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张崑将  页数:316  字数:32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供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张崑将,台湾台南县人。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1998)、博士(2002)。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兼任讲师、兼任助理教授、兼任副教授,现任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副教授。专长领域为儒学思想史与日本思想史研究。 著有:《德川日本儒学思想的特质:神道、徂徕学与阳明

书籍目录

自序 一、绪论 一、研究课题 二、“忠”“孝”概念研究的三种偏向 三、研究进路与章节概要  (一)“忠”、“孝”思想的宗教泉源  (二)本书“思维的纯粹性”之概念  (三)本书的“自然观”概念  (四)本书章节概述二、德川思想界的气论与自然观的流派 一、前言:丸山真男“自然观”之问题 二、中国儒道思想的自然观略论  (一)老庄与王充的自然观  (二)儒家的道德式自然观:从孟子到朱子与阳明 三、日本传统的自然观特征:神性与感性的自然 四、以气反理:德川儒者“自然观”中“气论”的多元与互通  (一)江户时代神道学说中的气学  (二)仁斋之气论——“不可知论”的自然  (三)山鹿素行之气论——“不得已”的自然  (四)阳明学者之气论——“无限太虚”的自然观 五、结论三、“孝”思维的典型:从阳明学者中江藤树到大盐中斋 一、前言 二、阳明学者的“太虚”与“孝”之本体性与宗教性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日思想家之争议  (二)日本阳明学者“孝”的本体论思想:从《孝经启蒙》到《增补孝经汇注》   (1)中江藤树“孝”的中心思维   (2)“孝”与“太虚”思想   (3)大盐中斋的“孝”本体论思想 三、自然观思维下的宗教意识  (一)中国“圣人之道”与日本“神圣之道”  (二)中江藤树的“上帝”与熊泽蕃山的“神道”  (三)三轮执斋的“天神”、佐藤一斋的“灵光本体”、山田方谷的“事神养气” 四、自然观思维下的“万物一体论”:以大盐中斋为中心“万物备于我”与“我备于万物” 五、结论四、“忠”思维的典型:从兵学者山鹿素行到吉田松阴 一、前言 二、“武士道”精神对幕府政权之冲击 三、“忠”思维下的“神皇”意识:从《中朝事实》到《讲孟余话》  (一)《中朝事实》中的日本主体性  (二)《孟子》义理与日本主体性的冲突焦点——吉田松阴的孟子解释 四、自然观下的“忠”思维模式 五、结论:兼论天皇制与国家主义五、“忠”“孝”思维的冲突与合一 一、前言 二、古代日本“忠”“孝”思想之特色  (一)古代神话中的“孝”思想及其发展  (二)古代神话中的“忠”思想及其发展 三、日本德川社会是否“忠”优于“孝”? 四、阳明学者之“孝”与兵学者之“忠”思维的冲突焦点  (一)“孝”“忠”思维的冲突   (1)阳明学者的“忠孝”思维:“忠”本“孝”之二端   (2)兵学者的“忠孝”思维:“孝”附于“忠”  (二)“士”的责任感之冲突   (1)中日“士”论之比较:“士大夫阶层”与“武士阶级”   (2)“道德理想型”责任感之士与“政治实用型”责任感之士 五、“忠”“孝”概念的同质点与“忠孝一体”论  (一)忠孝超越原理的同质点  (二)“忠孝一体”的一元性结构理论:后期水户学与吉田松阴 六、结论六、大盐中斋与吉田松阴的“知行合一”之行动论精神 一、前言 二、幕末的时代与精神:兵学与阳明学昂扬的时代 三、幕末维新“知行合一”实践精神的代表者:大盐中斋、吉田松阴、西乡隆盛  (一)“知行合一”精神与大盐中斋、吉田松阴、西乡隆盛在近代日本之形象与评价  (二)“知行合一”思想内涵的认知差异   (1)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   (2)中国儒者“仁本论”意义下的“心”:道德本体论   (3)大盐中斋、吉田松阴的“孝本论”、“忠本论”意义下的“心”道德实践论 四、中日生死观之比较  (一)中国“仁本论”意义下的“杀身成仁”观  (二)大盐中斋“孝本论”意义下的“一死生”与“归乎太虚”精神  (三)吉田松阴“忠本论”意义下的“狂”与“报国献身”论 五、结论:兼论吉田松阴的思想特质七、结论 一、引言 二、道德性实践、政治性实证、宗教性实在的实学  (一)具有“孝”德精神的“道德性实践的实学”  (二)具有“忠”德精神的“政治性实证的实学”  (三)具有神道思维的“宗教性实在的实学” 三、日本德川儒学思想研究的展望  (一)关于儒学经典诠释研究的展望  (二)关于阳明学研究的展望  (三)关于兵学者研究的展望附 录 附录一:日本阳明学者系统简表 附录二:日本兵学者系统表(山鹿流略表) 附录三:日本德川时代《孝经》著作一览简介 附录四:王阳明前后之明代著作《孝经》比较表 附录五:清代《孝经》著作统计表参考书目名词索引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一、研究课题本书论述的主题是德川时代(1600—1868)日本思想史中“忠”与“孝”两个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但是,我们首先要问:何以日本思想史中的“忠”、“孝”概念值得研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教育敕语》说起。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从1890(明治23)年颁布《教育敕语》以后,推动国家发展方向的核心就是运用儒教道德的“忠”、“孝”伦理①,井上哲次郎(1855-1944)、加藤弘之(1836~1916)等人并演绎为“家族国家”观,将“忠”、“孝”推尊到先验式的道德观②。令人好奇的是,《教育敕语》颁布之前的《教育圣旨》、《教育附议》都还见有“仁义忠孝”相提并论③,足见在《教育敕语》颁布以前,当权者与知识分子不仅讲“忠孝”还兼论“仁义”,为什么到最后日本教育政策由进“忠孝”转而退“仁义”呢?日本德川时代的儒者,对“忠”、“孝”内涵的思考,到底与《教育敕语》的“克忠克孝”有哪些异同?二者之间有无思想的继承关系?再者,中日两国的儒者所思考的“忠”、“孝”观有些什么关联和差异?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但却是了解日本从近世到近代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但是,有关日本川时代“忠”、“孝”思想课题之研究,许多专书中虽偶尔有稍加涉猎,却都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在京都大学研修的期间,发现竟连二手的相关研究论文也很少见,许多研究均从日本封建特殊的“家”结构切入,才又顺便提到忠孝的思想。因此,对于日本德川思想史中“忠”“孝”的思维内容,许多研究者都仅流于印象式的了解,未见进一步的分析。

编辑推荐

《德川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一系列的书都挺不错的,就是没注意保护书的品相,太脏了~
  •   从日本神道教来诠释不用仁义,以忠孝形成武士道的角度来理解日本对阳明学的另类解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