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曲学史

出版时间:1997-1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昌集  页数:759  字数:5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曲学是国内外汉学界普遍重视的研究领域。本世纪80年代以来,曲学史的研究逐步展开,有关戏曲学史研究的论著相继问世。本书认为:中国古代曲学史不是单纯的“戏曲学”史,而是“戏曲学”与“散曲学”交叉叠合,既合且分的演变史。因此,本书从历史的完整面目出发,系统研究了古代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将曲学置于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古代整个文艺学系统中加以审视,揭示了曲学与传统文化和传统文艺学的关系,剖析了“散曲学”与“戏曲学”内在的联系,展示了“戏曲学”与“曲学”逐步分化的过程,突破了一般“文艺理论批评史”的研究阐释模式,注重从“学”与“术”两个方面对曲学史加以解释,并以曲学史为基点,分析了古代文艺理论史中某些通见的学术方式。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体大思精的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曲学史的专著,也是具有原创性学术价值的中国分体文学理论史专著。本书对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编撰和对其它门类的文艺理论学术史研究亦颇有启迪。

作者简介

李昌集,1949年生,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5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1989年于扬州师范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受业于博士导师,任中敏先生,1992年获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出版和发表

书籍目录

导论 一“大曲学”与“小曲学’ 二 曲学史和曲学史研究的意义 三 本书的学术原则与研究体例第一卷 元代曲学史 第一章 元代曲体形式的变迁与曲学的产生  第一节 元代曲体的变迁  第二节 元代曲学的产生 第二章 元代关于“曲”的观念  第一节 元代有关“曲”的概念及曲体分类观   一“曲”:一个既“旧”且“新”的概念   二“乐府”与“传奇”   三 “杂剧”与“南戏”   四 “小令”与“套数’  第二节 曲体品性论   一 士夫文人的曲体品性论   二 平民文人的曲体品性观 第三章 元代的“曲史论”与有关曲史的文献  第一节 元曲缘起之诸说   一 源金说   二 文人发起说   三 曲源民间:元代“曲学”无意中透露的信息  第二节 两个视野的元曲史文献   一《录鬼簿》及其包涵的“曲史”意味   二《青楼集》:民间曲文化的珍贵资料   三 元代的曲作选集 第四章 元代的曲唱论  第一节 《唱论》所论之“唱”的性质   一“唱”的分类与“清唱   二 《唱论》的“文”雅观与清唱理论   三 《唱论》的“歌之所忌”及其意味 第五章 元代的曲体形式论  第一节 《中原音韵》的北曲格律论   一 《中原音韵》归纳的北曲音韵体系   二 北曲“乐府”格律论  第二节 “乐府”语文规范论   一《中原音韵》提出的北曲“乐府”语文规范   二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一—“乐府”语文规范的总体纲领 第六章 元代的曲体创作论与曲体文学风格观  第一节 北曲“乐府”创作论   一 “明腔、识谱、审音”:立足于“乐”的曲体创作论   二“凤头、猪肚、豹尾”与“语意俱高”:立足于“文”的曲体创作论  第二节 元人的曲家评与风格观   一 元人的曲家评   二 元人的散曲文学风格观  第三节 元人的“戏剧”观   二 元人的“传奇”品性说   三 关于“九美”说 本卷结语第二卷 明代曲学史 第一章 明代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使命  第一节 明代南北曲的起落   一 明代北曲的衰落   二 明中叶后南曲的兴盛  第二节 明中叶后文化中心的南移与吴越曲学家群  第三节 王国维:现代历史学曲学的开山   一 王国维考述的戏剧形态史及其逻辑构架   二 王国维的元剧研究最后的结语后记征引参考书目举要

章节摘录

  第一卷 元代曲学史  第一章 元代曲体形式的变迁与曲学的产生  第一节 元代曲体的变迁  一 从“随心令”到“格律词”:民间歌词转化为文人歌词的一般轨迹  曲与徒诗的本质区别在“曲”乃是唱的歌。因此,曲体的变迁首先与“唱”、与唱的方式紧密相连。元曲的前身主要是民间小曲,古代文人谓之“俗乐”。“俗乐”的“歌辞”怎么唱,已无法确知,但北宋·陈旸《乐书》中的一段话却能说明其“大概”:“唐代俗乐,盛传民间,然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又间以优杂荒艳之文、闾巷谐隐之事,莫如‘莫愁’、‘子夜’尚得论其次也。故自唐而后,止乎五代,但志其名,无后记辞,以其意褒言慢,无取苟耳。”富有意味的是:明·徐渭《南词叙录》关于“村坊小曲”的记载与数百年前陈旸所云“俗乐”大相一致,有曰:“(小曲)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这里所云“村坊小曲”是“南曲”,但在“曲唱方式”上,南北民间大体相似。徐氏同书即云当时的“吴下‘山歌’”与“北方‘山坡羊”’在曲唱方式上是一样的,尽管二者的“腔”肯定不一样。显然,所谓“俗乐”之“篇无定句,句无定字”、“本无宫调,亦罕节奏”而“畸农市女顺口可歌”的“歌辞”,与“文人辞”的根本区别在其“无律”——无文人辞所具备的规范文辞格律。这就是“随心令”在“文体”上的根本特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曲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作者对于古代北曲、南曲的研究非常到位,而且文章的行文比较流畅,使初学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非常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