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新识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丘声岚 编  页数:368  

前言

  古语,指清朝及其以前古人的话语。它们或是见于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的作品中,或是成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谚语等熟语。  中华古语源远流长,经亿万双眼睛的审视,千百代人的口授笔传,不断凝聚沉淀,成为经典,极大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和对主客体的认识。  经典都有产生的时代背景,时过境迁,古语便凸现出与当代的不和谐:或整体含义的相悖,或局部含义的偏颇,或思维视角的狭窄,等等。  本书取名“古语新识”,意在与时俱进,借助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审视古语,进而或赋予全新意义,或进行局部含义的纠偏。  “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告诫,但只与同“道”者生活在同一世界,可能吗?“道不同”者不交流,不谈判磋商,不能理解宽容,不能求同存异,只有你死我活、不共戴天,行吗?“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上古世界早已一去不复返。于是,我们延伸出新识“道不同也要善与为谋”。  “磨刀不误砍柴工”,妇孺皆知,强调事前的准备。这道理当然正确,但“成事”的条件远不止“磨刀”,机遇也很重要,而机遇稍纵即逝。在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一味“磨刀”,必将坐失良机。为了纠正“磨刀不误砍柴工”局部偏义,我们提倡“‘刀’要‘磨’,机遇更不能失”的新识。  “大河没水小河干”小河没水,大河不干才怪!“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羡鱼”情,何来“结网”行!“快马加鞭”慢牛不加鞭,快马反加鞭,公理何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江湖”,心可完全由己!  新识是对古语的丰富和补充。  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对读者来说,《古语新识》也许能够成为创新的种子、启发思维的体操、写作的借鉴、激发智慧的火花。这是编者的初衷。  《古语新识》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古语提示,二是新识正文。古语提示中包括“古语条目”、“古语通义”(古语诠释、古语出处)、“古语类语”(即古语的同义或近义语)、“古语新识”(对古语的新解)。正文部分的内容为古语新识的具体阐发。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查询,本书目录中的条目包含“古语条目”和“新识标题”两部分。全书目录以古语首字音序排列。  编者  2007年3月

内容概要

  古语,指清朝及其以前古人的话语。它们或是见于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的作品中,或是成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谚语等熟语。  中华古语源远流长,经亿万双眼睛的审视,千百代人的口授笔传,不断凝聚沉淀,成为经典,极大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和对主客体的认识。  经典都有产生的时代背景,时过境迁,古语便凸现出与当代的不和谐:或整体含义的相悖,或局部含义的偏颇,或思维视角的狭窄,等等。  本书取名“古语新识”,意在与时俱进,借助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审视古语,进而或赋予全新意义,或进行局部含义的纠偏。  “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告诫,但只与同“道”者生活在同一世界,可能吗?“道不同”者不交流,不谈判磋商,不能理解宽容,不能求同存异,只有你死我活、不共戴天,行吗?“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上古世界早已一去不复返。于是,我们延伸出新识“道不同也要善与为谋”。  “磨刀不误砍柴工”,妇孺皆知,强调事前的准备。这道理当然正确,但“成事”的条件远不止“磨刀”,机遇也很重要,而机遇稍纵即逝。在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一味“磨刀”,必将坐失良机。为了纠正“磨刀不误砍柴工”局部偏义,我们提倡“‘刀’要‘磨’,机遇更  不能失的”新识。

书籍目录

序1.古语:矮夫矬妻——各有短处新识:矮夫矬妻——各有所长2.古语:爱博而情不专新识:爱博情亦专3.古语: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新识:用理智的砝码权衡情感的天平4.古语: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新识:一时之誉亦当期5.古语:案板上的狗肉——上不了席新识:案板上的狗肉——也是席上的佳肴6.古语:疤瘌眼照镜子——自找难看新识:疤瘌眼照镜子——难能可贵7.古语:白璧求善价,明珠难暗投气新识:莫在“求善价”中虚掷了一生8.古语:百步走了九十九步——还差一步新识:切莫轻视那最后“一步”9.古语:百人百味,众口难调新识:百人百味,众口可调10.古语: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新识:败了,更要敢于“言勇”11.古语:班门弄斧新识:敢于“弄斧”到“班门”12.古语:本地有庙,外地拜佛新识:要重视和培养使用本地人才13.古语:笨鸟先飞早入林新识:笨鸟不笨14.古语:逼上梁山新识:没人“逼”你“上梁山”15.古语:必尽读天下之书,尽甬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新识:为文必须放胆16.古语:病从口入新识:注意“病从口出”17.古语:病笃乱投医新识:危乱见智慧18.古语:博学多闻新识:学问当贵在“科学”、“有用”19.古语: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新识:人之恶可言20.古语:不出门知天下事新识:不出门难知天下事21.古语:不可救药新识:“救药”于“可时”22.古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新识:并非只有“塞”与“止”,才能“流”与“行”23.古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新识:盲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章节摘录

