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安静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华东师大  作者:严华银  页数:244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一书中,作者严华银老师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为依托,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况,思考着母语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抓住语文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素养”、“三维目标”、“语文训练”等诸多重要概念。

作者简介

严华银(江苏省教科院副研究员):当我们很多人埋头应试教学时,王俊校长却通过两类结构的研究、课堂模式的探究,引领教师们去从事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实践,并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反思,使教师的专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切近实际教学情景的研究是发展教师的最好办法,最实惠、最实用。通过发展教师让孩子得到实惠,改变教师的时候也改变了孩子。市实验中学在教育科研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实验中学的校园文化中,可能更多体现的就是一种科研文化。

书籍目录

本源篇
也说语文是什么
何必怕提“工具性”
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语文课堂观摩笔记
“三位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实现方式
寻回语文教育的美好家园
总阅读,总有感――《天下阅读》代序
语文教育断想
策略篇(上)
中国语文:站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会点上
关于阅读教学“现代性”的思考
独立备课:是尊重学生,也是坚守“自我”
人文性:是改良现代语文课堂的“利器”,还是“神话”
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的落点是第一维,还是第三维
多元化:是走过场的“现代”,还是务实用的“传统”
情境式:是侧重多媒体的“会演”,还是瞄准文本自身的“形象”
拓展和整合:是为了课堂的信息“扩容”,还是指向语文目标的实现
体验和品味: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还是主要“路径”
“难度”和“追问”:让“课堂对话”优质高效
怎样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个别性”问题
方法崇拜:语文教学可以走出“山重水复”吗
有“序”?善“引”?求“活”――语文教育家洪宗礼的作文教育观
课堂教学的“自信力”何处去了
策略篇(下)
在自读的基础上质疑,在点拨的过程中研析――关于“回归语文学习真实状态”的现实思考
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现实思考
学生总是问题生成和解决的主体――《斜塔上的实验》课例片段研讨
学生自己的真问题在哪里
“满堂灌”怎么一下子就变脸为“满堂练”了
“训练”哪里是洪水猛兽
思考生活,养成习惯,全面提高作文水平――江苏省2008年高考作文杯作文大赛评奖感言
固本浚源,自诵读古诗文始――兼答赵宪宇先生
实践篇
培养语言能力: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记《绿》和《荷塘月色》的教学
阅读首先是学生个体独立的心智活动――《老王》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
让学生在真正的自主中“独创”和“批判”――《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走进王羲之的世界――《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给学生更多时间去自主亲近文本――点评徐杰老师《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发展篇
一生情定语文路
仁智师,山水风――我所认识的著名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
读、思并举:我的成长经历和经验
语文进退――30岁前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让语文安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在书中,作者严华银老师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为依托,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况,思考着母语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抓住语文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素养”、“三维目标”、“语文训练”等诸多重要概念。
  •   在今年暑期的一次培训上 ,听过严华银老师的课,激情澎湃,热情洋溢,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议题!也就是从那次课上,知道了这本书,回来后便买了!应该说,作为一位在语文战线上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这一本文字还是很能启发我们对语文的很多问题的思考的!大夏书系的许多作者,都有着一线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深刻反思,值得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学习!
  •   刚刚看了一章,严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很深入,值得一读!
  •   工作一年以后找到这本书,觉得很不错,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不少问题里面都有所提及。如果没从教之前就读反而会觉得疑惑。总的来说,很好,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指了一个好的方向。
  •   看书的各方面还不错,还没细读!
  •   有益教学,值得看!
  •   多读大家的书,有助于提高自己。
  •   这是心仪已久的一本书,在同事那里看到过,但是还想再细细品味。
  •   受益匪浅!我要多读几遍才能学到真本领!
  •   很实用的一本书,现在的语文教育就是高校的教授与一线教师理论的脱节,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本好书,没受大学理论的迷惑
  •   这本书应该是作者的作品集,有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地方
  •   理论性较强,内容不够生动,对实际的教学看不出有什么指导意义。
  •   太多感性的文字,理论概括和课例太少,初登讲台的老师也可看看。李镇西的课例更实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