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志荣  页数:199  字数:329000  

内容概要

《美学原理》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教材。
本教材主要内容是: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结合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当代美学,从审美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审美风格、审美境界、审美教育等方面阐述了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注重思想深度和理论探索,材料丰富,视野开阔。本书由朱志荣主编。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审美发生
第一节 审美发生的动因
第二节 审美发生的类型
第三节 审美发生的研究
第二章 审美主体
第一节 审美主体的主导地位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本质追求
第三章 审美对象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性质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结构
第三节 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
第四章 审美关系
第一节 审美关系的特征与意义
第二节 审美关系中的审美主体
第三节 审美关系中的审美对象
第五章 审美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本质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特征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方式
第六章 审美意识
第一节 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本质
第三节 审美意识的特征
第七章 审美意象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 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
第八章 审美风格
第一节 优美与壮美
第二节 自然与雕饰
第三节 悲剧性与喜剧性
第四节 丑
第九章 审美境界
第一节 审美境界的源流
第二节 审美境界的内涵
第三节 审美境界的特征
第十章 审美教育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方式
简要阅读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与审美主体相比较,审美的主体这一概念强调人的审美能力,如对事物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等,虽然主体还没有进行具体的感受、想象、思维,但这种能力的存在,便使之区别于其他的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一个具有较强审美感受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进行审美活动,而是在作哲学沉思,如思考世界的起源、人的起源等问题,他没有处于特定的审美关系之中,那么他就不是审美主体,但不能否认他具有潜在的审美能力,即,他还是审美的主体。而当他不再思考世界的起源、人的起源等哲学问题,而是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中感受自然之美时,他便实现了与审美的对象的交融、相通,他就成了审美主体。 强调主体、审美的主体、审美主体之间的区别,正是为了强调审美关系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强调我们应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对应关系中来认识审美主体。 二、审美的主体与审美主体的形成 1.审美的主体的形成 审美的主体是指具有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的人。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发现美的眼睛”指的就是审美的主体。审美的主体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研究审美的主体的形成就是研究审美能力的形成。 (1)人类自然属性中的社会性元素 就种属而言,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性已经渐渐内化为人的自然属性而代代相传。当讲到人类先天自然属性的时候,我们不要狭义地把它理解为从父母那里得来的遗传,而是要从广义的层面上来看。在讨论中,我们并不排除父母给予子女的生理方面的遗传性特征,如五官长相、身材高矮、血型种类,以及心理方面的特征等等,但这只是狭义的先天,一旦我们把视线移向人类种属的层面,我们就会发现,作为有血有肉的生物人,那种被认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类的自然属性,如各种看不见的潜在能力,比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等,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被内化为人类的生理属性的。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大脑的发展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先天就不再是先天,而是后天,所谓的自然属性也不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美学原理》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本书的排版什么的看着很舒服、是大四老师要求的教科书、
  •   很适合上课用,书很好,很不错
  •   本书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结合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当代美学,从审美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审美风格、审美境界、审美教育等方面阐述了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注重思想深度和理论探索,材料丰富,视野开阔。
  •   影响和感悟不是那么深刻 浅显了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