  古语:矮夫矬妻:各有短处  通义:人各有不足。强调的是人都有不足之处,在这一点上相同。  类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新识:矮夫矬妻:各有所长  矮夫矬妻:各有所长  人都会有缺点,完全没有必要把各人的不足拿来无限放大。  看事物要全面。面对“矮夫矬妻”时,为什么只看到他们的不足?两个个头不高的人走在一块就是“物以类聚”,彼此彼此?  为什么要在彼此嘲笑中找到平衡?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看看他们为什么会走到一块,难道他们仅是因为彼此同情,发现彼此都有不足,所以才互相接纳?  事物不可能只有单方面的特性,只盯着事物的一方面不放,就很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  评价历史人物也是这样,如果只看到缺点,只用他的不足来和别人比较,是不公平的。  例如网络,引起许多争议。固然,网络有许多不足,其信息的不受控制,有不少有毒有害的信息,思想还未成型的少年接触这些信息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网络在更多的时候为生活带来便利。所以,无论怎么批评,网络的发展却如江河奔涌、势不可挡。  有所短则必有所长,看到两个缺点比较明显的事物时,大可不必抱着同情的心态来为他们找平衡。应该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忘了,上苍是公平的,夺去某些东西的时候一定会给予另一些东西。比如,视障者的听力通常就比一般人来得敏锐,而上肢残疾的人下肢的活动能力也往往比一般人更强。  只看到短处,会令人沮丧悲观;而多看到长处,则会使人欢欣鼓舞。多看长处,会让人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个生灵都那么鲜活生动,会令人更加热爱生活的美好。  面对芸芸众生、世间百态的时候,不妨以欣赏的眼光,多看看值得敬佩的东西。矮夫矬妻:各有所长。  古语:爱博而情不专  通义:爱好太多了,就难以对某一方面专心。语出(唐)韩愈《与陈给事中》。  类语:侧则不精  新识:爱博情亦专  爱博情亦专  “爱博而情不专”,凭着爱好广泛就推断出他不能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专心钻研。深究一下,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博而不能专,专而不能博,这种说法把博与专对立起来。实际上,文理兼通、学贯中西,既有广博的爱好,又有专攻的术业,这样的人是屡见不鲜的。  一代文豪郭沫若,诗、文写得好,书法亦精,同时,他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小说家。沈从文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优美的湘西风情小说,也为我们留下了洋洋大观的古代服饰研究专著。李叔同身历公子、教师、僧人三种角色,在中国现代戏剧史、音乐史、佛教史中都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笔。他们爱博皆有获,情专求更精,是爱博情专的佼佼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博正是情专的基础,广博的爱好为情专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取之广博,才能发现自己最有兴趣从事哪一项专门研究。取之广博,才能发现自己最有条件从事哪一项专门研究。从而,就自己最有兴趣、最能发挥自己个性特长、最能激发个人潜质的某一事业、某一方面,进行情专的努力。这样才能达到别人不能达到的高度,才能取得成功。  专门研究也能从广泛的爱好中汲取营养、触类旁通、独辟蹊径,从中碰出智慧的火花,达到专门研究的深入与创新。  或许,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灵感来自于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华罗庚、苏步青出色的古诗文造诣并不影响他们更为杰出的数学成就。东坡肉、东坡巾又是如何局限了苏轼的书、诗、文?  即便是花鸟虫鱼的兴趣,吹拉弹唱的爱好,体育图画,游山玩水,只要把持得当,也不会影响术业的专攻,反而能怡情养性、调济生活,使生活张弛有度、如虎添翼。  爱博而情不专,非也。  