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二卷):中国皇朝末期的长篇小说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顾彬 主编  页数:689  字数:75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对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的了解,一直存在着两种特有的情况。在德语书籍市场上,只有诸如孔舫之(Franz Kuhn)所译的《红楼梦》和《金瓶梅》等少数杰出的文本,数十年来持续获得青睐,并以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古代中国的印象。孔舫之及其译著一直是个绝无仅有的例子,几乎后无来者。中国早期长篇小说能在德国获得读者,孔舫之的贡献功不可没。西方汉学曾试图在这一方面添砖加瓦,但迄今为止,实质性的建树屈指可数。标准范本仍然是20世纪60年代夏志清(C.T.Hsia)的论著。在当今研究中国的众多学术领域中,如果有人自称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艺术的行家或爱好者,难免遭到白眼。学者们依旧过于拘泥于西方叙述文学传统的美学原则。而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艺术自16世纪以来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解之谜。鉴于近代以前中国的小说篇幅都很长,研究人员很快产生顾虑:究竟是否值得一读?最好对此不闻不问,避之大吉。    敢于超越雷池,把研究的目光移向那四至六本固定的经典长篇小说以外的作品到目前为止只是单项研究才敢做的事,而这些作品广大读者都不熟悉。想要在眼前的这本书里突破陈规旧习,顺着小说故事的情节发展,去感受跨越几个世纪逐步形成的题材,其挑战性不可谓之不大。本卷尽力对中国长篇小说发展的丰富内涵加以揭示、深入探索、恰如其分地进行翻译。并非每一个人都愿意将其精力耗费在这样的读物之上,这情有可原。文学理论性的评述和比较文学性的判断,即便其非常引人注目,也必须退位壁上,以期让长篇小说自身说话。其中还特别包含着这样的愿望,即给今后文学研究者提供直接的资料。    或许是出于阅历浅薄、急于求成、虚荣心太强、对自己估计过高、对所从事的研究知之甚少等多方面的缘故,使我在大约十年前接受了顾彬(Wolfgang Kubin)的邀请,与人共同承担起中国文学史大系的中国长篇小说卷的编撰工作。过了不久,先前自告奋勇的编撰合作者宣布对此专题失去了兴趣。虽然该项目进度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但还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要想完成像本书这样内容如此广泛的研究,没有许多人和机构的支持、建议和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顾彬,承他信任而让我担任这一研究,并帮我建立了一些联系,汉学系内创造富有启迪的氛围以减轻我的压力去完成此项任务;在研究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从美国哈佛大学的魏尔特·L·伊维德(wilt L.Idema[Harvard])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浦安迪(AndreW H.Plaks[Princeton])那里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中国北京大学的王锦民教授为我提供了进入一些图书馆的便利,并能有针对性地告诉我北京城里的哪家书店正好有哪些价格便宜但颇有意义的著作可以购买;德国研究协会(DFG-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在1994至1995年间为我提供了一年的科研资助,使我完成了阅读计划。    在K.G.Saur出版社明确表明将出版此书并确定了出版日期后,茜梦娜·安德瑚朴(Simone Anderhub)和马克·赫尔曼(Marc Hermann)分别校看了手稿;由于茜尔克·熙蒙斯(Silke Simons)灵巧细致的工作,手稿的语句整理能够准时完成。对于上述各位所付出的努力,我在此诚表谢意。    我将此书奉献给我已逝的妻子佩青。她尽管重病缠身,但数年来一直满腔热忱地关心我的研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内容概要

本书为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明清古典小说最为细致的一项研究成果。作者探讨比较了中、西方小说产生的历史及思想背景,指明了其中的异同。除论述审美观念等文学史的重要课题外,本书特别考虑到诸如存在文字审查制度的中国国情。
与以往的西方文学史研究者不同,本书论述的重点并不放在明代《四大奇书》和清代的《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等少数名著上。通过引用大量迄今鲜为人知的原著作品,作者首次尝试对中国明清小说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做一个概括和总结。将中国古典小说的题材与西方同期小说作比较,从而阐明西方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接纳和研讨,是本书的又一特色。

