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园创景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向频 编  页数:3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景观设计行业获得了飞速的进步。无论是景观设计的类型、建设规模,还是营造技术和材料,都大大突破了传统造园的范畴。  “景观”从一个舶来翻译词汇,逐渐演变成了跨行业的共通词汇。从设计师、政府管理部门、开发商到社会公众,都把景观营造作为推进社会进步、美化环境和展示文化的重要手段。    而随着全球化的扩展、信息传播的便捷、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在继承传统造园理念的同时,也不断学习借鉴西方现代景观的设计手法,拓展中国现代景观的表达途径。与此同时,大量的西方设计师也纷纷来到中国,将他们的创意、理念与中国的地方文化、自然特征相结合,创造出许多富有新意和时代气息的作品。但与此不相符的是:一方面,我们每年有大量各种类型、各种尺度的景观项目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或建成。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景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然有限,除了一些如奥运会、世博会园区的大型项目,西方业界和专业杂志很少介绍中国的现代景观作品,他们所推崇的仍然是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传统园林。这除了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和推广外,更主要的还是由于目前中国景观设计中的市场化倾向和地域特征的弱化所致。广大景观设计师在被大量项目挤压的同时,忽视了对中国现代景观理论的研究和对景观本质的思考,模糊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本书所收集的是同济大学冶园景观工作室近10年来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是城市公共类景观和部分城市设计、专项规划。作为冶园景观的主要负责人,我的大学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都是在同济大学度过的,这个阶段恰恰是中国现代景观从起步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上课时聆听陈从周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妙阐述到参观冯纪忠先生设计的方塔园的欣喜与震撼,从翻看西方园林史的好奇到游历纽约中央公园时身临其境的感悟,从参与浦东中央公园设计的激动到加入上海世博园规划的信心,我从一个景观设计的初学者成长为今天的景观从业者和大学教师。

书籍目录

滨水景观  温州安澜亭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天水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及景观规划 汀江两岸景观规划设计 长泰龙津溪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五诸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 嘉定新域中心区石岗门塘景观概念设计 芜湖县青弋江域区段景观规划公园景观 温州绣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笔架山公园景观设计 天津塘沽河滨公园改造及人口广场设计 邓州市雷峰林景观规划设计 温州市谢灵运公园规划设计 肖甸湖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温州中国南戏城景观规划设计 邯郸人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成都大熊猫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天津桥主题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 河南省修武神牛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大运公园城城市公园概念规划设计 福建尤溪沙洲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广场景观居住区景观专类景观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规划历史风貌景观规划

章节摘录

  设计理念  设计从居民的行为心理角度出发,寻求“江、城、绿、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以此作为整个设计的理念。  江:滨江景观作为城市与江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极具吸引力的环境空间。因此,创造宜人的滨江活动区,不仅能达到亲水的目的,还能满足人们欣赏、休憩、娱乐等多种需求。  城:一方面通过视线通廊,将江水景观引入域中,域中观江。另一方面,宽广的滨水空间也能满足从江上观城的乐趣,体现温州的城与江一衣带水、息息相关的共生关系。  绿化:为了不影响瓯江径洪截面,采用悬挑于江面上的平台构成亲水空间。通过平台绿化层层推进,从江边延伸入城市。  人:滨江景观带通常呈狭长的线形空间,整体性和节奏感是设计的关键。通过人的活动要求和行为特征来组织景观空间,表现山水文化主题,传达乐山、乐水的惬意情怀。规划思路  瓯江是温州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宝贵的自然景观要素。方案以一系列水景的变化集中表达“山水城市”的精髓。通过穿插人工水渠的形态将水景引入城市,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灰桥浦、三十六村浦和上陡门浦的出水口是设计的重要景观节点。其中,灰桥浦节点通过扩大水面面积,表现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海的气魄;三十六村浦出水口处,利用现有的海事局管理码头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公共活动空间:上陡门浦既是景观带的终点,也是温州中心区主轴线的北端,设计通过丰富的植物景观表达“蓝与绿”的融合和发展,将整个景观推向高潮。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以人的行为心理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探寻景观设计中最本质的东西。  地方特色原则:在“山水文化”的城市背景中,融人温州“开放”和“现代”的特性,创造独具温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环境。  整体性原则:通过丰富的景观要素组合和现代的构成手法,确保滨江景观带的整体感和韵律感。  衍生发展原则:充分考虑景观带未来向东发展的可能性,以前瞻性的规划战略,保证安澜亭段与其他区段滨江景观带的对接、延展。规划布局  在4 km东西走向的滨江景观带上,根据实地调查、测算和分析,每隔1 50m设置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并在人口处设置兼具实用功能的景观标志物,引导行人直达江边,增加通达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景观带的整体性、韵律感和现代感。  在水景的处理上,人工水渠的形态自西向东逐渐变化,从模拟自然的溪流到人工的水体,再到人工与自然要素相融合的水面,表现出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深刻内涵。  方案建立打通了城市道路方向上的视线廊道,用阵列的植物和矮墙等作为引导物,构成城市和水景之间的纽带。在重要的城市道路与景观带的交集处设置景观节点,通过宽敞的空间尽可能地透水漏绿。滨江景观带的东端,利用开放性的城市公园区集中形成绿地空间,整体上赋予景观带更强的律动感,张弛有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冶园创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景观设计神构图
  •   内容丰富实用,是一本合格的设计作品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