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校勘学

出版时间:1997-07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艾园  页数:259  字数:212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校勘,亦称校雠。《文选》左思《魏都赋》:“雠校篆籀,章篇毕睹。”李善注引《风俗通》:“按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有人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叶德辉《藏书十约》)又云:“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三四校,犹有脱谬。”(宋绶语,见《梦溪笔谈》)这说明古书需要校勘,而校勘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作。  我们现在整理古书,最基本的工作是校点,校点是要分校与点两步进行的,标点固然要正确,校勘更要精审。至于其他古籍整理工作,如注释、翻译、辑佚等,严格地说,也是无一不要校勘的。  古书为什么需要校勘呢?因为古书经久流传,有不同版本,往往存在问题,贻误读者。经过校勘,则可能使读者读到正确无误或较为正确的书本。对古书进行校勘,把书整理好了,从表面看,得到好处的是古书,但因为书中没有或少有讹误了,最终得到好处的还是读者。故俞樾说:“夫欲使我受书之益,必先使书受我之益。”(《札移》序)古书中存在的问题,一般不外讹、舛、衍、脱。讹是谬误,舛是错乱,衍是多出来,脱为脱漏。一部古书,经校勘后,没有讹、舛、衍、脱,即可以说初步达到整理的目的。  从校与点两方面说,校勘是首要的,标点乃为其次。文字正确与否是关系书中的内容,标点则是对原书文字加句逗、标专名,使读者便于阅读。

内容概要

校勘,亦称校雠。主要是对传统的古籍的不同版本,及书中存在的讹误、舛伪、错衍等进行订正。    本书主要是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积累,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勘的理论,古书中存在的讹误,如何发现问题,校勘中要注意的问题,校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校勘记的撰写等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从事古籍的校勘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很适合于教学使用。

作者简介

林艾园(1914——2004),福建闽侯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离休干部,知名古籍整理研究专家。1939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计处、川康区货物税局科员、科长、专员等职。1946年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科长、驻香港贸易处组长。1949年9月,新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古书讹误情况  一 形似而误  二 音同而误  三 两字合为一字而误 四 一字分为两字而误  五 涉上而误  六 涉下而误  七 羼入而误  八 倒文而误 九 重字而误  十 脱文而误第二章 如何发现问题  一 校版本  二 谨识字  三 知文义  四 谙故实  五 审制度  六 察义例 七 辨讳名第三章 校勘方法  一 对校法  二 本校法  三 他校法  四 理校法第四章 校勘记 一 校勘记的类型 二 校勘记在书中的位置及出校方式 三 书写校勘记的要求第五章 校勘注意事项 一 须备众本并注意对版本深入了解 二 须注意体例之订定 三 须注意参校资料之搜求 四 不拘一格,相互参证 五 不能依据错误之版本改书或妄引作据轻下结论 六 不可逞臆妄改 七 不可误校,亦应避免失校第六章 错误标点释例  一 不明训诂而误 二 不知语法而误 三 不辨文义而误 四 不谙典章制度而误  五 未查史实而误……附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古书讹误情况  凡古书,或传抄,或翻刻,或活字排印,或经整理,或原书照录,总是抄刻排印一次,多一次发生错误的机会。经整理者,可能消除一些错误,但又可能另添一些错误,因为整理之时,有的是处理正确,有的也会将原书不误之处改成讹误。而抄胥、刻手的工作不慎,也可能致误。所以,著者可误,整理者可误,抄录者可误,刻匠可误,排印工也可误,找出讹误,进行改正,或加以说明,使读者受益,则为校勘者的责任。古书发生讹误的原因甚多,一般常见的,则有下列各点:  一 形似而误  字形相似,抄刻不慎,即可致误。  例(1)  壬申,复升州为永清军[校]。  《长编》卷一,太祖建隆元年八月壬申。标点本第二0页。  校勘记:复升具州为永清军“貝州”原作“具州”,据宋本、阁本及《太平寰宇记》卷五八贝州条、《宋史》卷八六《地理志》恩州条改。 按:“貝”、“具”二字形似,因而致误。  又上引校勘记中所谓宋本,乃指《长编》的南宋残本,现仅存二。八卷,藏沈阳图书馆;阁本,乃指《四库全书》文津阁本。《长编》校勘记中又常引宋撮要本,乃指清人杨浚抄补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撮要》,是宋刻清补的本子,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迄英宗治平四年,共二。八卷;又有活字本,乃指清人张金吾爱日精庐刻本,系据阁本的抄本刻印的。又校点《长编》所用的底本(即工作本)乃浙江书局本,系承活字本而刻,但曾加以校勘。(详见第五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应用校勘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应用校勘学》主要是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积累,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勘的理论,古书中存在的讹误,如何发现问题,校勘中要注意的问题,校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校勘记的撰写等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从事古籍的校勘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很适合于教学使用。校勘,亦称校雠。主要是对传统的古籍的不同版本,及书中存在的讹误、舛伪、错衍等进行订正。林艾园(1914-2004),福建闽侯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离休干部,知名古籍整理研究专家。1939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计处、川康区货物税局科员、科长、专员等职。1946年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科长、驻香港贸易处组长。1949年9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林先生作为护产委员会七常委之一,参与筹划和领导资源委员会员工的起义护产活动。起义集体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致电鼓励和嘉奖。回大陆后,先后任教于上海外贸业余大学、上海外贸学院,1962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1年,参与二十四史《新唐书》、《新五代史》校点。以后又先后参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王文公文集》、《容斋随笔》等十余部古籍的校点整理。好书,值得好好地读~
  •   坊间校勘学著作很多,能正真有个性的著作,此书可算一本。另:钱玄的《校勘学》也很有特点,只是很难找到。
  •   校勘学入门的好书
  •   书不错,邮递人员服务很差!
  •   繁体的 买了很久了 一直没怎么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