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哲学思想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国荣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曾长期被视为亚圣,其地位居于孔子之侧。与孔子一样,孟子几乎成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孔孟并尊,确实也逐渐构成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格局。    作为亚圣,孟子的历史影响首先与儒学联系在一起。儒学奠基于孔子,在孔子的时代,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其主张也远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孔子之后,墨、道、法等学派曾对儒学提出责难和批评。到战国时代,处士横议,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趋于高潮,儒家的地位似乎进一步受到了墨、道各家的冲击,所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便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儒学不能不作出理论上的回应。这种历史的需要,在某种意义上将孟子推向了时代的前沿。孟子在战国时代有好辩之名,这种好辩往往带有论战性质,它在回应各种挑战的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儒学的深沉内涵与理论力量,正是通过正面的理论建树与积极的理论争鸣,孟子使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得到了延续,并进一步维护了其显学的地位。唐代的韩愈在追溯儒家的道统时,曾认为圣人之道从孔子而传到了孟子,换言之,孟子有承继儒家精神命脉的历史功绩。从儒学的衍化看,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孟子的时代,历史开始进入了大一统的前夜(孟子之后一百余年,秦始皇便完成了统一大业)。作为思想敏锐的哲人,孟子已开始注意到这一时代特征,当梁惠王问他“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时,孟子的回答便是:惟有归于一统,才能达到安定。以这种历史意识为前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构想,企望将仁政推行于天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包含了不少天真的幻想,难免有迂阔之处,但使天下普遍实行王道的理想,毕竟折射了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而其仁政观念对于抑制法家的暴力原则,亦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从孔子的仁道到孟子的仁政,儒家的道德哲学进一步展开为政治哲学,后者在历史上形成了难以抹去的影响。    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以价值观念为中介。在孔子那里,儒家的价值系统已具体而微。然而,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还带有原始的浑朴性,这种浑朴性既使孔子避免了价值取向上的某些片面性,又使其不少观念未能具体展开。在上承孔子思想的同时,孟子从天与人,主体自由与超验之命,自我与群体,道德原则与具体境遇,功利与道义,以及人格理想等方面,对原始儒学作了多方面的引申和发挥,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正是在孟子那里,以善的追求为轴心,强调人文价值,崇尚道德自由,注重群体认同,突出理性本质,要求人格完善等儒家的价值观念取得了更为完备的形式,并趋于成熟和定型。如果说,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那末,孟子则从不同方面丰富和深化了儒学。    当然,孟子在展开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凸显了儒学的某些负面趋向。在天人关系上,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原则固然得到高扬,并被赋予更为具体的内涵,但自然的原则不免有所忽视;在名实之辩上,理性环节获得了较多考察,但感性闻见则未能得到应有的定位;在力命关系上,道德领域的主体自由诚然被视为题中应有之义,但经天纬地的历史创造则又被淡化;在义利关系上,道义的内在价值一再得到强调,但功利的意识又被过分地抑制。此外,群体原则的提升与个体原则的相对弱化,拒斥异端所蕴含的独断趋向,现实的批判意向与往古的理想化之间的纠缠,等等,这些方面使孟子所系统化的儒学又呈现出复杂的意蕴,并相应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多重影响。    按传统的看法,儒学以内圣与外王为主题,在孔子那里,二者已开始得到双重确认。相对而言,孟子对内圣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尽管孟子本人并非远离经世之域,但其价值追求的逻辑归宿,则是内圣之境。他把自然(天)的人化主要理解为化天性为德性,将人的自由限定于自我的道德选择,凸出道义的内在价值,强调自我意识(良知)的功能,以求其放心为学问之道,等等,都处处展示了一种内圣的定向。在理想人格的设定上,这一思路表现得更为明显。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目标,在儒家那里,善的追求最后总是指向理想的人格境界,不妨说,正是人格的设定,集中折射了其价值取向。按孟子的看法,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征,主要体现于其内在德性,自我的实现(从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首先便以仁、智等内在品格的形成为标志,成人(达到理想人格)的过程则相应地以内在的善端为出发点,并表现为这种善端的自我展开。较之孔子及后起的荀子,孟子更多地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内圣之境,而儒学的内圣走向,也由此获得了其历史的源头。

