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儒宾,祝平次 编,黄俊杰 主编  页数:3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收论文十三篇,其中十二篇原是“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会后经作者修订后,集结出版。    本书的标题包含“气论”与“工夫论”两个子题,在大会的原始构想中,这两个子题原是联在一起的。“气论”是“工夫论”一语的修饰词,亦即是一种带着气学意涵的2r-夫论。因此,本次大会的主题应当是“儒学的气之工夫论”或是“儒学的气学之工夫论”。“工夫论”一词上面加上“气”或“气学”的修饰词。这是个限定的用法,它意味着儒学的工夫论离不开气论,或者至少有这么重要的一个向度。  本书的十三篇文章,除了郑毓瑜教授的大作是从文学的角度入手,作为本书的重要参考背景外,其余文章都放在东亚近世儒学,或者说“东亚理学史”的范围内讨论的。讨论的焦点不管是集中在工夫论或是气论,原则上都预设了另一个领域的前提。但行文之际,不免有轻重之别,这样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简介

杨儒宾,台湾省台中县人,一九五六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硕士、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现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教授。
  著有:《儒家身体观》(1996)、《庄周风貌》(1991)、《先秦道家道的观念的发展》(1987);编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1993);译有《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2000)等书。

书籍目录

导论儒家传统的身心修炼及其治疗意义——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传统为参照气与力:“唯气论”新诠何谓“兼体无累”的工夫——论牟宗三与创造陛的问题化一阳来复——《易经·复卦》与理学家对先天气的追求明代后期“气的哲学”之三种类型与陈确的新思想宋明清气本论研究的若干问题论儒学中“气性”一路之建立惠冈·崔汉绮的神气运化论日本研究理学工夫论之概况中文学界有关理学工夫论之研究现况论韩愈、柳宗元的贯道思想从病体到个体——“体气”与早期抒情说Zhu Xi’s Critique of Buddhism and His Theorly of Personal Cultivation中、日、韩文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名词索引

章节摘录

  儒家传统的身心修炼及其治疗意义——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传统为参照  一、引言  对于许多西方学者(一般人更是如此)来说,儒学只是一种伦理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传统。在积极意义上儒学的宗教性或宗教向度,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受到海外一批专家学者的关注。而中国内地学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教条马列主义的熏染,对“宗教”基本持负面的态度,因而即使主张儒学是一种宗教传统,也大都是在消极意义上作为批判对象来界定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尽管对宗教的认识有所开放,一些主要高等院校也纷纷成立宗教系和研究所,但由于对西方宗教学的相关理论所知尚少,专治西方宗教学者于儒学又不能深入,故如何以“他山之石”来诠释和建构儒家传统的宗教向度,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从宗教学的角度研究儒学尽管在西方整个宗教学和比较宗教学的领域中仍然较为边缘,但一部分西方学者毕竟已经开始欣赏儒学的宗教性,也在一些相关的研究方面着了先鞭。这可以说是长期以来不同形式的文明对话在西方宗教学领域所导致的成果之一。而在西方哲学界,能否充分欣赏儒学的“哲学性”,将儒学视为一种“哲学传统”,却似乎迄今仍是一个问题。从美国大大小小的高等院校的哲学系中的专业设置就可以看到,对大部分当今的西方哲学家来说,儒学仍然只能被视为一种“思想”而不能算是一种“哲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本书水平参次不一,不过整体不错
  •   书不错,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