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劳动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培林  页数:321  

内容概要

劳动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这不但是因为这门学科所研究的课题十分重要,还因为该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纷繁复杂。与经济学一样,劳动经济学的不少命题正在被迅速修订和扩展。现代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分析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总之现代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书基于从微观到宏观、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安排,对劳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本书的编写力图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适用性。全书分五个部分共十二章。第一部分为导论,即第一章。在这一章,我们概略论述了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使读者对全书的框架与劳动经济学的轮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到第六章,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供需角度,基于工资率或工资率及其相关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现象进行微观分析。在这部分,我们首先讨论了劳动力供给的决定与劳动力需求的决定问题,然后对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到第九章,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本部分进一步讨论了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工资理论以及工会与劳动关系等劳动力市场中的专题性问题。第四部分为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这部分属于劳动经济学的宏观分析和制度分析,主要讨论了就业、失业及其与宏观经济变动的关系,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等问题。第五部分为第十二章,在这部分,我们有选择地介绍了现代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几个前沿问题。此外我们还在每章之前编写了学习目的与本章导读,于每章结尾编写了一定数量的复习与思考题,以便于读者对相关章节内容的学习和把握。  本书是为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编写的,主要作为大学本科层次授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阅读用书。教师在安排本科教学内容时,可根据专业要求和课时数量,有选择性地略讲书中带“*”的部分或将其作为自修内容。但研究生则应强化书中带“*”内容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为学生指定一些适宜的课外阅读文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方法论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的决定 第一节 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  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四节 劳动力参与抉择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及其曲线  第二节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分析  第三节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分析第四章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 第二节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第三节 特殊组织的劳动力需求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第一节 均衡理论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分析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分析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特殊分析 第一节 非均衡理论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岐视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第七章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及其效应第八章 工资理论 第一节 工资决定理论与工资差别理论  第二节 工资管理理论与工资分配理论 第三节 工资差别及其类型第九章 工会与劳动关系 第一节 工会理论概述 第二节 工会目标与工会效应 第三节 劳动关系及其调整第十章 失业分析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  第二节 失业理论 第三节 失业类型及其成因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十一章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政府支出与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 政府税收与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政府法律法规与劳动力市场 第四节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节 第十二章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 第一节 劳动力寻访理论 第二节 隐性合约理论 第三节 工资粘性理论 第四节 效率工资理论 第五节 经济分享理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导论  目的? ? ? ?  1.熟悉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过程。  2.掌握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掌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实证与规范的研究方法及其相互区别。现代劳动经济学  本 章 导 读? ? ? ?  本章主题:  ■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劳动经济学的方法论。学习要点:劳动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这是因为这门学科所涉及的课题十分重要,理论非常复杂。与经济学一样,劳动经济学的不少命题正在被迅速修订和扩展。  ■ 虽然关于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关于西方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在配第、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等人的著述中寻根,但是,作为独立学科的劳动经济理论,则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它是随着美国劳工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 劳动经济学是在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其形成与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伴随着新古典学派、制度学派与宏观经济学派在理论上的纷争,劳动经济学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分析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总之,现代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 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力市场概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就业与失业、工会与集体谈判、劳动政策等。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劳动力市场这个中心而展开的。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两种。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迄今,关于劳动经济学的产生问题,学术界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之一认为,亚当·斯密是劳动经济领域的第一位发现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研究了这样一些有关劳动经济学的课题:(1)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和价值尺度;(2)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力提高;(3)工资决定与工资差别;(4)劳动分工产生的雇员境遇等。观点之二认为,劳动经济学的出现始于1886年,因为在这一年,一个名叫埃利·里查德的美国人发表了《美国劳工运动》一书。观点之三认为,劳动经济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因为这个时期,劳资矛盾尖锐,劳动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生活的一个重大因素。  在笔者看来,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对劳动的探索已经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劳动经济思想与理论。所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应当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早期。  (一)早期劳动经济理论  在远古时期的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的著述中就已经孕育了劳动经济学说的胚胎。如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就在他的《劳动与时日》这一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其著作《经济论》与《雅典的收入》中,从奴隶制的自然经济观点出发考察了劳动分工及其意义。可以说色诺芬的著述中已经隐含了劳动经济思想,色诺芬是西方早期劳动经济思想的探索者之一。还有,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他在其著作《理想国》和《法律论》中,从国家组织原理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却只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完全无求于他人,而必须互助,于是形成了各种团队,这些团队联合起来变成了国家。另外,他还从产品的生产效率方面说明了分工的必要性,在他看来,一个人做多种之事不如专注于一事,如果一个人专门做一种和他性情相近的事,他所生产的产品必然又多又好,所以,一国中应当有专门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另外,罗马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也认为,不论具体的工作职业有多少差异,劳动是十分重要的,离开了劳动,任何财富都不可能得到。可见,西塞罗特别强调了劳动的普遍意义。  (二)产业革命以后的劳动经济理论  产业革命以后,劳动经济理论在西方开始破土出芽,并逐渐成为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劳动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