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

出版时间:2007-8-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勤建  页数:239  字数:29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后的中国,百废俱兴。为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固有的学术传统,主持中文系工作的徐中玉教授,在对留校的青年教师多次专业考核后,亲自执笔修书一封,选派刚从事文艺理论的我上京,投奔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钟敬文教授门下,进被当今民俗学界戏称“黄埔一期”的讲习班研修,开拓新的研究方向。自1979年至1983年,我有幸得以两度进京,聆听费孝通、钟敬文、杨成志、容肇祖、白寿彝、马学良、杨垫、罗致平、常任侠等一批著名老教授,以及当时年富力强的刘魁立、张紫展、乌丙安、王汝澜等老师亲执教鞭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讲座,先生们铮铮的教诲,唤起了我对所研修专业的洞察和挚爱。其间,罗永麟先生极力推荐我参加刚成立的上海市民间文艺研究会和《采风》报社,兼任编辑和协会工作,得以有机会经常深入乡间原野、城市里巷,直面清新刚健的原生态民风俗。从此,从理论到实践上彻底扭转了我文化艺术上原有的文人立场和观念,孕育了我从“田野作业切入的三重论证”研究问题的方法,奠定了我日后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倾向。本教材就是其中的一个成果。    在上述基础上,自1982年开始在中文系、外语系、心理系先后开设了中国民俗学课程,经过多年的课堂和社会交融的实践,以及日本、德国、苏联(俄罗斯)、芬兰、美国等国民俗学的比较研究,中国当时现有民俗学教材的分析对比,逐渐初步构建了自己的民俗学框架和理念。这就是本书原版1989年出版的《中国民俗》。本书与一般的民俗学概论不同,它从民俗学研究的基本对像——“民俗”出发,结合生动的活态民俗事项,层层解析,对民俗的表层范式、深层结构、本质特征、社会性能、发生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的缕析,其间不乏一些个人的独特见解。

书籍目录

绪论:现代中国民俗自觉意识的发生和民俗学科的兴起第一章 何谓民俗 第一节 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相 第二节 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第三节 民俗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第二章 民俗的发生 第一节 征服自然与发展生产的需要 第二节 种族繁衍及发展自身的要求 第三节 民众群体心理的认同 第四节 统治阶级思想的渗透与衍化第三章 民俗的表层特征 第一节 不成文(法)的规矩 第二节 程式化的规矩 第三节 民众群体的规矩第四章 民俗的深层结构 第一节 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 第二节 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 第三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 第五章 民俗的性能 第一节 法约性 第二节 软控性 第三节 本位偏移性第六章 民俗的传播 第一节 超时空的传承 第二节 传承中的变异 第三节 传播的载体与方法第七章 中国民俗的特点 第一节 稚拙古朴源远流长 第二节 神秘奇异巫术性强 第三节 礼俗混同封建味浓 第四节 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第八章 中国民俗的分类 第一节 中国有形物质民俗 第二节 中国人生社会民俗 第三节 中国心意信仰民俗 第四节 中国游乐技艺民俗第九章 中国民俗学的现实应用 第一节 现代的经世济民之学 第二节 民俗与民族精神 第三节 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节 民俗是国家统治管理的软件 第五节 民俗是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柱 第六节 中国民俗对文艺发展的影响附录一:2006年周庄年俗活动策划附录二:读《中国民俗》原版后记后记

章节摘录

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古越地民众心底深处,它是一个没有固定偶像的崇信对像,如浙江原有的“龙圣”信仰。中国越地农村遗存有以“龙圣”祈龙求雨的崇信,其中的“龙圣”与学人一般的想像大为不同,往往只是一些普通的水生物,甚至还可以是昆虫。由这一事实而参之以上古文献,可知,在中国先民的心中,有统一的龙的理念,却并没有统一的龙的图像。这种无一定之形、无一定之性的龙,其实正是中国龙的原型所在。所谓“龙圣”,即是越地农村求雨中被祈祀的一种活的龙体。现实中就是越地农村常见的以水生物为主的小动物,在祈雨意识中充当龙的角色,受人顶礼膜拜。在中国,提起龙,似乎没有人不知道。对于它的尊容,又似乎无人不晓。自唐宋,特別是明清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帝王宫殿、服饰中,那种“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①的黄色金龙,时常出现在人们眼前,为人所熟识。但是从中国龙形像的历史角度看,这一形像其实是后起的,是唐以后才逐步形成的,中间受到了印度龙王——那伽——实译为蛇王形像的渗透和影响。②而在越地民间稻农的心目中,这种龙形也仅仅是龙所表现出的一种形态。龙在他们神圣的求雨祭祀里,存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黄鳝、水蛇、青蛙、蛤蟆、鱼、虾、龟、蟹等等。这与自古以来,传统文献中所载的龙形,大相径庭。对习惯于故纸堆里探究龙的学者来说,恐怕对此也闻所未闻。龙形像的原形的多样性,不少学者都已经注意到了,并有过许多这方面的论述。而越地农民求雨的祈祀的对像龙圣各种形态,它不用说,名不见经传,而且,其状貌,更难于与我们一般人心目中的龙形像发生什么关联。

编辑推荐

《中国民俗学》:高校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民俗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书的知识体系比较新,我用这本书当教材。
  •   中国民俗学,这本书的纸张偏黄,不便于晚上看。此外我觉得你们发货时间较晚。用特快购从汇款算起到收到货花了五天,对于急用来说时间过长。
  •   此书从书本内容来说,非常好。学术体系性强,阐述清晰,事例详尽充满趣味,作为教材非常合适。但书本印刷质量与同购的另外两本书比较起来,感觉要差一些,主要纸张较薄,摸起来软塌塌的。虽然如此,但还是不影响我喜欢这本书。
  •   一个字,赞!!
  •   这本书注重学术性,对于想研究这方面的人来说可以看看。觉得对于一般感兴趣的朋友来说就显得有点枯燥了,要买要慎重啊~~~~!
  •   此书写得颇为潇洒,读来很生动,作为教材来使用说略欠谨严。作者现实我所在学院的终身教授。亲身体验过陈教授的课,得晓其对中国民俗的许多深刻见解和其极真诚严谨的治学态度,个人十分敬佩。
  •   学民俗的值得一看,不学民俗的也可以看看,书写得通俗易懂,也很有趣
  •   内容文白较杂,一会很文字很书面,一会又很口语。文中很多例子都是从他自己生活中来,倒是值得一看。
  •   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例子生动有趣。
  •   真的挺不错的。我会努力看完的
  •   我很喜欢!学到不少知识。
  •   民俗学课本,内容深入浅出,作者如同对话一般的写作方式,能学到很多!
  •   纸质不错,字很清晰,是我想要的
  •   买回来还没有看呢,倒是爸妈先拿去看了
  •   送货很快~书的质量也很好~谢啦~
  •   书皮脏脏的,有几个手印,其他还好
  •   值得推荐!深入浅出,让人看完之后眼前一亮或豁然开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