作者简介

杨国荣,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10部同时出版于海外;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书籍目录

引论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  一 少年时代  二 在百家争鸣中重振儒学  三 从奔走列国到潜心于教育  四 知言、养气及其他第二章 天人之辩的价值内涵  一 历史的先导  二 从人文关怀到仁政构想第三章 主体自由与外在天命的对峙  一 舍我其谁:自我力量的确信  二 天命的预设与自由的限制第四章 理性原则的重建与强化  一 历史前提之一:孔子的奠基  二 历史前提之二:墨子的挑战  三 历史前提之三:《老子》的责难  四 回归理性主义第五章  自我的完善与群体认同  一 拒杨墨  二 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第六章 义利之辩  一 道义论的发端  二 墨法的崛起:功利原则的强化及其后果  三 惟义所在:道义论的凸出  四 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第七章 权变的注重与独断的趋向  一 理论前导  二 从权变的确认到息邪说:走向独断论第八章 现实与理想的二难:面向往古  一 现实的批判及其历史意向  二 与农家的分歧:文明社会的特征  三 理想在过去:面向往古第九 章人格境界  一 仁智统一  二 品格与形象  三 人皆可以为尧舜  四 内圣的走向第十章 性善说与成人之道  一 从性相近到性本善:提升人格境界的内在根据  二 成人过程与复性:回归内圣之境第十一章 历史中的孟子  一 从儒到圣  二 溶人文化的长河附录一 政道与治道附录二 孟荀:儒学衍化的二重路向附录三 儒学与德性伦理附录四 《中庸》释义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邹鲁一直是人文荟萃之地。公元前551年,孔子出世于鲁国,一个多世纪后,与鲁毗邻的邹国诞生了另一位文化巨人——孟子。  一 少年时代  孟子,名轲,其生卒的具体年月,历来说法不一,根据《孟子》一书所载事迹,其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5年到304年之间。孟子的祖先是鲁国的贵族。鲁桓公的庶子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号称“三桓”,仲孙氏又名孟孙氏,而孟子即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期,曾经称雄鲁国的三桓,其地位已非昔日可比,孟子的先人不得不从鲁迁到了邹。  孟子虽是贵族的后代,但其少时,家道早已中落。童年时代,他的父亲又过早地去世,留下孤儿寡母,相依度日,孟子早年生活之艰辛,由此亦可想见。由于父亲早亡,生活与教育的双重责任,都落到了他母亲肩上。孟子的母亲对孟子期望甚高,为培养孟子颇费精力。根据流传下来的传记资料,孟子幼年时,他的家坐落在坟地附近,周围时有丧葬的队伍经过,并常常可以看到落葬的仪式,小孩往往喜欢摹仿,丧葬仪式接触多了,便自然而然也去学样,孟子幼时即常做丧葬的游戏。孟子的母亲担心长此以往,对孟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是,迁居到较为热闹的集市附近。但集市是商贩活跃的地方,推销各种商品的叫卖声,几乎终日不断,时间久了,孟子也不免受其影响,注意力往往集中到学叫卖上。孟母见此情景,意识到商贩活动之地,也非孩子成长的合适环境,于是决定再次搬迁。经过一番考虑、选择,最后决定安家于靠近学校的地方。当时学校除传授知识之外,还注重礼仪的训练,身处这种环境,耳濡目染,幼年的孟子也渐渐对礼仪产生了兴趣,平时常常在桌上放些礼仪用品,做各种祭祀的游戏,并且摹仿揖让的礼节,举止颇合规范。在多次选择之后,孟母终于找到了一个教育孩子的理想环境,这一段经历,史称“孟母三迁”。  年岁稍长,孟子的母亲便设法使他接受当时较为系统的教育。开始,孟子并不很用功,常常把学习的功课丢在一边,到外边游玩。一次,孟子玩后归来,正好遇到母亲在家织布。孟母问他学习情况如何?孟子随口答道:也就这样罢!孟母看到他对学习如此漫不经心,十分生气,一下把织布机上的布割为两段。孟子见此情景,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要断布?孟母缓缓地说:让你念书,获得知识,是为了使你成才,现在你荒废学业,不思上进,就像我割断布机上的布一样,只能成为废物。如果再这样虚度光阴,将来就惟有成为劳力者了。母亲这番语气沉重的话,对孟子触动很大。以后他便埋头于诗书之中,一心走知书达礼的正道。这段故事,历史上称为“断杼教子”。  孟母三迁与断杼教子的具体细节是否真实,现在已不可考。不过,孟子自幼受到较为严格的家庭教育,并主要在母亲的引导下走上诗书诵读之路,这恐怕还是事实。对照孟子后来的思想,其早年的这些轶事似乎不完全是虚构。《孟子》一书的第一篇便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关于义利的一段对话,孟子的基本观点是:“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早年经历的某些影响:孟子对功利的鄙视,其源似乎可以追溯到孟母有意远离集市的商贾牟利活动,如果孟子始终定居于商贩云集之地,并在商贩的叫卖声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其后来的观点与思路也许会另有一番面目;又假定孟子未能从游乐中猛省,则其尔后的圣人气象或许也不易形成。  二 在百家争鸣中重振儒学  严格的家庭教育,使孟子自幼便形成了认同儒家思想的倾向,从孟子儿时摹仿“揖让进退”之礼中,就不难看到这一点。