乐利,无鸡犬惊,遂视此为不急务。以之而倾圮已极,惟城基略具形迹,甚有不可辨识者。予屡欲鸠作,以役巨难之。会达州邪匪跳梁,东北诸县日戒孔棘。上宪檄州邑,修筑城堡,以备不虞。予乃集州之绅耆而谕之日:‘掌固设险,国有恒制。此在平时且然,矧当有事之秋乎?昔眉守山公行章,创建石墙。青民李顺之乱,攻围半截不下,此其已事也。今四郊多垒,羽檄飞驰。苟非先事绸缪,为思患预防之计,将何以固其垣墉,保其室家,以辑宁尔妇子乎?予欲起故城而新之,以为尔庇,尔其无爱乃力。’或则日:‘闻昔公之城眉也,合五县之力而为之,迩自军兴以来,挽输之役,眉之民力疲矣!竭民之力以应若役,犹惧不给,奈何复有事于版筑?今太守虽为吾眉计乎,然民力无乃殚诸。蕞尔眉,其将何以供亿?’予日:‘均若役也。眉之调赴军营供挽输者,例五百人,其扉屦资粮之费,月应给千数百金。予为尔请于大宪,缓若役,以从事于城,何如?’民佥日:‘善。’予即状其事,以请于方伯林宪,为转商于司粮台者,遂寝其役。予乃设局于州之宝华寺,令老成绅士数人董其事。戒期,予为设誓于神日:‘斯役也,用民之力,以为民卫。凡金钱之取于民者,谨司其入;饩禀之给于工者,谨司其出。必公必慎,无苛刻以病民,无浸渔以病工。有不恪其乃事者,神则有大罚。’誓毕,遂诹吉日,集土石之工而诫之日:‘取尔厉锻,持尔畚锸,椎之、凿之、绳之、版之,选材筑,必坚必良,无即倾窳。有怠率以从事者,予则刑,兹无赦。’惟时,庶民欢欣,百工踊跃,日趋厥事,罔敢偷情。无何,崇墉仡仡,百堵皆兴;壮其门厥,耸之以楼;环乃埠垲,承之以堞。可以施弓弩,可以时巡警,至便也。坚如积铁,屹若壁山,至严也。计周九里有奇,高一丈七尺,宽厚各如制。其下通往来之门者四,各设营房一区,拨兵壮守之,以司启闭。始事于嘉庆三年三月,越二年而告成。其用资,照部颁式,有减无增。”    整令城墙全部采用坚致红砂条石砌成,基宽二丈二尺,顶宽一丈二尺,附用三合土夯实。四道城门,都有内外城厢,各留有火马道一丈多。每门置营房,拨兵壮守卫,并负责开闭城门。城门上设谯楼,“崇墉耸峙,称壮观焉”。咸丰以后,又经多次维修。民国6年(公元1917年),滇军围攻眉山,打了十多天,西南城楼被巨炮轰裂,损及城垣和炮台。事情平息后,眉山县知事王铭新召集绅士募集筹款,鸠工修筑,并增修城墙堞堵,花去大洋1800余元。    以后,眉山基本无战事,城墙、城门更无人维护,加之城市不断扩建,损及城墙。1950年以后,眉山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城墙和城门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断被拆除,石料移作它用。到目前,只剩下嘉庆三年所修城墙约500米,属断垣残墙。    改革开放之初,眉山城幅员约3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城市房屋改造,并拓宽城市面积。1997年,眉山地区建立,城市建设和改造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现在的眉山城,已经发展到25平方公里,逐步步入了中等的现代化城市。P1-4

编辑推荐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两句诗,把“千载诗书城”的桂冠,戴在了眉山头上。本书对眉山建设中国诗书城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对策措施和中国诗书城的概念及其内涵,都作了认真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国诗书城”的定义,即“中国诗书城是中国唯一的以三苏文化为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型城市”。除此以外,本书还对建设中国诗书城的控制范围、目标定位、现实意义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作了深入详尽的研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苏文化与中国诗书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