作者简介

  司马涛(Thomas
Zimmer),德国汉学家。20世纪八十年代入德国波恩大学攻读汉学,期间曾赴华留学多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德国高校任教。2003-2009年被公派到上海任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受聘为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教授。现任德国科伦大学汉学系代理教授。
  司马涛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小说和中国现代小说,学术著作颇丰,目前正在从事“中国当代小说”九零后发展趋势”的课题研究。他也是长篇小说《孽海花》和若干鲁迅作品的德译者。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 中国早期叙述艺术的来源和地位
(一)定义的问题
(二)对早期叙述艺术的探讨
(三)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础和成形
(四)试论中国古典小说的确认
二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一)小说的精神文化的营养基础
(二)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文学世界与“亚文化”
三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和讨论方法
四 中国古典小说文学的探源问题
第二章 权势的世界
一 历史的重负——中国早期历史小说
(一)分裂的统治
(二)家族军
(三)遭欺骗的将军
(四)追忆开国皇帝
(五)追寻过去
(六)末代暴君形象
(七)明朝末年权倾一时的宦官
(八)与历史的脱轨——18世纪与19世纪交替时期的中国历史小说
(九)历史之痛——清朝末年的历史小说
二 “强盗的武器”——小说《水浒传》及其续集
三 “成人童话”——中国早期英雄、侠客和探险小说
四 人类迷茫的历史记载——中国早期公案和侦探小说
第三章 世界后面的世界——奇幻和现实的解读
一 神话、宗教和奇幻故事在早期小说中的综合描述
二 《西游记》及其续本
三 通往西方的海上之路和关于远方的神话
四 神话时期的统治者世界——小说《封神演义》
五 从信仰的讨论到宗教思想的传道
六 狐狸精的转型——以自我完善为主题的宗教伦理小说
七 来自天国和阴间的奇人
八 用神话手法寻求文化认同
第四章 楦惺澜纭???低蛭锏呐Υ?br /> 一 明末以来中国长篇小说中的色欲、爱情、家庭及自传中的多愁善感
二 君主荒淫,世风日下——从历史角度看艳情小说
三 触犯淫戒的堕落僧尼
四 罪恶之家——裸体之人及其使命
五 小说《金瓶梅》及其续书——西门庆和他的六个妻妾
六 李渔和他的小说《肉蒲团》——斩断尘根是最好的解脱
七 从采花大盗到惧内“英雄”——明清之际小说中的婚姻和家庭
八 完美的爱情:才子佳人小说
九 女作家创作的弹词
十 城堡——17、18世纪的中国家庭生活小说
(一)妇女的警戒线——小说《林兰香》
(二)多重人格——《红楼梦》及其续书
(三)浪子回头——小说《歧路灯》
(四)小说《蜃楼志>——一个商家子弟的故事
十一 小说<绿野仙踪》和《野叟曝言》——对完美的追求
十二 可以买到的爱情:大变革时期爱与性主题的文学倾向——19世纪与20世纪早期
(一)完美的男性之爱——小说《品花宝鉴》
(二)不幸的嫖客和妓女
(三)上海——“东方巴黎”的妓院风情画
第五章 与世界的痛苦碰撞——对传统的质疑和探索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一  中国早期叙述艺术的来源和地位    (一)定义的问题    中国长篇小说艺术研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在通常的小说概念的背后显然隐藏着一系列来源各异的定义。这样也就有必要对与此相关的来源和出处作一个审视。    “小说”一词,很难翻译,若译成“小型议论,小型解释,小型描写以及小型授学观点”(也就是说,采用与小说这一名词结构接近的翻译方法),就其价值而言却形似脚注,不为重视,这与“大”和值得受人尊重截然相反。无论怎么说,在“小”与“大”相互对立中,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哲学家庄子(公元前3—4世纪)的著作中,他写道:“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与大达亦远矣。”如果从传统的中国哲学著作如《荀子》和《韩非子》等其他文献中找出相应的出处,就更加增强了这一有意识的界定给人的印象,因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说一词在其早期是作为小道的同义词,——而“小道”系指每个人都知晓其为何物,但却不为学者们所推崇的东西,即孔子所以为的“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论语·子张》),相对于大道而言——孔子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同时,“小道”也可理解成是小学的同义词,即以研究字词和语法为主的学说,与此相对而言的则是大学,即重要哲学家们的著作。    将小说确认为短小,并对其加以轻视,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针对这一类话题的常见态度,这在桓谭(约公元前43年-公元28年)的《新论》一书的如下片段中就得到更为清晰明了的阐述:“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假如对小说的可能含义的说法粗粗加以归纳的话,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诠解。在这个“小”字后面明显有纯粹与作品本身篇幅相关的地方,也被广义地用于对质量的评价:1.小、短、无意义的、愚拙的、无价值的、被人鄙视的塑造和醉心于细枝末节或涉及部分观点并水平浅薄的理论及叙述;2.仅着眼于对简短、意义不大的内容、枝节问题和陈词滥调及其诠释和理论等;3.平庸的哲学家及普通人和学生的授学观点和解释;4.针对普通人和学生的叙述和讲解。归人小说之列的文字作品可能有短小的故事(纯文学)、对特定作品的短小诠释(评注文献)以及就主流思想方向而言没有多大意义哲学理论文献。    将不同来源的文章进行精细的分类,也将小说考虑在其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出现的藏书学。这在当时主要与编撰史书,尤其是完成本朝历史有关。对小说家的最早记述见于班固(32—92)编修的《汉书》中的文学篇《艺文志》。班固自己则是采纳自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6年)和其子刘歆(卒于公元23年)的著作。他们的著作将当时所有的文学作品分为七大类别(七略)。  班固除了《辑略》的第一篇没有采纳外,其他都承继了这两位前辈的格式化方法,将文学作品分了六大类。  至于将小说家归人有关哲学家各自不同流派方向的《诸子略》中的第十位(也就是最后一位),是否是班固的个人贡献,现在无从考证。而对于本书来说,重要的是他对小说家的如下解释: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日:“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    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文学研究中许多探索旨在证明小说家是从历史上的官衔“稗官”演变而来的,但却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曾在这一问题上写过多篇文章的齐斯勒一贵特勒(ZiBler—Gurtler)猜测说,班固的这一官衔提法仅仅是为了与哲学家相对而言的一种仿词,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将这一现象编入业已完善的类比系统之中。这一猜测不无道理。无论怎么说,选用稗官之说(稗的意思就如同许多评论文献中所言,表示“细小的颗粒”),以暗示这类人卑微和意义不大。街头巷尾之谈,荒村野老之言,都是形象的比喻,也就是说是比喻愚昧、片面和胡编故事的委婉语。  班固在上述引言中引人注目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栏目界定下总共列举了15种小说篇目,但现在只留下了这些作品的残片。对这些篇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则可发现,在小说这一词语背后并无文学史记载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文学性叙述”、“纯文学”或其他某个记叙文学形式的概念。班固的评述中充满着隐喻,把小说作品点评为“表面的,渺小的”,其中有在儒家观点看来非正统的描述。荒村、街巷、平民百姓等等,都是体现无知、愚昧的形象比喻。这里的“来自民间的书籍”绝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民间文学”,而更多的是指未经认可的经典文章版本或具有政治背景的著作。P5-7