稍长之后,孟子便入子思一系的儒学之门,开始接受更系统的儒家教育。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从师承关系上看,孟子与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显然一脉相承。按《史记》的记载,孟子曾师从子思的门人,为子思之再传弟子。从思想倾向看,孟子与子思确实有较多的相近之处,也许正是有见于此,后世常常思孟合称。  不过,孟子虽然受学于子思之门,但其志向并不仅仅是弘扬子思之学,而是进一步上承孔子。孟子对孔子推崇备至,《孟子》一书中赞美孔子的话几乎随处可见。在他看来,自从有人类以来,还未有一人可以与孔子相比,而他自己的愿望则是效法孔子。尽管由于时代的前后悬隔,孟子未能直接亲炙孔子,但却始终以孔子的“私淑”后学自居。平实而论,孟子也确乎可以视为孔子的思想传人。  作为一代大儒,孟子不仅致力于儒学在理论上的进一步完备,而且为光大儒学作了独特的努力。儒家学派虽然在春秋末年已号称显学,但随着诸子的蜂起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儒家逐渐受到了各种冲击,其显学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在孟子的时代,“处士横议”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其中墨子与杨朱学派的影响尤为引人注目,“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家学派在春秋末年已与儒家并称显学,它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基本主张,将原始的人道原则与现实的功利原则结合起来,从而既满足了人们对仁爱的渴求,又合乎人们求利的需要,在理论上颇具吸引力,其声势似乎已渐渐压倒了儒家。杨朱学派以利己为原则,突出了个体的权利意识,这在自我往往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战乱之秋,也自有其打动人的地方。此外,法家学派此时也已崛起,他们鼓吹耕战,崇尚暴力,这种学说较之儒家的仁道原则,似乎更迎合了大小诸侯的口味。  如果说,杨、墨等主张在理论上向儒家提出了挑战,那末,张仪之流的纵横家,则以其政治权谋,在实践上否定了儒家成圣的人格理想。他们或者主张“合纵”,即联合各弱国以抗衡某一强国,或者主张“连横”,即依附一强国以攻众弱国,其手段则不外乎玩弄谋略术数。正是凭借谋术,纵横家们获得了权倾天下的地位。纵横家与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君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圣人与君子具有完美的德性,并注重以德性的力量去感化当政者,纵横家则常常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置人格廉耻于不顾。然而,在现实政治舞台上,扮演主角的并不是儒家的彬彬君子,而恰恰是以谋术见长的纵横家,从《孟子》一书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与孟子同时代的景春曾当着孟子的面赞颂纵横家:公孙衍(主张合纵者)、张仪(主张连横者)真是大丈夫,他们一发脾气,诸侯也都害怕,平静时,则天下安然无事。纵横家的得势从一个侧面表明:儒家已受到了历史的冷落。  百家争鸣对儒家的冲击,以及儒家在现实政治中的边缘化趋向,在某种意义上使儒学走向了历史的低谷。如何重振儒学?这便是孟子所面临的重要时代问题,而孟学在儒学衍化中的地位,也与这一问题相联系。孟子本人对这一问题具有相当程度的自觉。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孟子好辩,孟子的弟子公都子曾问孟子何以喜欢与人论战(好辩),对此孟子作了一番解释。他说:我之好辩,是不得已。孔子之后,天下再没有出现圣王。诸侯无所忌惮,在野的知识分子也横生议论,杨朱、墨翟的主张充塞天下,孔子之道反而难以发扬。从而造成邪说欺骗百姓、仁义的原则无法实行的局面。我对此深为忧虑,于是起而捍卫先王之道,抨击杨墨的学说,驳斥各种荒谬的观点,以端正人心,上承周公、孔子之道。孟子的一生,确实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  孟子对儒学的振兴,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发挥与深化儒家的基本观点,使儒学逐渐趋于完备和定型。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已大致奠定了儒学的基本框架,但它在理论上还有待于展开。孟子由师从孔子门人子思,私淑孔子等等方式而接受了儒家的基本原则,由此出发,又进一步从天与人、群与己、主体自由与外在天命等关系上,对儒家学说作了系统的阐发,并使之得到了多方面的展开。可以说,正是在孟子那里,儒学获得更为丰富的内容,并进一步展示了其深沉的理论力量,后者不仅使儒学的传统得到了承继,而且使之在百家争鸣中保持了某种理论上的优势。  与正面的理论建树相辅相成的,是所谓“息邪说”、“放淫辞”,即通过论战,以拒斥儒家之外的各种学说与观点。前文已提及,孟子在战国时期有好辩之名,这里的辩,即是一种学术思想上的争论。纵观孟子一生,他几乎与当时各派都展开过不同形式的论战。在滕国,他曾与农家的陈相就社会分工等问题进行争论,肯定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合理性;当告子在人性问题上对性善说提出异议时,孟子反复诘难,以论证人性本善;听到景春盛赞纵横家,孟子立即予以回驳,以为公孙衍、张仪一味取悦诸侯,只是“妾妇之道”,根本不能算大丈夫;至于墨子、杨朱之说,孟子更是拒之不遗余力。总之,好辩的形式所内含的历史意义,乃是对儒学的回护和弘扬。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孟子的哲学思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义利部分、四心部分给了俺很多启示,谢谢
  •   价格适中,但书脊有破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