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默认值  作者:罗宗强,陈洪 编  页数:493  
Tag标签:无  

前言

  当您开始阅读本书时,人类已经迈人了21世纪。  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一依靠自己学习、终生学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如此特点的书,我们虽然沿用了“教材”这个概念,但它与那种仅供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讲、学生不懂,以“教”为中心的教科书相比,已经在内容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等方面都大不相同了。希望读者对此有所了解,以便从一开始就树立起依靠自己学习的坚定信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达到学习的目标。  欢迎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祝每一位读者自学成功。

内容概要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 上古歌谣第二节 神话传说第二章 《诗经》第一节 《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 社会政治诗第三节 情爱诗第四节 史诗及其他第五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第三章 先秦散文第一节 历史散文第二节 诸子散文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第二节 屈原及其创作第三节 《离骚》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 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 秦汉文学第一章 秦汉散文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散文第二节 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第三节 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第四节 东汉散文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第一节 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第三节 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三章 汉代辞赋第一节 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第二节 司马相如扬雄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 汉代诗歌第一节 乐府民歌第二节 五言诗的起源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 建安风骨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第二节 曹植第三节 建安七子及蔡琰第二章 正始之音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 阮籍诗第三节 嵇康诗第三章 两晋诗坛第一节 太康诗风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第三节 游仙诗与玄言诗第四章 杰出诗人陶渊明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歌第三节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第一节 南朝诗歌第二节 北朝诗歌第三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赋第一节 建安赋作的繁荣第二节 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第三节 精致化的南朝骈赋第四节 北朝赋与庾信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一节 魏晋文章第二节 南朝骈文第三节 北朝散文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 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第一节 《典论·论文》与《文赋》第二节 刘勰《文心雕龙》第三节 钟嵘《诗品》及其他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 隋代文学第二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第三节 杜审言与沈、宋第四节 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二章 盛唐诗歌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第二节 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第三章 李白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歌行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 杜甫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 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 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第四节 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 大历诗坛第一节 韦应物与刘长卿第二节 大历十才子第三节 顾况、李益第六章 中唐诗歌第一节 自居易、元稹等人第二节 韩愈、孟郊第三节 李贺第四节 刘禹锡、柳宗元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一节 李商隐第二节 杜牧、许浑第三节 贾岛与姚合第四节 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第八章 唐代散文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第二节 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第三节 晚唐的讽刺小品文第九章 唐传奇与变文、俗讲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第二节 敦煌变文与俗讲第十章 唐五代词第一节 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第二节 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第三节 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后记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学考试大纲

章节摘录

  楚辞的产生  宋人黄伯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东观余论》卷下《校定楚词序》)这表明,楚辞首先是楚文化的产物。西周之初,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建楚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楚地文化。楚辞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发育、成长的。  首先,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春秋时期,楚国地方音乐就已闻名。《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仪遭晋人虏囚,令其奏乐,他便“操南音”;晋人称赞其“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战国时楚国的地方音乐,如《劳商》、《涉江》、《采菱》、《九辩》、《九歌》、《薤露》、《阳春》、《白雪》等乐曲,在楚辞作品中都曾提到,甚或就以曲目名篇。“楚辞”是否可歌,不得而知。但《隋书·经籍志》集部《楚辞》载:“隋时有释道骞,善读之,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由此可知,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同时,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或“倡”、“少歌”),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这更直接表明楚辞与楚乐有着亲密关系。楚国民歌,如散见于古文献的《孺子歌》(一名《沧浪歌》)、《子文歌》、《楚人歌》、《越人歌》、《徐人歌》等,也很有特色。它们的歌词,一般是在单句末尾(或句中)加一“兮”字,句式灵活多样,自如流畅。如: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孺子歌》)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徐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越人歌》)  楚地民歌的这种句式结构,后来成为楚辞的主要句法形式。  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楚地一向巫风盛行,“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夫(人)人作享,家为巫史”(《国语·楚语下》)。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