古语: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  通义:爱一个人,往往看不见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经常忽略掉他的长处。语出(唐)吴兢《贞观政要》。  类语: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  新识:用理智的砝码权衡情感的天平  用理智的砝码权衡情感的天平  喜欢一个人就看不见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就看不见他的优点,这似乎是人之常情。更有甚者,因为喜爱一个人,把他的缺点看做是优点;因为憎恶一个人,把他的优点看做是缺点。因为戴上了情感的有色眼镜而混淆对错,颠倒是非。  韩非子《智子疑邻》里讲一个故事:大雨把墙浇坏了,房主的儿子说,不修墙,别人就会来偷东西,邻居也这样说。房主没放心上,果然失窃。房主称赞儿子有远见,却怀疑邻居是偷东西的贼。自己的儿子当然是聪明的;邻居何罪之有,一番好心却背上了小偷的嫌疑。  现代版的“智子疑邻”屡见不鲜。有多少独生子女的家长能洞察自己孩子的缺点,能扼止自己孩子恶的萌芽?自私、霸道、残忍不是正被看成聪明、勇敢吗?小皇帝、小霸王就是在家长的有色眼镜后的目光中成长起来的。  “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感情无可厚非,但这感情的天平应该用理智的砝码来权衡。是以事业为重,还是以情感为重}是以集体利益为重,还是以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为重?理智者自然是事业为重,集体利益为重。在理智的支配下,自然也就能像古代贤人那样举恶不避亲,举贤不避仇。  有了理智的砝码,就能为所爱的人计深远;有了理智的砝码,厌恶的人也能为你所用。  正因为情感上的爱憎决定了某些人对人的判断,所以任人唯亲才流毒不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凭什么说行或不行:就凭爱憎。因此,溜须拍马之徒为藏己恶必迎合领导,给领导戴上有色眼镜。这就难怪人情网、关系网大行其实;溜须者、拍马者大行其道。  古语: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通义:怎么能只求得一时的荣誉,应当求得流芳后世才对。语出(宋)梅尧臣《寄滁州欧阳永叔》。  类语: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新识:一时之誉亦当期  一时之誉亦当期  这其实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时之誉不可求,一时之誉不能求,只能寄希望于后世,后世之誉难道那么可靠吗?那些生时享有盛誉、流芳至今的人,他们在世时又何曾谋划好,何曾预期自己会有流芳百世的盛誉?他们中有多少人在世时就是有口皆碑、名满天下的呢?  一时之誉为何不能求?只要这个荣誉实至名归。正大光明,有利于事业、有利于社会;只要得到荣誉后不飘飘然、昏昏然,那么,一时之誉可得,万世之名可期。  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是非常辛苦而又孤独寂寞的,因此,选择几位科学家来承受这个奖项,以表达对所有科学家的安慰,世界并没有忘记他们,而自己只是偶然被选中来承领这件荣誉的。用这样冷静的公心来对待这项荣誉,又为何不能接受?  居里夫人,一生两度领取诺贝尔奖,另获各类科学奖难以计数,但她从未为名声、荣誉所累,奖章成了她女儿的玩具。居里夫人卓越的成就和高尚的人格,不仅为她赢得了当世之誉,也让她成为世代相传的楷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其革命性的科研成果造福于全人类,各类荣誉奖项包围着他,但这丝毫未影响他继续攀登水稻高产的科研高峰。荣誉为他带来更大的号召力,奖金更充实了他的科研经费。如此荣誉和奖励,为何不能接受?  因此,只要正确对待,当世之誉不仅可求而且当求!  再者,千载之誉从何而来?没有诸多“一时誉”的积累,能有千载之誉的出现吗?  何况,有了当世的荣誉,就可以利用你的号召力、影响力,实施你的计划,推行你的成果,造福于当世,推动社会的进步。何乐而不为?  大胆地站出来,领受你的荣誉,又何必在乎世人的非议。  只要“一时”之“誉”非虚非妄非谬,只要追求的手段正当合法,只要不因为追求了“一时”之“誉”而影响了对“千载”之“誉”的追求,  这“一时”之“誉”,追之光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语新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