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

出版时间:2002-8  出版社:华东师大  作者:黄光扬  页数:357  

前言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在全国迅速兴起。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必然对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因而更新师范院校教学内容的呼声日渐强烈。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对教学内容的系统阐述,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编写出优秀的教师教育教材是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致力于编写一套“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教材”。本套教材编委会汇集了全国十余所部属和省属师范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确定编写书目,并经过严格的遴选程序,推选出在各专业有较高学术威望、有丰富教学经验、曾经编写出版过教材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各册教材的主编。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精神,我们在编写本套教材时力求做到两个统一:  第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内容概要

  《教育测量与评价》不仅在篇章结构的设计上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在编写体例上进行一些创新。主要对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相关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第三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科学地位和作用第二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第三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第三节 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第四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第五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案的可用性第四章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第一节 测验题目类型与测量功能第二节 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第三节 测验蓝图设计与测验编制要领第五章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第一节 制度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第二节 教育评价表的构成及编制第六章 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第一节 教育测验常模的意义与类型第二节 面分等级常模建立方法第三节 标准分类常模及建立方法第四节 标准分类在我国高考中的试点应用第七章 教育测验的“标准”及其建立方法第一节 教育测验标准的含义第二节 标准参照测验分数的解释第三节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第四节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合格分数线第八章 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课业考评改革的基本认识与目标第二节 学生课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参照点体系第三节 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第四节 成绩评定等级制的原理及应用第九章 学生智能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学生认知过程基本能力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学生智力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学生创新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第四节 学生能力倾向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五节 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的测验与评价第十章 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人格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意义第二节 人格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方法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概述第二节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意义第三节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民评价的内容及方法第十二章 学生体育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学生体育发展的目标及评价概述第二节 学生体能发展的意义与内容第三节 学生体能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十三章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经典测验理论的特色第二节 现代测验理论的优势第三节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发展趋势附录附表1 W显著性检验时S的临界值表附表2 正态分布表附表3 积差相关系数(r)显著性临界值表附表4 t值表附表5 高考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简表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育测量与评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