后记

本书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德文原版分上、下两册。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意,作者司马涛教授委托顾士渊教授组织本书翻译,中译文作为单卷本出版。  译者共五名,具体分工如下:葛放译前言、第一章以及第二章一二节;丁伟强译第二章三四节和第三章一二节;梁黎颖译第三章四至八节;顾士渊译第四章一至十一节,吴裕康译第四章第十二节、第五章一至四节以及总结与展望。初稿完成后应出版社要求顾士渊对全书译稿做了校订。    华师大出版社编辑储德天女士为本卷中文本出版付出辛勤劳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陈懋先生在查找中文小说引文方面曾向译者提供过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编辑推荐

司马涛所著的《中国皇朝末期的长篇小说》尽力对中国长篇小说发展的丰富内涵加以揭示、深人探索、恰如其分地进行翻译。并非每一个人都愿意将其精力耗费在这样的读物之上,这情有可原。文学理论性的评述和比较文学性的判断,即便其非常引人注目,也必须退位壁上,以期让长篇小说自身说话。其中还特别包含着这样的愿望,即给今后文学研究者提供直接的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中国皇朝末期的长篇小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顾彬先生,是我非常仰慕的人,也是我非常尊敬的汉学家。
    先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非常有参考价值。
    这一套中国文学史,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新的解读,非常值得一读。
  •   海外汉学专著较少,小说史方面的尤缺,此书开了个好头。
  •   书不错,很厚的一本,价钱有点虚高,送来的时候封面已经很脏了:(
  •   较为同意一楼的意见。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批评方法(掌握的比较准确)来分析中国小说,是现在非常时髦、可行的做法,史料掌握的也非常丰厚,比国内一般学者掌握的多的多,但是对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不足,对问题的认识缺乏必要的深度,也没有系统性。值得肯定的是,一是对国外汉学界相关研究关涉较为全面,对于按图索骥的后来者很有帮助,二是研究视角和方法值得借鉴,和国内一般较为陈旧的研究套路相比,还是令人耳目一新。
  •   西方的视角和方法,但叙述过多,见解不够精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